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單體框架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30636
2022-08-11
21頁
78.50KB
1、單體框架橋施工組織設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組織及施工安排1(一)、施工組織1(二)、工期安排2四、施工準備3(一)、技術準備3(二)、試驗準備3(三)、物資、機械準備3(四)、現場準備3五、具體施工方案4(一)、交通導改4(二)、基底地基處理CFG樁的施工4(三)墊層施工7(四)、框架涵主體施工71、施工測量放樣72、鋼筋工程83、模板工程94、腳手架工程105、混凝土工程116、防水層137、附屬工程138、基坑回填14六、質量保證措施14(一)、組織保證措施14(二)、隱蔽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4(三)、混凝土外觀質量保證措施15(四)、鋼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5七、安全保2、證措施16八、文明施工171編制依據1.1、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3-2008;1.2、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1.3、纖維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38:2004;1.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1.5、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guī)范TB10210-2001;1.6、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03;1.8、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TB10303-2009;2工程概況K1+475.404 1-8m框架涵位于既有環(huán)鐵試驗線內側,新建正線獨立段路基處,該3、橋主要為通向村南北兩側,既有橋下既有道路寬度約8m,新建城軌試驗線框架涵跨度為8m,結構總高4.3m,凈高3.6m,全長7.25m,全寬16.4m。橋涵基底地基處理采用直徑1000mm灌注樁,樁長20m,樁頂設置7.2521.5m承臺。護坡樁采用直徑1000mm灌注樁。3施工組織及施工安排3.1、施工組織項目部設五部二室,即工程部、財務部、物資部、合同部、安質部、辦公室和試驗室,負責施工項目管理,下轄鉆孔樁施工作業(yè)隊一個,15人;橋涵施工作業(yè)隊一個,40人。圖3-1 施工組織管理機構圖項目經理工程部經理財務部物資部計劃合同部安質部試驗室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辦公室CFG樁施工作業(yè)隊橋涵施工作業(yè)隊投4、入的主要人員及分工表序號姓名職務序號姓名職務1項目經理7物資部長2項目總工8計價合同部長3副經理9財務部長4現場負責人10試驗室主任5工程部長11辦公室主任6安質部長3.2、工期安排本工程計劃工期62天,其中護坡樁10天,基底處理灌注樁12天,基坑開挖、鑿除樁頭、低應變檢測4天,承臺鋼筋綁扎、混凝土澆注3天,側墻鋼筋綁扎、模板安裝5天,橋面板腳手架搭設、立模6天,橋面板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澆注15天。擋土墻及附屬設施8天。4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4.1.1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確認施工圖紙工程數量、施工圖結構尺寸等,根據設計資料認真做好導線復測工作和水準復測工作。4.1.2根據控制5、測量成果,放出框架涵結構位置線,確定新建框架涵與既有橋梁的位置關系。4.1.3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4.2、試驗準備4.2.1護坡樁、灌注樁施工時,試驗室進行現場混凝土的塌落度試驗,根據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塌落度宜為180220mm。4.2.2框架涵鋼筋制作前,對進場鋼筋原材料的試驗,鋼筋的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頭的試驗工作。4.2.3框架涵主體施工混凝土澆筑時,進行現場塌落度試驗等。4.3、物資、機械準備4.3.1護坡樁、灌注樁計劃采用反循環(huán)鉆機進行施工,鉆機進場時相關證件必須齊全,并上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4.3.2進場鋼筋原材料、防水材料等必須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4.4、現場6、準備4.4.1查明施工區(qū)域管線分布情況并完成遷改或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并向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詳細交底。