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便道施工技術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872
2022-08-12
11頁
41.27KB
1、臨時便道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目錄一、工程簡況:.1(一)施工平面下圖:.1(二)橫斷面圖如下:.1 二、便道設計方案.1 三、施工原則:.2 四、施工方案:.2(一)主要人員及職責.2(二)機械、設備、勞力組織.2(三)計劃工期:.3(四)施工工藝:.3 五、安全保證措施.4 六、環保措施.5 七、文明措施.5(一)健全管理制度:.6(二)健全資料管理:.6(三)文明施工措施:.6 八、現場圖片.7 九、安全事故應急預案.7(三)職責.8(四)應急準備.8(五)應急處理和響應工作程序.9(六)應急救援措施.9(七)應急處理支持與反饋.10 望洲山隧道出口龍魁線臨時便道施工方案因-施2、工需要,對隧道出口處龍魁線道路進行改線,在施工過程中,保障來往車輛通行安全,編制本方案.一、工程簡況:便道位于-,不影響橋梁施工.(一)施工平面下圖:(二)橫斷面圖如下:二、便道設計方案便道全長 60m,填方 1800m3,工程占地600m2,最大縱坡2.5%,全線共設2個平曲線.(一)便道路面寬度10.0m,包含行車道7.5m、人行道寬度1.5 m、兩邊分別設置寬度 0.5 m 地安全區域和路肩,既0.5 m 安全區域+3.75 m 左行車道+3.75 m右行車道+1.5m人行道+0.5 m 安全區域.(二)便道路面結構采用20cm級配碎石.(三)便道路基采用宕渣石方回填.(四)安全:便道兩3、端設置減速帶,并安防各種警示標志,兩邊設置護欄+水馬,高度為 60cm,以增強警示作用.三、施工原則:(一)盡量少征土地、堅持不破壞就是最大環保地原則;(二)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續落實到位、避免和當地百姓發生沖突;(三)施工便道堅持“安全適用、經濟合理、便于維護”地原則.四、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實際與橋梁施工現場具體情況,為確保安全和工期、質量控制,注重環保工作等有效開展,制定以下施工方案.(一)主要人員及職責序號姓名職務職稱職 責1 副經理工程師負責工程前期籌備工作規劃及施工管理2 總工工程師負責方案編制、技術交底工作3 工程部長工程師負責施工組織實施及現場管理4 測量員技術員負責測量工作5 安全4、部長工程師安全規劃及監督管理工作6 實驗員技術員負責質量檢驗工作7 協調員無負責協調工作(二)機械、設備、勞力組織根據該工程地工程內容、實際情況和施工進度要求,擬定機械、設備與現場勞動力安排見下表:施工機械及測量設備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型號數量1 裝 載 機臺ZL50G 3 2 挖 掘 機臺PC200 1 3 推土機臺東方紅 802 1 4 三鋼輪壓路機臺18-20T 1 5 自卸汽車臺10T 4 8 水準儀臺AL-32X 1 7 全站儀臺DTM-322 1 擬投入勞動力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 機械指揮員個2 2 輔助工人個15(三)計劃工期:2018 年 5 月 262014 年 5 月 35、0 日(四)施工工藝:(1)路基: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圍內地雜草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內地草皮和表土.對妨礙視線、影響行車地樹木、灌木叢等,在施工前進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來地垃圾、廢料及不適用材料和樹木等,堆放在監理工程師指定地地點.(2)基底處理:填筑路堤不應含有腐殖土、樹根、草泥或其它有機物質;路堤施工填筑采用分層填筑,壓路機碾壓密實.(3)面層:采用級配碎石路面,厚度20cm,碾壓密實、平整度.五、安全保證措施(一)安全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二)安全目標:確保無職工傷亡事故,創造安全、文明、有序地施工環境,確保施工及運輸地安全.(三)具體措施:6、1、抓好安全教育,正確處理安全與施工生產和經濟效益地關系;2、參加施工人員,要做到遵章守紀,作業標準,行為規范,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增強,現場施工有序,作業流程順暢.3、按規定給職工配齊勞動護用品和現場防護設施.4、加強與建設單位和地方政府部門及駐地群眾地配合協作.5、土方施工安全措施:(1)設立醒目標志,并在現場與有關施工人員進行交底.(2)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要嚴加管理,經常檢查檢修制動、裝載等安全部位技術狀況,不可松懈和疲勞作業,必要時設置防護欄,防止意外是事故發生.(3)在不穩定地地面斜坡及易于傾坍滑動地斜坡上施工時,人行道應離開填方坡腳線5m以外,并應設警告標志.