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地鐵車站側施工專項方案計劃(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629
2022-08-12
13頁
913KB
1、地鐵生物醫藥基地車站跨街連廊工程臨近地鐵車站側施工專項方案 編制 審核 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限公司2013年11月一、工程概況3二、施工準備4三、樁基施工6四、承臺施工7五、墩柱施工9六、箱梁施工9七、地鐵車站外立面裝飾板及挑檐雨棚拆除及恢復11八、保證地鐵正常運營的安全措施11九、臨近地鐵車站側施工的安全措施12十、環境保護措施13一、工程概況地鐵生物醫藥基地車站跨街連廊項目連接新源大街西側的生物醫藥基地地鐵站和東側的16號商業樓,是地鐵一體化的大型城市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方便周邊居民利用軌道交通和商業設施提供通道。連廊所跨越新源大街為城市次干路,規劃紅線為40米,2塊板結構,3上3下2、,車行道寬度為14m,人行步道寬度為4.5m。連廊主體結構為長74.746m,寬4.80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現澆連梁,兩側邊跨為懸臂結構,地鐵一側主梁懸臂長度為6.742m,與地鐵車站二層銜接。在混凝土主梁上做雨棚,在主梁四周設置裝飾板,不在新源大街兩側設置梯道。連廊下部結構為墩柱、承臺、樁基。墩柱采用現澆片墩,片墩順橋向寬1m,片墩橫橋向頂寬3.3m,底寬2.3m,與上部主梁通過板式橡膠支座連接,墩柱上設置抗震錨栓,中墩設置防撞島,其中靠近地鐵車站墩柱與車站結構凈距為6.25m。,承臺基坑自現況地面挖深約3.2m,基坑開挖按1:0.5放坡,基坑上口線距地鐵車站結構約4.2m。樁基為D=150c3、m鉆孔灌注樁,長度2022m,靠近地鐵車站側兩顆樁距車站結構約6m,采用全鋼套管護壁工藝。施工總工期:計劃開工日期2013年11月20日,竣工日期2014年6月15日。施工總體計劃按兩階段安排:第一階段:自2013年11月20日至2013年底,完成臨近地鐵車站側Z0軸全鋼套管護壁灌注樁2顆、Z1Z3軸灌注樁6顆、Z0Z3軸承臺4座、Z0Z3軸墩柱4顆。第二階段:自2014年2月25日至2014年6月15日,完成Z4軸灌注樁2顆、Z4軸承臺及墩柱、箱梁主體結構、玻璃幕墻及泛光照明等附屬工程,并完成連廊與地鐵車站的對接工作。二、施工準備1、圍擋及防護設施搭設為保證連廊施工期間地鐵車站的正常運營及車4、站主體結構與設施的安全防護要求,施工前對地鐵站東側B、C出口間下沉廣場搭設圍擋進行封閉,在保證進出車站人流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將施工區域與社會公共區域隔離。施工圍擋搭設高度為2m。圍擋搭設范圍:南端搭設在C出口北側;北端搭設在B出口南側;西側搭設在車站金屬雨棚外側;東側搭設在距現況道路人行步道外側,保證人行步道預留寬度大于2米。圍擋搭設完成后形成東西向長50米,南北向寬15米的封閉區域,臨近新源大街車行道處設置出入口。樁基施工區域靠近地鐵站一側15米范圍在雨棚挑檐外側搭設臨時防護設施,高度約6米,其下為1.8米高硬質圍擋,其上為安全防護網,防止鉆機作業對地鐵車站的損壞。圍擋及防護設施搭設采用4.55、腳手管,立桿及斜撐間距為2米,圍擋范圍及防護設施搭設方法見下圖。圍擋搭設平面布置圖圍擋搭設立面布置圖2、下沉廣場拆除與恢復圍擋及臨時維護設施搭設完成后,對圍擋范圍內廣場地面鋪筑透水磚及石材進行拆除,并對B、C出口部分石材臺階拆除,拆除寬度各為10米。拆除材料存放在附近臨時存料點,待連廊工程完成后按原樣進行恢復。3、臨時上水改移地鐵車站東側現有DN200上水管線,南北走向,距Z0軸中心軸線0.6米,埋深2m,樁基及承臺施工前需對現況上水管線進行改移,將承臺基坑(南北向10m)范圍內上水管道向東平移3m。上水管線改移工作應在地鐵管理部門指導、監督下施工,勾頭時間應嚴格按照地鐵運營與管理的要求進行。6、預計施工時間為10月23日至25日。三、樁基施工1、Z0軸兩顆樁因距地鐵車站較近,采用全套筒護壁成孔工藝進行灌注樁施工。2、全套筒護壁成孔工藝施工順序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鉆機定位用護筒驅動器埋設第一節護筒鉆孔并連接護筒壓至樁底高程鉆孔至樁底標高終孔測量下鋼筋籠下導管澆筑混凝土拔出護筒移機至下一樁位3、鉆機應順地鐵車站外墻方向布置,防止鉆機傾覆倒向車站外墻。