錨樁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6916
2022-08-11
10頁
416.50KB
1、株洲市湘江五橋主 橋 錨 樁施 工技術方案 編制: 審核: 中交二航局株洲湘江五橋工程項目經理部二八年五月目 錄1 概述22 錨樁施工工藝流程23 錨樁布置圖24錨樁的施工45 錨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65.1 管理措施65.2技術措施66 錨樁施工安全保證措施77 環境管理78 擬投入的機械設備一覽表89 勞動力使用計劃910 進度計劃91 概述株洲湘江五橋主橋采用90m+150m+90m的三跨拱梁剛構組合體系連續梁橋,其中30#、31#墩為主墩,其承臺設計為兩個12.912.95.0m左右分離的實體砼結構,封底混凝土厚度2.5m,單個承臺下面布置4根直徑3.5m的鉆孔灌注樁。29#、32#墩為2、過渡墩,承臺為平面尺寸10.88.2m、高3.5m,左右幅分離,下設4根直徑2.2m嵌巖樁基礎。根據株洲市紅港大橋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墩位處地質情況為:表層細砂或殘積粉土等松散覆蓋層厚0.31.8m,下覆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厚1.64.0m,以下為中風化、微風化泥質粉砂巖。結合主墩墩位處實際地質、水文情況,參考湘江四橋施工經驗,主墩水上基礎擬采用先進行雙壁鋼圍堰施工、再在鋼圍堰上搭設鉆孔樁平臺進行樁基施工。雙壁鋼圍堰施工時,需要對其進行定位,而湘江株洲段河床覆蓋層淺,采用定位船加導向船工藝時,存在走錨的風險,故采用錨樁進行導向、定位。2 錨樁施工工藝流程錨樁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活動平3、臺加工錨體拋設活動平臺就位1500鋼護筒內鉆孔施工1200鋼管樁埋設1200鋼管樁內混凝土澆注活動平臺吊離1200鋼管樁間平聯安裝測量定位測量定位活動平臺調平3 錨樁布置圖為加快施工進度、減少投入,30#、31#鋼圍堰導向定位錨樁的布置考慮了V型墩及箱梁施工需要,在圍堰施工完成后,利用鋼圍堰導向定位錨樁搭設V撐及箱梁施工支架。29#墩錨樁則兼顧了邊跨支架施工需要。錨樁布置如下圖所示:30#、31#墩鋼圍堰導向定位錨樁平面布置圖30#、31#墩鋼圍堰導向定位錨樁立面布置圖29#墩鋼圍堰導向定位錨樁平面布置圖29#墩鋼圍堰導向定位錨樁立面布置圖4錨樁的施工因墩位處河床覆蓋層較淺,鋼圍堰錨樁無法通過4、振動錘打入,故采用栽樁(植樁)的方式來實現。施工工序為:加工錨樁作業平臺浮吊吊平臺拋錨至預定位置操作平臺調整下放直徑1.5m的鋼護筒至泥面在鋼護筒內采用沖擊鉆鉆進至強風化巖面以下5.0m(29#、32#墩為3.5m)下放鋼管樁至孔底以上0.5m從鋼管樁內下放導管澆筑C25水下混凝土至河床面以上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吊離鋼護筒及鉆孔平臺。錨樁施工平臺結構如下圖所示。錨樁作業平臺結構示意圖錨樁施工時,由全站儀測量定位,每個墩用浮吊拋設四個砼錨錠。錨錠由混凝土制作,每個重25t,在橋軸線上(下)游50m以外拋設,東西方向距墩中線大于30m。每個錨錠上系28鋼絲繩100m,另一端系于浮鼓上。然后由全站儀5、測量定位,用浮吊將加工好的作業平臺吊放于錨樁樁位下游。全站儀復測平臺位置,若距樁位較遠則采用浮吊吊起重新安放,直至平臺上游外緣邊線距設計護筒位置下游邊距離小于50cm為止。平臺就位后調整平臺頂面傾斜度,然后吊放鋼護筒至設計位置,采用型鋼將護筒頂口與平臺焊接固定。并將錨樁作業平臺與已拋設的錨錠用28鋼絲繩拉結。在平臺頂面安裝沖擊鉆機(鉆頭直徑1.3m),在直徑1.5m鋼護筒內沖擊鉆進,鉆至設計深度后,在護筒內下放鋼管樁至孔底以上0.5m左右,并將樁頂與護筒口固定,確保鋼管的垂直度。然后在鋼護筒內下放導管、澆筑水下混凝土至河床面以上,形成嵌巖鋼管樁基礎,使鋼管樁錨固于水下混凝土中,通過混凝土樁擴大6、基礎將鋼管樁受力傳遞至河床底基巖內。鋼平臺樁基逐根完成后,及時采用浮吊配合焊接樁間平聯,焊接上游拉墩平臺。由于前期鋼圍堰施工時,只需要上游的拉墩及圍堰內側的錨樁,所以為保證鋼圍堰順利施工,錨樁鉆孔時,先施工上游的拉墩及靠圍堰內側的錨樁,在鋼圍堰下沉就位后,再進行外側的錨樁施工。32#墩則只需施工邊跨支架范圍的錨樁(同29#墩邊跨支架錨樁)。5 錨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5.1 管理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領導的技術、安全和質量管理小組,加強質量意識,使每一個職工都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2)嚴格崗位責任制,質檢員對各個工序、各工種實行檢查監督管理,行使質量否決權。