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廠冬季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7048
2022-08-11
10頁
19.50KB
1、面粉廠冬季施工方案(1)南順(山東)食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施工圖紙(2)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xx;(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4)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二、冬季施工部位及特點2.1冬季施工部位根據本工程施工進度網絡計劃,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本工程冬期施工部位有:制粉車間()主體結構、立筒倉主體結構、工作塔基礎和主體結構、成品庫和麩皮庫的鋼結構。具體冬期施工部位根據施工進度以實際為準。2.2冬季施工特點2.2.1冬季氣溫特點初冬階段(含冬末):大氣日平均溫度0左右,約70天,日溫差912,白天作業環境溫度基本在正溫度條件下。嚴寒階段:大氣日平均溫度-5左右,約50天,2、一般自12月下旬開始轉入嚴寒階段。寒流:冬施階段最低氣溫一般在-10左右,一般時間比較短。2.2.2冬季施工特點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穩定低于5時,即進入冬季施工,當日最低氣溫低于-3時,也按冬季施工考慮。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高于5時,即冬季施工結束。(2)砼受凍臨界強度為設計強度標準值的30%。三、施工準備3.1組織準備1、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成立冬施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土建及水電專業工程師、材料設備及安全負責人等。2、做好作業面工序穿插配合及各項工程技術、質量保證措施的落實檢查。冬季施工期間重點做好混凝土澆灌、養護措施的執行與檢查。3、加強混凝土結構成品保護措施的落實。在生產組織上必須確?;炷?、澆灌完成后的保溫覆蓋狀況不被破壞。做好工作時間安排,保證混凝土有足夠的強度增長時間,在混凝土達到臨界抗凍強度前嚴禁上料、上人進行操作。除測溫人員外,在混凝土達到臨界抗凍強度前禁止人員在上面行走。4、在生產物資保證方面應做好冬季施工保溫材料、技術監控材料及工具的供應,保證混凝土強度增長環境滿足工程質量要求。3.2物資準備冬季施工開始前必須按照各項冬季施工生產、技術、質量保證措施要求落實各項材料計劃、工具計劃及技術、質量計劃要求。1、主要原材料冬季施工期間主要原材料控制工作重點應放在結構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及冬季施工質量保障性能方面。冬施材料:塑料薄膜、阻燃棉氈被、塑料彩條布等。外加劑:冬期施工前,選4、定符合要求的早強防凍劑,并由地方質量監督站出具施工配合比。本工程采用青州市同盛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早強防凍劑,最低防凍溫度為-10,根據濰坊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出具的砼配合比通知單,添加量為水泥用量的4%。材料進場后,到地方質量監督站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四、冬季施工技術措施4.1冬季施工技術管理措施在工程施工開始前,技術部門必須依據冬季施工方案向工長及班組長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說明施工技術操作要點、技術要求、注意事項。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技術方案實施檢查,指導關鍵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操作。4.2鋼筋工程冬期施工措施本工程中鋼筋焊接接頭較多(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電弧焊),應采取保溫措施。冬期在負5、溫條件下焊接鋼筋,在室外焊接,其環境溫度不得低于-20,同時加工棚用塑料彩條布封閉,焊后的接頭,嚴禁立即碰到冰雪,避免造成冷脆現象。(1)負溫閃光對焊宜選用閃光-預熱-閃光焊工藝。與常溫相比,應采取以下措施:調伸長度增加1020%,以利于增大加熱范圍,增加熱儲備量,降低冷卻速度,改善接頭性能;變壓器級數應降低12級,以能保證閃光順利為準;在閃光過程開始以前,可將鋼筋接觸幾次,使鋼筋溫度上升,以利于閃光過程順利進行。燒化過程中期的速度適當減慢;預熱時的接觸壓力適當提高,預熱間歇時間適當增長。(2)負溫自動電渣壓力焊1負溫自動電渣壓力焊的焊接步驟與常溫相同。但焊接參數須作適當調整。其中焊接電流的大6、小和通電時間應根據鋼筋直徑和焊接時的環境溫度而定。適當增加電流,加大通電時間。2在負溫下進行電渣焊時,接頭藥盒拆除的時間宜延長2min左右;接頭的渣殼宜延長5min,方可打渣。(3)鋼筋加工要按規范操作,負溫下冷拉時,溫度不應低于-20,在運輸、加工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以避免造成刻痕,撞擊凹陷;在混凝土澆筑前將鋼筋上的冰雪塊清理干凈;對澆筑完混凝土面的預留鋼筋上的混凝土及時清理干凈。4.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4.3.1混凝土的拌制1、攪拌站用塑料布進行圍護,當室外溫度低于0時,攪拌機棚內生火取暖,使棚內溫度不低于5。2、本工程混凝土養護采取綜合蓄熱法養護,即以早強防凍劑為主、保溫材料覆蓋為輔的7、綜合養護方法,所添加防凍劑最低防凍溫度為-10,另外,施工用水采用井水,冬季施工時隨用隨抽,水溫基本在20左右,所以當室外平均氣溫在-10以上時(含-10),不考慮對水進行加熱。4.3.2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混凝土澆灌時重點做好現場運輸、混凝土澆灌速度控制,減少混凝土無保溫散熱持續時間,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機械施工效用,采用以混凝土輸送泵為主,塔吊配合的方式進行澆筑,以提高澆灌速度,減少混凝土的熱量損失。