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折混凝土試驗段施工方案(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636
2022-08-12
14頁
71.12KB
1、A-02-A道面混凝土施工專項(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及配套設施擴建工程南站坪場道工程編號:致: 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重慶江北機場擴建工程監理部(監理單位)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重慶江北機場擴建工程指揮部(建設單位)我方已根據國家規范的有關規定完成了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及配套設施改擴建工程飛行區場道工程CQ-08-J01標段南站坪道面混凝土(試驗段) 施工方案的編制工作, 請予以審查簽認。附件:1、道面混凝土(試驗段)施工方案施工單位(章) :項目經理:報審日期:監理單位審查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章) :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日期:建設單位審查意見:主要負責人:2、日期: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及配套設施改擴建工程南站坪場道工程CQ-08-J01標段道面混凝土(試驗段)施工方案中國航空港建設第十工程總隊重慶機場項目部1、工程概況:本項目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及配套設施改擴建工程南站坪場道工程,擬新建南站坪位于 T2 航站樓以南,總建設規模約 15.8 萬平米,工程內容包括新建南站坪及滑行道的土石方 (含新建航站樓主樓地下室土石方開挖、聯廊、指廊場地平整) 、地基處理、道面、服務車道及圍場路(含穿越新建航站樓的服務車道) 、排水溝、土面區、原道面改造、圍界及大門等項目的施工。 本方案為道面混凝土 (試驗段)專項施工方案。2、編制依據:2.1 民用機場飛3、行區技術標準 (MH5001-2006 )2.2 民 用 機 場 飛 行 區 水 泥 混 凝 土 道 面 面 層 施 工 技 術規 范 (MH5006-2002 )2.3 民 用 機場 飛 行區 工 程竣 工 驗 收質 量 檢驗 評定 標準 (MH5007-2000 )2.4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2.5 其他國家現行技術規范、施工圖紙。2.6 設計圖紙及說明。3、本次工程內容及試驗目的:3.1 工程內容:(P123+12.47-123+16.97/H62+6-67+6)段道面混凝土面層。試驗段澆筑日期定為2009 年 8 月 2 日。3.2 試驗目的:3.2.1 、檢驗拌4、合站及運輸設備狀況:包括單位時間產量情況、計量誤差情況,機具配置是否合理以及運輸車輛的匹配情況等。3.2.2 、檢驗前臺施工機具、工具的配備能否滿足正常施工的需要,有無改進的可能。3.2.3 、使作業隊熟悉作業程序、砼各工序之間的銜接。使每個操作手明確自己的責任, 熟悉現場情況 (包括水穩基層施工可能對砼的高程、平整度產生的影響情況,供料方向、養生水管的配置、施工用電的安排、設計圖紙的要求等)做到定人定崗。3.2.4 、檢驗組織管理體系配置是否合理(包括現場調度、測量、試驗檢驗等),為大面積施工積累經驗,必要時調整管理方案。3.2.5 、通過前臺作業,對砼試驗配合比的和易性進行判斷,為大規模施5、工作業積累經驗。4、施工準備:4.1 、人員組織:針對本工程我總隊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工程技術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技術總工、施工員、質檢員、測量員、試驗員、資料員等,采取專人專項負責,責任到人。并根據需要隨時加大對人員的投入。(小組人員如下表)序號姓名職務主要職責備注1呂學武項目經理技術、安全、質量全面控制2張興東項目總工技術總負責、質量控制3于寶清工程科長現場施工管理4呂翔東安全科長現場安全管理5何建軍質檢科長現場質量管理6郭立靜測量隊長現場測量控制7王明進試驗室主任施工配合比、現場試驗8王玉昆施工隊長前臺施工管理9滕耀宗拌合站站長后臺管理10韓冰資料員資料整理4.2機械設備組織:針對6、本工程, 我部已組織了相應的機械設備進場。 并對其進行了專門的檢查,運行情況良好。詳細情況見下表:(主要機械設備如下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狀態1砼攪拌站HL60/HL100臺2良好2排式振搗器400 4臺/每作業面1良好3插入式振搗器根/每作業面2良好4自卸汽車輛/每作業面3良好5人工人/隊50良好6全幅式振動行夯套/每作業面1良好7提漿滾根/每作業面2良好8平板振搗器臺/每作業面1良好9全站儀測量1良好10水準儀測量1良好11塔尺測量1良好4.3施工技術組織:4.3.1 組織施工技術人員熟悉施工圖紙,詳細了解分項工程及施工方法和技術指標,完成了技術交底。