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輸電線路帶電封網跨越施工方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019
2022-08-12
14頁
22.55KB
1、架空輸電線路帶電封網跨越施工方案在鳳凰-西山-東郊 750kV 輸電線路工程施工中,跨越電力線路較多,220kV 送電線路跨越7 次,110kV 送電線路跨越 5 次,35kV 送電線路跨越4 次,跨越線路較高,跨越交叉角度較小,普通的鋼管跨越架及竹子跨越架很難搭設,搭設跨越架占地面積較大,征用土地困難,被跨越的電力線路多是重要的供電線路,辦理停電跨越困難,為了確保工期,安全施工,為此項目部QC 小組針對帶電跨越施工進行研究,確定采用帶電封網方式進行跨越施工,下面以帶電跨越 220kV 鳳嘉線一、二回線路為例進行闡述。新建鳳凰-西山-東郊 750kV 輸電線路工程架線跨越鳳嘉220kV 一、二2、回送電線路施工,屬于大型基建作業現場。被跨越的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是鳳凰變電所的重要輸出線路通道,根據現場勘測,被跨越220kV 鳳嘉線為同塔雙回線路,被跨越線路較高,停電施工難度較大,故采取帶電封網的方式跨越作業,為保證跨越架線施工順利完成以及被跨線路安全運行,特編制如下作業方案。01 工程概況鳳凰-西山-東郊 750kV 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標段起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瑪納斯縣的750kV 鳳凰變電站,止于止于呼圖壁縣呼圖壁河東岸J25,路徑長度64.581km,單回路架設導地線,共計139 基鐵塔,設計風速為 29m/s、31m/s,最大設計覆冰為10mm,導線型號:LGJ-43、00/50;地線型號:JLB20A-150 和 GJ-120、OPGW-150 和 OPGW120。02 作業內容2.1 跨越基本情況G1-G10 放線段架線施工時,在 G2-G3 檔內跨越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跨越位置在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0002 號和 0003 號鐵塔之間,距0002 號塔 136m 處。本線路G2-G3 檔距為368m;G2 塔型為JG3H-48m,全高66m,導線橫擔寬度為23m;G3 塔型為ZB292H-57m,全高64.4m,導線橫擔寬度為 39.6m;兩塔位掛點間高差為9m。鳳嘉220kV 送電線路為雙回線路,兩線路交叉點處鳳嘉220kV4、 地線對地垂直高度為34m;兩地線寬度與中相同為12.6m,上線寬度為8.6m,下線寬度為10m,線路跨越交叉角7740,交叉跨越點距G2 塔中心水平距離55m,220kV 鳳嘉送電線路地線與G2 塔掛點間高差為14m。2.2 跨方案的確定本跨越檔內鳳嘉220kV 送電線路為雙回線路,為確保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正常運行,利用 G2 和 G3 塔的自身高度和距離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較近的自然條件,在G2 號-G3 號塔之間搭設3 相寬 6m、長 32m 的絕緣玻璃鋼管封網索道,遮護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G2 號塔采用鐵塔橫擔最為索道桁架,G3 號塔在上下曲臂節5、點處安裝臨時橫擔作為索道桁架,用6 根16 迪尼瑪絕緣繩和27 根絕緣玻璃鋼管和8 根定長絕緣繩封頂形成三道6m 寬遮護網,遮護鳳嘉220kV 一、二回送電線路跨域區段。