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47線靖遠至會寧(侯家川)段公路改建工程邊通車、邊施工安全專項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32368
2022-08-11
19頁
573.04KB
1、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地質概況1三、邊通車邊施工段落影響因素1四、路面邊通車邊施工路段技術方案2五、邊通車邊施工安全管理組織機構31、指導思想32、組織結構43、工作職責4六、安全教育5七、設備和安全設施準備5八、緊急情況處治68.1施工安全事故處治68.2交通安全事故68.3意外事故的處置6九、特殊情況處理措施6十、事故應急救援710.1處理突發事件原則710.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810.3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810.4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910.5事故應急救援預案9十一、道路封閉安全設施布置示意圖例12 邊通車、邊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本合同段所在地位于甘肅省會寧縣,起點為會寧縣甘溝鎮土2、門社(K80+000),終點為會寧縣柴門鎮二十里鋪社(K103+000),全長23公里。根據工程設計,全線共有大橋2座(連續梁)、小橋1座(簡支梁),涵洞84道。由于本合同段舊路拓寬17公里,局部彎道采取裁彎取直,道路兩側均為村鎮街道,且該合同段舊路是會寧通往靖遠的主要道路,車流量較大且道路窄,因此加寬路段采用邊通車邊施工的方法。為了加強施工路段過往車輛及行人的安全,根據本工程特點,制定以下方案。一、編制依據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TG F9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應為JTG B01-2014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04)3、G247線靖遠至會寧(侯家川)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圖設計甘肅省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發施工現場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設置規定甘肅省公路管理局管二級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白銀市會寧縣政府部門有關質量、安全、文明施工、規范管理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文件。二、地質概況工程項目區域屬于“黃土高原干濕過渡區的二級區-3甘東黃土山地區,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多屬黃土堆積侵蝕長梁、梁峁地貌,地下陷穴較多。地處內陸地區,降水較少,氣候干燥屬溫帶季風氣候。 降水量年內分部不均,平均降水量250mm-500mm,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三、邊通車邊施工段落影響因素1、施工車輛及機械對行人及過往車輛的影響。2、高路4、堤臨空面對車輛行人及施工機械的影響。3、路基開挖滾石及施工機械對車輛及行人的影響。4、臨時變道及導向對車輛及行人過往的影響。5、邊坡開挖未防護前對車輛及行人過往的影響。6、半幅施工路基、橋涵對過往車輛的影響。四、路面邊通車邊施工路段技術方案根據JTG0-2004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及甘肅省有關國省道改建公路交通標志設置要求,設置限速標志標牌及各類導向標識牌,施工路段所有標志標牌上的提示均采用漢語和圖標的形式。每個施工工作區根據JTG0-2004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要求按照二級公路限速40公里/小時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工作區、下游過渡區及終止區設置交通警示、禁令、導向等標志標牌,具體布置5、圖見附圖J1、J2,J3。施工路段兩端各設一人專職交通指揮員,配備聯絡對講機2臺,按照“邊通車、邊施工”的原則進行單向交通放行。1、工程開工前需做好沿途村鎮的施工告示,并在每個道口設立相應的施工警示標志及各種交通標志,施工告示及各類標志均采用漢語加圖標進行標示,同時積極收集社會各界對保通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對保通暢工作部署進行調整;1.1在施工便道與老路交叉進出口處兩側各30m50m范圍內,設置安全標志牌、禁止非施工車輛駛入便道內告示牌等各類安全警示牌。1.2在施工便道進出口處設置紅白維護欄桿,禁止非施工車輛駛入便道內,并設置專人看護。1.3在距施工便道與老路交叉口處兩側各50米以外設置警6、示標志牌,施工告示牌,前方叉路口、有車輛進出、施工地段請減速慢行標志牌,導向牌,禁止超車標志牌。1.4所有安全圍擋均配置紅色提醒警示燈標志及反光貼,提醒夜間通行的車輛或人員注意交通安全。1.5在施工便道與老路交叉口處,設置專職交通疏導員。1.6施工便道區域內進出入車輛要服從指揮交通人員的指揮,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夠車輛通過。1.7交通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必要的安全培訓,同時要求素質高,安全意識強,身體素質好。并配備交通通訊設施(配備對講機),穿反光背心,佩戴紅色袖套。1.8施工便道與老路交叉口路段100米范圍內,在確保交叉口安全事項時,在短時間內可實行單幅車輛通行實施。2、施工對原有道路造成干擾7、時,我分部制定確實可行的保通措施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才進行開工。2.1在邊通車邊施工路段除了加強施工車輛安全管理,還應在施工路段兩端及中途主要出口處設專人指揮交通。