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帶電線路施工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496
2022-08-12
12頁
459.25KB
1、工程跨越帶電線路施工技術方案72#73#N726 N736 公司2009 年 10 月 26 日跨越 35kV 線路施工技術方案一、概況本工程新建桿塔 67 基,共計 3 條線路。3、回路數:本工程為雙、四回路混合架設。N4-N8段與 110KV 線同塔四回路架設,四回路段長0.919km,其余線路雙回路架設,長度5.048km。(線,導線懸掛于面向變的左側)4、本工程的導線型號為2LGJX-240/30 稀土鋼芯鋁絞線,地線選用1 根 24 芯OPGW 復合光纜和 1 根 JLB1A-95鋁包鋼絞線,在 N4和 N8段四回路段架設兩根24芯復合光纜。5、本工程新建桿塔29基,其中雙回路轉角/2、終端塔 12 基、雙回路直線塔 11 基、單回路轉角塔 1 基、四回路直線塔 2 基、四回路轉角/終端塔 3 基.6、導/線排列方式:導線雙、四回路為垂直排列,地線為水平排列。其中 線 5#-7#跨越 3;跨越簡圖如下:N72 N736 被跨 110kV 孔延線新建 220kV 塔長線100m 20168m 被跨 35kV 線路新建線路二、現場組織機構及任務分工三、跨越施工方案1、施工前準備(1)、對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詳細介紹本次施工任務及現場的安全注意事項,做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全面協調。(2)、施工前必須辦理線路第二種工作票,使被跨越線路自動重合閘裝置必須退出運行。右中橫擔3、邊緣塔長線線路中心線路中心導線掛線側封網區材料供應后勤保障:安全負責人工作負責人項目 經 理:項目執行經理:公司安監高速協調計劃經營部(3)、施工前將所有工器具及材料全部運至現場。(4)、承力索在展放前應測量絕緣電阻,絕緣電阻用 5000V 兆歐表電極間 2cm時不小于 700M 。引導絕緣繩的絕緣電阻也要達到上述要求。3、承力索的展放(1)、首先在跨越桿塔上分別掛設通過承力索的5t 尼龍滑車,滑車的掛設位置:(以下面向大號分左右)小號側塔為主要操作塔,中橫擔導線掛點至塔線路中心線的寬度為6.5m,地線橫擔掛點至塔線路中心線的寬度為3.3m,上層導線橫擔掛點至塔線路中心線的寬度為 4.5m,下4、層導線橫擔掛點至塔線路中心線的寬度為5m。考慮護網的遮護寬度應能保護所有導、地線,故將四個尼龍滑車專用掛具分別掛于右下橫擔頭、塔身和左下橫擔頭往塔身1.2m 處后側端(即大號側端),四滑車用 12.5m 長竹竿連接,靠近塔身的滑車須用鋼絲繩連接到塔身上,以固定滑車位置及保證護網的寬度(和之間相隔6m,之間相隔0.5m),滑車掛設高度應低下層導線滑車1.5m,保證走板平衡錘碰不住承力索兩滑車連接的竹竿,如下圖所示。考慮導、地線風偏,通過計算在安裝氣象條件下跨越處風偏:導線為 1.3m,地線為 0.75m。為保證在風偏條件下護網能保護被跨線路及防線時下導線不壓承力網,須采取以下措施:A、放線時先放5、右上導線、然后放右下導線(小號桿塔下導線臨時掛在右中導線橫擔上,牽到位后再移到右下橫擔上),最后放右中相導線。B、右中相導線滑車用 18 鋼絲繩以“V”字型拉向鐵塔主材固定,掛好后應向塔身方向拉偏2m,不可直接水平拉至塔身;C、右下相導線滑車用 18鋼絲繩以“V”字型拉向鐵塔主材固定,掛好后應向塔身方向拉偏0.5m,不可直左中橫擔邊緣左地擔邊緣右邊線左邊線接水平拉至塔身,滑車距下橫擔下平面1.5m。D、右外側承力索滑車掛在下橫擔頭上,應向右下橫擔外側拉偏1.5m,兩內側承力索分別掛于橫擔與塔身連接處后下端用鋼繩套收緊,以保證線路內側與外側承力索間距6m;高度與線路外側承力索滑車等高。E、左外側6、承力索滑車掛在左下橫擔頭往塔身1.2m 處,應向左下橫擔外側拉偏1.5m。