絕緣鋼管索道遮護網搭設好后,再進行導、地線、光纜的展放、平衡掛線、緊線作業及附件安裝。03 跨越架線前基本準備3.1 技術準備張力架線段為G1-G10,跨越檔在G2-G3。施工圖經過會審,設計進行了施工圖交底。架線作業指導書、跨越220kV 電力線施工方案等施工方案按照要求程序進行了編審批。3.2 人員準備管理人員、施工人員(跨越架搭設隊20 人、架線施工隊30 人、附件安裝隊30 人)齊全,到達指定崗位或待命。所有參加跨越架6、線的施工人員接受崗前培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所有參加跨越架線的施工人員作業前必須參加施工安全技交底。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有有效證件,如高處作業工、絞磨工、磨尾工。普工必須在技工的帶領下作業。3.3 材料準備架線所需材料運抵張、牽場,擺放整齊、規范,標示清晰,經過現場檢驗合格,規格、數量滿足施工需要。3.4 機具準備放線段導地線滑車已經事先懸掛完畢。張牽場錨線地錨、索橋跨越架地錨已埋設完畢,檢驗合格。張牽設備已按施工要求進場,安裝就位,并試運行調試狀態良好。動力傘使用前報審批完成,并提前運至現場。跨越架跨越申請批準后施工的前一天運至作業現場,調試狀態良好。其他有關施工工器具按要求準備并運至現場,7、工地檢驗合格。3.5.帶電跨越申請派專人按照程序與運行單位辦理帶電跨越申請、帶電線路退出重合閘申請以及工作票。填寫分組作業施工任務單,明確工作范圍、安全措施和工作班成員及工作內容。3.6.通道協調前期人員與屬地局前期負責人、線路走廊屬地地方村鎮政府前期配合人員、土地承包人事前取得良好溝通,在施工過程中避免阻攔現象。3.7.材料檢測本次跨越使用的絕緣迪尼瑪繩耐壓為220kV-500kV,使用前應到檢測單位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時注意采取絕緣繩的防潮措施,絕緣繩用木桿架搭設平臺放置,避免與地面直接接觸。04 作業流程4.1 施工工藝流程圖 帶電跨越張力架線施工工藝流程圖4.2 施工原理8、利用在新建線路G2 號橫擔和G3 號塔鐵塔上安裝輔助橫擔,作為承載索定位裝置,每項導線通過鐵塔橫擔和輔助橫擔安裝2 條承托繩,在承托繩間安裝封網裝置,形成對被跨電力線路的防護體系,再開展跨越架線。在架線正常狀態下,各種線索均為帶張力在跨越系統上方懸空通過,不會對被跨越線路造成影響。當導引繩、牽引繩、導地線在跨越放線區段發生跑線時,線繩會落在封網裝置上,從而將其載荷傳遞到承托繩上,使承托繩受到較大的垂直載荷。現場平面布置如下圖圖一所示。圖跨越系統布置示意圖圖中:1-錨固系統 2-調節裝置3-鋼絲繩套 4-抗彎連接器5-懸吊鋼絲繩6-輔助橫擔7-承托滑車 8-封頂網繩 9-承托繩4.3 跨越點基本9、數據4.3.1 跨越點基本數據4.3.2 跨越示意圖圖G2-G3 跨越斷面圖圖G2-G3 跨越鳳嘉雙回線平面示意圖05 施工方法5.1 施工準備5.1.1 施工前對跨越系統的承托繩進行驗算選擇確定5.1.1.1 放線張力計算:(1)展放導線施工施工過程:先由一根15 小牽繩牽引 18 中牽繩,由中牽繩“一牽五”的方式展放五相的小牽繩,然后再由一根18 的導引繩牽引一根28 的牽引繩,最后由28 的牽引繩采用“一牽六”的方式展放導線。(2)導線及引繩的技術參數(3)用18 引繩牽引 28 引繩時的線索比載為m1=0.303;用 28 引繩牽引導線(“一牽六”)時線索比載為 m2=2.38;因m110、(4)因為當地大風天氣較多,為確保絕緣網對被跨越電力線路安全距離,將增加1m 的安全裕度,跨越凈距 h 高于地線3.5m,如跨越示意圖所示,根據拋物線公式推導出任意點的弧垂公式:f(x)=k S1S2 式中:k=q/(2t cos)q-為導線的單位線長重;-為兩塔位懸掛點高差角;t-為水平張力,S1、S2-為相鄰桿塔距被跨越點的距離。