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公路安全通道施工專項方案【含計算書】(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708
2022-08-12
14頁
633KB
1、 1-10棟跨越小區道路安全通道專項施工方案一、 編制說明由于1-4棟南側緊臨交房園區,業主進出頻繁,在1-4棟施工期間為了保證1-10棟的業主進出安全,應建設單位要求,在1-4棟沿公路周邊跨小區道路搭設一條安全通道,確保行人安全。針對安全通道的搭設措施特編制本方案。二、 編制依據 本方案是嚴格按照建設單位要求;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以及現場實際情況編制。三、 搭設材料1、 搭設腳手架全部采用48mm,壁厚3.5mm的鋼管;2、 腳手架鋼管尺寸、橫向水平桿由4米、2.8米構成,其它桿最大長度為6米,每根鋼管的質量最大不大于25KG3、 鋼管表面平直光滑2、,無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痕。4、 鋼管上嚴禁打孔,所有鋼管在使用時全部涂刷黃色油漆。5、 扣件材質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范。四、 地基與基礎1、 根據實際情況靠近在擋墻背后的立桿下腳必須墊置50100木方,木方長度不小于500mm;如遇到立桿下腳有軟弱土層,必須夯實用C20混凝土硬化100厚。2、 靠近交房園區的防護通道立桿直接擱置在公路上,并在路沿石的內側。五、 防護通道的設計及基本構造 (一)通道設計1、 防護通道從1-4棟西側車庫端頭開始一直搭設至塔樓東側,并在兩端各自將通道長度延伸2米。總長度為80米。詳見搭設通道平面布置圖,(附圖1)23、 整個防護通道橫跨1-10棟小區道路,凈空約為6米,靠近1-10棟一側懸挑1.8米。在靠近1-4棟一側通道豎向受力桿置于圍墻背面。通道凈高為5米,為雙層硬防護通道。3、 整個防護通道保證4米*4米的凈空。為應急車輛的通行道。(二)基本構造4、 通道步距為1.5米,立桿間距為1.5米布置為雙立桿加強,兩根立桿必須用直角扣件分別與縱向水平桿扣緊,以保證兩根鋼管共同受力。5、 通道頂部設置兩層硬防護,兩層防護間間距為0.6米,底層用安全網水平封閉,避免灰塵、石塊下落。頂層底部用彩條布水平封閉,避免污水下掉。通道周邊用18mm九層板封閉。周邊形象廣告由建設單位布置。6、 通道橫向水平桿布置成雙橫桿,4、與雙立桿相連接。7、 通道頂部每個1.5米設置斜撐一道,兩邊對稱布置,斜撐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0600之間。8、 桁架和單斜撐支撐體系交錯布置。即每個3米布置一道。9、 竹跳板必須滿鋪到位,不留空位。跳板四角用18鐵絲雙股并聯綁扎,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10、 靠近人行通道一側的所有鋼管向人行道延伸的長度不應大于100mm,避免碰撞到行人。11、 立桿必須要求加強穩定性,以防通道傾覆,在靠近1-4棟主體一側每個4米設置拋撐一道,拋撐與地面角度為450600之間,有條件時拋撐可以與1-4棟的主樓邊梁相連接。12、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必須用對接扣5、件連接。對接、搭接均須符合以下規定:(1)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相互錯開,不得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2) 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米,應采用不小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13、 具體搭設詳見大樣圖(附圖2)六、 腳手架搭設質量和安全要求1、 搭設前主管通道搭設的負責人,必須嚴格按照方案給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 由于1-10棟已經交房,業主進出比較頻繁,搭設時應將鋼管等材料沿公路邊堆放,留出主要道路通道。通道搭設時,場地6、周邊應設置安全警示標語。3、 項目部將指派專業工長負責通道的搭設,通道搭設時,周邊鋼管長度必須保證一致,美觀。操作工人必須用線校整。4、 安全通道搭設過程中不得損壞小區已完設施,施工時必須佩帶好安全帽,注意施工形象。5、 搭設過程中產生的垃圾,由項目部指派清潔人員隨時清理。6、 塔吊不能覆蓋的范圍由人工轉運。七、 通道拆除1、 腳手架的拆除前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對架子工程進行全面檢查,T1-4棟主體施工完成時,可與建設單位協商方可拆除。2、 拆除腳手架應設置警戒線,張掛醒目的警戒標示,禁止非操作人員通過,并有專人負責警戒。3、 立桿、斜桿的拆除應由二人配合進行,不宜單獨作業,下班時應7、檢查未完架體是否牢固,必要時應加設臨時固定支撐,防止意外事故發生。4、 拆除外架前應將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雜物清除,按至上而下先裝的后拆,后裝的先拆的順序。5、 拆除順序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準上、下同時作業。嚴禁將拆除后的鋼管拋擲路面。6、 該防護架體在裝飾布置時,不允許在上面積水、不允許車輛碰撞,嚴禁人為故意搖晃腳手架。