已知污水管線,施工期間架空保護,不能將污水斷流。既有鋼架橋由專業(yè)隊伍拆除。4.4.2提前作好施工現場的“三通一平”工作,將兩端部的既有圍墻拆除并后移,保證進場后可進行基礎樁及護坡樁施工。4.4.3清除部份原有路面及地下建筑垃圾等,以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5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5.1、交通導改本框架涵施工前需要將既有道路進行導改,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如下方案進行:、臨時道路位于新建橋涵正下方,居中設置,道路寬3m,長10m,臨時道路兩端出口均設護頭棚,、 人、車混行,車輛單向行駛。、委派專職交7、通疏導人員進行疏導。、待框架涵施工完畢后恢復至原有道路,具體導改見附圖。52反循環(huán)鉆孔護壁鉆灌注樁施工方案(工程樁及護坡樁)5.2.1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工程中基礎處理而設計的6根采用泥漿護壁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設計樁長20m,直徑1m,鋼筋HRP335 25、HPB235 8,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護坡樁主要針對排水涵基礎施工時,對原鐵路錐坡的影響,由設計提供相關圖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位置及標高,施工方法與工程樁相同。混凝土強度等級C305.2.2施工準備5.2.2.1 材料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C35、C30輔助材料:膨潤土、粘土球、隔水塞(或球膽)。5.2.2.2 機具設備鉆孔設備:國8、產反循環(huán)鉆機。輔助設施與機具護筒:鋼質護筒。小型土方機械:用于沉淀池開挖和護筒埋設施工。5.2.2.3 檢測工具:測繩、線墜、孔徑儀、水準儀,經緯儀、坍落度筒等。5.2.2.4 泥漿系統:泥漿池、沉淀池、循環(huán)槽、廢漿池、泥漿攪拌設備、泥漿泵、鉆渣分離裝置。5.2.2.5 混凝土澆筑機械及工具。5.2.2.6 清孔設備:空壓機、風管、砂石泵(射流泵)、掏泥筒。5.2.2.7 作業(yè)條件施工范圍內的地上障礙物主要是污水導流管安裝就位、地下障礙物既有橋施工時的基礎換填片石應清理,對不能改移的障礙物必須進行標識,并有保護措施。現場做到水、電接通,道路暢通,對施工場區(qū)進行清理平整,對松軟地面進行碾壓或夯實9、處理。5.2.2.8 技術準備收集施工場地工程地質資料(洛陽鏟探孔),熟悉施工圖紙。編制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經審批后向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按設計圖紙和給定的坐標點測設軸線定位樁和高程控制點,并據此放出樁位,報建設單位和監(jiān)理復核。施工前做成孔試驗,以核對地質報告,檢驗所選設備、工藝是否適宜。5.2.3.操作工藝5.2.3.1操作方法測量定位:應由專業(yè)測量人員根據給定的控制點按現行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的要求測放樁位,并用標樁標定準確。埋設鋼護筒:護筒內徑為1500mm。護筒口應高出地面至少100mm。在埋設過程中,一般采用十字栓樁法確保護筒中心與裝為中心重合。5.2.4.210、安裝鉆機a.安裝鉆機前,要對鉆機和配套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保證電纜密封接頭絕緣良好,輸水膠管連接牢固,避免泄漏。b.為防止?jié)撍@機因鉆桿折斷或其他原因掉入孔內,應在鉆機上架焊吊環(huán),并系上保險鋼絲繩引出孔外吊住。c.鉆進速度要根據電機功率、土層類別、孔徑大小、鉆孔深度和供水量等確定。d.要根據土層性質確定泥漿黏度和比重。在粘土、粉質粘土中鉆進時,可以原土造漿護壁、排渣;當穿過砂夾層鉆孔時,為防止塌孔宜投入適量粘土以加大泥漿稠度;在砂土層中鉆孔。e.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必須平整、穩(wěn)固、確保在施工中不傾斜。移動。在鉆機雙側吊線墜校正調整鉆桿垂直度(必須是可使用經緯儀校正)。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應在裝架上11、做出控制深度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5.2.3.3 鉆孔和清孔(A)反循環(huán)鉆進a、鉆頭回轉中心對準護筒中心,偏差不大于允許值。先啟動砂石泵,待泥漿正常后,開動鉆機慢速下放鉆頭至護筒底。開始鉆進時應輕壓慢轉,待鉆頭正常工作后,逐漸加大轉速,調整壓力,并使鉆頭不產生堵水。在護筒刃腳處應低壓慢速鉆進,使刃腳處的地層能穩(wěn)固的支撐護筒,待鉆至刃腳以下1m以后,可根據土質情況以正常速度鉆進。b、在鉆進時,要仔細觀察進尺情況和砂石泵排出的渣的情況,排量減少或出水中含渣量較多時,要控制鉆進速度,防止因循環(huán)液比重過大而中斷循環(huán)。c、采用反循環(huán)在砂礫、砂卵石地層中鉆進時,為防止鉆渣過多,卵礫石堵塞管路12、,可采用間斷鉆進、間斷回轉的方法來控制鉆進速度。