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四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保暢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402
2022-08-12
11頁
38KB
1、武 漢 市 東 湖 高 新 技 術 開 發 區 科技四路道路、排水工程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保暢方案中國核工業第二二建設有限公司科技四路(神墩一路柘樹灣路)道路、排水工程項目部二一五年十月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保暢方案一、工程概況科技四路西起神墩一路,東至柘樹灣路,其中一段與高速公路斜交并從高速公路下部穿越,設計為下穿地道,地道與高速公路的夾角為60.7。下穿地道的修筑起點樁號為K0+353.892,終點樁號K0+402.112,全長48.22m。地道為單箱三室鋼筋混凝土框架箱體,鋼筋混凝土結構。整個地道箱體以高速公路中心線為界,共分兩節,即東、西兩截地道,兩節地道之間2、設置2cm厚沉降縫,縫內設置橡膠止水帶。地道頂部為混凝土防水層及高速公路鋪裝層。地道頂板厚1.1m,底板厚1.2m,兩邊側墻厚1m。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的分隔墻是以多個立柱組成的中空墻,中空部分裝飾為鋼化玻璃護欄和蝴蝶造型隔斷。現狀高速公路的路面高程43.5m左右,下穿箱涵的頂板高程43.0m,高速公路鋪裝層厚0.5m,箱涵兩側與高速公路的連接采用搭板連接。根據地道的埋深特點,本工程設計為明挖現澆施工。二、 編制依據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2、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2-2008);3、科技四路(神墩一路柘樹灣)施工圖設計;4、公路安全3、保護條例;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2012);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7、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8、科技四路工程地質勘察說明書;9、科技四路施工組織設計;10、現行國家、地方及行業相關規范和標準。三、施工工藝技術單箱三室地道涵洞采取明挖現澆工藝,箱涵分為兩段施工,為了保證高速公路運行安全,施工過程中將考慮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基坑開挖過程中,將建立嚴格的監控量測和信息反饋制度,確保高速公路以及臨近建(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的正常使用。地道基坑支護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基坑采用放坡開挖結合支護結構的形式進行,地道端4、基坑不放坡一側的支護結構采用灌注樁、50C工字鋼密排布置懸臂式結構。具體做法是,在靠近高速公路道路中心線一側,當基坑開挖深度大于2.5m時,采用鉆孔灌注樁加上壓頂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鉆孔灌注樁樁長1220m,入土深度912m;當基坑開挖深度小于2.5m時,采用50C工字鋼樁密排布置,樁頂上加壓頂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工字鋼樁長9m,入土深度6.58m。經驗算,灌注樁支護體系基坑整體穩定性系數1.891.4,樁頂最大位移51.9mm,樁身最大彎矩標準值1435.7KN/m,基坑底土體隆起穩定性2.611.4,抗傾覆安全系數為2.261.2。工字鋼樁支護體系整體穩定性系數4.031.4,樁頂最大位5、移5.7mm,樁身最大彎矩標準值24.6KN/m,基坑底土體隆起穩定性3.271.4,抗傾覆安全系數為5.611.2。由此可見,不放坡開挖基坑一側的灌注樁+50C工字鋼密排布置懸臂式支護結構,均能滿足基坑支護的強度、穩定和變形要求。(本工程計算數據高速公路的附加荷載q=20Kqa)。基坑兩側,高速公路下部南北向部分采取放坡開挖,根據本區域巖土工程詳勘報告計算,確定基坑放坡比例為1:1.5,總體在高速公路的作業面開挖長度為70.5m,需要拆除的高速公路防護林長度80m。