2.2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入(出)前方應設置指示方向和減速慢行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兩端延伸一定的安全距離外,設置明顯的路欄、隔離墩等,并設專人指揮交通。夜間時要在兩端設置標志燈。半幅通車路段不宜超過200m,并在中途100m左右設置會車區。2.3開挖溝槽時,應設置牢固護欄,并懸掛標志燈,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以防人員車輛等掉入溝槽內。2.4施工路段指派專職養護人員,固定養護車輛,對通車路段進行經常性養護和清掃。做到晴天必須進行灑水8、壓塵,雨天排除積水。3、非機動車及行人通過管制區域的路段、路口時,應注意避讓來車和觀察施工現場情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可通行。3.1通過管制區域路段時,遇有前方車輛停車等侯或緩慢通行時,不得超越前車占用對向車道,以阻礙和干擾其他車輛正常通行。3.2通過管制區域路段時,車輛行駛請慢速通行,并不得在管制區域路段隨意停放、阻礙交通。3.3行駛車輛發生故障阻礙通行的應及時報警、及時清障。3.4對于超寬的車輛,因施工路段不具備安全通行條件時,應采取提前繞行等措施。五、邊通車邊施工安全管理組織機構1、指導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形成統一指揮、高效有力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領導小組,提高9、處置各類重特行車安全事故的能力,保障行車及行人生命和財產安全,達到施工、通車兩不誤。2、組織結構成立項目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領導工作小組,由項目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各施工處處長組成,負責保通暢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執行。項目經理為小組組長,全面領導邊通車邊施工安全管理小組工作;項目副經理為安全管理工作的分管領導,負責具體邊通車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各施工處負責人共同組成協管組、排障組、事故處理組,具體負責邊通車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具體事宜。3、工作職責3.1建立應急處理機制,落實機構和人員、應急物資和設備;落實內外信息聯系網絡。督促各工區完善具體應急措施和步驟;制定可能的連帶事故和環境影響相關配套預10、防措施。3.2事故發生后,當事人、當事單位要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為原則,及時、迅速、有序、有效的積極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保護好現場,同時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在接受事故調查時,如實反映情況。邊通車邊施工安全管理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聯系方式姓 名職 務聯系方式備注張小平小組組長陳東山小組副組長曹國斌小組副組長杜明連小組副組長路基施工處橋梁施工處協管組、事故處理組、排障組15人設備1皮卡車1輛設備2灑水車4輛六、安全教育施工作業區域內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教育管理,提高其自身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觀念,我項目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6.1對新入場11、人員前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三級安全教育。6.2作業前由項目部安全負責人對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工前安全教育,主要講解以下知識:a、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觀的學習;b、安全作業規程;c、施工安全作業責任制和安全目標、管理辦法;d、施工組織方案,安全作業常識;e、安全隱患及事故案例分析;f、事故應急措施和自救知識;針對本工程的施工作業特點及作業路段的具體地理環境。交通流量、氣候因素,對員工做進一步的安全技術交底,通過講解、教育、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在每項施工前,做好以下安全保證工作:(1)所有進場的設備,根據作業特點,在進場前做好安全檢查。(2)不因為工期緊張,環境特殊、省略工前安12、全教育這個環節。(3)由安全員落實安全措施,明確安全作業責任人。七、設備和安全設施準備7.1作業前準備足夠的安全帽、反光背心、設施與標志,并做到損壞或故障能及時補充或更換。7.2夜間作業人員均穿著反光背心、佩戴好安全帽。7.3上路作業前,清點好安全帽、反光背心和設施,核對數量和標志牌面內容,避免在路上進行維修。7.4進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配戴整齊并說明有關安全注意事項后方可進入現場。7.5遇上級檢查工作或外來人員參觀作業現場,由接待部門負責,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反光背心和安全帽,配戴整齊并說明有關安全注意事項后方可進入現場。八、緊急情況處治8.1施工安全事故處治施工作業發生意外施工安全事故,13、盡現有手段采取以下措施:a、救傷員;b、保護現場并控制現場勢態防止事故擴大;c、報告上級管理部門;d、報告交警(在路段上作業時)。8.2交通安全事故施工作業現場或附近發生與作業有關或無關的交通事故,現場人員有責任就地采取以下應急措施:a、盡現有手段搶救傷員,保護現場;b、控制現場勢態,加設明顯標志,防止新的事故發生;c、通知當地交通管理部門及公路管理部門;d、有重大傷亡或維修人員有傷亡時要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及領導;e、通知保險公司。