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線二標圓管涵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857
2022-08-12
11頁
69KB
1、S7602青島前灣港區2號疏港高速珠山立交及連接線二標段圓管涵施工技術方案一、編制依據(1)S7602疏港高速珠山立交及連接線工程施工招標文件;(2)S7602疏港高速珠山立交及連接線工程施工圖紙;(3)公路工程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2015);(5)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6) 現場調查資料;(7) 我公司技術管理、裝備及同類或類似工程施工經驗。二、工程概況及設計要求本路線北起陡崖子村西S7602疏港高速,設互通立交與S7602青島疏港高速連接,南至濱海大道,路線全長9.065公里,起訖樁號K0+000-K9+02、64.5,位于青島市黃島區。其中二合同段由山東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起訖樁號K0+830.50K5+600.00,長4769.5米。其中,圓管涵有6座,結構形式及樁號見下表:結構物 名稱中心樁號交角孔跨上部結構形式下部結構形式功能涵洞長度圓管涵AK0+598901-1.0m圓管涵C20砼基礎排水10.5m圓管涵BK0+040901-1.0m圓管涵C20砼基礎排水11m圓管涵K4+226.851021-1.5m圓管涵C20砼基礎排水131m圓管涵CK0+525901-1.0m圓管涵C20砼基礎排水10.5m圓管涵DK0+032901-1.0m圓管涵C20砼基礎排水10.5m圓管涵珠光路3、901-1.5m圓管涵C20砼基礎排水19mAK0+598圓管涵位于山海路互通立交A匝道內,BK0+040圓管涵位于山海路互通立交匝道內,CK0+525圓管涵位于珠光路互通立交C匝道內,DK0+032位于珠光路互通立交D匝道內,珠光路圓管涵位于被交道珠光路內。三、人員、機械設備安排 1、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前要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首先由項目總工程師向現場施工負責人、技術員進行交底,然后由現場負責人向各班組組長進行交底,最后由各班組組長向各班組工人交底,要保證做到讓參與施工的每個人員都清楚自己的職責范圍及每道工序的施工方法。導線點、水準點復測加密和原地面復測已完成。2、人員配備我標段擬投入的主要管理4、人員、施工人員已經全部到位,見下表:序號姓名組內職務負責工作1朱立增組長施工技術全面指導2孫玉明副組長施工現場質量檢驗服務,完成試驗檢測成果復核3李磊副組長施工現場技術服務4紀粟裕組員施工記錄,工藝參數的統計5朱立磊組員施工現場試驗檢測服務6楊宗瀟組員現場專職安全員7滕培剛組員現場專職安全員8孟慶文組員負責施工測量9劉加恒組員配合施工測量10王士波組員負責材料進場及檢查驗收11普工30人3、施工機械配備序號機械名稱數量用途備注1混凝土拌合站1座拌和混凝土型號:JS10002混凝土運輸車1輛運輸混凝土8m33發電機1臺供電75KW4吊車1輛吊裝QY25t 1輛5挖掘機1臺現場倒運PC2206裝載5、機1臺現場倒運30型7振搗棒4個振搗混凝土50型8電弧焊機2臺鋼筋加工ZX7-400S9運輸車1臺現場運輸SS9511四、施工方案及工藝流程施工放樣基礎開挖基底處理基礎模板管底以下混凝土澆注圓管安裝管底以上混凝土澆注端墻混凝土回填土圓管預制 1、基坑開挖 (1) 基坑放樣:根據設計圖紙用全站儀放出圓管涵的中心及縱、橫軸線,并經測量工程師檢驗合格后,進行細部放樣。基坑開挖前,在縱橫軸線上、基坑邊樁以外設控制樁,每側兩個,供施工中隨時檢驗校核。 (2) 基坑開挖:基坑采用挖掘機開挖人工修整。基坑開挖前測量原地面高程,控制開挖深度,當開挖到距設計底標高2030cm時采用人工開挖,防止超挖擾動地基土,6、開挖時,管基混凝土部分嚴格按圖紙設計尺寸開挖,管基混凝土以上部分比圓管涵涵身寬出50CM,開挖前在四邊以外1米處圍土,防止地面水進入基坑。 (3) 基坑開挖至所需標高后,經監理工程師對基坑平面尺寸、位置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基礎施工(1)基礎放樣基坑開挖完成后,重新放出涵洞的縱、橫軸線,同時用全站儀、鋼尺對基礎平面尺寸進行準確的細部放樣,并用水準儀按涵洞分節抄平,逐節釘設水平樁,控制基底和基頂標高。(2)混凝土基礎澆筑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等原材料已入場并按規定頻率做原材料檢驗且合格。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并嚴格按試驗室設計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7、拌和均勻,按施工圖紙和技術規范的要求澆筑管座基礎,管基分兩次澆筑,先澆筑管底以下部分,待安放管節后再澆筑管底以上部分。沉降縫設置在涵洞中心位置,必須全部斷開。3、鋼筋混凝土圓管從經監理工程師確認的廠家定做購買。購進時確保鋼筋混凝土圓管成品符合下列要求:管節端面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內外管壁平順光滑,并符合設計及監理工程師要求。管節預制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2內徑(mm)不小于設計尺量:2個斷面3壁厚(mm)不小于設計壁厚-3尺量:2個斷面4順直度矢度不大于0.2%管節長沿管節拉線量,取最大矢高5長度(mm)+5,-0尺量48、鋼筋混凝土圓管的安裝及澆筑剩余基礎混凝土安裝管節采用人工配合吊機安裝,安裝時從下游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緊貼于基座上,使管節受力均勻;所有管節均按正確的軸線鋪設,鋪設時保持管內清潔無贓物,無多余的砂漿及其它雜物。