為了避免開挖過程中受地表滯水和地下水影響,將按照基坑施工進度,進行分層降(排)水,每層降(排)水深度始終控制在基坑開挖面底部以下6、不小于0.5m的位置。四、 主要施工方法 1、作業面測量放線定位:根據設計提供的涵洞平面尺寸和曲線要素以及控制點坐標,在地面實放地道的起止點之間的道路(科技四路)中心線,再根據圖紙提供地道相對道路的平面關系,放出基坑外輪廓線,核對無誤后,再放出所有支護結構樁的具體位置,以及需要拆除的高速公路兩側防護林的范圍。初步確定,基坑支護樁的位置在滬渝高速公路中央綠化分隔帶以內。2、支護樁施工:首先臨時封閉高速公路中央綠化分隔帶兩側各一個車道,然后拆除中央綠化分隔帶至滬渝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高程,再按照測量放線確定的位置,進行1.2m灌注樁和50C工字鋼樁施工。3、地道施工:支護樁施工完成后,拆除臨時封7、閉圍欄,沿中央隔離帶西側邊線砌筑高站石,并做上醒目標識,然后對滬渝高速公路的西側道路斷交,將高速公路的東側道路改為臨時雙向兩車道通行。然后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放出基坑開挖邊線,逐層開挖至地道持力層。再進行墊層、箱涵主體結構、土方回填、涵頂高速公路鋪裝以及搭板的施工,并完成東側護欄和附屬構筑物的施工。西側高速公路完全恢復并達到通車條件后,再按照以上程序對東側道路進行封閉,開放西側道路通行。鑿除地道主體結構范圍內的灌注樁,進行東側地道的施工,地道完成后,在土方回填、公路鋪裝以及搭板施工的同時,鑿除中央隔離帶內的所有灌注樁,拆除C50工字鋼,恢復中央隔離帶,并進行護欄和附屬構筑物的施工,并通知園林單8、位恢復高速公路和地道兩側的防護林,最后恢復高速公路雙向通車。(箱涵的具體施工方案見專項施工組織設計)。五、施工保暢方案1、施工保暢組織機構下穿滬渝高速地道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組 長(總負責人): 衛伯濤副組長(現場負責人):計樺、郭春平安全員:朱自勁2、目標任務目標工期:確保10個月順利快速完成。主要任務:(1)建設單位:配合路政執法部門實行交通管制,在確保交通秩序正常有序通暢運行的情況下,指揮生產。(2)施工單位:按照高速公路路政執法部門的要求,負責安裝交通標識、圍擋等交通設施;派出專人,協助高速公路路政執法人員指揮和疏導交通;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現場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上報重要信息,便于掌握9、事態發展狀況; 24小時不間斷掌握交通運行動態。3、交通保暢方案 (1)信息宣傳 做好施工信息發布、宣傳和其他預備工作。施工單位印制施工信息提示卡50000 份,在收費站出入口發放施工信息;制作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速提示橫幅8條,開工前在繞城(滬渝)高速公路就近收費站等顯著位置上懸掛;提前15天在省交通音樂電臺進行路況信息循環播放;通過楚天都市報向社會做出武漢未來城-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速施工公告;(2)人員和施工監管車輛的安排 此次施工采取24 小時連續作業施工,為了保證施工能夠安全暢通順利進行,建設單位負責協調高速公路路政執法部門進行交通監管工作。施工單位準備清障車輛,以保證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10、速施工順利完成。 (3)交通標志的準備情況 開工前2套標志牌、500 個錐形桶已經中間隔離護欄全部到位,隨后爆閃燈、頻閃燈6臺,對講機24部,夜神燈2個,攝像機1部,安裝車載可變情報版2 塊全部到位。 (4)與路政監管部門聯勤聯動 建設單位定期組織施工單位與高速公路路政部門座談,加強溝通協作,提高道路的監控力度,為施工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施工路段交通事故引發交通堵塞時,施工單位在第一時間通知高速公路路政中隊趕赴現場,并及時報120急救,迅速搶救傷者,保護財產。協助路政部門實行交通管制,采取臨時通行、變道通行、車輛分流等疏導措施,牽引排障,清理現場,盡快恢復道路交通。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現場情11、況。 (5)施工人員、路政人員的培訓 在開工前,由路政部門組織對施工單位現場安全長、安全員進行集中培訓,學習交通安全法,施工管理規定和注意事項等相關業務知識。