故:K=1.511/(2 3000COS(124)=0.0002519 S1=55m,S2=313m,H=35m,=124。f(x)0.0002519553134.33m f(x)48+55tan124-34-h11.84m 代入公式f(x)=k S1 S2 與 11、k=q/(2t cos)得:t=q S1 S2/(2 f(x)cos)=3.01255313/(211.84cos124)=21.9kN。而本次展放牽引繩選取的張力為120 kN,此時該跨越點的放線弧垂為m,跨越凈距為4.5m,鳳嘉一二回線在該處導線對地線的距離為4.5m,被跨越導線距離鳳嘉一二回線導線距離為15.2m,放線時弧垂滿足導線對鳳嘉一二回線地線的安全距離。5.1.1.2 封網長度計算:新建線路單向導線封網長度計算;L1B/sin+Bw/tan+2Lb 式中:L1-新建線路單項導線封網長度;B-被跨越電力線路兩邊線的水平距離;Bw-單項導線的封網跨度,取 6m;-新建線路與被跨越線路12、的交跨角;Lb-封頂網裝置伸出被跨越電力線路的保護長度,10-15m。L1=10/SIN77 40+6/tan7740+210=31.55。經計算,本跨越封網長度32m 5.1.1.3 承載索的受力計算在施工中封網迪尼瑪繩選用16 主承托繩,破斷力為213kN,本工程G2-G3 封網遮護220kV 鳳嘉帶電線路跨度為32m,考慮六倍的安全系數,若出現跑線,承托繩承受的最大荷載為:Q=k1k2gqLn6 式中:k1-動載荷系數,取1.2;k2-不平衡系數,取1.2;q-1kg 等于 10N g-單位導線的重量;L-跨越距離;n-導線的根數;Q=1.21.21.511106666=51.7kN 計13、算結論:通過計算,在網架距離被跨越電力線路上方3.5m 距離情況下,各種繩索在距離網架高度1.5m 展放是受力滿足安全要求。繩索控制一覽表:5.1.1.4 承托繩、絕緣玻璃鋼管、牽引繩選用(1)承托繩選用16 的迪尼瑪繩,其力學特性:拉斷力為215.3kN,拉斷伸長率為3.8%,單位重量為0.132kg/m。(2)次級導引繩選用 18 的錦綸繩,其拉斷力為123.4kN。(3)選用 607m 絕緣玻璃鋼管共計27 根,每根絕緣桿重量18kg,集中負荷172kg。5.1.2 施工前必須由專人負責聯系運行單位,書面申請被跨越線路退出重合閘,并辦理工作票等相關手續。工作前工作負責人交代好工作任務和安14、全注意事項,加強現場監護。同時請監理公司、運行單位派專人加強現場監護。5.1.3 開挖錨固承托繩地錨,地錨的深度不小于1.8 米,馬道夾角為45 度角,挖設地錨時要查清附近是否有地下管道及光纜設施,采取有效避讓措施。5.1.4 懸掛放線段導地線放線滑車。5.1.5 施工前對所有絕緣繩網進行絕緣性檢測和外觀檢查。5.2 滑車布置與輔助橫擔的安裝5.2.1 G3 號塔輔助橫擔懸掛 5.2.1.1 G3 號鐵塔懸掛圖 G3 號鐵塔輔助橫擔及懸掛滑車布置圖輔助橫擔抱桿規格60060044m,抱桿懸掛高度為橫擔底面下9m 處,抱桿懸掛在G3 號塔的大號側上曲臂上,橫擔與曲臂接觸點采用木方與塔材之間進行隔15、墊,防止損壞塔材,抱桿與塔材接觸點固定為4 點固定,固定位置分別在上曲臂的兩根主材上,抱桿的垂直方向采用六點懸掛,分別為輔助橫擔頭與鐵塔橫擔頭連接,連接采用15 的鋼絲繩套與5T 拉鏈葫蘆連接,便于調整抱桿垂直方向均勻受力,其余輔助抱桿上各點連接分別為每相索道承托繩滑車掛點處,橫擔連接點選擇鐵塔橫擔的主材與斜才節點處。5.2.1.2 輔助橫擔起吊采用兩點水平同時起吊起吊滑車布置在橫擔的兩個端頭,在 B 腿、C 腿布置轉向滑車,采用兩3 噸機動絞磨吊裝。5.2.2 G3 號塔索道滑車的懸掛G3 號塔索道滑車每相懸掛5 個滑車,外側兩個滑車為承托繩滑車,滑車間距為6m,臨近索道滑車內側的兩個滑車為16、索道排架牽引繩滑車,索道滑車與排架滑車間距為0.5m,中間的滑車為循環繩滑車,滑車懸掛高度為0.3m,采用 15 的鋼絲繩套懸掛。