8.3意外事故的處置針對本次路基邊坡開挖施工,我項目部特別制定了相應的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如遇意外事故的發生,項目安全領導小組將立即啟用救援預案,保證事故發生后將損失降14、到最小,同時,我方施工人員需做到:a、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b、制訂切實可行的搶修預防和快速反應機制;c、災害發生時,施工人員能夠迅速到達現場,有人員傷亡的先搶救傷員,隨即組織養護人員搶修,控制災害的發展,盡快恢復交通;d、控制現場勢態,加設明顯標志,防止新的事故發生;e、通知當地交通管理部門;f、有重大傷亡或維修人員有傷亡時要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及領導;g、組織搶修的同時要注意觀察,防患于未然。九、特殊情況處理措施施工中如遇特殊情況使作業區附近的交通流量達增,引起交通通行不暢時,現場安全負責人及時向項目部項目經理匯報和向交警部門匯報現場情況,迅速確定處理措施,盡快使交通恢復正常。9.1施工期間如遇15、大、特大暴雨,引起路面積水,路面抗滑性能降低,施工路段發生交通不暢時,現場安全負責人立即向項目經理和向交警部門匯報,現場安全負責人指揮、引導通行車輛通行,必要時請求交警等部門支援。9.2施工期間如遇施工路段附近發生交通事故,封閉路段可能或已經影響到交通通行情況時,如果還未進行施工作業時,將現場的施工機械設備、人員撤離或移至路邊安全地帶,開放封閉路段的交通,如果已經進行了部分施工,不能立即開放交通時,現場安全負責人負責指揮、引導車輛通行,當交通事故發生在封閉路段時,現場安全負責人員立即向項目經理和向交警部門匯報;同時起動應急預案及向交警部門請求支援;現場安全負責人指揮人員將封閉區的標志、標牌向事16、故點后方移動,及時提醒后方的通行車輛。9.3當施工期間如遇其它不可預見因素,處理原則為盡最大可能不發生人員傷亡或減少人員傷亡,盡可能不影響公路的通行。9.4在通行車輛誤入施工作業區或拋錨在作業區附近時,如果通行車輛還能移動的,將通行車輛引到封閉區內,然后再報告項目經理和向交警請求支援;當通行車輛不能移動時,立即與項目經理和向交警、路政、救援等單位聯系,并保護好現場,配合交警,路政部門在短時間內恢復施工,以確保施工安全。為了確保本次施工任務的圓滿完成,切實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做到安全、生產兩不誤,緊實圍繞“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方針,我們將安全管理工作扎扎實實的落實到位,做到“17、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盲區和死角”,盡最大的可能將一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中,確保施工路段的暢通。十、事故應急救援為了盡快實施在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的救援工作,盡量減少事故的危害,保障員工和周邊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財產安全特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10.1處理突發事件原則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通過強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種事故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前期,針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提前預測,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及配備應急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以防突發事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施工安全。各施工隊、作業班18、組緊緊結合各自施工區的實際,成立搶險救災小組,做好相關應急準備工作,包括救援器材,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施工安全。10.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三部分組成: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副經理、總工擔任。成員由其他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安全員、質檢員、現場管理人員組成。應急救援小組具體搶險救援工作職責:10.2.1負責人員和物質的搶救疏散,排除險情及排除搶險障礙;10.2.2迅速控制事故的發展,并針對現場具體情況,提供相應和必要的施救工具;10.2.3負責事故報警和上報,現場救援聯絡,后勤供應,接應外部專業救援單位施救。指揮、清點、聯絡各類人員;10.2.4負責安19、全警戒,保護現場,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勸退或撤離現場圍觀人員,禁止外人闖入現場保護區。10.3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圖 事故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組長安全員報警、聯絡技術負責人組織搶險施工員組織搶救辦公室主任后勤保障其他管理人員保護現場事故應急響應有關班組副組長10.4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10.4.1培訓應急組織全體成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應急救援組織的人員需及時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10.4.1.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10.4.1.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10.4.1.