4、鋼筋籠運至現場放置地點應盡量遠離車站外墻(距外墻8m),用吊車起吊順直穩定后緩慢移動至孔口下放,期間需人工配合扶穩鋼筋籠,避免碰撞地鐵站房。5、混凝土澆筑期間安裝導管時要設專人指揮,起吊順直穩定后緩慢移動至孔口下放,避免碰撞地鐵站房。混凝7、土灌注時設專人指揮車輛,進出施工區域(圍擋范圍)出入口注意避讓行人。6、樁基施工盡量錯開地鐵車站人員流動高峰期段,避免對過往乘客造成心理影響和物體損害。7、樁基施工順序按跳打方式進行,即施工完成Z0軸1#樁后施工Z1軸2#樁,之后再進行Z0軸2#樁施工,避免鉆機成孔時對對已完成灌注樁的擾動。樁基施工平面布置圖四、承臺施工1、臨近承臺地下管線的保護根據設計圖紙承臺基坑深度約3.03.2米,Z0軸承臺結構外線至地鐵車站側臺階約為3米。承臺基坑開挖采用機械大開槽明挖方式進行,邊坡坡度1:0.5。因Z0軸承臺距地鐵車站較近且Z0、Z1軸西側現況雨(污)水管線距承臺結構較近,承臺基坑開挖完成后沿承臺西、8、北、南結構線三方向砌筑寬50cm、高100cm保護磚墻。此保護墻同時作為承臺外模板使用。承臺基坑開挖示意圖2、承臺施工期間的基坑位移觀測監測期間:地鐵車站50米范圍(Z0、Z1、Z2軸)自樁基施工開始至承臺施工回填土結束。監測布點:沿承臺基坑上口線外1m位置布設,每座承臺6個點;地鐵車站雨棚下臺階位置布設2點。監測內容:基坑邊坡位移、基坑周邊地表沉降、地鐵車站沉降觀測。預警值、報警值、控制值:水平位移預警值為7.0mm ,報警值為8.0mm ,控制值為10.0mm。監測頻率:樁基施工前測定初始值,不少于2次;樁基、承臺施工期間,每天監測一次;遇特殊情況加密監測次數;監測至承臺回填土完成后結束。9、監測成果分析:每周對監測成果進行匯總;對監測數據及時進行分析,根據監測數據評價基坑支護結構的穩定性,編制監測報告。五、墩柱施工1、腳手架搭設與鋼筋綁扎:靠近地鐵車站墩柱腳手架搭設時,專職安全員必須在場,支立腳手管時必須設置臨時支撐,防止未緊固腳手管倒向地鐵車站側,腳手架搭設完成后需在靠近地鐵車站側設置斜撐,防止腳手架整體向地鐵車站側傾覆。2、模板及鋼套箍安裝:模板拼裝在井字形雙排腳手架內側進行,鋼套箍吊裝選用20噸汽車吊,吊車液壓支撐腿應支撐在堅實地面上,吊臂起吊方向應與地鐵車站外墻方向平行,防止吊車傾覆吊臂砸向地鐵車站結構。3、混凝土澆筑:采用混凝土輸送泵車進行分層澆筑、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10、;澆筑時,將泵送管道伸入模板內,自泵車就位至澆筑完成,泵車離場,專職安全員應全程在場,泵車前臂深入柱模及澆筑完成泵車前臂回收期間,專職安全員應指揮泵車操作人員與抱管作業人員,用大繩牽引軟管,防止軟管甩動撞擊地鐵車站外墻。六、箱梁施工1、支架搭設:支架搭設完成后在支架外側、底模下部設置安全防護網,防止箱梁施工期間墜物對行人車輛及地鐵車站外墻的傷害與損壞;靠近地鐵車站側立桿距一層玻璃外墻凈距僅為20cm,通過對地鐵車站一層對應位置(10m范圍)玻璃外墻貼復合木板方式進行保護處理,防止施工期間對玻璃外墻的破壞。2、模板制作與安裝:靠近地鐵車站處封端模板支撐在拆除洞口后二層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處。施工時11、需注意支撐用鋼管、方木放置位置,避免因設置位置不當蹦脫造成對地鐵車站外墻裝飾的破壞及人員傷害。3、混凝土澆筑與養護:主梁混凝土采用一臺長臂混凝土輸送泵車澆注,貼近地鐵車站處澆筑時應注意避免泵車前臂軟管晃動對車站樓體的撞擊。4、預應力張拉與壓漿:預應力張拉端距地鐵車站及16#樓結構僅為1m,故預應力鋼絞線穿束應與波紋管安裝同時進行,鋼絞線兩側外露長度控制在70cm左右。進行預應力張拉時,搭設站立操作人員和設置張拉設備用的牢固可靠的腳手架或操作平臺,雨天時,架設防雨棚。預應力張拉區域應標示明顯的安全警示牌,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張拉鋼絞線的兩端必須設置擋板。擋板緊貼地鐵車站、16#樓外墻結構設置,且12、應高出最上一組鋼絞線0.5m。其寬度應距張拉鋼絞線兩外側各不小于1m。5、模板及支架拆除:臨近地鐵車站墻體模板與支架拆除時專職安全員全程在場,拆除順序由遠離地鐵車站外墻處向車站方向進行,立桿及斜撐拆除時倒向東側,避免撞擊車站外墻。