5.2.3 G2 號塔索道滑車的懸掛G2 號塔索道滑車每相懸掛5 個滑車,外側兩個滑車為承托繩滑車,滑車間距為6m,臨近索道滑車內側的兩個滑車為索道排架牽引繩滑車,索道滑車與排架滑車間距為0.5m,中間的滑車為循環繩滑車,滑車懸掛高度為0.3m,采用 15 的鋼絲繩套懸掛。為了保證每相排架對展放導地線的保護,邊導線滑車向塔內側位移3m 懸掛,跨越索道搭設完成后將兩邊相的中間循環滑車換為導線放線滑車,中相導線滑車利用型V 套懸掛在轉角內側的兩根主材上。圖直線塔輔助橫擔17、布置示意圖圖 耐張塔橫擔布置示意圖5.2.4 網架地錨的布置5.2.4.1 在 G2 號小號側布置9 個網架地錨距離G2 號塔 100m,索道繩地錨間距6m,在兩索道繩中間布置一個排架錨固地錨。5.2.4.2 在 G3 號塔大號側 100m 處每相布置3 個地錨,索道繩地錨間距6m,兩索道繩中間布置一個排架牽引地錨。地錨布置圖如下:圖G2-G3 跨越 220kV 鳳嘉線跨越架搭設布置圖5.2.5 輔助橫擔拉線地錨的布置為了平衡網架索道繩對輔助橫擔產生的水平分力,輔助橫擔需要加設反向受力拉線,在順線路大號80m 處布置三條拉線地錨,輔助橫擔補強拉線如下圖:圖G3 號輔助橫擔的拉線布置圖5.2.618、 跨越架位驗收跨越架搭設完畢后通知運行單位驗收,網架控制高度符合安全距離后,運行單位批準后進行下步施工。5.3 展放初級導引繩220kV 鳳嘉一、二回線退出施工準備重合閘后,利用動力傘展放一根4 的迪尼瑪繩,展放過程中盡量做到 4 迪尼瑪繩不與導線接觸。圖動力傘展放初級導引繩工藝流程5.3.1 施工準備利用鳳凰變附近的公路進行動力傘起飛場地,并詳細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人員分工落實,跨越塔位高處接線人員到位,通信暢通,在跨越塔位地線支架上安裝醒目的標記。5.3.2 初級導引繩安裝動力傘初級導引繩為4 的迪尼瑪繩,本次安裝盤長為500m。圖 動力傘展5.3.3 初級導引繩展放動力傘起飛前應該確19、認風速、風向、障礙物,順利起飛后,告知塔上高處人員,并與飛行員保持聯系。5.3.4 沙袋拋扔當展放開始的第一基塔上人員看到動力傘后,應用對講機通知飛行人員,動力傘距離起始塔位約200m 時,調整飛行高度,與即將通過的鐵塔凈空距離不宜過高,將沙袋拋扔下。當引繩接觸到鐵塔時,高空人員將引繩抓住,移至線路一側并固定,飛到相鄰塔位拋下沙袋后,初級引繩展放完畢。5.3.5 動力傘返航動力傘返航后達到起降場前,用報話機通知地面指揮人員,并由指揮人員指揮降落。5.3.6 迪尼瑪繩連接將已經展放完畢的初級導引繩與16 迪尼瑪繩連接。5.4 展放承載索及牽引網5.4.1 利用已經展放完畢的初級導引繩,以一牽一的20、方式張力展放一根循環繩(16 的迪尼瑪繩)。5.4.2 利用已經展放完畢的16 的迪尼瑪繩穿過G2、G3 輔助橫擔下方外側滑車,用16 的迪尼瑪繩采用“一牽三”的方式牽引兩根16 的迪尼瑪和另一根16 的迪尼瑪繩(作為循環繩、牽網繩)。兩根迪尼瑪繩作為承托繩,承托繩前后端通過抗彎連接器,與地面的鋼絲繩連接。承托繩一端直接連接在地錨上,另一端通過手板葫蘆與地錨連接。5.4.3 每項導線布置兩條承托繩,由于地線掛點與邊導線掛點水平間距相差2m,網架滿足同時保護的要求,故邊線與同側的地線共用一個網架。承托繩展放完畢后,根據需要收緊手板葫蘆,使承托繩的弧垂符合施工要求。5.5 安裝封網裝置5.5.1 21、根據被跨越電力線路與跨越檔的具體位置,在每相導線的2 條承托繩之間安裝封網裝置。5.5.2 在安裝每條承托繩過程中同時牽引兩條牽網繩,為牽拉封網裝置做好準備。5.5.3 封網裝置與輔助橫擔上的牽引網連接好后,由高空作業人員將絕緣網兩側的滑輪裝置逐一掛在承托繩上,另一側塔位施工人員牽拉牽網繩,并將絕緣網牽拉至被跨越電力線路上方。