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土方開挖施工方案(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3957
2022-08-12
15頁
71.54KB
1、天嬌華都項目14、 15、16#樓基礎承臺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四川昊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15 年 9 月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3三、土方開挖前的準備工作4四、施工部署4五、工藝流程5六、施工方法及質量保證體系6七、安全施工保障及文明施工910八、施工應急預案1113一、編制依據1、依據的資料、文件天嬌華都 14#、15#、16#樓基礎平面設計圖紙天嬌華都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施工勘察)2、依據的規范、標準國家現行的規范、規程、標準、規定:( 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 3)工程測量2、規范 GB50026-2007( 4)建筑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6)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 7)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 GBJ50202-2001(8)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 JGJ46-2005( 9)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范 JGJ33-2001(10)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11) 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規范 GB/T50502-2009( 12)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GB/T50328-20013、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國家、四川省、巴中市工程建設的各項方針、3、 政策、規定和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科學管理、內容全面、思路清晰,以確保施工安全為前提:可操作性強。(2)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做好保護環境、 積極防疫、文明施工、消防、保衛、健康等工作,做到保證體系完整,保障措施有力。施工全過程對環境破壞最小、占用場地最少,嚴格控制地表沉降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 保護地下水資源,并有周密的環境保護措施。(3)全面理解掌握施工圖紙、工程地質資料、檢測報告等內容,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應用技術手段,保證各項施工方案科學合理,降低工程成本。(4)充分研究掌握施工現場施工環境妥善處理施工組織和周邊接口問題,使施工對周邊的影響最小化。(5)本施工方案為基坑指導4、性的施工方案, 若設計和現場條件等出現變化,應及時與有關各部門聯系,并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另編制相關專項方案,配合本施工方案使用。二、 工程概況1、地質情況簡介根據地勘資料顯示該工程(14#、15#樓)場地環境類型為II類,從上往下分別為: 1 雜填土; 2粉質粘土; 3粘土;4 強風化砂巖;5 中風化砂巖。2、基礎工程概述本工程項目位于恩陽區張家碥,由巴中鑫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浙江城市空間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四川三譽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監理、四川昊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實施總承包。14#樓為地下一層,地上 20 層,高 62.7m,建筑面積為213390m,215#樓為地下一5、層,地上 21 層高 65.5m,建筑面積 29100m,16#商業22為地上 3 層高 17.9m,建筑面積 3890m,總建筑面積46380m。地下室裙房為框架結構,高層為剪力墻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建筑場地類別為類,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14#樓 0.000 相當于絕對高程H=373.60m;15#樓 0.000 相當于絕對高程H=371.40m。本工程 14#、15#樓采用旋挖混凝土灌注樁,直徑分別為:700、 800、 900。在旋挖樁施工前,已將場地進行回填、平整, 14#樓現場地絕對高程約為 366.00 米、 15#樓現場6、地絕對高程約為 365.10米; 14#樓抗水板頂標高: 366.75 米、 15#樓抗水板頂標高: 365.65米;承臺高度為: 0.60m1.80m ,14#樓電梯井、集水坑按場地標高開挖深度約為 2.6m;15#樓電梯井、集水坑按場地標高開挖深度約為2.8m;地勘報告和現場地質顯示除15#樓 1 軸 47 軸為強風化砂巖和中風化砂巖外其余開挖深度內均為雜土回填。開挖工作量不大難度不高,但根據現場實際地質情況,回填過程中在開挖范圍內存在約 0.3 立方大小的片石及出土工程量多, 全部人工開挖難度較大, 同時為減小對旋挖灌注樁的擾動,固選用小型機械輔助人工開挖,用塔吊、手推車配合清運土方。