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施工方案(最終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142
2022-08-12
8頁
2.66MB
1、碳纖維加固圖片鋼筋混凝土塑山有以下幾點組成:1、基礎:根據基地土壤的承載能力和山體的重量,經過計算確定其尺寸大小。通常的做法是根據山體底面的輪廓線,每隔4m做一根鋼筋混凝土樁基,如山體形狀變化大,局部柱子加密,并在柱間做墻。2、立鋼骨架:它包括澆注鋼筋混凝土柱子,焊接鋼骨架,捆扎造型鋼筋,蓋鋼板網等。其中造型鋼筋架和蓋鋼板網是塑山效果的關鍵之一、目的是為造型和掛泥之用。鋼筋要根據山形做出自然凹凸的變化。蓋鋼板網時一定要與造型鋼筋貼緊扎牢,不能有浮動現象。3、面層批塑:先打底,即在鋼筋網上抹灰兩遍,材料配比為水泥 黃泥 麻刀,其中水泥:沙為1:2,黃泥為總重量的10%,麻刀適量。水灰比1:0.42、,以后各層不加黃泥和麻刀。砂漿拌合必須均勻,隨用隨拌,存放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初凝后的砂漿不能繼續使用。4、表面修飾:主要有兩方面的工作。(1)皴紋和質感:修飾重點在山腳和山體中部。山腳應表現粗曠,有人為破壞、風化的痕跡,并多有植物生長。山腰部分,一般在1.8-2.5m處,是修飾的重點,追求皴紋的真實,應做出不同的面,強化力感和楞角,以豐富造型。注意層次,色彩逼真。主要手法有印、拉、勒等。山頂,一般在2.5m以上,施工時不必做得太細致,可將山頂輪廓線漸收同時色彩變淺,以增加山體的高大和真實感。(2)著色:可直接用彩色配制,此法簡單易行,但色彩呆板。另一種方法是選用不同顏色的礦物顏料加白水泥再加3、適量的107膠配制而成,顏色要仿真、可以有適當的藝術夸張,色彩要明快,著色要有空氣感,如上部著色略淺,紋埋凹陷部色彩要深,常用手法有灑、彈、倒、甩;刷的效果一般不好。光澤:可在石的表面涂過氧樹脂或有機硅、重點部位還可打蠟。還應注意青苔和滴水痕的表現,時間久了,還會自然地長出真的青苔。5、其他:種植池種植池的大小應根據植物(含塑山施工現場土球)總重量決定他的大小和配筋,并注意留排水孔。給排水管道最好塑山時預埋在混凝土中,做時一定要做防腐處理。在獸舍外塑山時,最好同時做水池,可便于獸舍降溫和沖冼,并方便植物供水。養護在水泥初凝后開始養護,要用麻袋片、草簾等材料覆蓋,避免陽光直射,并每隔2-3小時灑4、水一次。灑水時要注意輕淋,不能沖射。養護期不少于半個月,在氣溫低于5時應停止灑水養護,采取防凍措施、如遮蓋稻草、草簾、草包等。假山內部鋼骨架,老掌筋一切外露的金屬均應涂防銹漆,并以后每年涂一次。本工程鋼筋混凝土塑山加固:一座塑石假山的建成,并不意味著這座景觀是永久性的,還需要我們的后期維護及保養。通常我們每隔幾年對塑石假山進行維護保養,保養的內容有:內部骨架加固、表面修補、補色。1、內部骨架加固,主要是對塑石假山內部的原有鋼結構部分進行除銹及支撐加固,幾年的風吹雨打,鋼骨架部分已有腐蝕、生銹等情況出現,采取打磨除銹、補刷防銹漆和防腐漆等措施。塑石假山的內部骨架支撐加固,主要是對于豎向的骨架部分5、進行橫向的加固,增加熱鍍鋅角鋼剪刀撐焊接,在缺少立柱處底部澆筑混凝土增加新的鋼架形成新的鋼骨架網絡。2、碳纖維網格布加固,此次加固以原有骨架為基礎,以原有塑石為外膽在里面進行碳纖維加固(不動外觀,不會對植物造成影響),先用風機對施工部位進行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涂底膠,將粘接膠按比例在干凈的容器中調和拌勻厚放置5分鐘左右,待其熟化,均勻涂抹于粘貼部位,涂面膠,涂刷面膠前用指尖觸底膠部位,以不粘手為宜,即可涂刷面膠,粘貼碳纖維布,按要求裁好碳纖維布用手輕壓貼于需粘貼的部位,順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出氣泡,使樹脂充分浸透碳纖維布,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布,碳纖維布粘貼結束,刷一層面膠,使膠充分浸入碳6、纖維布中去,然后按上述程序粘貼第二層碳纖維布,頂面碳纖維網格布為200mm寬縱橫粘貼,間距200mm,立面碳纖維網格布為200mm寬縱橫粘貼,間距500mm,待碳纖維干燥后面層噴射聚合物砂漿。3、表面修補部分,主要是對塑石假山的塑面層出現的開裂、風化部分進行修補,塑石假山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經受外力的沖擊或者撞擊(例如人的攀登、地基的下沉和側移),就有可能出現開裂和風化等情況。出現以上的情況,需水泥砂漿修補。 4、局部補色部分,主要是防止塑石假山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受風吹雨打,而出現的掉色、脫色、褪色而進行的補救措施。一般情況下,按照塑石假山的原色進行調配、噴涂。5、施工通風,因施工時會產生大量7、的對人體有害氣體,應在假山內部增加風機進行排風,增加通風口以促進內外空氣對流,不造成施工人員和植物的傷害。6、施工垃圾清理,施工時應做到隨干隨清理的施工現場,做到完活場地清,以保證現場的清潔。