5.5.4 在 G2 塔上進行安裝絕緣玻璃鋼管,每相牽引網由10 根 607m 和 9 根166m 的定長絕緣繩組成,第一根安裝絕緣玻璃鋼管,第二根為定長絕緣繩,第三根為絕緣玻璃鋼管,以此類推,絕緣玻璃鋼管與定長絕緣繩間距為2m,最終形成長度為35m 的遮護排架,封網裝置22、布置示意圖見下圖。注:圖中為示意圖,每項具體安裝玻璃鋼管和定長絕緣繩見材料表。圖跨越網架裝置布置示意圖圖中:1-承載索;2-牽網繩;3-網繩連接繩;4-封網繩;5-絕緣撐桿;6-承網滑輪;7-撐桿滑輪;8-掛鉤。5.5.5 當封網裝置均勻覆蓋在被跨越電力線路上方時,將牽網繩錨固在地面上。5.5.6 再次調整承托繩一端的手板葫蘆,使承托繩的弧垂滿足施工要求。5.5.7 索道跨越架搭設完成后,在 G2、G3 的每根索道繩上采用專用卡具和15 的鋼絲繩套連接錨固到鐵塔上,對網架進行二道保護,跨越當內的導地線滑車相同采用二道保護措施。5.6 張力展放導引繩、導地線5.6.1 在鋪設絕緣網的同時,各牽引23、一根次級牽引繩(16 的迪尼瑪繩),將每條次級牽引繩放在對應的放線滑車中,通過抗彎連接器與導引繩(16 引繩)相連。5.6.2 利用機動絞磨將導引繩牽引通過跨越塔位,與另一側的導引繩相連,并錨固在地面。5.6.3 所有放線段導引繩連通完畢后,利用張牽機對導引繩升空。5.6.4 全線導引繩升空完畢后,利用導引繩牽引地線、牽引繩(28 大牽繩)、導線。5.7 緊線附件安裝放線完畢后,在跨越架所在的耐張段完成緊線、附件安裝。5.8 拆除跨越系統跨越檔所在耐張段附件安裝完畢后,即可拆除跨越架不停電系統,拆除跨越架前通知運行單位有關人員到位同意拆除作業后方可作業,拆除作業按安裝的逆程序進行。拆除承托繩、24、循環繩均應帶張力拆除,避免繩索落于被跨越電力線上,在拆除最后一個循環繩時,高空作業人員通過已經展放完畢的導線,采用走線的方式將該繩索從被跨越電力線上方拆除。5.9 索網跨越架搭設注意事項在帶電體附近作業時人體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應滿足規定。索網承力索、固定繩地錨位置確定:檔距內的索道地錨位置根據被跨越線路高度、跨越處封網繩與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索道的弧垂來確定。地錨分坑由項目總工現場負責核定。絕緣繩、網的使用,必須符合本跨越施工方案的要求1)絕緣繩、網應進行外觀檢查驗收,不允許有破損,損股現象。2)必須進行機械強度和電氣性能試驗,試驗結果符合要求。3)絕緣繩保養必須放置干燥的專用箱,使用25、前應烘干。4)絕緣繩不允許進行壓線、防止過熱拉斷。5)絕緣繩連接必須編制端環連接,不允許系扣方式連接。6)使用過程中網、繩與地面隔離。索網搭設所用的滑車、鋼繩套、卸扣、鏈條葫蘆等工具使用前均應進行認真檢查,凡有損傷、變形、腐蝕等現象的不得使用。索道搭設必須由現場施工負責人指揮。在收緊承力索的同時,要注意觀察鐵塔橫擔受力情況,鐵塔下橫擔補強拉線要緊固。臨近帶電體作業,上下傳遞物體時必須使用絕緣繩索,作業全過程應設專人監護。索網越線架一旦開始設置,就必須在承力索兩端錨固地錨處安排專人員進行晝夜看護,嚴禁任何人員觸動或調整錨固裝置。索網跨越架搭設好后應經項目部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跨越架下方設置醒目警告牌。跨越施工完成后,應盡快將帶電線路上方的索網拆除。06 帶電跨越施工總結通過帶電封網跨越220kV 輸電線路施工與其它跨越方式比較,從工期和效益上都是可取的施工方式,帶電封網作業需要詳細調查線路跨越地形,根據不同地形編制不同的封網措施,帶電封網可以減少占用土地面積,同時施工工期較短,一般情況下,準備工作做好后,一天就可以完成封網,一天可以完成拆網工作,如采用抱桿跨越架或鋼管跨越架,不但占地面積較大,而且施工工期需較長,安全風險較大。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