安裝管節完成后,澆筑剩余基礎混凝土。安裝時注意下列事項:(1)各管節應順流水坡度安裝平順,管節必須墊穩坐實,管道內無遺留泥土等雜物。(2)管節沉降縫與基礎沉降縫的端面嚴格一致,確保無犬牙交錯現象,非沉降縫的管節接縫,盡量頂緊。(3)圓管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防碰撞,避免管節損壞或產生裂紋。(4)接縫處15cm范圍用1:3水泥砂漿抹帶,形成密封層。5、沉降縫施工(1)沉降縫設置所9、有涵洞均在涵洞中心設置一道沉降縫。(2)沉降縫的施工方法管涵的沉降縫,一律與涵洞軸線垂直,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沉降縫的施工,做到使縫兩邊的構造能自由沉降,又能嚴密防水。沉降縫具體施工方法如下:沉降縫寬1-1.5cm,縫外側以熱瀝青浸制的麻絮填塞,深度約5cm,然后以直徑2cm的麻繩纏繞管壁一周,外包四層寬15厘米的瀝青浸制麻布,用粗鉛絲四道綁扎結實,作為防水層,內側用水泥砂漿與管節抹平。(3)沉降縫的施工質量要求沉降縫端面確保整齊、方正,基礎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錯,確保貫通,嵌塞物緊密填實。6、澆筑端墻、墻帽混凝土。經測量放樣后,根據圖紙設計尺寸用鋼模板組裝成型,對于墻帽上5cm倒角采用5510、cm角鋼按設計高度焊接在鋼模板上,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一次性澆筑。 7、涵洞進出水口涵洞進出水口與邊溝豎井相連。豎井側墻及基礎均采用C25混凝土進行澆筑,井底基礎采用M7.5漿砌片石鋪砌。 8、涵頂填土經檢驗圓管涵安裝及接縫符合要求且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并對涵身外面涂瀝青兩層后,及時進行涵洞缺口回填。填土按規范施工,切實注意填土質量,填料采用合格的路基用土,填土時結合路基填土分層進行,并充分夯實,壓實度滿足路基填土要求(96%),在涵身2倍直徑范圍內,不得采用重型壓路設備實施碾壓,要用氣夯夯實。9、管道基礎及管節安裝實測項目管道基礎及管節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11、差檢查方法或頻率1混凝土強度或砂漿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2管軸線偏位(mm)15經緯儀或拉線:每兩井間測3處3管內底高程(mm)10水準儀:每兩井間測2處4基礎厚度(mm)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每兩井間測3處5管座肩寬(mm)+10,-5尺量、掛邊線:每兩井間測2處肩高(mm)106抹帶寬度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按10%抽查厚度不小于設計值五、質量保證措施 (一)質量保證體系我部遵循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開展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建立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并在體系的運行過程中不斷完善。本工程將堅持開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12、總工為副組長,質檢工程師、各科室、施工處負責人和施工隊長、現場技術負責人、技術員為組員,全面負責工程質量的實施和管理工作。切實做好以工作質量保工程質量。建立健全自檢、互檢、專檢和抽檢制度,做到每道工序首先自檢,不合格的不交;后序對前序要進行復檢,不合格時不接;領導經常深入現場進行抽檢,存在問題不放過。做到專群結合,干群結合,質量第一,預防為主,以數據說話,責任到人,質量與經濟分配掛鉤。(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本工程以項目經理部的形式建立組織嚴密完善的職能管理機構,按照我部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轉的要求,依據分工負責,互相協調的管理原則,層層落實職能、責任、風險和利益,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保證在整13、個工程施工生產過程中,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作和發揮保障作用。1、加強施工前的質量控制工作 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會審設計文件和圖紙。 根據工程的要求和特點,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施工的技術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詳盡的施工方案,編寫施工工藝,以保證該工程的質量達到要求。 若工程施工時因客觀原因發生變化,及時對已制定的施工方案進行修訂和變更,報送有關部門審批后再施工,確保程序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并做好變更后的標識和記錄工作。 