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大橋右幅21-4#樁基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28631
2022-08-11
13頁
83.50KB
1、某某高速公路右幅21-4#樁基樁基施工方案某某高速公路項目經理部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某某大橋右幅21-3#樁基接長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某某大橋右幅21-4#樁基位于地下水位較高,且極為豐富地段,根據設計地勘資料,該處地質由粘土、粒砂土、粉土及圓礫土構成。該樁設計總長33米,孔徑1.7米,于2010年12月31日終孔后澆筑混凝土,在澆至28米時,由于混凝土堵塞導管,無法繼續澆筑,剩余5米未澆筑混凝土,現需對該樁做接樁處理,接樁采用鋼護筒護壁人工開挖施工。二、施工工藝(一)人工挖孔樁施工根據設計標高,21-4#樁基需接長5米,覆土埋深3米,人工挖孔深需開挖8米,參考地勘數據,主要采取孔內抽水的降2、水措施,確保滿足施工需要。1、人工挖孔樁施工1.1、施工準備工作21-4#樁基人工挖孔機具、小型材料使用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量備注1水泵臺12電動卷揚機提升設備臺13袋裝水泥t2注漿,比例1:16注漿機臺17注漿鋼管米508工人人69鋼護筒(厚10mm)米101.2 人工挖孔施工流程人工挖孔施工流程:測量放樣、定樁位孔內降底水位挖第一節樁孔土方,并割除鋼筋籠安裝鋼護筒護壁第二節樁身挖土清理樁孔四壁接長鋼護筒護壁、校核樁垂直度及尺寸焊接接長鋼護筒重復第二節的工序,循環作業至接樁深度鑿除樁頭混凝土成孔后,注漿固結樁孔1米范圍土方鋼筋籠安裝混凝土澆筑。1.3 測量準備用經檢校后的全站儀和水準儀,對設計3、給出的導線點坐標、高程進行閉合測量。測量核對的成果報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坐標基準點符合精度要求后,布設施工控制坐標網點,并將布設情況和測量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查,按施工控制坐標網點,用全站儀測定樁位位置,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能進行下面的施工。根據施工圖紙計算樁位的坐標,從控制點直接測設樁位的坐標。1.3人工挖孔、鋼護筒護壁安裝與焊接挖孔樁護壁構造及尺寸按下圖要求執行。 人工挖孔及鋼護壁1)、樁位控制:在開挖前,應先將正確放出的樁位點引出開挖區域(兩垂直相交點即為樁位點),并將該直線的端點固定,周圍用砼滿包僅露出端點,作為支護模板及檢查孔徑的依據。2)、挖樁秩序:開挖時分兩步開挖,先開挖樁孔中心4、位置(即鋼筋籠以內部分),待鋼筋籠割除后,再開挖鋼筋籠以外部分,并修整四壁,垂直度及尺寸需滿足設計尺寸。積水坑設置在滲水量大的一側,深度不小于0.5米,并用水泵及時抽出所有積水,以便保證孔內隨時無積水,便于操作,降低樁孔的水位,確保進度。3)、操作要點、鋼護筒護壁高度及厚度:人工挖孔采用分節安裝鋼護筒護壁,鋼護筒尺寸采用直徑1.75米,每節高1.9m焊接連接而成。第一節護壁高出地表2030cm作為圍埂,以保證地表水和零星土石不進入孔內傷人,且厚度比其它位置厚1015cm。、開挖要求:開挖時,先開挖鋼筋籠以內部分土方,并在一側設置積水坑,每節開挖深度不得大于1.9米,開挖土方采用簡易卷揚機提升,5、為減小堆土對樁孔影響,開挖的樁孔土方應盡量堆放在距樁孔較遠處。然后再用氧氣乙炔割除鋼筋籠的外露鋼筋,再焊接好鋼護筒護壁,鋼護筒接縫采用滿焊,待樁孔修整四壁完后,下放鋼護筒至開挖孔底。挖孔過程中應逐段用錘球吊線,測查鋼護壁是否偏移,以保證樁中心垂直及樁徑。孔的中線誤差、截面尺寸必須滿足設計、規范要求。開挖下一節時,在必須確保上一節鋼護筒護壁定位,接縫等無誤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施工。、提升設備:采用卷揚機一臺,并由12人在孔口上進行操作(孔下作業人員不超過1人),為確保安全,應仔細檢查吊裝鋼絲繩,吊桶等吊具設備,每次吊裝土方不得高于吊桶口位置。、掘進記錄:挖孔作業過程,每天派專人記錄土質情況,與設6、計地質情況作對比,如基底地質復雜或與設計不符合,應釬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質情況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否則應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措施。、樁頭鑿出:樁頭混凝土的鑿出,必須清除所有浮漿,鑿至原有混凝土為止。、終孔及驗收:挖孔達到接樁深度位置以后,馬上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無松散混凝土、淤泥、沉淀等。成孔后及時通知現場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合格后即進入下道工序施工。4)樁基成孔后,及時對樁孔四周1米內進行注漿加固處理,注漿管布置間距1米,采用1:1的砂漿漿液。5)、安全措施:(1)樁孔開挖過程中,必須有專人巡視各開挖樁孔的施工情況,嚴格做好安全監護工作。(2)作業人員須選用1835歲年齡的男性健康青壯年。凡有精7、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聾啞等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挖孔作業。(3)樁孔下挖應交錯進行,樁孔終孔后應及時交驗并及時澆筑樁芯混凝土。正在澆筑混凝土的樁孔。(4)機電設備須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5)孔下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扣好安全帶(采用12#白棕繩),如樁底有積水,必須穿長筒雨鞋。