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小鋼模預拼(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7195
2022-08-11
11頁
3.34MB
1、高層模板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模板施工方案1、 施工方案描述:本工程剪力墻模板采用組合模板預拼裝大模施工,現澆梁板模板采用竹膠板背方木龍骨施工。由于三棟樓地下室與主體結構基本相同,故決定地下室剪力墻預拼一套模板,三棟樓流水作業。主體部分預拼裝1套半模板,K26、K27樓一套模板流水作業,K28樓半套模板自流水施工。K26、K28一層層高4.2米,剪力墻模板由地下室模板改拼而成。2、 引用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組合模板技術規范 GBJ21489二、 地下室剪力墻模板施工方案:1、 地下室剪力墻拼裝方案:1) 施工方案:地下室剪力墻模板計劃周轉2、五次(包括K26、K28樓一層剪彩力墻)。剪力墻采用12對拉螺栓加固,螺栓穿孔采用1001500打眼模板,螺栓孔直徑16,中套PVC套管。背龍骨采用483鋼架管雙向布設。2) 模板預拼裝:采用對拉螺栓加固鋼模板,鋼模組合方案如下圖:橫向模板排列,寬度100、300、300順序排列,其中100寬模板中間打孔穿穿墻螺栓進行加固,即螺栓水平間距700。地下室配模高度3000、4500,采用模板規格:1001500、3001500,其中1001500模板中間打16孔,穿12螺栓。3) 加固:其中100寬模板在中間打孔,穿螺栓用。1001200、1001500模板螺栓孔布置如下圖:相應模板龍骨布置如下圖3、:龍骨采用483.5鋼管。橫向鋼管底部1.2米以下間距450,1.2米以上間距600。豎向龍骨采用雙鋼管,間距700。鋼管交叉處設對拉螺栓。對拉螺栓采用12光圓鋼筋制作,兩端套絲長度100,螺栓長度為:墻厚380。2、 標準層模板拼裝:1) 施工方案:三棟高層主樓結構形式一樣,標準層層高均為3米。根據施工安排,K26、K27剪力墻共用一套模板,兩棟樓之間流水施工;K28樓組拼半套模板,沿對稱線兩邊組織流水施工。模板周轉次數達35次。考慮到模板周轉次數較多、而且主體部分對混凝土質量要求相對較高的情況,決定模板預拼方案如下:對拉桿采用12對拉螺栓加固,螺栓孔采用10輕型槽鋼(寬100,肋高50)打4、16眼,穿PVC套管。槽鋼與組合模板之間、組合鋼模之間用螺栓連接。水平龍骨采用10輕型槽鋼,與鋼模之間用“U”形卡環連接,豎向龍骨采用雙鋼管夾在對拉螺栓兩側,與組合鋼模間用“U”形卡環連接。模板加固方法如下圖:2) 模板組合:模板橫向排列,寬度按100,300,300順序排列,其中100寬10槽鋼中間打孔穿穿插墻螺栓加固,即螺栓水平方向間距700。如下圖:標準層配模高度3000,槽鋼加工尺寸如下:正面中間打16孔,穿對拉螺栓用。側面打12眼,用于與組合模板連接。3) 模板加固:模板對拉構件采用12對拉螺栓,對拉螺栓上套16(外徑)PVC套管。水平龍骨采用10輕型槽鋼,槽鋼與組合鋼模之間用8卡具5、連接。水平龍骨外側為雙鋼管豎向龍骨,龍骨間距700,與對拉累栓間距相同。鋼管與組合模板用8卡具連接。龍骨及螺栓布置圖:龍骨與組合鋼模連接如下圖:3、 力學驗算:按地下室剪力墻壁最高處4.75米計算:1)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最大值為:F0.22rCt0121/20.22245.71.21.20.51/230.6KN/m2FrCH244.75114.0KN/m2(剪力墻底1.2以下)FrCH243.5585.2KN/m2(剪力墻底1.2以下)r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按24 KN/m;t0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以混凝土澆筑溫度為20計算)t0200/(2015)=5.7h混凝土澆筑速度,按0.5m/hH混6、凝土側壓力計算處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剪力墻底4.75米;1.2米處3.55米高;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2;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1.2。取較小值,混凝土最大側壓力為30.6 KN/m2。2) 每根拉桿承受最大拉力為:30.60.60.712.825 KN3) 12螺桿極限拉力復核:2333.14626338N26.3KN12.825 KN對拉桿承拉力滿足施工要求。4、 模板拼裝工藝要求:1) 繪制拼模大樣圖:模板拼裝前,要參照施工圖繪制拼模大樣圖。大樣圖繪聲繪色好后,應仔細校對,并經專業人員審核,方可進行拼裝。在模板拼裝圖上對模板進行編號,并在平面圖上注明位置,以便管理人員校對檢查,操7、作人員按圖安裝。