4、交通保暢防護措施(1)施工時,為保證施工和行車的安全,按照JTG H30-2004公路安全養護作業規程的要求,設置施工控制區內的各種標識標牌。 (2)首先進行道路西側隧道施工,施工區域的道路中央分隔帶開口長260m,施工用地長80m,兩端用藍色圍擋封閉;封道前,在道路的東西兩側,距離施工區270m的道路兩側的路肩設置“前方封閉半幅車道施工、請“謹慎駕駛”的警告標志牌,和“限速40km/h”的限速標志牌;在距離 施工區130m的兩側路肩12、設置“道路變窄”警告標志牌;在距離施工區域方向100m的西側路肩設置安裝“限速20km/h”的圓形標志牌,引導車輛進入東半幅行駛;東半幅行車道中間用鋼制隔離帶分隔,分隔帶兩端設置“進入施工路段,禁止超車”的標志牌;在施工區域出口順向20m的中央分隔帶設置安裝“解除20km/h”的圓形標志牌;在施工區域出口順向的路肩設置安裝“解除40km/h”的圓形標志牌。(3)從距離施工區130m處起,加密安放反光錐形交通標識引道,直到施工區圍擋,導入東半幅,中央隔離帶安裝“限速20km/h”的圓形標志;從中央隔離帶開口前20m處至施工區域共安裝減速帶六道。5、夜間防護措施(1)在高速公路上的施工人員必須統一13、著裝且裝著帶有反光標志的桔紅色的工作套裝,管理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標志的桔紅背心。路上、路下施工人員統一佩帶安全帽。另外現場施工所用的施工車輛需有統一標識且具有反光效果以便夜間施工人員醒目易于辨認。(2)夜間進行施工時,必須設置照明用的白光燈,照明設備滿足作業要求,并覆蓋整個工作區域。夜間作業的作業控制區布置必須設置施工警告燈號,所設置的交通標志必須具有反光功能。作業期間和結束后應派專人看護照明設施。(3)前后方各1.6km處的頻閃燈和施工區域改道口的爆閃燈在夜間保持常開,并安排現場安全員夜間巡邏設備標志運行情況是否正常,交通車輛運行是否正常,如發現問題立即上報。(4)兩側開口改道處應有值班人14、員舉手旗和螢光棒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交通樞紐的正常運行。(5)在各種警示標志和轉向標志設置齊全的同時,防止個別司機在夜間由于疏忽誤入施工區域。采取如下措施:當西半幅封道時,應在施工區域左改道口處堆筑防撞土墻;當東半幅封道時,應在施工區域右改道口處堆筑防撞土墻。防撞土墻堆筑的寬度1.5m ,高度1m。防撞土墻的正面應具有反光功能的醒目標志。(6)施工環境保證措施施工封閉區域的四周應設置2 m高的彩鋼板圍欄,圍欄正面懸掛工程簡介、企業宣傳、安全警示等一系列宣傳標語。彩鋼板底部圍、墊彩條布,防止泥土進入行車道污染環境。6、安全保暢應急預案(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減少危害 應急體系15、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保障員工、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在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施工隊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落實行政領導的責任制,切實履行項目部的管理、監督、協調、服務職能、充分發揮應急機構的作用。快速反應,協同應對 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運協調制度,充分發揮施工隊各種應急隊伍的作用,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2)組織機構及職責安全保暢組織體系繞城(滬渝)高速公路路政中隊聯合指揮部應急辦公室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技術支持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現場保衛組搶險搶救組通信聯絡組安全保暢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 項目經理 王武建 副 組 長:總 工 計 樺副經理 衛伯濤 安全員 朱自勁成 員: 辦公室 張 琦 計劃部 程漢東 保障部 郭云亭 工程部 郭春平 財務部 邱樹德 項目部值班電話: 值班車輛:項目部機動車輛(3)信息報告程序一旦突發交通事故后,現場值班人員應立即向現場領導報告,現場領導在組織人員待命的同時,應立即高速公路路政部門及時匯報情況。 二一五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