三7、土方開挖前的準備工作3.1 、熟悉圖紙、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相關規范,勘察施工現場。核對平面尺寸和坑底標高, 研究好開挖程序, 明確各專業工序之間的配合關系、施工工期要求。3.2 、在公司項目部的組織下,與承臺土方開挖的施工單位做好交接工作,布測交接場地標高并做好記錄,做為結算依據。3.3 、做好現場的安全措施工作。四、施工部署1、土方開挖分區根據施工圖紙與現場施工條件, 以及施工總平圖中和各單體建筑位置,將施工場地劃分為三個區段,即: 14#樓為 1 區;15#樓為 2 區; 16#樓為地 3 區;有組織地分步驟流水進行開挖施工。2、土方開挖順序開挖采取分段開挖,流水施工的部署,開挖順序為:8、14#樓15#樓16#樓。3、棄土處理多余土方用塔吊運至附樓區域。4、施工工期計劃14# 樓工期計劃 5 天、 15#樓工期計劃 10 天、(16#樓未開挖);上述工期以實際樁基及樁基靜荷載檢測完成時間開始計算。五、工藝流程14#樓:測量放線、定標高確定開挖的順序和坡度人工土方開挖至承臺底以上預留300mm(局部采用機械開挖)由人工清理至承臺底加墊層及防水厚度標高修整槽邊破樁撿底澆筑砼墊層放磚胎膜線砌筑磚胎膜磚胎膜抹灰高度超過1.2 米的磚胎膜加固承臺周邊回填夯實場地平整基礎墊層澆筑防水施工防水保護層施工鋼筋綁扎插墻柱鋼筋集水井、電梯井吊模底板砼澆筑。15#樓:測量放線、定標高確定開挖的順序和9、坡度機械開挖土方至承臺底以上預留300mm由人工清理至承臺底加墊層及防水厚度標高 修整槽邊破樁撿底澆筑砼墊層放磚胎膜線砌筑磚胎膜磚胎膜抹灰高度超過1.2 米的磚胎膜加固承臺周邊回填夯實場地平整基礎墊層澆筑防水施工防水保護層施工鋼筋綁扎插墻柱鋼筋集水井、電梯井吊模底板砼澆筑。六、施工方法及質量保證體系1、施工方法及措施根據基礎承臺施工圖,地下室抗水板底標高高于現場地標高,但局部承臺、集水井、電梯井深埋基礎從抗水板面到底標高最深處為2.8m。15#樓自然場地比抗水板底要求標高365.2m 低約 0.1m, 即挖土深度約為 2.8 m 。由于 1 軸 47 軸開挖部位均為堅石(中風化砂巖)施工難度較10、大而本工程承臺開挖不能放炮,均采用機械鑿石, 人工修邊。對取得的塊石及時用塔吊吊運至基坑2 米以外避免造成安全應隱患。14#樓自然場地比抗水板底要求標高366.3m 低約 0.3m, 即挖土深度約為 2.6 m 。根據開挖深度及擋土墻應力釋放要求,基坑土方從最深處的集水井、電梯井進行開挖,深度為自然地面往下約33.2m。然后階梯式后退,多余土方用塔吊運至附樓區域。及時對電梯井、集水井邊坡進行修整。1 承臺、集水坑、電梯開挖預留磚胎膜施工0.5m 的工作面。開挖深度不超過 2 米固不考慮支撐, 但應根據土質情況進行放坡,放坡系數不得小于規范設計要求, 挖土深度在 1.00m-2.00m, 按 111、:0.5 放坡;挖土深度在2.01m-4.00m, 按 1:0.75 放坡;如不需放坡時,應先沿灰線直邊切出槽邊的輪廓線。2 承臺、集水坑、電梯井采用機械開挖至底標高以上300mm后采用人工挖掘、修整,防止對基土擾動;3 旋挖樁周圍0.2m 內土方全部采用人工開挖,挖掘機在清理大的石頭時不得直接挖至樁邊,同時應注意旋挖樁的保護。4 在開挖過程中和敞露期間應防止塌方,必要時應加以保護。在開挖槽邊棄土時,應保證邊坡的穩定。當土質良好時,拋于坑邊的土方(或材料)應距槽(溝)邊緣0.8m 以外,高度不宜超過l.5m 。在柱基周圍、墻基或圍墻一側,不得堆土過高。5 開挖后的土方,在場地有條件堆放時, 一12、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應一次運至回填區或棄土處,避免二次搬運。6 破樁:該工序同土方工程同時進行,破樁時先根據樁上標高線確定預留樁頭高度后,沿樁周邊將鋼筋鑿出,鋼筋不準隨意彎曲,再將中間砼鑿除,鑿至墊層上皮另加100mm 的標高處,將砼殘渣運出。7 墊層澆筑:墊層澆筑前應在場地內進行標高定點,在完成承臺、基礎梁底修整土面上釘短鋼筋頭作為標高控制點。根據圖紙要求墊層采用 C15 砼澆筑 100mm 厚,同時考慮磚胎膜厚度為240mm 及抹灰厚度加防水保護層的厚度, 應沿承臺周邊外擴350mm400mm 澆筑。2、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 基本要求1):嚴格按照公司質量保證的要求開展工作,使質13、量工作貫穿于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各道工序。堅持三級檢查驗收制度,嚴把分項工程驗收關。在每個分項或工序施工過程中,認真執行操作班自檢、施工員全面檢、質量員核驗檢三道關。2): 抓好質量預控和質量意識教育。 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規范、操作規程和質量檢查標準, 進行技術交底和質量通病防治教育, 使施工人員了解工程概況, 掌握工程要領及質量要求, 做到人人心中有標準,個個心中求質量。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管理責任制,做好各級質量交底。3):嚴把質量關。根據施工日記確定旋挖樁施工的日期,確保旋挖混凝土灌筑樁養護期齡在21 天以上的方可進行開挖。4):使用機械開挖時,樁邊預留200mm土壤由人工配合清14、理;如遇片石嵌入樁身, 必須由人工用風鎬或電鎬將片石錫出,機械不得直接將片石強行挖出, 更不能用破碎頭將片石打碎,盡量避免對樁身的擾動。5):在挖掘機進入樁群時,對高出地面的樁不得碰撞、攆壓,對平于地面的樁應先進行覆蓋,覆土厚度不小于600mm,方可從樁上通過,且不能直接于樁上作業。2 施工保證措施1):組織技術交底, 向班組進行技術操作和質量標準的交底工作;2):嚴格按設計圖、施工方案和施工規范等組織指導施工;3):開挖過程中應由專職技術人員全程跟蹤監控,按本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盡量減少對樁的擾動;4):及時排清基坑積水,避免基坑長期浸泡。