孔內嚴禁吸煙。(6)上、下孔必須使用安全方便的爬梯,不準使用提升設備和護壁的凸出部分上下。(7)挖孔、起吊、護壁、棄土運輸等使用的一切工具、設備、安全裝置和個人防護用品必須經常檢查,作好管、用、養、換、修,確保其完好和使用安全。(8)孔口周邊設置安全防護圍欄,夜間懸掛警示紅燈,暫停施工時,孔口必須用8、安全可靠的蓋板封蓋。(9)孔口周圍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10)孔深挖到超過人體高度時,在孔內設置半圓型防護平板,隨孔深增加而往作業面下引。取土、護壁混凝土、吊桶上下運行時,孔內作業人員必須在護板下面工作。(11)取土吊桶上下工作時,裝土嚴禁超出吊桶口,下放時嚴禁自由下滑,孔內上下遞物或工具必須用吊索系牢傳遞,嚴禁拋擲。(12)現場各種電器設備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電器安裝后必須驗收合格后才能接通電源使用,各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13)孔內作業照明采用安全礦燈。(14)若孔內有水需潛水泵抽水時,其絕緣性能要經常檢查,應以509、0V檔電表檢查其絕緣電阻,其絕緣電阻不得小于0.5M,否則應拆檢、烘干。(15)潛水泵置于孔底時,絕不能使電纜線受力,應放在吊桶內送至井底,然后將電纜繩分段固定,在排水管上不得受磨、受砸,以防破損漏電。(16)挖孔抽水時,作業人員必須離開井孔,抽水完畢后確定已斷電源,才能恢復井內作業。(17)孔上電線,電纜必須架空,嚴禁拖地和埋入土中。(18)在挖掘時,挖一段澆一段護壁,并按設計要求設置護壁鋼筋,嚴禁只挖深而不及時護壁。(19)挖掘時如遇到流沙、淤泥等不利于砼護壁支護的土質,可根據降水情況將護壁高度降到0.3m0.5m一節,并及時澆筑護壁混凝土。(20)所有挖孔臨時堆土放必須堆在距孔口周邊較遠10、處,且及時清理出施工現場。1.4、鋼筋籠制作與安裝、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鋼筋籠一次成型,根據規范要求進行自檢、隱檢和交接檢,內容包括鋼筋外觀、品種、型號、規格,焊縫的長度、寬度、厚度、咬口、表面平整等,鋼筋籠的主筋間距(10mm)、加勁筋間距(20mm)、鋼筋籠直徑(10mm)和長度(10mm)等,并作好記錄。結合鋼筋焊接取樣試驗和鋼筋原材復試結果,有關內容報請監理建筑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吊裝。 、鋼筋籠置放:根據接長樁基長度,對鋼筋下料制作鋼筋籠,鋼筋籠與原樁基鋼筋接長,采用搭接接頭,焊縫飽滿,其焊縫長度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為保證其運輸吊裝過程中鋼筋不變形,起吊時吊點不少于3個。鋼筋籠下置時要11、對準孔位緩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更不允許強行沖擊,如下籠遇阻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后再進行,鋼筋籠下置至接樁位置標高后,應測量校核鋼筋籠位置,并采用B16吊筋,與孔口鋼護筒焊接連接。1.5、下導管鋼筋安裝后,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選用200-300mm平頭螺紋導管,安裝使用檢查其密封性及同心度,在下放過程中隨時檢查導管的密封圈(要求加密封圈,黃油封口)。發現問題及時修理與更換。導管絲扣一定要上滿,保證牢固、不漏水及垂直度。導管長度應與孔深相符,灌注前導管底端應離孔底40cm如果遇到掛籠情況時,則應旋轉,禁止強行下沖。第一次使用前應進行閉水打壓試驗,試水壓力0.61.0MPa,不漏水12、為合格。1.6、水下砼灌注(1)砼澆注前必須檢查砼塌落度、和易性并記錄。混凝土運到灌注點不能產生離析現象。(2)導管內使用的隔水塞球膽大小要合適,安裝要正,一般位于水面以上。灌注混凝土前孔口要蓋嚴,防止混凝土落入孔中污染泥漿。混凝土灌注時必須連續施工,每板樁的澆注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一般要控制在3小時以內。對澆注過程中的一切故障均應記錄備案。(3)砼灌注應超過設計樁頂標高0.5m,臨近設計樁頂標高時,應勤測砼面,確定要灌注砼方量。(4)最后一根導管提出砼面時,一定要緩慢,上下多活動,防止提升過快而造成樁頭中心空洞或砼離析。(5)、拔護筒: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時拔出護筒,灌注完樁頂混凝土13、面低于施工地面高度時,應立即回填土加以覆蓋,防止塌孔及保護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并樹立標志。三、質量標準以及檢測要求(一) 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項次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數量檢查方法1受力鋼筋間距20mm全部檢查用鋼尺量2箍筋、螺旋筋間距10mm全部檢查用鋼尺量3鋼筋骨架尺寸長10mm全部檢查用鋼尺量直徑5mm全部檢查用鋼尺量(二)混凝土灌注樁質量檢驗標準項次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2樁位群樁100mm全站儀檢查1孔深(m)不小于設計值用測繩量2孔徑(m)不小于設計值3孔的傾斜度(mm)0.5%樁長,且不大于200垂線法測量4鋼筋骨架底面標高(mm)514、0水準儀測量骨架頂面高程后反算5混凝土塌落度180-220mm用塌落度儀6混凝土充盈系數1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三)檢測要求1、樁身質量:采用預埋管聲波透射法進行樁身質量檢測,檢測樁數為4根。 2、施工中應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施工,并做好現場記錄及驗收工作。