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及游樂水處理專項施工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344
2022-08-12
12頁
1.14MB
1、三亞海昌夢幻不夜城項目景觀水及游樂水處理專項施工方案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目錄1.編制范圍及編制依據.1 1.1.編制目的.1 1.2.編制依據.1 1.3.編制原則.1 2.施工方案.2 2.1.景觀水處理施工方案.2 2.1.1.景觀水的污染因素.2 2.1.2.景觀水處理方法.3 2.1.3.工藝路線選擇.3 2.1.4.生態修復技術.4 2.1.5.物化方法曝氣增氧系統.6 2.1.6.注意事項.7 2.2.游樂水處理施工方案.7 2.2.1.本系統主要特點.7 2.2.2.游樂水水質要求明細.7 1.編制范圍及編制依據1.1.編制目的景觀水體多為靜止或流動性差的封閉緩流水體,一般2、具有水域面積小、易污染、水環境容量小、水體自凈能力低等特點。加上居民生活和水系中魚類的影響,極易造成水中懸浮物增多、濁度增大,有機物、細菌和大腸桿菌的含量都增高。在溫度較高時,富含 N、P等營養元素的水體中還會滋長藻類,藻類的異常繁殖會破壞環境的生態平衡,并伴有明顯的魚腥味,有時甚至造成水體發黑發臭,喪失了景觀水體的功能。因此選擇合理有效地景觀水凈化系統顯得尤為重要。游樂水若不能循環使用,將造成巨大浪費。游樂水的循環使用是污水資源化的一種體現,是緩解用水緊缺的有效途徑。因為游樂水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和安全。由于不同人群混雜,極易導致疾病傳播,池水的衛生狀況必將對游泳群體的健康構成威脅,因此游泳3、愛好者最擔心的是健康問題,必須加強衛生管理與消毒殺菌等處理措施。1.2.編制依據1、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施工驗收規范,工程檢驗及評定標準。1.1 游泳池和水上游樂池給水排水設計規程(CECS14:2002)1.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02)2、施工現場和周邊的實際情況;3、業主提供的其他有關資料1.3.編制原則1、景觀水景觀水處理的統一協調指的是在景觀水處理營造時需要考慮與所在環境空間的景觀特質相適應,相互依托。在景觀水處理設計時,要注意統一性表現水處理應用形式、觀賞特性、色彩表現形式等等。景觀水處理4、有許多應用形式,不同的主題體現不同的特色。所以在處理時,要明確景觀水處理的目的,即應該考慮一下景觀水處理的意義等等。2、游樂水游樂水處理有兩個關鍵處理環節,一是水質過濾,二是水質消毒。這兩個過程在游樂水處理過程中缺一不可。水質過濾是指游樂水通過循環水處理設備的過濾作用使池水得到凈化。水質消毒是指在池水循環的同時加入化學藥劑對其進行消毒、除藻等處理。只有這兩個過程同時進行才能保證池水的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從而使游樂水達到國家標準。2.施工方案2.1.景觀水處理施工方案2.1.1.景觀水的污染因素景觀水容易變質的原因:導致以上幾種景觀水水質惡化的原因,總體上可分為以下幾種:1、外源污染1)排入水體的5、污水:污水由于暴雨而部分進入雨水系統,再進入人工湖;2)地表徑流和地下滲流:人工湖周圍的草坪或綠地,對草坪施肥和噴灑農藥,會在植被和土壤中殘留大量的污染物質,最后隨地面徑流(綠化噴灑和雨水形成)或地下滲流帶入水體中。3)匯流區域內的初期雨水:初期雨水,在洗滌和溶解了空氣中和地表面上的污染物質后,受到一定的污染。根據有關研究,雨水中的磷濃度一般為0.07mg/L 左右,氮濃度約為1.0mg/L。4)水體周邊的綠色植被進入水體而腐爛造成的污染。2、內源污染1)養殖污染:在水中養魚,投入的過多的食料和魚類排泄物;2)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機物,隨水生植物季節性死亡后進入水體;3)底泥6、:上述的各種污染物質在水體中停留時,因各種原因而沉積到池底,并發生分解,在一定的條件下,由池底重新進入水體。上述這些污染物,可以分為有機污染和N、P 污染。這些污染物,進入水體的量超過水體自凈能力(包括排出量),將使水質惡化。景觀水體水質惡化的主要現象有兩種:1、水體發生黑臭;2、水體發生富營養化,產生水華。這兩種現象的成因各不相同。