八、 通道設計附圖 九、 防護棚計算書防護棚計算書編制依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由于防護棚有雙層防護,故只按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不考慮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書中規8、定防護棚開間方向為橫向,進深方向為縱向,簡圖如下: 一、參數信息:1、構造參數:立桿橫距lb(m):6 ;立桿縱距la(m):1.5 ;防護棚高度H(m):5 ;上下防護層間距h1(m):0.5 ;立桿步距h(m):1.5 ;斜撐與立桿連接點與地面的距離h2(m):2.5 ;斜撐與立桿連接點到下防護層的距離h3(m): 1.5;水平鋼管搭設方式:鋼管沿橫向搭設 ;水平鋼管間距a(m):0.75 ;鋼管類型:48 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 ,雙扣件抗滑承載力調整系數: 0.8 ;2.荷載參數:高空墜落物最大荷載標準值N(kN):0.5 ;腳手板自重(kN/m2):0.15 ;欄桿及擋腳板自9、重(kN/m):0.15 ;3.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 12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 0.25;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 1。二、橫向水平支撐鋼管計算:橫向鋼管按照簡支梁計算,承受腳手板自重、墜落物沖擊集中荷載。由于防護棚有雙層防護,故只按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不考慮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截面幾何參數如下: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截面慣性矩 I = 12.19 cm4; 橫向鋼管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自重(kN/m):q1 = 0.150.75 = 0.112 kN/m;(2) 高空墜落物最大荷載標準值(kN):N= 0.5 kN10、;2.強度驗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簡支梁計算;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 = ql2/8 + Fl/4均布恒載:q = 1.2 0.112 = 0.135 kN/m;沖擊荷載:F = 1.40.5 = 0.7 kN;最大彎距 M = 0.1250.13562 + 0.250.76= 1.657 kNm ;最大應力 = M / W = 1.657106 / (5.08103) = 326.28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支撐鋼管采用雙立桿 f=205 N/mm22=410 N/mm2326.28 N/mm2支撐鋼管的計算應力滿足要求三、縱向支撐鋼管計算:縱向水平鋼11、管按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沖擊荷載按最不利情況作用于跨中,上部鋼管傳遞的恒載按等間距步置。沖擊荷載: F= 0.7 kN;上部鋼管傳遞恒載:P=1.20.150.756/2 = 0.405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max = 0.316kNm ;最大應力 = Mmax / W = 0.316106 / (5.08103) = 62.269 N/mm2;支撐鋼管的計算應力 62.269 N/mm2 小于 橫向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計算:水平鋼管傳遞最大支座力N=0.7+ 112、.5 / 0.750.405=1.51;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扣件抗滑移按下式 :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 kN;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1.51 kN;R =210;【對此采用雙立桿;和間隔桁架布置,經驗算,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六、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201 = 12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20 kPa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3.082 / 0.25 = 12.328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3.082 kN;基礎底面擴展面積 :A = 0.25 m2 。p= 12.328 kpa fg= 12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