2) 拼裝:模板拼裝要在操作平臺上進行,操作臺采用槽鋼或方木鋪設,拼裝前進行操平,并拉線調平,以保證拼裝模板表面平整。拼裝時將模板面朝下拉拼裝,以保證拼成后模板表面平整。模板之間用螺栓連接上緊,豎向接縫每塊模板連接不少于2處,頂頭對接處螺栓連接不少于1處。模板縫隙均貼5厚海棉條,以防止混凝土漏漿。3) 龍骨固定:背龍骨均用8卡環與組合鋼模連接固定,水平龍骨卡環間距不大于700,豎向龍骨保證每空檔有一個卡環固定。4) 其它: 模板拼裝好后將整體翻面,用清掃機械對模板表面雜物進行清掃。清掃完后用靠尺檢查平整度,對接縫不平處進行打磨,并用膩子批縫以保證模板接縫平整嚴實,砼澆筑后的整體8、觀感良好。5、 模板定位:1) 彈線:每層現澆板混凝土澆筑完以后,在混凝土表面彈定位軸線、剪力墻邊線、模板控制線,作為控制模板位置的依據。墨線經監理單位驗收后方可使用。2) 根據剪力墻邊線,在剪力墻鋼筋底部焊水平橫撐,用于模板根部定位及加固水平撐桿。橫撐長度同墻寬,兩端與剪力墻邊線垂直。3) 模板加固前,先用吊線錘將模板控制線引至剪力墻頂水平鋼管上,拉線調整鋼模板就位,然后進行加固。4) 模板加固完后,逐墻進行檢查校正,每面墻至少在兩端與中間各吊線一處,墻長時相應增加校正點。每次吊線檢查上口、中間、根部三處以確保鋼筋平整度和垂直度。6、 模板拆除及堆放:1) 正常情況下柱子拆模要在混凝土澆灌19、6小時即可進行,以拆模時不損傷楞角為宜。冬季施工參考測溫情況進行調整。2) 模板及方木拆除后要集中清理干凈,分類堆放整齊,竹膠板刷脫模劑。3) 外架固定件作明顯標志,嚴禁拆除。現澆梁、板施工方案:7、 施工方案:現澆模板采用竹膠板,10080方木龍骨支撐,水平桿間距300,木龍骨下鋼管水平間距不大于500。現澆梁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拼裝。1) 鋼管架搭設:梁底設雙排立管,距梁邊500,間距不大于900,其余部位滿樘架立管間距不大于1200,分布均勻。立管搭設要橫成排豎成行。模板加固系統、滿樘架搭設系統與外架分離,保證外架有獨立的支承系統。樓梯間架子搭設要考慮行人方便。2) 梁板模板:現澆模板采用竹10、膠板,10080方木龍骨支撐,間距300,木龍骨下水平鋼管間距不大于500。現澆梁板模板拼裝前,放線工將結構50線引測至內架立管上,以便控制模板標高。大于米的梁板要按規矩起拱,挑梁端部也要相應起拱3。梁底板固定后分吊線復核水平位置,并拉線檢查梁底平直度,復核無誤后方可安裝側模梁側模加固完后要拉通線復核側模平直度,且吊線復核大梁平面位置特別是周邊梁模板平面位置。拼縫部位均用海綿膠條貼縫隙。 8、 支架立桿穩定性計算:1) 模板支架立桿軸向力設計值:N1.2NGK1.4NQK1.25.91.42.09.88KN9880NNGK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標準值:2.50.16100011、1.21.23.843.69.85.9KNNQK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標準值、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2.0KN。2) 模板支架立桿計算長度:l0=h2=2.6mh 支架立桿的步距:2.6米;模板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的中必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0。3) 立桿穩定性計算:N/A9880(2.51489)8.04N/205 N/N模板及支架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7320/7320/54=2.512600/4854立桿截面積:489Q235鋼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205 N/。立桿穩定性合格。9、 拆模:1) 現澆梁板混凝土澆筑時留設同條件養護試塊,以其試壓強度做為現澆梁板拆模時的依據。2) 梁、現澆板拆除:室內跨度不大于米的混凝土構件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方可拆除。門廳部分大梁跨度13.2米,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拆除。室外懸挑構件在混凝土強度達設計標號的100時拆除。3) 模板及方木拆除后要集中清理干凈,分類堆放整齊,竹膠板刷脫模劑。4) 外架固定件用醒目前顏色標志,嚴禁拆除。三、 應注意事項:標準層鋼模周轉次數多,達35次,要加強模板的檢修工作。在進入10層左右,要對組拼鋼模進行一次整體檢修,對不合格的模板全部更換,以保證后序工程能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順利完成。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