d、加接鉆桿時,應先停止鉆進,將機具提離孔底80-100mm,維持沖洗液循環(huán)1-2min,以清洗孔底并將管道內的鉆渣攜出排凈,然后停泵加接鉆桿。e、鉆桿連接應擰緊上牢,防止螺栓、螺母、擰卸工具等掉入孔內。f、鉆進時如孔內出現塌孔、涌砂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將鉆具提離孔底,控制泵量,保持沖洗液循環(huán),析出塌落物和涌砂,同時向孔內補充加大比重的泥漿,保持水頭壓力以抑制涌砂和塌孔,恢復鉆進后,泵排量不宜過大,以防塌孔壁。g、鉆進達到要求孔深停鉆時,仍要維持沖洗液正常循環(huán),直到反出沖洗液的鉆渣含量小于4%時為止。起鉆時應注意操作輕穩(wěn),防止鉆頭拖刮孔壁,并向孔內13、補入適量沖洗液,穩(wěn)定孔內水頭高度。h、沉渣處理 1)第一次沉渣處理:在終孔時停止鉆具回轉,將鉆頭提離孔底100-200mm,維持沖洗液的循環(huán),并向孔中注入砂量小于4%(比重1.05-1.15)的新泥漿或清水,令鉆頭在原位空轉10-30min左右,直至達到清孔要求為止。 2)第二次沉渣處理:利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導管作為吸泥管,將孔內泥漿抽排走。i、反循環(huán)鉆機鉆進參數和鉆速的選擇見表鉆進參數和鉆速地層性質鉆壓(KN)鉆頭速度(r/mi)砂石泵排量(m3/h)鉆進速度(m/h)粘土層、硬土層10-2530-501804-6砂土層5-1520-40160-1806-10砂層、砂礫層、砂卵石層3-10214、0-40160-808-12中硬以下基巖20-4010-30140-160(B)清孔方法: 換漿法:第一次沉渣處理:在終孔時停止鉆具回轉,將鉆頭提離孔底100-200mm,維持沖洗液的循環(huán),并向孔中注入含砂量小于4%(比重1.05-1.15)的新泥漿或清水,令鉆頭在原位空轉10-30min左右,直至達到清孔要求為止。 第二次沉渣處理:在鋼筋籠和下料導管放入孔內至灌注混凝土以前進行第二次沉渣處理,通常利用混凝土導管向孔內壓入比重1.15左右的泥漿,把孔底在下鋼筋籠和導管的過程中再次沉渣的鉆渣置換出。5.2.3.4 灌注水下混凝土a本工程使用C30商品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用量不少于15、300kg/m3,摻減水劑不少于300kg/m3,水灰0.5-0.6,擴展度宜為340-380mm。塌落度180mm-200mm。b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須使用導管,導管內徑200-300mm,每節(jié)長度為2-2.5m,最下端一節(jié)導管長度應為4-6m。導管在使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試驗(禁用氣壓實驗)。水密試驗的壓力不應小于孔內 水深1.3倍的壓力。也不應小于導管承受灌注混凝土時最大內壓力p的1.3倍。c連續(xù)灌注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應連續(xù)灌注混凝土,嚴禁中途停工。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探測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并適時提升拆卸導管,保持導管的合理埋深。探測次數一般不少于所使用的導管節(jié)數,并應在每次提升16、導管前,探測一次管內外混凝土高度。遇特殊情況(局部嚴重超徑、縮徑和灌注量特別大的樁孔等)應增加探測次數,同時觀察反水情況,以正確分析和判斷孔內的情況。5.2.3.5泥漿和泥漿循環(huán)系統。a 鉆孔泥漿一般由水、粘土和添加劑按適當配合比配制而成。b 泥漿循環(huán)系統的設置 1)循環(huán)系統由泥漿池、沉淀池、廢漿池、泥漿泵、鉆渣分離裝置組成,并配有排水、清渣、排廢漿設施和鉆渣轉運通道等。一般采用集中攪拌,集中向鉆孔輸送泥漿的方式。 2)沉淀池不宜少于2個,可串聯使用,每個沉淀池的容積不少于6m3;泥漿池的容積一般不宜小于8-10m3。 3)循環(huán)槽應設1:200的坡度,槽的斷面應能保證沖洗液正常循環(huán)不外溢。 417、)沉淀池、泥漿池、循環(huán)槽可用磚和水泥砂漿砌筑,不得滲漏。 5)應及時清除循環(huán)槽和沉淀池內沉淀的鉆渣。清除的鉆渣應及時運出現場,防止污染環(huán)境。5.3、框架涵主體施工框構橋的主體為門式C45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抗?jié)B等級不小于P8,框構橋主體結構承臺梁為21.57.25m、邊墻厚度為0.7m、頂板厚度為0.7m,耳墻厚度0.5m,框構橋主體結構施工采取分兩步施工,第一步施工承臺梁,第二步施工邊墻、頂板及耳墻部分。其施工順序為:承臺梁鋼筋混凝土綁扎邊墻鋼筋及耳墻鋼筋立邊墻、頂板、耳墻腳手架和模板綁扎頂板鋼筋澆筑頂板混凝土。5.3.1、施工測量放樣利用復測合格的導線點進行框架涵主體結構的施工放樣,并彈18、線標明鋼筋排架的布置位置,保證鋼筋排架間距及安裝位置準確。5.3.2、鋼筋工程(1)、鋼筋制作鋼筋采用集中加工成型,施工現場綁扎焊接的方法進行作業(yè)。鋼筋在制作前進行調直和除銹,鋼筋調直及除銹均保證鋼筋無損傷。