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路綠色工程施工方案1(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7008
2022-08-11
10頁
15.85KB
1、密云水庫西線路(七孔橋-白河大橋)改擴建工程綠色施工方案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作為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建筑業,必須發展綠色建筑,改變當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擔起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密云水庫西線路(七孔橋-白河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中,貫徹“工程管理精細化、水源保護無差錯化”的工作目標,追求高效、低耗、環保、統籌兼顧,實現經濟、社會、環保綜合效益最大化及重點保護水資源的綠色施工模式。為了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水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確保首都地表飲用水源安全,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2、的目標,特制定本方案。一、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6.綠色施工管理規程7.北京市建設工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辦法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GB/T 50378-2006 9.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411-2007 1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 GB12523-90 11.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 GB12524-90 12.密云水庫西線路(七孔橋-白河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擬建七孔橋位于北京市密云縣溪翁莊鎮域,密云水庫管理處西3、南側,密云水庫白河主壩下方的白河河漫灘之上,跨越京密引水渠。為方便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在現狀七孔橋兩側,新建兩座七跨(7*10.4=72.8m)簡支預應力空心板橋,橋中心道路樁號 K0+60.866。本橋為正橋。單幅橋梁總長 72.8米,橋寬5.05米,非機動車道寬 3.0m,人行步道寬 1.25m。每幅橋由橋中心向兩端按1.0%設縱坡,橋中心圓曲線半徑為2000m,橋面設 1.0%單項橫坡。二、管理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項目部綠色施工領導小組,項目部管理人員為組員的綠色施工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執行經理兼綠色施工管理員組員:技術總工兼綠色施工監督員、試驗員、測量員、安全員4、施工員等三、綠色施工原則1、通過優良的設計和管理,優化生產工藝,采用適用技術、材料和產品;2、合理利用和優化資源配置,改變消費方式,減少對資源的占有和消耗;3、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與資源;4、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積極促進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5、盡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潔的資源和能源。6、重點保護水環境,減少對京密引水渠的影響。四、綠色施工目標及目標責任化分5.1 綠色施工目標 5.1.1環境保護:噪聲排放達標,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污水排放達標,生產及生活污水經沉淀后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規定;控制粉塵排放,施工現場道路硬化,達到現5、場目測無揚塵;達到 ISO14001環保的要求,達到“零污染”要求的目標。5.1.2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進場計劃降低材料損耗率,積極推廣應用“四新計劃”;5.1.