3 質量保證體系1): 質量保證體系:1.1 實行全面15、全員、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建立由班組、施工隊、項目部組成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鑒于本次開挖地質情況復雜,需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對存在的問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協同監理、四方制定對策,確保質量。 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監理程序,服從監理工程師各項指令。1.2 加強技術管理:認真貫徹各項目技術管理制度、開工前落實各項人員崗位責任制, 做好技術交底, 使每個施工人員做到對工程的總體要求明確,對本崗位職責、質量和技術要求有深刻了解。1.3 實行項目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信息網絡,項目技術負責領導下的質量管理小組,具有檢查、監督、指導各班組、各工序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果的權利,并將檢查結16、果上報項目經理部,做為考核班組和個人的依據并與經濟收入掛鉤。1.4 對影響成果質量的關鍵工序明確責任人,前一道工序對下道工序負責,凡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前道工序不糾正不得轉入下道工序。1.5 實行技術員 24 小時跟班作業制度,嚴格掌握各工序的質量標準,防患于未然。1.6 認真做好各種原始記錄施工日記,做到準確、及時、齊全,整理匯總反饋信息,進一步指導施工。2):組織保證措施2.1 項目經理為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對質量安全負全責;2.2 項目經理部的所有施工人員在項目經理的統一指揮下,分工協作負責督促檢查各工種施工質量;2.3 整個工程施工,均應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進行。七、安全施工保障及文明施工17、1、安全施工保障、基坑開挖1) 基坑開挖深度超過 1.5m 時,按土質和深度放坡, 必須在邊沿設兩道護身欄桿,夜間加設紅色標志。人員上下基坑應設坡道或爬梯。2) 基坑邊緣堆置土方或建筑材料或沿挖方邊緣移動運輸工具和機械,一般應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少于2m,棄土堆置高度不應超過1.5m,重物距邊坡距離:汽車不少于3m,起重機不小于4 米。3) 用手推車運土,應先平整好道路,并盡量采取單行道,以免來回碰撞;用塔吊運土,土方必須用吊斗轉運,且不準裝的過滿,用四個卡環分別將鋼絲繩鉤于四個角的圓鋼環中, 進行起吊(不得只鉤吊斗兩角,以防吊斗在高空中突發傾斜,出現高空落物現象) 。4) 機械破碎堅石時作業 518、 米內嚴禁人工作業避免飛濺的石塊造成人員傷害。5)塔機吊籃吊運塊石時必須擺放平整不得晃動避免吊運途中掉落。6) 考慮減小對旋挖混凝土灌注樁的擾動,機械夜間不得作業。、人工挖土1) 開挖深度超過 2m時,必須在周邊設置牢固的安全防護欄, 并立掛密目安全網。槽深大于 2.5m 時,應分層挖土,層高不得超過 2m,層間應設平臺。平臺寬度不得小于 0.5m。作業時兩人橫向間距不得小于 2m,縱向間距不得小于 3m。嚴禁掏洞挖土、搜底擴槽,嚴禁在槽內或坑坡腳下休息。2) 坑、溝根據情況必須設置上下坡道或安全梯。進出上、下坑溝必須走安全通道、安全梯。安全通道、安全梯間距不宜大于 50m。嚴禁攀登固壁支撐上19、下, 或直接從槽、坑、溝邊壁上挖洞攀爬上或跳下。3) 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地內。4) 夜間作業,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機破泥塔械樁工吊班班班班組組組2、文明施工基礎土方開挖,安排好施工計劃盡量避免在中午和夜間進行產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業??刂剖┕がF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 道路做硬底化, 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底化部位,要定期壓實地面和灑水, 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 應灑水濕潤。八、施工應急預案1、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緊急狀態下的應急指揮部,由項目經理擔或現場負責人任總指揮,指揮部20、成員共3 人,分別是項目施工員、項目安全員、項目材料員。指揮部辦公地點設置在項目部會議室。2、本項目人員配置項目經理:唐民現場負責人:嚴政()項目技術負責人:廖世彬()項目安全員:丁文丹()項目材料員:許冬梅3、物質配置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注1反鏟挖掘機臺190 型斗容量 0.2m 32手機把53鋼管M30048 3.04污水泵只25水泥T206擔架付27鐵楸把108水準儀臺1DJD2-PG9配合挖土工人人204、通信聯絡1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 2 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3 常用電話: 119、120巴中恩陽區人民醫院:(0827)3365305,(0827)33622195、應急救援反應機制巡視監測發現險情、 上報應急指揮部相關人員應急指揮部上報公司同時做出應急響應、 啟用應急預案組織相關人員搶險并調用相應應急物資,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損失降到最小險情解除后事故總結分析并上報公司。6、應急救援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