主筋采用閃光對焊時,其接頭應符合下列要求:a、接頭外觀: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鋼筋表面不應有明顯的燒傷;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3;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b、同一臺班內,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個同牌號、同直徑鋼筋焊接接頭應作為一批,力學性能應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6個接頭,其中3個做拉伸試驗,3個做彎曲試驗。(2)、鋼筋安裝鋼筋采用集中加工成型,施工現場綁扎、焊接的方法進19、行作業(yè)。a、承臺梁鋼筋根據設計框架涵位置尺寸,在框架涵混凝土墊層上放樣出承臺梁邊線,現場技術員標明鋼筋排架安裝位置,布設高度為50mm的C35混凝土墊塊。在墊塊上鋪設承臺梁鋼筋。b、墻體鋼筋側墻外側鋼筋在安裝承臺梁鋼筋時,同時安裝綁扎,承臺梁鋼筋綁扎完畢后,開始安裝并綁扎側墻內側鋼筋及分布筋,側墻鋼筋綁扎步驟:首先連接內側豎向鋼筋,再在側墻內、外側對應綁扎水平分布筋,水平分布筋與主筋交點全部綁扎,而后按照設計圖紙綁扎側墻鉤筋。c、頂板及耳墻鋼筋在頂板底模安裝就位后,開始頂板鋼筋施工,頂板鋼筋安裝方法同承臺梁鋼筋施工。在頂板鋼筋安裝過程中,同時安裝并綁扎耳墻鋼筋,耳墻鋼筋伸入結構主體墻身內,并與20、墻體鋼筋綁扎牢固。5.3.3、模板工程本框架涵主體邊墻模板全部采用鋼模板,模板尺寸為900mm1500mm,頂板底模采用15mm厚竹膠板。模板用于結構施工前,先進行除銹及清污處理,在模板支立前涂刷脫模劑,并在模板的邊緣用雙面膠密封,結構混凝土澆注前,對所有模板拼縫進行一次細致檢查,保證模板支立完畢后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跑模,不漏漿。模板加固采用M16對拉螺栓進行對拉加固,側墻模板內側利用碗扣式腳手架對側墻模板進行對頂,并在承臺梁混凝土澆注時,在承臺梁上預埋地錨螺栓,在側墻模板支立完畢后用鋼絲繩對側墻模板進行對拉,保證側墻的垂直度。 混凝土開盤澆注前,對模板表面進行徹底清洗潤濕,清除焊碴、雜物,21、保證模板表面清潔干凈,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顏色一致性,控制好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5.3.4、腳手架工程由于框架結構在安裝側墻模板及頂板內模時,橋下既有道路路面并不拆除,具有足夠的支撐強度,用6根609鋼管支撐于道路上,橫向間距3m,縱向間距2.2m,鋼管支撐上部用45#工字鋼作主龍骨,20#工字鋼300作次龍骨。采用碗扣式腳手架支撐作為模板支撐體系。609鋼管支撐兩側到側墻之間頂板支撐采用碗扣式腳手架及鋼管腳手架,采用483.5mm 的Q235A級普通鋼管,鋼管壁厚3.5mm,鋼管的端部切口應平整,內外需涂刷防銹層,禁止使用有明顯變形、裂紋和嚴重銹蝕的鋼管。上碗扣、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螺母應采用可鍛22、鑄鐵或鑄鋼制造;下碗扣、橫桿接頭、斜桿接頭應采用碳素鑄鋼制造。腳手架間距為0.6m0.9m;外側鋼管腳手架立桿縱距及水平桿步距不應大于2.1m,立桿橫距不應大于1.6m,邊墻對拉螺桿采用M16對拉螺桿,對拉螺桿間距為0.6m0.6m,背楞采用2根48鋼管;在施工承臺梁混凝土時,在承臺梁上預埋螺栓,用鋼絲繩對框構橋內部進行對拉。頂板板底橫向木枋采用80mm80mm方木,間距為400mm,縱方采用150mm150mm,間距為600mm。腳手架底部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沿腳手架外側應設置剪刀撐,并隨腳手架同步搭設和拆除。腳手板必須按腳手架寬度鋪滿、鋪穩(wěn),腳手板與腳手架之23、間必須綁扎牢固,不得虛搭,腳手板與模板或構筑物的間隙不應大于20cm,作業(yè)層腳手板的下方必須設置防護層。導改路兩端出口處,設置寬6m長3m的護頭棚,鋼管支撐,上部滿鋪架板和塑料膜。為了確保施工的安全質量,腳手架搭設完畢后由現場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項目部工程技術部及安全質量部門檢查,項目部工程技術部及安全質量部檢查合格后報駐地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檢查,待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3.5、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澆注鋼筋工程和模板工程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簽認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施工先施工承臺梁混凝土,然后再安裝側墻及頂板模板,墻身和頂板混凝土一次現澆成型。承24、臺梁混凝土采用溜槽法施工,墻身及頂板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時確保混凝土澆筑自由落差在2m范圍以內,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cm以內。