黑臭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分解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富營養化則主要是水中N、P濃度過高引起。3、水源的條件差一般景觀水的水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自來水、河水以及地下水。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江河整治的力度,但由于河道受污染時間長且污染物成份復雜,因此現在我國幾個主要水系的水質7、情況還不能達到景觀水的水質要求。2.1.2.景觀水處理方法2.1.2.1.景觀水體治理技術綜述對景觀水體水質的整治,包括兩個層次的目的:1、使水的表觀性狀符合景觀要求,如控制水的色度和透明度,抑制水的異味產生,特別是防止藻類的大規模滋長;2、使水質指標有大的改善,如 CODcr、N和 P的濃度等,從而從根本上消除水質惡化的可能。這兩種目的對水處理的要求和深度和難度有所不同。3、主要的治理技術有:1)水力方法,包括水體循環、換水法;2)雨水綜合回用;3)物理處理,包括沉淀、氣浮、過濾;5)生物處理,包括充氧、微生物法、生物種群法。上述這種種方法,各有不同的適用性。選擇控制和治理工藝一定要根據實際8、情況,并仔細分析成因。通常,景觀水中有機污染和N、P問題都會存在,所以比較完善的方法包括上述幾種方法的綜合,最常見物理處理方法和生物處理聯用。2.1.3.工藝路線選擇根據上述分析,通常,景觀水中有機污染和N、P問題都會存在,所以比較完善的方法包括上述幾種方法的綜合,最常見生態修復和物化方法聯用。我們采用UXO 景觀水綜合處理系統該系統是一種以自凈為主、微動力為輔,低養護成本,綜合了各類方法的一種水景生態設計和綜合治理技術。它既運用了自然界“生態守衡”原理,設計、營造一個完整的水生態系統,依靠生態系統內部的自動調節能力,保持生態鏈循環往復,最終達到水質自然凈化功能;又結合了曝氣增氧等經過改良和實9、踐的傳統水處理技術;相輔相成,有機結合。工藝流程為:種植水生植物曝氣增氧微生物投放數量活性能力增加轉化有機物微生物自動分解2.1.4.生態修復技術2.1.4.1.生態修復技術機理在營造景觀水體時引入外來系統,包括:凈水微生物、植物、食浮游植物的動物、草食性魚類、肉食性魚類、底棲動物。由此形成許多條食物鏈,構成縱橫交錯的食物網生態系統。并在各營養級之間保持適宜的數量比和能量比,建立良好的生態平衡系統;從而去除有機物、無機鹽、藻類、細菌等污染物。綜上所述:生物生態技術是根據生態學原理,利用水生生態動植物及微生物的自凈能力吸收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以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綜合國內外當前整治河道污染水體的10、技術,結合投資和價格比較的原則,認為采用生物生態修復和曝氣增氧相結合的技術是較為科學的整治途徑。生態的每層鏈是通過微生物來串聯。但必須為生物生態修復提供足夠的溶解氧(DO)。曝氣增氧是通過曝氣設備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為微生物繁殖提供足夠的氧氣。同時也激活土著微生物。生物生態修復和曝氣增氧技術在治理景觀水體已充分運用到污水處理之中,是一門行之有效的技術。利用該技術治理景觀水體,并通過人為的干涉,創造微生物的生存、新陳代謝、繁殖的環境。保證微生物在原位繼續發揮作用,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根據景觀水系檢測水質狀況和河道的結構,利用沉水性植物作為微生物的寄生載體,通過投放外源的微生物和曝氣增氧,用二到11、四個星期時間對外源的微生物的培育孵化,迅速增加微生物的數量和提高活性處理能力,降解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激活水體中的土著微生物逐步形成優勢群落,保持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體長期保持清澈。2.1.4.2.微生物的選用1、底改菌通過篩選高效凈水活菌菌種,復配有極強離子吸附能力的硅酸鹽和速效增氧劑,組成新型復合底改菌。本產品能深入滲透到池底,快速分解池底淤泥,降解池底殘餌、糞便、動植物尸體和有機碎屑,可有效吸附池底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藻毒素等有害物質,提高池底氧化還原電位和溶解氧,降低水體酸度、穩定水體 pH值,補充微量元素,提高水位透明度,達到改良底質、凈化水質的目的。