大號塔掛設方法及位置基本與N72 塔一樣,如下圖所示:按以上要求布置承力索滑車后,考慮風偏后距線路內側承力索最近的距離為導線距離為2.7m,距外側承力索最近的距離為中導線距離為0.7m,均滿足安規安全要求。(2)、將承力索分別放置于小號塔小號側50m 處和大號塔大號側50m 處,保證承力索到位后錨固時對地夾角不得大于30o。(3)、將承力索放于小號側塔位小號側并匯過該塔承力索滑車(先展放面向大號側右外側承力索),然后將6細絕緣尼龍繩(長度 150m)用拋擲法匯過被跨35kV 線路,然后用細絕緣繩與承力索相連,將承力索匯過7、被跨線路用人力一直拉,并匯過大號相鄰桿塔承力索滑車至該塔大號側。當承力索拉完時仍未到位時,將14鋼絲繩用 U 型環與承力索端頭部相連直至錨線處,到位后在大號塔大號側將承力索利用10T U 型環固于專用地錨上(地錨規格用 1.2m 0.3m,有效埋深不得小于 1.5m,也可用 3 個 5T 地鉆推成“”型并用地鉆連桿連接)。(4)、大號塔大號側承力索固定好后在小號塔小號側固定承力索處將引出的鋼絲繩纏在繩輥上并通過3t 手搬葫蘆收緊,直至承力索高出被跨線路地線1m 為準,然后將鋼絲繩打兩個背扣并用3 個元寶卡固定。(5)、在展放承力索的同時應在承力索與絕緣繩連接處掛一根拉護網絕緣尼龍繩(不得短于 8、250m),用于小號塔側拉護網用,另再帶一根循環絕緣繩(不得短于 200m)用于引渡導引繩。小號塔側護網繩(不得短于 100m)綁于護網末端,為保證護網寬度,護網滑車掛于中橫擔靠跨越檔側,外側掛于橫擔頭處,內側掛于距塔身中心 0.5m 處。小號塔側拉護網繩跨過被跨線路后應通過該塔上的護網滑車引至地面專用地鉆固定,地鉆位置為順承力索方向小號塔小號側35m。同理大號塔護網繩也固定為大號塔塔大號側35m 處地鉆上。(6)、左側回路外側承力索固定后,然后依同樣的方法固定其余3 根承力索。4、封頂護網的掛設4 條承力索架通后開取掛設封頂護網,其步驟如下:(1)、護網規格采用6m 20m,網格大小不大于19、m2,每回路線路需要 3 張,兩回路共須 6 張 6 m 20m護網。護網遮護示意圖如上圖:鋼絲繩地錨地錨地錨地錨地錨地錨地鉆地鉆地鉆地鉆護網鋼絲繩塔長線線路中心承力索護網右中橫擔邊緣左地擔邊緣預緊繩預緊繩預緊繩承力索承力索2m 2m 孔延線線路中心(2)、封頂網掛設前,將護網與靠小號塔側網端的拉網繩相連,在護網上綁扎網撐,網撐可用竹桿代替,每3 米綁扎一道,護網兩端的竹桿直徑不得小于120mm,中間的竹桿直徑不得小于80mm,當不能滿足時可將兩根竹桿并在一起使用。(3)、竹桿綁扎完畢,將護網的小滑車分別掛于護網套上,將小滑車用8鐵絲串起來,要特別注意將小滑車的方向搞順,同時用兩臺絞磨分別吊住10、護網的兩邊吊至承力索處,此時施工人員用竹梯下到承力索處,內、外承力索各1 人,依次將護網小滑車滑輪側掛于承力索上,全部掛完后在大號塔側用拉網繩拉護網,小號塔側應稍加張力,使護網與被跨線路地線保持1m 距離。(4)、在掛護網前應預先在封頂護網兩端滑車下方分別掛設2 個 5 噸 U 型環,1 個用來連接拉網繩,1 個用來連接預緊繩。先將靠小號塔側護網預緊繩連接于U 型環上并將護網繩扣扣在預緊繩上。當護網按上圖尺寸拉到位后,大號塔側側面護網須人工在地面用預緊繩拉住不使其碰到被跨線路上。小號塔側因拉網時已將小滑車掛于護網上,須人工拆除小滑車以保護側面導線,拆除小滑車時,在小號桿塔每條承力索上掛一小飛車11、,施工人員出飛車拆除小滑車,出飛車時飛時后面須掛一絕緣繩,控制距被跨線路的距離,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逐步將小滑車拆除至 20m 處,將拉網時連接于網端的拉網繩去掉連接于封頂護網端部滑車下方的 5 噸 U 型環上,將預緊繩也連接于網端滑車下方的5 噸 U 型環處,然后將側面護網用護網繩扣與預緊繩相連,全部連好后將飛車及人員拉回小號桿塔并下承力索。(5)、以上工作全部做好,首先收緊拉網繩,然后用3 噸手搬葫蘆收緊預緊繩,一直收緊至護網距被跨線路地線1m 為止,如收緊時護網距離不夠1m,則可調整承力索使其滿足1m 距離,全部收到位后將拉網繩固定于兩端塔兩側專用地鉆上,將預緊繩固定于封頂護網端部垂點順12、線路、橫線路均為20m 的正方形對角線頂點位置地鉆上。(6)、以同樣的方法布置好另一回路承力索及護網。