(3)實行三級管理制度:每道工序技術7、員100自檢,質檢員100檢驗,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每道工序嚴格把關,保證施工質量。(4)認真填寫施工日志及各工序施工原始記錄。5.2技術措施(1)鉆機就位、安裝必須水平,鉆機就位后經技術人員檢驗鉆機位置合格后,才可開鉆。(2)成孔鉆頭在使用前,應由機長合驗鉆頭直徑,以確保成孔直徑滿足設計要求。(3)成孔過程中,班長應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并根據鉆渣的變化判斷地層,根據地層狀況調整泥漿的性能,保證成孔速度和質量。(4)清孔過程當中,鉆頭必須提離孔底15cm左右。清孔完畢經檢驗合格后才可停機提鉆。(5)首批砼的灌注導管埋深不小于1.0米。在首批砼的灌注過程中必須連續,不得間斷。在砼灌注過程中,導管埋8、深要保持在2米以上,且不能埋得過深,以防止拔斷導管或將導管拔出砼面。6 錨樁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水上作業必須穿好救生衣。鉆孔操作時必須按照鉆孔操作規程。夜間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2)崗位分工明確,各種機械的使用必須由專人操作,且必須有上崗證。(3)施工中做好班前安全交底、班上安全檢查等工作。(4)錨樁施工活動平臺必須調平,并與已拋設的錨錠錨纜拉結固定。平臺四周焊接欄桿,鉆機必須固定牢固。如果洪水可能淹沒平臺,必須將鉆機調至方駁上。(5)每個鉆孔孔口應有防護措施,防止人員墜入孔內。(6)錨錠拋設后,浮鼓上必須插上警示旗幟。(7)每一根錨樁施工9、完成后,必須及時焊接與附近錨樁的平聯鋼管,以防疲勞破壞。施工船舶錨纜不得系于單根無平聯錨樁上。(8)已完成錨樁區域的四角必須掛設警示旗幟,晚間設警示紅燈,防止其他船只誤入施工區域。在施工期間根據施工進度應及時調整警示旗幟、警示紅燈的布置。在預報洪水位可能淹沒已施工錨樁時,必須將其接長,并安裝警示標志。(9)施工期間,做好天氣預報及水情的收聽及發布工作,注意檢查錨纜的受力及完好情況,施工船舶夜間安排人員值班,有情況及時匯報。(10)認真執行項目部制定的防臺、防洪預案及船舶管理相關規定。7 環境管理(1)建立健全項目部環境管理體系,正確分配部門管理職責。項目部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及分工如下圖所示:管理10、小組組長:張宏武(負責環境管理領導工作)胡迎春(物資部部長:物資管理,負責物資材料方面與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控制制。)孫鴻遠(機務部長:機務管理,負責機械設備與管理體系有關的控制。)丁愛平(試驗室主任:試驗檢測,負責試驗檢測、試驗用品與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控制。)宋凱(辦公室主任:負責辦公用品、后勤方面與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控制。)阮周安(工程部部長:施工現場及生產場地環境管理體系有關控制。) (2)除設有符合規定的裝置外,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焚燒油氈、油漆以及其它會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3)采取措施分類控制、減少施工中產生的揚塵、粉塵,減輕對職工、居民的影響。(4)生產垃圾按規定11、位置堆放,及時集中處理。(5)設備運轉、維修、保養中產生的垃圾分類存放,回收處理。(6)對產生噪聲、振動的施工機械及工序,采取措施,減輕對職工的影響,盡量使用低噪聲的同類設備。(7)鉆渣以及廢棄泥漿要排放到業主指定的地點,防止環境污染。8 擬投入的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 械名 稱規 格型 號額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噸位(t)數量1浮吊120噸120噸12攪拌站5050 m3/h13箱變1000kVA1000kVA14鉆機JK-100100kW35拖輪400匹400匹16方駁200噸200噸27水泥船300噸300噸18汽車吊QY-1616t29砂石料駁200噸200噸410交通艇50座50座111砼輸送泵60m3/h60m3/h212測量儀器1套13試驗儀器1套14發電機200KVA200KVA19 勞動力使用計劃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管理人員11人2技術員4人3工長1人4測量工4人5起重工2人6電工2人7電焊工10人8砼工10人9普工20人10鉆孔工人30人10 進度計劃錨樁施工進度計劃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