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及支撐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7131
2022-08-11
10頁
35.50KB
1、模板及支撐施工方案本分項工程是本施工階段中耗用人工,占用工期和影響成本的重要因素,施工進度的快慢對主體結構施工的進度起決定作用,因此它是本工程施工重點之重點,它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構件的強度、斷面尺寸及標高,是主要質量管理點之一,施工前必須搞好模板設計,在保證模板和支撐架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的條件下,遵循裝拆方便,減少模板規格、型號,節約用量,增加周轉次數并能保證構件的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性。一、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3、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4、工程施工圖說2、二、施工工藝1.框架柱模板1) 采用木模板拼裝,鋼管柱箍間距400-600mm,上疏下密。柱模板需用鋼管與支撐架聯結,以保證其垂直度和穩定性。2)需用量:準備三層以利于周轉。3)安裝工藝流程:放柱模板邊線搭鋼管支架柱模板安裝檢查驗收以軸線控制點為依據,按放線程序彈出柱軸線和邊線。柱模安裝一層高度,一次安裝到位。柱模安裝用小塊組合模板拼裝,可散拼也可在平臺上單面預拼裝,柱模板用扣件鋼筋作抱箍每層樓不小于5道,各道間距約600mm,上下兩道抱箍距離不小于300mm。柱模板上口兩面吊線校正垂直度,校好后四面用斜撐鋼管支牢,同時柱模板上口與四周鋼管支架鎖定,斜撐每面宜采用雙根,以利于糾正柱模板扭轉。23、.電梯間筒體模板1) 采用組合模板拼裝,采用鋼管支撐,對拉鋼螺桿對拉,間距為600mm。以保證其垂直度和穩定性。其每片重量應控制在塔機最小起重量以內(即小于0.85噸),2) 準備三層用量以利于周轉。3) 安裝工藝流程:放墻模板邊線搭設鋼管支架焊接與綁扎鋼筋檢查驗收以軸線控制點為依據,按放線程度放出墻模板邊線。墻模板安裝一層高度,一次安裝到位。墻及短肢剪力墻模板采用定型組合模板拼裝,對拉螺桿緊固,對拉螺桿間距約600mm。墻模板上口吊線校正垂直度,校正好后墻模板上口用鋼管與四周腳手架相互鎖定。墻模板的門洞及預留孔洞的木盒,加設附加鋼筋并用電焊與墻體鋼筋聯接,固定其位置。同時在木盒接觸模板的側面4、釘上紙殼,確保與模板結合緊密。3.梁板模板梁模板:本工程梁側模采用組合模板拼裝,散裝散拆施工方法。,底板采用木模板,且按各梁尺寸預先編上梁編號備用,梁高大于0.7米,必須有專用螺桿對拉。樓板模板用50*100mm木枋間距200mm,作墊平鋪10厚高強覆塑竹膠合板,拼縫用膠線粘貼。梁板支撐架采用滿堂鋼管扣件式支架,立桿間距不大于1.2米,梁支撐架的立桿應根據梁高經計算后作加密處理。模板用量:梁側模準備兩層,梁底模和板模準備三層,以利于周轉。1)安裝工藝流程:確定梁軸線及梁底標高搭設鋼管支架安裝梁底模綁扎梁鋼筋安裝梁側模板安裝板模綁扎鋼筋檢查驗收。2) 柱、墻拆模板后,將樓面上的梁軸線用垂球翻吊到5、柱、墻頂部,并作好標記。3) 搭設鋼管支架,依據樓層上的水準點用水平儀將梁底標高分別翻測到支架立柱上,并作好標記。根據梁底模標高扣除梁底模厚度后拉上水平線,以拉線為準在立柱鋼管上安裝好支承梁底模的水平鋼管,安裝時應采用雙扣件。4) 在水平鋼管上按設計位置鋪上梁底模板,兩側用扣件臨時固定,以防梁底模左右位移,框架梁底板和在施工縫處后安裝的梁底板應拉通線校核。5) 梁側模為組合模板拼裝,安裝時從兩側面包住梁底模,梁側模就位后,其上下兩處用短木枋頂在立柱鋼管上,短木枋的橫向間距不大于800毫米,當梁高在500-800mm范圍內時,應上中下頂三道,梁高在800-1400mm范圍內時頂四道,以防止梁高中6、部鼓肚。梁側模與梁底模的接觸面,安裝前應加海綿以防漏漿。安裝梁側模時梁底模可能移動,故側模安裝固定后應重拉通線校正底模。6) 安裝板模前,應以樓層水準點為依據,扣除板模和楞方的高度后,用水平儀操出支撐架上橫桿標高,然后拉線安裝上橫桿。7) 板模以100*50mm毫米木枋作楞,楞距為200mm。按楞距在支撐架上橫桿上布好楞木后,在楞木上滿鋪竹壓板,用圓釘固定在楞木上,注意竹壓板周邊應壓竹梁側模,但不得伸入梁內。4. 樓梯模板1)樓梯模板采用12厚高強覆塑竹膠合板配合木模板,鋼管搭架支撐。2) 需用量:底板準備三層,側板及踢面擋板準備三層。3)安裝工藝流程:測量放線搭設支撐架安裝底模綁扎鋼筋安側模7、與踢面模板檢查驗收墻模板拆除后,以樓層軸線和水準點為依據,按圖示尺寸測出樓梯平臺標高,樓梯平臺軸線和底標高,在墻面上放出樓梯底斜線和踏步線。用扣件鋼管按放線位置搭設支撐架。在支撐架上橫桿上按放線位置安裝梯梯平面底模,樓梯橫梁底模和側模、樓梯板底模。板底模用竹 壓板,梁底模用40厚木板。鋼筋綁扎好后,安裝樓梯板側模,(側模采用40厚木板),側模上也應事先放出踏步線,以踏步線為依據,安裝好踢面模板(踢面模板采用40厚木板),踢面模板上口用兩根160*60長中枋鎖定,下口用短木枋相互頂緊,側面與樓梯側板釘牢。樓梯模板的所有拼縫均應夾海綿防止漏漿。5. 模板支設的質量要求1) 模板的搭設必須準確掌握構8、件的幾何尺寸,保證軸線位置的準確。2) 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砼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筑前應檢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撐扣件是否擰緊。