開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施工操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施工隊長向各工種工人進行分類技術交底,使各工種明確職責和技術要求,把好質量關。2、做好施工全過程的質14、量控制工作 配齊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資源。 配齊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類機械設備并保證正常運行。 組織專業測量人員進行詳細測量放樣和橫斷測量。 嚴把過程檢驗和試驗關。3、做好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堅決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場。4、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試驗與檢驗。5、保證施工中的資料完整齊全并整理及時。六、安全保障措施(一)安全保障體系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教育,嚴格管理,使整個施工過程處于受控狀態。設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安全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加強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施工,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實行安全目標管理,明確工程標準和職責,形成一個有效的安全保證體系。(二)安全保障措施1.15、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組織機構,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安全負責人,同時各施工隊隊長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2.加強安全教育,提高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做到隨時檢查督促,發現隱患及時排除,禁止違章作業;進入施工區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并派專人檢查,違反規定者將嚴肅查處;在道路拐彎及狹窄地段設立安全警示標志,避免發生意外;使用彩帶、彩旗將危險地帶隔離,防止人員誤入發生不測。3.做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施工現場設安全標語和針對性醒目標牌,時刻提醒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堅決杜絕酒后上崗,對違反者給予嚴肅處罰。4.根據工作特點,制定安全措施,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層層落實到人,認真貫徹執行。5.加強機械司機16、的安全教育,禁止無證及酒后開車,遵守交通規則。6.機電設備必須接零,防止人機傷害事故發生。7.夜間施工段設醒目的標志或警燈。七、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措施(一)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施工現場設置醒目標志、標語,掛牌施工,做好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宣傳工作。2、統一布置、統一指揮,做到道路暢通,環境整潔,文明衛生。3、加強工作人員的法制教育,杜絕非法活動。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業主做好治安聯防工作,開展工、民共建活動。4、現場管理做到工完場清,材料堆放、機械設備停置整齊,電力線路、電器元件規范布置、安裝。5、職工生活、生產區定期打掃清理,為職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住宿條件。6、加強施工管理,保證當地居民的生活、17、生產需要,不干擾其正常生活、生產。尊重當地風俗,遵守社會公德。項目部成立了相應的地方關系協調小組,負責解決本段內的地方關系協調問題。(二)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時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要求,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控制污染的法律法規,維護施工區的環境。1、施工區和生活區分開,生活垃圾、施工垃圾集中堆放,施工廢料及時回收清理,運至環保部門指定的堆放點,以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2、開挖的廢料堆放在路基范圍外指定的棄土場,不得隨意堆放。3、材料運輸防止拋灑滴漏,施工便道做好維護工作,施工現場保持清潔有序,并定時灑水,避免揚塵,減少對空氣的污染。4、各種機械設備定期保養,盡量降低噪音污染,有噪音危害的施工努力降低噪音。5、機械維修時,廢棄燃油、機油、液壓油等集中存放,統一處理。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5
5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