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辨識;20、10.4.1.4事故報警;10.4.1.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10.4.1.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10.4.2演練應急救援組織全體成員每半年演練一次。救援組織成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10.5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0.5.1火災現場的逃生應急救援預案10.5.1.1遇有火警發生時,應迅速準確地打“119”報警并積極參與撲救初期火災,防止火勢蔓延。當火勢難以控制時,要鎮定情緒,設法逃生。10.5.1.2火災逃生要注意以下幾點:不要驚慌,要盡可能做到沉著、冷靜,更不要大吵大鬧,互相擁擠;正確判斷火源、火勢和蔓延方向,以便選擇合21、適的逃生路線;回憶和判斷安全出口的方向、位置,以便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安全出口;要有互助友愛的精神,聽從指揮,有序的撤離火場;10.5.2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10.5.2.1休克、昏迷急救由于外傷、劇痛、腦脊髓損傷等可造成工作現場的休克昏迷。其一般按以下程序處理:10.5.2.1.1讓休克者平臥,不用枕頭,腿部抬高30度。若屬于心原性休克同時伴有心力衰竭、氣急,不能平臥時,可采用半臥。注意保暖和安靜,盡量不要搬動,如必須搬動時,動作要輕。10.5.2.1.2氧和保持呼吸道暢通。用鼻導管或面罩給氧。危重病人根據情況給予鼻導管或氣管內插管給氧。10.5.2.1.3立即與醫務工作人員聯系,請醫生22、治療。10.5.2.2骨折急救工作現場發生嚴重骨折時,必須迅速采取緊急救護,對于骨折傷者,正確的固定最重要的。固定的方法為:10.5.2.2.1固定斷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樹枝、木板、拐杖、硬紙板等,長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或不使斷骨錯動為準。10.5.2.2.2脊柱骨折或頸部骨折時,除非是特殊情況如室內失火,否則應讓傷者留在原地,等待攜有醫療器材的醫務人員來搬動。10.5.2.2.3抬運傷者,從地上抬起時,要多人同時緩緩用力平托,運送時,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擔架或繩床。木板上可墊棉被,但不能用枕頭,頸椎骨骨折傷者的頭須放正,兩旁用沙袋將頭夾住,不能讓頭隨便晃動。10.523、.2.3嚴重出血急救嚴重出血會危及生命,及時有效的現場止血,對挽救傷者的生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止血方法有:10.5.2.3.1一般止血法,一般傷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再涂上紅汞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10.5.2.3.2壓迫帶止積壓法,嚴重出血時使用,適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大血管出血時的臨時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壓住比傷口靠近心臟更近部位的動脈跳動處(止血點)。只要位置找的準,這種方法能馬上起到止血的作用。身體上通常的止血點有8處,一般來講上臂動脈、大腿動脈、橈骨動脈是最常用的。上臂動脈;用4個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壓向臂骨;大腿動24、脈:用手掌的根部壓住大中央稍微偏上點的內側;橈骨動脈:用3個手指壓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10.5.2.3.3其他止血法,有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多種。10.5.3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安全事故預案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是多發事故,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及盡量降低事故發生引起的直接或間接損失,項目部應備有急救箱等其它必需品。10.5.3.1事故發生后,現場施工人員應一邊進行急救,一邊派人通知項目經理及班組長。10.5.3.2得到通知的項目經理及班組長、施工管理人員應盡早通知公司有關部門,并應立即撥打電話120將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傷者情況等通知醫務人員前來救護25、,遇特殊情況應打110通知警方前來協助搶救人員;10.5.3.3施工管理人員及項目經理應立即趕往事故現場維持秩序,在現場周圍設置警戒線及警戒標志以防其它事件的發生;10.5.3.4醫護人員來到后施工管理人員和班組長應協助救治傷員并隨救護車前往醫院處理其它事項,項目經理及其他施工管理人員應保護好現場,并通知公司、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10.6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聯系方式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為安全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張小平副組長:陳東山 曹國斌 杜明連成 員:張澤軍 金 帆 趙至善 張志文 張彥山 姬小平 李良平 潘旭東 周尚來 張智成 李亞超 十一、道路封閉安全設施布置示意圖例圖 雙車道路面局部施工時設施布設例圖 視距不良雙車道路面局部施工時設施布設例圖改道施工時設施布設例圖4舊路涵洞施工現場防護示意圖圖5 開挖待施工現場防護示意圖圖6 拓寬路段土方施工現場防護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