4.3.2 完成編制道面混凝7、土(試驗段)的專項施工方案。4.3.3 測量放線,接上道工序(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完成了道面混凝土高程的測量放樣工作。4.3.4 上道工序(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已完工并通過驗收。4.3.5 完成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并已通過審批。4.4 現場準備:4.4.1 機械設備、人員到位:所有參加混凝土試驗段施工的機械設備和人員已經全部進場。4.4.2 施工用水、用電:用水用電從指定的供電供電線路上接引,并安裝水表、電表、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正式開工前完成接引工作。4.4.3 場地建設:工地實驗室已經建設完畢, 具備開展道面混凝土面層相關試驗的工作條件。5、施工方案:5.1 、試驗段準備場 地 選擇 : 8、本 合 同 段 選 取 的 試 驗 段 位置 樁 號 為 :( P123+12.47-123+16.97/H62+6-67+6 )段,此部位上道工序(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已完工并通過驗收;5.1.2 技術準備:配合比試驗已完成并通過審批;5.1.3 機械及設備準備:所有機械設備均進場到位;5.1.4 人員準備: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測量、試驗人員,機械操作手等。5.2 、施工順序施工準備砼拌和料攪拌和運輸砼拌和料鋪筑拆模養生編寫試驗段總結5.3、混凝土混合料攪拌和運輸5.3.1 、混凝土混合料采用配有電腦計量的攪拌機進行集中攪拌,以保證砼料的質量均勻穩定。5.3.2 、投入攪拌機每盤混合料的數量按混9、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攪拌機容量計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5.3.2. 、 投入攪拌機中的砂、石料、水泥及水應準確秤量,每臺班前檢測一次秤量的準確度, 經常清除秤底盤上面及其側面的殘余料。5.3.2. 、混凝土混合料應按重量比計算配比,其允許誤差控制精度為:水泥 1%,水1%,砂、石料2。5.3.2. 、 嚴格控制用水量。 試驗室將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測定砂、石料中含水量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用水量和砂、石料數量。5.3.2. 、每臺班攪拌首盤混合料時,水泥用量比配合比設計用量多 10KG ,適量增加相應的水與砂, 并適當延長攪拌時間 ,維勃稠度不少于 20 秒。5.3.3 、將采用散裝水泥,如水泥溫10、度較高,擬先將水泥儲存在儲存倉內,待其溫度降低到30oC 以下使用。5.3.4 、混凝土混合料攪拌,應符合下列規定:5.3.4.1 、攪拌機裝料順序為砂、水泥、石或石、水泥、砂。進料后邊攪拌邊均勻加水,水在攪拌時間的頭15s 內全部進入攪拌機鼓筒。5.3.4.2 、為保證混凝土混合料攪拌均勻,每盤的攪拌時間,將根據攪拌機的性能和容量通過試拌確定。5.3.4.3 、每盤攪拌混合料的體積,將不超過攪拌機標示的容量。5.3.5 、運輸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自卸機動車,并保證在15 分鐘內運到鋪筑地段。運輸過程中將保證做到:5.3.5.1 、裝混合料的容器清洗干凈, 不漏漿。運料前灑水潤濕容器,停運后把容器11、沖洗干凈。5.3.5.2 、混合料從攪拌站運至鋪筑現場將加蓋帆布,防止失水。5.3.5.3 、保持運輸道路路況良好, 避免運料車劇烈顛簸致使混合料產生離析。如出現明顯離析的混凝土混合料將視情況重新拌和。5.3.5.4 、混凝土攪拌機出料口的卸料高度以及鋪筑時自卸機動車卸料高度將不超過1.5m 。5.4 、混凝土混合料鋪筑5.4.1 、混合料鋪筑前,將對下列各項進行檢查:5.4.1.1 、檢查基層濕潤情況、高程情況及倉底清理情況;5.4.1.2 、模板的支立尺寸、直線性、支撐堅固情況,防止跑模;5.4.1.3 、水、電的保證;5.4.1.4 、機具、工具的完好狀況。5.4.2 、混凝土混合料從攪12、拌機出料后,運至鋪筑地點進行攤鋪、振搗、做面(不包括拉毛)允許的最長時間,由工地試驗室根據混凝土初凝時間及施工時的氣溫確定,執行下表的規定?;炷粱旌狭蠌臄嚢铏C出料至做面的允許的最長時間施工氣溫 ( C)出料至做面允許的最長時間 (min)5 1012010 209020 307530 35605.4.3 、混合料的攤鋪,遵循下列規定:5.4.3.1 、混合料的攤鋪厚度應預留振實的沉落度, 沉落度值在現場試驗確定,一般宜按混凝土板厚的 10 15 預留。