4.3.3混凝土的保溫和養護1、剪力墻和框架柱保溫砼保溫以早強防凍劑為主(最低防凍溫度-10),模板采用木模板,由于木模板密封性較好,且導熱系數較小,室外平均氣溫在-10以上時,不考8、慮用保溫材料進行覆蓋。當混凝土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和拆模強度時,將模板拆除,刷涂混凝土養護劑或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用棉氈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溫度低于-10時,模板外側包裹一層棉氈。對于立筒倉7.5m以下采用的鋼模板,外側包裹一層棉氈。2、頂板保溫頂板砼保溫以早強防凍劑為主(最低防凍溫度-10),模板采用木模板,室外平均氣溫在-10以上時,頂板隨混凝土澆筑隨鋪一層塑料薄膜,上加棉氈被覆蓋?;炷吝_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30后方可拆除保溫,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表面溫度與外部養護溫度之差在15以內為安全;如溫差超過15時,加強保溫措施,即加強棉氈被被的覆蓋層數,提高砼表面的溫度,直至混凝土在養護期9、內緩慢冷卻,確保內外溫差不超過15時方可拆除保溫。通過同條件試塊判定強度是否達到受凍臨界強度。未達臨界強度的砼,不得拆除其保溫層。待混凝土強度達到拆模允許強度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撐(以同條件試塊和現場檢測為準)。模板和保溫層拆除實行申請制度,經監理人員同意后方可拆除。4.3.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其它措施進入冬季施工,每天關注天氣預報,提前了解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做好施工調整。冬季施工,首先應保證工程質量,在室外平均氣溫過低的情況下,鋼筋和模板工程可以施工,但在氣溫不允許的情況下,混凝土施工應考慮順延,同時工期給予順延。4.5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工作塔基礎為筏板基礎,為大體積混凝土,冬季10、施工時應著重考慮。混凝土的攪拌、運輸、保溫同4.4條。冬季施工,重點應做好測溫和保溫工作?;炷羶炔繙囟扰c表面溫度之差不得超過20。如果超過20,加厚保溫層厚度。4.6滑模工程施工保溫措施詳見滑模工程專項施工方案。4.7鋼結構工程施工保溫措施詳見鋼結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五、冬期施工測溫5.1測溫孔布置測溫孔布置選在溫度變化較大、容易散失熱量、構件易遭凍結的部位。主要以梁板為主。現澆砼梁、板的測溫孔應與梁、板水平方向垂直留設。孔深1/3梁高。樓板、筏板每每間至少1個,孔深1/2板厚。5.2測溫方法和要求測溫孔采用20mmUPVC管制作,在砼澆筑時埋設好,并做好標記。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用棉花球堵11、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35min,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使溫度計與視線成水平,仔細讀數,并記入測溫記錄表,同時將測溫孔用保溫材料按原樣覆蓋好?,F場測溫結束時間:砼達到臨界強度,且拆模后砼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不大于15,砼的降溫速度不超過5/h、測溫孔的溫度和大氣溫度接近。六、冬期施工管理工作6.1冬期施工技術管理按審批完的冬期施工方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交底,認真貫徹執行,并做好檢查工作,確保方案與交底的指導性、有效性。以數據為依據,加強測溫及記錄工作、天氣預報工作。砼受凍臨界強度控制,以同條件試塊試壓強度為準。組織不定期冬施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6.2冬期施工測溫及保溫管理現場成立冬期施工領導小組12、,組員由各樓施工員及班組長組成。測溫時間及所測溫度值應詳細記錄,并整理歸檔,記錄數據要真實可靠。測溫人員應即時向生產主管及技術負責人匯報砼溫度的變化情況,搞好保溫工作。項目工程師或其指定人員每天查詢測溫、保溫、供熱等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協助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解決冬施疑難問題。測溫人員分兩班,24h均有人上崗,并實行嚴格的交接班制度。測溫記錄應及時交給技術人員歸檔備查。6.3冬期施工試塊管理冬施砼同條件養護試塊,為決定臨界強度、拆模確定熱養護期提供依據,必須按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xx)有關規定執行。冬期施工砼及砂漿試塊留置數量比常溫時多兩組同條件試塊,一組用13、來確定臨界強度,另一組用做冬施轉常溫28d強度試塊。6.4冬期施工安全管理加強季節性勞動保護工作,冬期要做好防滑、防凍、防煤氣中毒工作,施工場地霜雪天后要及時清掃。加強維護和管理用電設備,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用電設備采用專用電閘強弱電源接孔要分開,防止誤操作造成事故。大霧天、大雪天,六級以上強風天氣,塔吊禁止作業。樓層邊緣、操作層邊緣、各種洞口四周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做好外架四周排水溝,隨時檢查外架基礎是否牢固。高處作業人員不得穿硬底及帶釘的鞋,應衣著靈便,所有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掛安全帶。冬施前應全面加固馬道和腳手架,外腳手架必須設防護欄和安全網。(8)外露水管要采取保溫措施,防止凍裂。6.5冬期施工安全消防管理冬季施工用火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用火規定設置消防措施。木料等易燃物品必須遠離用火范圍,或在采取完備的防火措施及滅火措施后,方可用火。大風天氣禁止用火作業。及時清除場地積雪、積冰,防止發生人員傷害事故。電器設備必須有遮擋、防潮濕措施,避免電器漏電、短路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