3) 模板的安裝誤差應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詳下表),超過允許值必須校正。項 目允許偏差軸線位置5板表面標高5柱、梁+4、-5層高垂直度全高5m6全高5m8相鄰板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2m長度以上)56. 模板支設的質量控制措施1) 所有結構支模前均應由專人進行配板設計和畫出配板放樣圖并編號,余留量由縫模調整。2) 模板及其支撐均應落在實處,不得有“虛”腳出現,安拆均設專人負責。3) 墻柱腳模板應加墊木和導模,防止砼漿流失造成欄根。49、) 當梁6m時,其模板應按跨度的3起拱;當板跨4m時,起拱20mm。5) 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與模板粘結,影響脫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在清理過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離劑,對隔離劑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結、易脫落、不污染墻、易于操作、易清理、無害于人體。不腐蝕模板。6) 安裝模板時需有保護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裝就位時,因鋼筋綁扎好,鋼筋很容易損傷面板,這時需有施工工人在現場扶住模板,輕輕就位,避免損傷模板。7) 在靠近模板電焊鋼筋、鋼管時,在施工焊處的模板面應用鐵皮墊隔,防止焊火燒壞模板板面。8) 在安裝模板之前,應將各種電管、水管等按圖就位,避免模板安裝好后二次開洞,模板自10、身就位時也應嚴格按照配模圖紙進行安裝。9) 澆搗振搗混凝土時震動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損撞壞面板,同時振搗時間要按規范規定,要適時,以防模板變形。7.模板的拆除:1) 模板拆除要預先制定好拆摸順序,根據施工現場成在地面的溫度情況,掌握好混凝土達到初凝的時間, 當混凝土達到初凝后, 墻體強度達到12N/mm2(20以上氣溫時8小時),必須及時松動穿墻拉桿, 并將模板與所澆筑的混凝土墻體脫離,防止混凝土與模板表面粘結,為拆模作好準備,拆模時不得用鐵撬撬開模板,還要保護模板邊角和混凝土邊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清理殘渣時,嚴禁用鐵鏟、鋼刷之類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潔劑,使其自然脫落或用木鏟刮11、除殘留混凝土。2) 拆除模時間:側模板以不損壞砼表面及楞角時,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時間詳下表所示: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設計的砼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構件27521008.后澆帶支撐措施:梁板后澆帶兩側各3m范圍內,立桿采用雙柱,一般不大于500,立桿基礎必須堅實。若處于回填層上,回填土密度必須符合有關規定,其壓實系數不得小于0.86,其上應砌500寬磚基上鋪4050厚300寬的通長墊木,墊木接縫若不居中,應幫板搭接。水平桿步距不得大于1.5m,縱橫方向均設剪刀撐,最上面的模桿必須設雙管卡將橫桿頂緊;主梁靠后澆帶一端應增設大頭撐不少于3道。9.模板維修12、模板拆除后應及時清除模板上的粘著物,對變形的模板應校正并補強,最后在模板面上滿涂隔離劑可貼上塑料薄膜,以備下次使用。10.模板堆放模板堆放關系到模板變形,應堆放整齊,對平面剛度較弱的大模板應斜立堆放,可在適當位置墊上通長楞木,對小型模板,應分規格堆放,以避免錯用。11.本方案未提到的安全事宜,嚴格安JGJ59-99規定執行。三、設計計算書矩形梁模板和頂撐計算梁長7.2米,截面尺寸為60,離地面高3.3,梁底鋼管頂撐間距為,側模板立檔間距為。木材用紅松:fe10Nmm2 1.44N/mm2 f m =13N/mm21.底板計算(1)底板計算抗彎強度驗算計算底模承受的荷載:梁的底模設計要考慮四部分13、荷載,模板自重,新澆砼的重量,鋼筋重量及振搗砼產生的荷載,均乘以分項系數1.2,設底模厚度為4mm。底模板自重 1.250.040.25=0.06KN/M砼荷重 1.2240.250.55=3.96KN/M鋼筋荷重 1.21.50.250.55=0.25KN/M振搗砼荷載 1.22.00.25=0.6KN/M根據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設計荷載值要乘以0.90的折減系數,所以q=0.94.87=4.38kn/m(2)驗算底模抗彎承載力底模下面頂撐間距為0.6米,底模的計算簡圖是一個等跨的多跨連續梁,因為模板長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查靜力計算表得:L=0.6m L=0.6m L=0.6m L=0.6mmax0.12Lql2= 0.124.380.62=0.191knm按下列公式驗算max /W nkf mmax/n=0.19106/250/(6402)=2.87N/MM21.313=16.9n/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