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10cm;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xù)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澆筑混凝土期間,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的穩(wěn)固情況,如發(fā)現有松動、變形、移動時要及時處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制作混凝土試塊,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樣25、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yǎng)護試件;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留置應根據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由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確定,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其留置的數量應根據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確定,不宜少于5組,且不少于2組;對有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應少于一次。(2)、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后,12h內覆蓋和灑水養(yǎng)護,采用塑料布覆蓋養(yǎng)護時,應將剛澆完的混凝土表面用塑料布覆蓋嚴密,塑料布內應具有凝結水,并應經常檢查。新澆筑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來往行人或架設上層結構用的支撐和模板等設施。冬季施工按冬施方案進行(3)、拆模側墻26、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結構頂板底模拆除時,其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5%。5.3.6、防水層本框架涵防水卷材采用兩層長纖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滿粘法鋪設,每層厚度約為0.9mm,側墻和承臺梁防水層間的過渡,直接搭接100mm。承臺梁防水層在墊層及導墻施工完畢后,鋪設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頂設置50mm厚C20細石混凝土,承臺梁與側墻相接處防水卷材設置防水加強層,加強層伸入墻體側面及承臺梁底不小于250mm。防水加強層外側砌筑永久磚墻,永久磚墻頂砌筑臨時磚墻,臨時磚墻頂與結構承臺梁等高。 側墻防水層在框構主體施工完畢后鋪設聚乙烯丙綸27、卷材防水層,承臺梁與外墻防水層錯開500mm,防水卷材外側砌120磚墻,磚墻外側采用級配碎石,分層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6%。框架涵頂板防水層在結構頂板施工完畢后,鋪設APP改性瀝青卷材防水層,側墻防水層伸入頂板300mm,頂板防水層伸入側墻并在頂板以下200mm,上下兩層卷材搭接縫不小于100mm。5.4、附屬工程本框架涵附屬工程包括出入口擋墻、橋頂欄桿、泄水管、橋下防撞設施的安裝及橋下路面恢復等。在框架涵主體施工完畢后進行出入口工程施工,擋墻基底承載力不小于100Kpa,基坑開挖后進行試驗檢測,如不滿足則進行換填處理,擋墻的具體尺寸及橋頂欄桿、泄水管、橋下防撞設施的安裝必須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28、。5.5、基坑回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開始回填基坑,基坑回填前,將基坑內積水,雜物清理干凈。本框構橋基坑回填按照路基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進行處理,采用級配碎石分層回填,并碾壓密實,壓實標準按照路基圖紙相關壓實標準執(zhí)行。6質量保證措施6.1組織保證措施項目部由主管生產副經理全面負責該框架涵的施工,下設專業(yè)結構施工作業(yè)隊一個,各職能部室密切配合,對框架涵的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控制,保證框架涵的施工質量。6.2隱蔽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凡分項工程的施工結果被后道施工所覆蓋,均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項目部設質量管理工程師和專職質檢人員,跟班檢查驗收。6.2.1、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堅持自檢、互檢、交接檢的“三檢”29、制度,并采取簽字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簽字,下道工序不施工。