四、 安全管理(一)管理目標(1)在施工中,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認真執行國務院、建設部、省市及地區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計劃,使安全生產工作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保證施工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嚴防各類事故發生。(2)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通過組織落實、責任到人、定期檢查、認真整15、改,杜絕傷亡事故。(二)管理制度(1)在組織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做到有作業人員作業,就必須有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在現場值班,不得空崗、失控。(2)嚴格執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的技術方案和措施,在執行中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3)建立并堅決貫徹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制度,要求各施工項目必須有書面安全交底,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具有針對性,并有交底人與被交底人簽字。(5)建立并堅決貫徹班前安全生產講話制度。(6)建立并執行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問題和違章現象,開出“隱患問題整改通知單”,在收到“隱患問題整改通知單”后,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預以解決。若發現重大不安全隱患問題,16、安全工程師有權下達停工指令,待隱患問題排除,并經檢查組批準后方可施工。(7)建立機械設備、臨時電設施設置完成后的驗收制度,未經過驗收和驗收不合格的嚴禁使用。(三)行為控制(1)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安全帽,并正確使用。(2)參加現場施工的所有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作業。(四)臨時用電管理(1)建立現場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現場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和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并將檢查、抽查結果記錄存檔。(2)現場采用雙路供電系統,確保電源供應。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搭設,架空敷設的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料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也不得沿地面明敷。(17、3)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內、外電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不到規范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4)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現場內所有電閘箱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電閘箱內電器系統統一式樣、統一配制,箱體統一涂桔黃色,并按規定協調圍欄和防護棚,流動箱與上一級電閘箱的聯接,采用外插聯接方式。(5)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按部頒標準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6)在采用接18、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系統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7)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應由專人負責。(8)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施工現場內所有使用的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額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作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地點應防潮、防雨、防砸。(五)施工機械管理(1)氧氣瓶不得曝曬、倒置、平放使用,瓶口處禁止沾油。氧氣瓶和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得小于5米,兩瓶同焊炬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浮桶式乙炔發生器。如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應嚴格執行各項有關安全規定,應保持通風良好,并不得在密閉的場所施工,施工人員與焊接點應保持在安全距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