七、地鐵車站外立面裝飾板及挑檐雨棚拆除及恢復1、拆除-恢復順序2、拆除恢復順序:一層玻璃外墻保護金屬雨棚拆除裝飾格柵拆除混凝土挑板拆除(箱梁主體結構施工)二層隱框玻璃幕墻拆除玻璃幕墻下窗臺拆除(連廊雨棚及外裝施工)裝飾格柵恢復金屬雨棚恢復3、拆除及恢復時間拆除時間:2014年3月10日至14日進行一次拆除,對地鐵車站連廊接入處8m范圍二層的外立面裝飾格柵、金屬雨棚及混13、凝土挑板進行拆除;2014年5月1日至5月3日進行二次拆除,對地鐵車站二層玻璃幕墻5.24m范圍及窗臺5.6米范圍進行拆除。恢復時間:2014年6月20前完成連廊與地鐵車站銜接處外立面的恢復工作。4、拆除及恢復保護措施一次拆除前對地鐵車站一層對應位置玻璃外墻采用貼復合木板方式保護處理。二次拆除期間在拆除洞口內車站二層區域搭設長8米寬3米高1.8米圍擋將地鐵車站與施工區域隔離,拆除期間需45人進入地鐵車站二層進行作業;施工期間,作業人員禁止翻越圍擋進入地鐵車站。八、保證地鐵正常運營的安全措施1、采用硬質圍擋將地鐵車站運營區與連廊施工區域分隔,施工人員禁止進入車站運營區。2、樁基施工時靠近地鐵站一14、側15米范圍在雨棚挑檐外側搭設臨時防護設施,高度約6米,其下為1.8米高硬質圍擋,其上為安全防護網,防止鉆機作業對地鐵車站的損壞。3、對地鐵車站連廊接入處7m范圍二層的外立面裝飾板及挑檐雨棚進行拆除后地鐵車站一層對應位置玻璃外墻采用貼復合木板方式保護處理。地鐵車站二層外裝飾及玻璃外墻拆除后在洞口內車站二層區域搭設長8米寬3米高1.8米圍擋將地鐵車站與施工區域隔離。4、設專人指揮運輸車輛,進出施工區域(圍擋范圍)出入口注意避讓行人。5、靠近地鐵車站墩柱腳手架搭設時,專職安全員必須在場,支立腳手管時必須設置臨時支撐,防止未緊固腳手管倒向地鐵車站側,腳手架搭設完成后需在靠近地鐵車站側設置斜撐,防止腳15、手架整體向地鐵車站側傾覆。6、結構混凝土澆筑在貼近地鐵車站處澆筑時應注意避免泵車前臂軟管晃動對車站樓體的撞擊。7、連廊工程進行吊裝、混凝土澆筑作業應盡量錯開地鐵車站人員流動高峰期段,避免對過往乘客造成心理影響和物體損害。九、臨近地鐵車站側施工的安全措施1、各種施工、操作人員須持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2、由第三方進行施工期間的沉降及位移觀測,施工過程中加強與地鐵專業監測單位的信息溝通,確保施工安全及地鐵車站及隧道結構安全。3、施工現場設置專職安全員,加強施工人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監控,尤其在實施與地鐵16、車站相關工序時必須全時在場。4、施工現場在施工區域范圍內進行圍擋。在臨時進出門處設置專職人員進行看護,與施工無關人員禁止入內,同時嚴禁施工人員翻墻進入地鐵車站。5、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遠離地鐵車站一側。并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6、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對施工現場內的通道和建筑物出入口,都要搭設護頭棚。在進行吊裝作業時,要注意避開吊物下方的人員。7、預應力張拉作業時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油泵開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如需離開,必須把油閥門全部松開或切斷電路。十、環境保護措施1、開挖土方根據揚塵情況采取必要的苫蓋措施,施工現場全天候2417、小時灑水,施工道路硬化路面處理。做到施工現場不泥濘、不揚塵。2、四級(含四級)以上大風禁止產生揚塵的作業施工。施工場地內經常用灑水車灑水降塵,防止塵土飛揚。現場土方采用網格布等設施覆蓋,做到施工現場不揚塵。四級以上天氣不進行土方回填、轉運等施工。3、施工現場要制定清掃灑水制度,配備設備,并指定專人負責,并嚴禁凌空拋灑垃圾、渣土。4、施工現場產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由項目部負責集中收集至指定位置,統一清運,嚴禁拋灑垃圾至地鐵車站一側 。5、在遠離地鐵站房基坑挖方區域設置三級沉淀池,將排放泥漿進行沉淀后排入雨水井進入市政管網,沉淀泥漿及時外運消納。6、加強對施工設備的維修保養,減少因設備保養不當而引起設備噪聲。7、夜間施工嚴禁大聲喧嘩,裝卸材料及碼放時要輕拿輕放。8、在夜晚12:00以后至次日早6:00盡量少噪音污染嚴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