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配置生活用水節水器具,萬元產值用水量指標控制在 7.8t;5.1.4節能與能源利用:嚴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萬元產值耗電量指標控制75KWh;公共區域內照明,節能照明燈具的比率大于80%;5.1.5水環境保護:盡量減少施工中對京密引水渠環境的影響;5.2 綠色施工目標責任化分 5.2.1項目經理: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5.2.2執行經理:負責與分6、包單位之間的統籌與協調,全面落實綠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項目責任制,確定目標和指標,負責資源提供。5.2.3 技術總工:組織相關人員按綠色施工責任要求進行實施,并進行自查講評、落實改進措施。熟悉圖紙和規范要求,組織施工生產,落實工程進度計劃和綠色施工措施,負責向施工班組交底。5.2.4 土建工長:負責綠色施工具體管理和綠色施工檔案管理工作;5.2.5 安全員:確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實施工現場安全文明設施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的推廣,做好環境保護工作;5.2.6 各專業工長:對分管工程項目應用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嚴格執行申報、審批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停止使用,并上報有關部門。5.2.7 材料員:7、做好材料的計劃與管理工作,做好選擇采購工作,具體落實材料降本目標,嚴格執行倉庫管理制度,準確及時完成報表,臺賬等工作。五、綠色施工措施6.1 節材措施 6.1.1根據施工進度提前做好材料計劃,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材料堆放整齊,一次到位,減少二次搬運。6.1.2加強管理,模板涂刷脫模劑,拆模時,嚴禁硬撬,減少人為損壞,增加模板周轉次數。廢舊模板整修后用作臨邊洞口的蓋板、柱子與樓梯踏步的護角。6.1.3水電等管道等預留、預埋與結構施工同步。6.1.4施工前熟讀施工圖紙,施工過程中下料準確,合理使用各種型號材料,減少材料的浪費。6.1.5油漆、涂料等按計劃用量隨用隨開啟,不8、用及時封閉,避免有害物質的滯留。6.1.6現場辦公區用活動彩鋼房,提高周轉利用率,現場圍擋利用彩鋼板圍擋。6.1.7節水與水資源的利用 6.2節能與能源利用 6.2.1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杜絕使用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設備、機具和產品,選擇的設備功率與負載相匹配;6.2.2加強施工機械管理,做好設備維修保養及計量工作;6.2.3公共區域照明采用節能照明燈具。6.3 水環境保護措施 6.3.1施工過程中,減少對水環境的影響;6.3.2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燃料、油、瀝青、化學物質、污水、廢料及垃圾以及土方等有害物質,對河流的污染。6.3.5泥漿池的平面尺寸基本設為38m,深 1.5m 左右。9、用砂袋分隔成儲漿池、沉淀池兩部分,之間加過濾網。總容積要滿足沉淀、制漿能力的要求,泥漿回流槽尺寸設置為寬30cm,深 20cm,長度不小于15m,使泥漿有足夠的沉淀過程和時間,槽底縱坡應使泥漿流速不大于10cm/s,坡度一般不宜大于1%。6.3.4泥漿采用 BE 10 泥漿攪拌機攪拌,泥漿循環系統布置在施工場地內,泥漿池與沉淀池連通,容積約為80m3。泥漿池與沉淀池距最近的樁位不小于5米,并設置一定坡度,槽底縱坡不小于1。6.3.3對施工產生的泥漿要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出,泥漿作為施工垃圾運走,嚴禁將泥漿直接排入河流或未經處理直接排放。6.4.1 大氣污染防治A、揚塵控制措施本項目在開工初期確保臨10、時道路全部硬化,采用石子敷設;對于其它現場外露土壤,進行耕種、覆蓋石子及密目網遮蓋。臨時道路設專人負責每日灑水和清掃,保持道路清潔濕潤。1)土方開挖、回填土產生揚塵控制措施土方鏟運卸等環節設置專人淋水降塵,挖運土方車輛經過的場內路線和回填土作業時有專人清掃、噴灑防揚塵,在4 級以上大風天氣嚴禁開挖。2)盡量增大現場道路硬化、綠化、作物種植、石子覆蓋等措施,禁止浮土露天。a)土方堆放產生揚塵控制措施現場堆放土方采取覆蓋、表面臨時用密目網覆蓋淋水降塵控制措施。b)車輛運輸產生揚塵控制措施散料運輸:施工現場垃圾、渣土設專用密閉式垃圾房并做到及時清運。運輸車輛駛出現場前要將車輪和槽幫沖洗干凈。松散型物11、料運輸與貯存,采用封閉措施;裝運松散物料的車輛,應加苫布,并確保裝車高度符合運輸不遺灑;在施工現場的出口處,設車輪沖洗池,確保車輛出場前清洗掉車輪上的泥土;設專人及時清掃車輛運輸過程中遺灑至現場的物料;松散的易飛揚的物料均采取封閉式貯存措施(袋裝或進庫);c)特殊工藝揚塵控制措施地基處理等需要使用石灰時,其堆放地應封閉或有良好的覆蓋。大風時禁止攪拌作業,必須進行作業時采取有效的圍擋和降塵措施。d)現場垃圾揚塵的控制措施應將清潔生產貫穿于施工現場的全過程,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對建筑垃圾應根據工程項目的類型,指定相應控制指標。施工現場的垃圾房定時清理,并有封閉措施,清理建筑物內垃圾時在裝卸等環節12、中,應盡量減少揚塵和遺灑。