6.2.2、每道工序完工后,由分管該工序的技術人員、質檢人員、領工員、組織作業(yè)組長按規(guī)范和驗收要求進行驗收,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返工重作,直至再次驗收合格。6.2.3、隱蔽工程經自檢合格后,邀請駐地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同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質量記錄和簽字工作,并歸檔保存。6.2.4、所有隱蔽工程必須經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認可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未經簽字認可的,嚴禁進行下道工序施工。6.2.5、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驗收不合格的隱蔽工程項目,返工自檢復驗合格后,重新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并向駐地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出復驗報告,經檢查認可后,方可辦理30、簽證手續(xù)。6.3混凝土外觀質量保證措施6.3.1、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腳手架系統進行認真檢查,保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及支撐體系安全穩(wěn)定。6.3.2、安裝模板時調校平整,模板連接牢固,板縫應嚴密,防止模板松動,混凝土表面出現錯臺。6.3.3、每次拆模后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漿等雜物,模板脫模劑要涂刷均勻,不得漏刷。6.3.4、混凝土分層澆筑振搗均勻,嚴防漏搗,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6.3.5、掌握好拆模時間,防止混凝土和模板粘結,并滿足不同結構和情況下對混凝土強度的要求,拆模時不能用力過猛,嚴禁使用撬杠等工具蠻撬。6.4鋼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6.4.131、嚴把進貨關,做好鋼材原材料檢驗,不合格產品不進入工地。6.4.2、保證除銹、焊接、調直、彎制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并做好抽查檢驗。6.4.3、鋼筋安裝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綁扎牢固。6.4.4、鋼筋焊接前進行試焊合格檢定,然后由經檢定合格的人員按試焊的參數進行焊接,并且有專職人員對焊接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放行使用。6.4.5、對各重要環(huán)節(jié)逐個檢驗或抽檢。在鋼筋安裝綁扎完畢,未澆筑混凝土之前,按設計圖紙要求及規(guī)范標準進行詳細檢查,并做出檢查記錄,檢查通過后方能澆筑混凝土。6.4.6、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排責任心強的值班人員,經常檢查鋼筋架立位置,如發(fā)現變動,及時矯正。嚴禁為方便澆筑擅自移動或割32、除鋼筋。7安全保證措施7.1、施工前由建設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及技術負責人將管線改移情況進行現場確認,并針對性的簽署施工區(qū)域地下管線改移情況。7.2、確認完畢后,用多功能電纜探測儀查清地下光、電纜位置、走向、深度等情況,做好標識,并向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書面交底和現場交底。7.3、對建設單位未交待且未探明挖出的電纜線,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立即通知主管單位,并配合設備主管單位人員及時處理和恢復。7.4、明挖基礎基坑開挖前,對既有線路基邊坡采取防護措施,保證施工過程中既有線行車安全。7.5、施工需斷路時,應在來車方向前的交叉路口設置繞行標志。8文明施工8.1、為了方便公眾監(jiān)督,施工現場必須懸掛施工標牌,標明工程名稱、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文明施工監(jiān)督電話等。8.2、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支搭臨舍、停放機具、材料不亂占施工范圍處的場地。8.3、現場材料的堆放按照指定的區(qū)域范圍分類堆放,材料轉運設有專人管理,專人清掃,保持場內清潔。8.4、施工現場防火、用電安全、施工機械及散體物料的運輸,均嚴格執(zhí)行國家或地方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和規(guī)定,禁止違章行為。8.5、施工現場未能及時運棄土方,除滿足安全要求外,還應采用密目網格布進行遮蓋,防止揚塵污染。
地產商業(yè)
上傳時間:2022-06-23
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