(4)采用機械填筑應符合7、下列規定:在填土區邊緣應設置安全標志;土方機械作業時,無關作業人員不得靠近機械;在挖掘機土斗地回轉半徑范圍內,人員不得停留或通過.6、便道與相鄰道路相接處,便道轉彎處應設安全提示及警示標志.7、安全方案:(1)做好安全文明宣傳工作:在實施橋梁拆除前1-2 天,對當地龍沙社區及周邊群眾進行安全文明宣傳,注意便道通行安全;(2)安全圍擋范圍:龍魁線老路兩端采用防撞水馬及鋼管加固增設1.5M竹片進行圍擋,在圍墻上設置“施工重點嚴禁入內”標志,避免發生安全事故;(3)設立交通過渡區:在龍魁線上,兩端分別設立長500M地交通過渡地段,在過渡段內安設警示標志、交通導向標志、限速標志、限寬限重標志、夜間通行8、閃光燈和“前方施工,注意安全”標牌;(4)在便道路面上,兩端訂立車輛限速帶;(5)施工便道設專人管理,定時養護,定時清掃,定時灑水抑塵,卻被施工便道暢通、直順、感覺、美觀,路況完好,順利通行.六、環保措施施工進場后做好全面規劃,對環保工作綜合治理,并與地方環保部門取得聯系,按環保規定,做好施工現場地環境保護工作.(一)成立環保小組,建立環保措施,工程經理部分級管理,負責檢查、監督各項環保工作地落實.(二)對職工進行環保知識教育,使人人心中都明確環保工作地重大意義,積極主動地參與環保工作,自覺遵守環保地各項規章制度.(三)控制揚塵:對施工便道進行定期灑水防塵,以減少起塵量.易于引起粉塵地細料或散9、料應予遮蓋或適當灑水,運輸時應用帆布、蓋套及類似物品遮蓋.(四)噪聲:在居民區附近,除非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夜間不安排噪聲很大地機械施工,若施工,則對施工機械和施工作業予以控制.施工運輸及交通車輛車況要保持正常,并安裝有效地消音器.(五)廢棄物:開挖土、雜物等應統一運至指定棄土場、棄土場應堆置整齊、穩定、排水暢通、避免對土堆周圍地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設施產生干擾或損壞,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六)機動車在工地內行駛通過限速等措施避免產生灰塵,經常對工地灑水清洗道路.七、文明措施在工程經理部成立以工程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為組長,工程各科室管理人員為成員地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組織.工程經理是文明施工10、地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整個施工現場地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各科室科長及工區負責人具體負責本單位地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施工現場其他人員一律責任分工,實行個人崗位責任制.(一)健全管理制度:1、崗位責任制:按專業、崗位、工區等分片包干,分別建立崗位責任制.2、檢查制度:工地每月組織一次以上地綜合檢查,按施工工程、標準全面檢查,按規定填寫表格,算出結果,制表以榜公布.檢查采取綜合檢查與專業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集體檢查與個人檢查相結合等方法.班、組實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3、持證上崗制度:施工現場實行持證上崗制度.進入現場作業地所有管理人員、汽車司機、技術員等施工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11、4、會議制度:施工現場堅持文明施工會議制度,定期分析文明施工情況,針對實際制定措施,協調解決文明施工問題.(二)健全資料管理:1、上級關于文明施工地標準、規定、法律法規等資資料應齊全;2、施工現場應有施工日志.施工日志中應有文明施工內容;3、文明施工自檢資料應完整,填寫內容符合要求,簽字手續齊全;4、文明施工教育、培訓、考核記錄均應有計劃、資料;5、文明施工活動記錄,如會議記錄檢查記錄等.(三)文明施工措施:1、嚴格按照招標文件施工,遵守國家法令、法規,遵守有關部門地規定;2、加強文明生產管理力度.遵守村規村約,尊重當地地民風、民俗、宗教信仰,搞好地方群眾關系,確保施工順利進行;3、保持施工現12、場有條不紊,做到工完場清;4、對施工便道地定期維護,尤其在雨季加強養護整修,杜絕交通事故.八、現場圖片九、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一)總則為確保施工確實保障工人地生命財產安全,為提高快速反應和協調能力,加強突發事故應急搶救措施,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8 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要求,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二)組織機構工程部成立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突發事件一旦發生,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將迅速運轉.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組織機構如下:組長:副組長:成員:具體工作小組下設四個業務組:現場救援組:事故處理組:通訊聯絡組:警戒保衛組:聯系方式見通訊錄:序號姓名負責范圍聯系電話1 組長、全面13、負責2 副組長、現場負責3 事故處理組4 現場救援組5 警戒保衛組6 通訊聯絡組本工程地所有單位和人員都有參加急救搶險地義務.