(7)、承力索、護網、預緊繩布置圖如下:5、跨越施工(1)、護網固定好后,通過預先匯通的循環絕緣繩拉導引繩,先拉地線導引繩,連通后立即牽引使導引繩離開護網,然后依次匯導線導引繩,連通后開始依次牽引導、地線,以后即轉入常規施工方案施工。(2)、跨越處須設專人監護,使導引繩及導、地線不得與護網接觸。6、護網及承力索的拆除當放線段內耐張塔掛好,跨越檔小號塔、大號塔附件安裝完畢但尚未安裝間隔棒時,可利用已經架好的導線做支撐拆掉尼龍護網及承力索。(1)、封頂護網的拆除方法可參照掛設時操作方法的反順序進行13、。(2)、待尼龍護網拆除后,可在小號塔大號塔檔的導線上垂下若干吊勾,將承力索提起至下導線上,然后用短尼龍繩綁扎在導線上(但應保證承力索能夠來回竄動)。(3)、待被跨線路上方的承力索全部綁扎在導線上后,在小號塔小號側慢慢松開鋼絲繩,同時在大號塔大號側慢慢收承力索;當承力索繩頭通過小號塔承力索滑車后,卸掉鋼絲繩設專人手握承力索繩頭跟著向大號塔號塔送出,直至整個承力索通過被跨線路上方,然后松掉承力索,在大號塔將承力索收盤。卸掉承力索滑車、拉護網滑車、導線吊鉤及絕緣繩套。至此,承力索跨越網拆除完畢。(四)、安全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對全體人員進行施工方案的技術、安全交底,組織學習安全工跨越承力索護網布置14、示意圖承力索地錨拉網地鉆拉網地鉆承力索地錨 30 30預緊繩預緊繩鋼絲繩小號大號塔網撐承力索拉網滑車承力索滑車拉網繩被跨線路作規程中跨越施工的有關章節及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明確分工及安全職責,作好事故的預測、預防措施,確保施工安全。2、跨越施工前須到供電局提前辦理線路第二種工作票,在跨越施工期間被跨線路的自動重合閘裝置必須退出運行,發生故障時嚴禁強行送電,施工期間應請運行單位派人到現場監督施工。3、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膠底鞋,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扎安全帶,作業時安全帶必須扎在牢固的地方,以防高處墜落。施工前對所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工器具、設備必須進行使用前的外觀檢查,對于起重工器15、具須有開工前進行帶 1.25 倍額定負荷拉力試驗報告,不合格者禁止使用,其它機具須進行工程開工前檢查,并填寫 ZJ111-1 工程開工前機具檢查鑒定表。必須按照方案中規定的工器具進行使用,不得以小代大。4、對于絕緣尼龍繩、承力索及封頂護網使用前必須進行耐壓試驗,測定其絕緣電阻,檢查時用5kV 搖表在電極間距2cm 的條件下測試,其絕緣電阻值不小于 700 兆歐,且使用時應處于干燥狀態,不沾塵土污物。5、跨越施工用的承力索、絕緣繩、網現場應擺放在干燥的防水帆布上,不得放置在潮濕的地面上,潮濕天氣禁止搭設及拆除承力索及護網。6、匯承力索及回收承力索時應采取措施保證承力索不與被跨導線接觸,以防灼傷承16、力索。7、護網上綁扎的竹桿直徑及長度符合要求,且須綁于護網上方,竹桿間距不得大于 3m。封頂護網對被跨線路地線的最小凈距不得小于1 米。8、導線沒有平掛以前,承力索護網不能拆除,人員不能上導線。9、承力索沒有錨固時,操作人員禁止上承力索;沒有特殊情況亦不要上承力索操作。10、在承力索上出單飛車時應先檢查飛車的狀態,確保車輪轉動靈活,剎車靈敏,在承力索上行走時不磨傷承力索,飛車后面一定綁絕緣繩確保飛車與被跨線路的距離在安全范圍內。11、在所有的操作中,注意不要使承力索的彎曲半徑小于承力索半徑的1.15倍,不要使承力索粘上泥水和污物,使用前要檢查承力索是否有損傷。12、操作過程中應避免絕緣材料與地17、面、鐵塔等磨碰。13、跨越檔兩側安裝每相線夾時,均應用一根 15 的鋼絲繩套把 2 根導線兜住掛在橫擔上,作為預防在安裝過程中防止導線意外下落的措施。14、施工中通訊聯系要暢通,信號中斷時,要及時停止牽引和緊線。15、施工完畢現場固體廢棄物應按固體廢棄物管理程序(Q/HTG 109)進行清理。