e)工作面揚塵的控制措施施工中應采取周邊封閉措施,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B、廢氣排放控制措施 1)各種施工機具和車輛廢氣的控制措施施工機械應加裝煙氣處理裝置,并對機械設備定期維護保養,保持在良好的運行狀態,降低廢氣的排放量。2)食堂廢氣排放的控制民工食堂安裝除油煙裝置,做到定期清理排煙系統,確保除油煙設備正常使用。3)有毒有害氣體揮發的控制措施在防水、裝飾及防腐施工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時,如油漆、稀料及各種膠等,設置專門地點儲存,要有密封防泄露措施。盡量減少揮發,嚴禁遺灑。C、水污染防治 1、施工污水治理措施攪拌機棚、砼泵車作業點等施工場地所產生的污水,在污水出口處設立13、沉淀池,經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網,沉淀池內的沉淀物應及時清理,并妥善處理。2、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1)提倡節約用水,杜絕跑冒滴漏,減少生活廢水的產生;2)食堂設置隔油池,嚴禁將食品加工廢料、食物殘渣及剩飯等倒入下水道,影響隔油效果。隔油池清理周期為半個月,并做好清理記錄。食堂積極使用綠色洗滌用品;3)化糞池要有完善的防滲漏措施,做到定期清理,并作好清理記錄。D、噪聲污染防治 1、施工準備控制 1)項目部根據工程特點負責特定噪聲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案;2)機械班要選用機器噪聲小的生產設備及部件。在設備安裝、調試、驗收和投入運行前要認真執行設備的技術標準,嚴格控制機械噪聲。2、施工過程 1)施工現場設14、有圍擋,實行封閉式管理,避免施工人員對周邊的干擾。施工現場的木工棚、鋼筋棚等應封閉,加工材料時應輕拿輕放,以有效的降低噪聲。2)混凝土施工時盡可能使用環保型振搗棒,振搗棒使用后及時清理干凈;對混凝土振搗人員進行交底,確保其操作時,不振鋼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減少空轉的時間;3)修理腳手架鋼管時,禁止用大錘敲打,其修理工作應在封閉的工棚內進行;電鋸操作間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進行封閉;4)模板、腳手架支拆時,應做到輕拿輕放,嚴禁拋擲;5)堅持對結構施工期間的噪聲檢測,發現超標時,對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6)機電工程施工:盡量做到先封閉后施工;7)調整施工噪聲分布時間。根據15、環保噪聲標準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協調安排施工分項的時間,將容易產生噪聲污染的分項如混凝土施工盡量安排在白天施工,以免混凝土攪拌和振搗擾民。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晚上作業不超過22 時,早晨作業不早于6 時;E、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 1、廢棄物處置對所有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按照公司統一規定將廢棄物分為三類:可回收利用的無毒無害廢棄物、不可回收的無毒無害廢棄物、有毒有害的廢棄物;對廢棄物進行標識:對分類存放的各類廢棄物臨時存放點,存放點配備收集箱,以防止流失、滲漏、揚散;明確負責廢棄物收集工作的責任人及具體職責和范圍;包括分別明確以下范圍的責任人員,并明確職責:辦公區、生活區、食堂、施工區、垃圾貯存區。16、廢棄物跟蹤管理:項目部在消納方來現場回收廢棄物時,應將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和處置方向記錄在廢棄物處理物統計表上,并應由消納方代表簽字認定。對廢棄物的外運,必須由具備相應資格的單位進行外運,外運前由項目部專人監督,對廢棄物進行嚴密覆蓋,防止遺灑。F、其他污染源的防治 1、電焊、金屬切割產生的弧光采用圍板與周圍環境進行隔離,防止弧光漫天散射。對于產生電磁波的各種設備和設施,做好防護和屏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降低輻射強度。2、塔吊及周圍地照明的大燈調整照射方向,照射光線只限于施工現場內,不得直接照射到居民住宅區,施工場地外圍的照明盡量采用柔光等。3、夜間室外照明用的投光燈均設燈罩,透光方向均集中在施工范圍;在圍墻附近或距附近居住區較近地段施工時,設密目網屏障遮擋光線照射居民區。4、盡量不安排夜間電焊施工,必須進行電焊夜間作業時,焊接區域附近設密目網遮光屏障;夜間室外照明負責人為現場電工組組長,夜間電焊作業防止光污染的責任人為勞務分包單位現場負責人。G、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對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要求建設施工單位配合有部門提前安排考古工作,為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留出充分時間。在建設工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各種文物保護法令、法規,并加大執行的力度,確保地下文物不因時、因地、因人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