碳纖維加固技術原理 :外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技術是通過在混凝土結構外部粘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片材,通過二者協同受力,達到加固目的。碳纖維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彈性模量、重量輕及耐腐蝕性好等特點,其抗拉強度是普通鋼筋的十倍左右,彈性模量略高于普通鋼筋的彈性模量。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所有碳纖維材料主要為兩種:碳纖維材料與配套樹脂。其中碳纖維的抗拉強度為建筑鋼材的十倍,而彈性模量與鋼材相當,某些(如高彈性)碳纖8、維的彈性模量甚至在鋼材的兩倍以上,且施工性能與耐久性良好,是一種很好的加固修復材料;配套樹脂則包括底層樹脂、找平樹脂及粘結樹脂,前兩者的作用是為了提高碳纖維的粘結質量,而后者的作用則是使碳纖維與混凝土能夠形成一個復合性整體,并且共同工作,提高結構構件的抗彎、抗剪承載力,達到對結構構件進行加固、補強的目的。采用碳纖維布加固具有的優點: 采用碳纖維布加固結構具有高強高效的優點。由于碳纖維材料優異的物理力學性能,在加固修補混凝土結構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的承載力和延展性,改善其受力性能,達到高效加固修補的目的。施工便捷,工效高,無濕作業,不需大型施工機具,施工占用場地少。根據有關統計資料,同為粘9、貼加固工法,粘貼碳纖維材料是粘貼鋼板施工工效的4-8倍。具有極佳的耐腐蝕性能及耐久性。試驗表明,碳纖維材料加固混凝土結構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耐久性,可以抗御建筑物經常遇到的酸、堿、鹽對結構物的腐蝕。適用面廣。粘貼碳纖維材料加固修補混凝土結構可廣泛適用于各種結構類型(如建筑物、構筑物、橋梁、隧道等)、各種結構形狀(如矩形、圓形、曲面結構等)、各種結構部位(如梁、板、柱、節點、拱、殼、墩等)的加固修補,且不改變結構形狀,這是目前任何一種結構加固方法所不可比擬的。尤其重要的是,對于一些大型橋梁橋墩、橋梁、橋板以及隧道、大型筒體及殼體結構工程等,采用舊的加固手段幾乎無法實施,而采用該項加固技術都能順利解10、決,施工質量易保證。由于碳纖維材料是柔性的,即使被加固的結構表面不是非常平整也基本可以達到100的有效粘貼率,而粘貼鋼板則很難達到100的有效粘貼面,相應的驗收標準也只要求其達到70就可以了。碳纖維材料質量輕且薄,粘貼后每平方米重量不到1.0kg,粘貼一層的厚度僅1.0mm左右,加固修補后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及原構件尺。碳纖維加固施工準備:對擬補強加固構件的混凝土表面及其處理方法、基底樹脂的涂敷、碳纖維布粘貼、養護、表面整飾以及節點情況進行充分和設計,并對使用材料、配套樹脂、機具做好準備工作。表面處理:對被粘貼混凝土表面用砂輪打磨,以除去表面疏松層及油污等雜質。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界面,并用11、壓縮空氣將表面浮灰清除干凈。碳纖維布轉角粘貼時,轉角處要進行倒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對于施工環境溫度較大,或混凝土粘貼表面潮濕的情況,還應對粘貼面進行干燥處理。當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縫時,應首先按設計要求對裂縫進行灌漿或封閉處理。待灌漿料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進行上述操作。不平整表面處理:當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時,應用找平材料將缺陷部位填補平整理。待找平材料表面干燥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涂刷基底樹脂;基底樹脂的作用是加強碳纖維布與混凝土表面的粘結力,這對于加固效果的充分發揮是非常重要的。按產品使用說明規定的比例將甲、乙兩組份充分攪拌后,用滾筒刷均勻涂抹于混凝土表面。碳纖維布粘貼:調制浸潤樹脂后,均勻涂抹構件表面所要粘貼的部位,膠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不宜過薄。涂抹浸潤樹脂后,應保證在規定的使用時間內,將已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好的碳上教務長、覆塑料薄膜。表面處理:至少8H以后,在碳纖維布表面涂抹一層基底樹脂。待基底樹脂干燥后,外抹水泥砂漿做面層。 2013年5月15日假山外部現狀 假山內部鋼骨架和網片現狀 假山加固施 工方案編制:審核: 2013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