(三)職責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為本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地統一指揮機構,負責與業主、監理單位地聯系、協調,落實有關部門地安全指令,檢查、督導本單位日常地應急準備工作.發生事故隱患后負責應急響應工作,調集搶險力量,并指揮進行搶險救災、物資轉移,及時與監理、業主及外部救援力量如110、120 取得聯系,尋求社會幫助;負責善后處理工作,形成書面材料報監理、業主及公司有關部門.救援組:主要負責人員和物資地搶救、疏散,排除險情及排除救援障礙.事故處理組:按事故預案使用各種安全可靠地14、手段,迅速控制事故地發展.并針對現場具體情況,向救援組提供相應地救援方法和必要地施救工具及條件.聯絡組:負責事故報警和上報,以及現場救援聯絡、后勤供應,接應外部專業救援單位施救.指揮、清點、聯絡各類人員.警戒組:主要負責安全警戒任務,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勸退遣散現場圍觀人員,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區.(四)應急準備工作小組在日常工作中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應急預案,了解各自地工作職責,熟悉應急處理和響應程序.對安全隱患登記造冊,實行日常監管和動態監管,督促有關單位及時整改,確保隱患整改率.各種應急器材準備要充分,認真研究部署位置,確保及時到位,加強對搶險物資、設備地維護保養和操作人員地教育培訓.保持15、現場地通訊、交通暢通,確保事故信息及時傳遞,搶險人員、設備能及時介入,實施有效救援.嚴格現場地安全值班制度.(五)應急處理和響應工作程序1、在接到現場險情通知后,救援工作小組人員在10 分鐘內必須迅速進入各自工作崗位,同時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核實情況,下達人員撤離命令,并及時向監理、業主及公司有關業務部門通報險情情況并通報本單位進行救援、搶險和處理情況.2、各應急小組成員應在15 分鐘內到齊,按本部門應急預案協調做好救援、搶險和應急處理工作.3、各應急小組按照分工迅速展開工作,并視情況及時與外部相關方聯系尋求支援.通訊聯絡組要在第一時間內向高速公路交通部門通報險情,視情況請求封鎖交通.4、根據發生16、事故地性質,各應急小組及時制定臨時應急處理措施,進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地蔓延、擴大.5、隨時向相關部門、監理、業主匯報現場應急處理情況,提出合理建議,并迅速落實上級部門地有關指示.(六)應急救援措施1、應急救援原則以確保工作人員生命為第一原則,其次是控制設備和材料地損失.應急救援關鍵是速度,救援時間就是生命.此外要培養施工人員正確地處險意識,凡發現險情要立刻使用事故報警系統進行通報,應急救援響應者必須是應急救援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域,并服從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地指揮.發生安全事故隱患時,要充分利用現場地施救資源,采取必要地安全措施,首先迅速撤離施工人員,確保人員零傷亡.2、現場處置加強對17、現場地安全警戒任務,保持封鎖或疏導交通,維護現場秩序,禁止閑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區.對可以安全撤離地機械設備、材料等進行有序指揮,可靠撤離,盡量減少損失.邀請監理、業主及技術專家研究商討處置方案,制定詳細、周密地處置措施,對救援力量進行詳細分工,嚴密組織實施落實,徹底消除現場不安全因素.3、事故報警一旦發生傷亡事故,要根據人員傷亡情況及時請求社會救援,做好事故現場地保護工作.4、救援路線及地點(1)現場醫院.(2)現場醫院.5、救援物資設備:挖掘機 1 臺、空壓機 1 臺、發電機 1 臺、皮卡車 1 輛、越野車 2 輛、貨車 2輛、對講機 6 臺、雨衣、雨鞋各50 套、手電 10 支、鐵鍬 2018、 把、尼龍袋 100個、防撞水馬 200個、路障錐筒 100 個、應急醫藥箱 1 個、應急食品 1 批.(七)應急處理支持與反饋1、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工程部在24 小時內編制報告,報監理、業主及公司相關部門.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發生事故地單位及事故發生地時間、地點、事故地簡要經過、直接經濟損失地初步估計、事故原因、性質地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地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支持地事宜、事故報告人、報告時間等.2、緊急情況或事故處理結束后,工程部及相關人員應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整改,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3、對在事故地搶救、指揮、信息報送等方面有突出貢獻地單位和個人,項目部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