5.4.3.2 、混凝土混合料的攤鋪應與振搗配合進行。 在攤鋪過程中,因機械故障、 突然斷電等原因造成臨時停工時, 對已鋪筑的混合料應加以覆蓋13、,防止失水;如停工時間過長,對未經振實已經初凝的混凝土混合料必須清除。5.4.3.3 、攤鋪混合料時所用工具和操作方法應防止混合料產生離析現象。5.4.4 、混合料的振搗,應符合下列規定:5.4.4.1 、排式振搗器的功率為2.8KW 。5.4.4.2 、排式振搗器在每一位置的振搗時間,應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表面呈現泛漿為準?,F場根據振搗器的功率、頻率及混合料的和易性確定在每一位置的振搗時間。5.4.4.3 、振搗過程中,應輔以人工找平,并隨時檢查模板有無下沉、變形、移位或松動,及時糾正。5.4.5 、混合料的整平、做面執行下列規定:5.4.5.1 、整平:對經過振搗器振實的混凝土表14、面,用全幅式振動行夯在混凝土表面上緩慢移動,往返振平。5.4.5.2 、揉漿:經行夯振動平整后,再用特制鋼滾筒來回滾動揉漿,同時檢查模板的位置與高程。5.4.5.3 、找平:混合料表面經行夯、鋼滾筒平整揉漿后,在混合料仍處于塑性狀態時,用長度不小于 3m 的直尺測試表面的平整度。表面上多余的水和浮漿將予以清除, 低洼處立即用原混合料填平、 振實并重新修整,高出的部位隨時去掉并重新加以修整。5.4.5.4 、做面:混凝土表面抹面的遍數宜不少于三遍,將小石、砂壓入板面, 消除砂眼及板面殘留的各種不平整的痕跡。 做面時將嚴禁在混凝土表面上灑水或灑干水泥。5.4.5.5 、拉毛:做面工序完成后,應按照15、設計對道面表面平均紋理深度的要求, 適時將混凝土表面拉毛, 拉毛紋理應垂直于縱向施工縫。拉毛刷將統一制作, 采用經試驗并經研究認可的滿足粗糙度要求的未用毛刷施工。5.5、拆模5.5.1 、掌握好拆模時間,保證拆模時不損壞混凝土面層的邊角、企口?;炷撩鎸映尚秃笞钤绮鹉r間遵循下表規定?;炷恋烂婷鎸映尚秃笞钤绮鹉r間(h)晝夜平均氣溫 (t)混凝土道面成型后最早拆模時間 (h)5 107210 155415 203620 252425 30183012拆模后如發現混凝土板側壁出現蜂窩、 麻面、企口榫舌缺損等缺陷,將及時研究原因并報請監理工程師研究處理措施, 嚴禁施工隊私自處理。5.5.2 、設16、置拉桿縫的模板, 拆模前先調直拉桿, 并將模板孔眼空隙里的水泥灰漿清除干凈。5.5.3 、拆模后,應按設計要求及時均勻涂刷瀝青予以養護,不得露白。5.6 養護5.6.1 、混凝土道面面層終凝后,及時進行養護。5.6.2 、養護采用濕治養護并遵循下列規定:5.6.2.1 、 養護材料選用保溫、 保濕以及對混凝土無腐蝕的材料,擬采用針刺無紡布灑水養生。養護期不少于 14 天,整個養護期要經常檢查,確保養生質量,防止砼表面失水,確保成型道面砼質量,使抽樣試件強度確實表征成品強度。當混凝土表面有一定硬度(用手指輕壓道面不顯痕跡 )時,應立即將養護材料覆蓋于混凝土表面上,并及時均勻灑水以保持養護材料經常17、處于潮濕狀態。養護期間應防止混凝土表面露白。5.6.2.2 、混凝土在養護期間,禁止車輛在其上通行。6、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施工質量控制標準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施工質量控制標準、檢驗頻率與檢驗方法,將遵照民用機場飛行區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施工技術規范標準進行控制,具體標準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施工質量控制標準和檢驗方法檢 查質量標準檢 驗 頻度檢驗方 法項 目或允許偏差每 400m 3 成型 1 組 28d1現場成型室內標試件;每1000m 3 增做養小梁抗折試件;一組 90d 試件;留定抗折強度28d 設計要求 2現場隨機取樣鉆數量試件供竣工驗收檢圓柱體試件進行劈驗。 10000m 2 鉆一圓柱裂18、試驗作校核。體用 3 米長直尺和塞尺測定,一塊板量三平整度3mm( 最大間隙 )分塊總數的 20%次,縱、橫、斜隨機取樣,取一最大值相鄰板高差2mm塊總數的 20%縱、橫縫,用尺量每塊抽查三點,布置表 面 平均 紋用填砂法,檢查分塊總符合設計要求在板的任一對角線理深度數的 10%的兩端附近和中間縱、橫縫用 20 米長直線拉直1Omm抽查接縫總長度 10%直線性檢查抽查分塊總數的 10%拆模后用尺量板厚度設計厚度5mm每 10000m 2 抽查一處隨機鉆孔取芯后尺量按三級導線測量規長度跑道 1/7,000驗收時沿中線測量全長定精度檢查用鋼尺自中線向兩寬度跑道 1/2,000每 100m 測量 1 處側丈量每 1Om 長測一橫斷面,道面高程5mm用水準儀測量測處間距不大于兩塊板預 埋 件預 留縱、橫兩個方向用鋼1Omm孔位置中心尺量1 不應有以下嚴重缺陷:斷板、裂縫、錯臺、板角斷裂、露石、脫皮起殼、大面積不均勻沉陷,接縫缺邊掉角。外觀2不應有以下一般缺陷:小面積剝落、起皮、露石、粘漿,凹坑、足跡、積瘤、蜂窩、麻面等現象。3應紋理均勻一致,嵌縫料飽滿,粘結牢固,縫緣清潔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