16、架線時應嚴格按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部分)(DL 5009.2-94)有關內容、公司程序文件送電施工過程安全控制程序(Q/ATG 107)的規定、本工程架線施工技術方案 中安全管理部分及本跨越方案的要求施工。未經現場技術負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本方案。35k 線路跨越施工工具表序號名18、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 承力索300m 根4 破斷力 25 噸2 絕緣護網6m20m 張6 3 繩輥5t 個8 承力索端頭用4 尼龍滑車5t 個8 承力索用帶專用掛具5t 個8 拉護網繩用5 掛護網用小滑車個按 6 張共長 120m 護網須掛設小滑車數量提供6 拉護網絕緣尼龍繩長度 150m 根4 拉護網用長度 300m 根4 7 細絕緣尼龍繩 6 150m根1 匯引渡繩8 絕緣引渡繩光纜繩 16 300m根2 引渡承力索9 預緊繩50m 根8 絕緣繩10 循環絕緣繩光纜繩 230m 根1 匯導引繩用11 鋼絲繩套6 19+FC-1670纖維芯鋼絲繩 16 20m根4 懸掛外側承力索滑車 16 19、10m根4 懸掛內側承力索滑車 12 2.5m根4 將內側承力索滑車連塔身18 10m 根8 中相滑車 預偏繩以V 型拉至塔身12 絞磨5t 臺2 吊掛護網、收緊承力索13 手搬葫蘆3t 個6 調整承力索及預緊繩14 磨繩 11 150m6 19+FC-1570 纖維芯根2 吊護網15 鋼絲繩 14 100m6 19+FC-1670 纖維芯鋼根4 接承力索用16 卡線器適用于 14鋼絲繩個4 17 單線飛車輛2 槽徑適用于承力索外徑18 竹桿中徑 1209m根12 網端撐中徑 809m根18 網中撐19 地鉆3t 個40 預緊繩及拉護網繩固定用,2 個地鉆固定1 根繩20 地錨1.2m 0.320、m 埋深 1.7m 個8 固定承力索用1 m 0.3m 埋深 1.5m 個6 固定牽、張機及緊承力索絞磨21 起重滑車3t 個2 吊護網用22 抗彎連接器5t 個4 牽承力索用23 元寶卡個20 24 U 型環5t 個50 錨承力索、掛承力索3t 個20 支撐圓鋼、穩牽張車及吊護網25 竹梯長 7m 付2 往承力索上掛護網小滑車26 鐵絲8米120 網撐竹桿及穿小滑車附件 1 跨越處導地線風偏距離計算Zx=W4(10)x(l-x)/(2H)+/W1 式中:Zx-表示施工線路導線或地線安裝氣象條件下跨越點處的風偏距離,m;其中:W4(10)0.0613Kd;表示在安裝氣象條件下下導線的單位長度風21、荷重,N/m。根據設計氣象資料在安裝條件下最大風速為10m/s。x-表示被跨越物與施工線路任一相鄰桿塔的距離,m;距 N72 塔水平距離為 100m H-表示水平放線張力,N;本放線段導線為15000N,地線為 8000N。l-表示跨越檔檔距,N72-N73 檔距為 268m -表示跨越檔絕緣子串長度,m;導線 2.3m,地線 0.3m W1-表示導線單位長度重量,N/m;導線 W111.1034 N/m,地線W14.1523 N/m d-表示導線或地線直徑,mm;導線 d=23.94mm,地線 d=9mm K-表示風載體型系數,當 d17mm時 K1.2;當 d17mm 時,K1.1 由以上條件可得:導線:W4(10)0.0613Kd0.0613 1.1 23.941.6142742 N/m 地線:W4(10)0.0613Kd0.0613 1.2 90.66204 N/m 跨越處導線風偏距離:Zx=W4(10)x(l-x)/(2H)+/W1=1.6142742 100 (268-100)/(215000)+2.3/11.1034=1.3m 跨越處地線風偏距離:Zx=W4(10)x(l-x)/(2H)+/W1=0.66204 100 (268-100)/(28000)+0.3/4.1523=0.75m附件 2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