【功效】1改良底質:降解12、池底殘餌、糞便、動植物尸體和有機碎屑;2凈化水質:有效吸附池底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藻毒素等有害物質;3增加溶氧:提高池底氧化還原電位和溶解氧,促進好氧益生菌的大量繁殖,抑制厭氧有害菌的生長;4穩定水體 pH值,補充微量元素,保持水中益生菌和浮游生物比例平衡,抑制有害藻類的繁殖生長;5提高水體透明度,保證水中浮游生物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2、凈水菌凈水菌是應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開發的新一代綠色環保型復合菌水質凈化劑,從自然界精心選培活菌菌種,通過反復篩選,馴化復壯,培養而成的一種復合微生物菌群,主要以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絲狀菌、硝化菌、亞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組成。本品采用先進的直13、立低溫冷凍干燥工藝和微膠囊技術,制成微膠囊復合菌凍干粉,在常溫下,復合菌群處于休眠狀態,易于運輸、貯存,投放到水體后,水溫15以上,休眠活菌和微膠囊活菌能很快復蘇和崩解繁殖,在水質過肥,池水老化的池塘底部能迅速形成優勢菌群。本品具有耐濕、耐鹽、耐酸堿、耐氧化特性,使其對水體的凈化能力更強,能夠最大限度地分解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及小分子有機物,降低水體中的BOD、COD,從根本上消除水質變壞隱患,加強水體自凈能力,使水體達到穩定無毒的生態平衡狀態。【功效】1、快速、徹底凈化水質,降解水中有害氨氮、亞硝酸鹽,消除硫化氫等有害物質;2、高效分解水中殘餌、排泄物,消除水底污泥,改善水質;3、保持水體14、益生菌種群數量,抑制其他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襲;4、穩定水體 pH值,補充微量元素,保持水中益生菌和浮游生物比例平衡,抑制有害藻類的繁殖生長。3、微膠囊復合菌應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開發的綠色環保型復合菌水質凈化劑,將從自然界分離培養出的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反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等多種有益菌株,通過分別馴化、復壯和單克隆技術及液態或固態發酵培養,加入保護劑,經冷凍干燥成固態狀或噴入固化劑形成微膠囊狀,最后復配而成。本品投放到水體后,休眠活菌和微膠囊活菌能很快復蘇和崩解繁殖,迅速分解水體中過量的有機污染物,轉化并消除水中有害氨基氮,亞硝基氮,硫化氫等物質。本品對水產動物無任何毒副作用,是15、高密度養殖凈化水質,修復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促進健康養殖、生產綠色水產品的必備用品。【功效】1、快速、徹底降解水中有害氨基氮、亞硝基氮,消除硫化氫等有害物質;2、高效分解水中殘餌、排泄物,消除水底污泥,改善水質;3、保持水體益生菌種群數量,抑制其他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襲;4、維持水產動物體內微生態平衡;5、穩定水體 pH值,補充微量元素,保持水中益生菌和浮游生物比例平衡,抑制有害藻類的繁殖生長。2.1.4.3.水生植物載體技術水生植物本身就具有凈水功能,其根系部分不盡能吸附有機污染,凈化水體功能,還可以向水體中輸送氧氣。微生物幫助沉水植物吸收水體中的養分,同時微生物靠水生植物根系分泌物繁殖增強微生物16、活性能力,加快污染水體的凈化能力。沉水性植物主要采用苦草、伊樂藻、黑藻等,計劃河道 20%種植沉水性植物,同時種植約 10%的挺水性植物,主要品種是:千屈菜、黃花鳶尾、水蔥、水生美人蕉、花葉香蒲、海壽等.這樣既能凈化水體又能美化小區的景觀。2.1.5.物化方法曝氣增氧系統曝氣增氧系統是生物生態污染水體修復技術中增加水體中溶解氧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微生物繁殖、掛靠、激活的基本生存條件。向水體中注入足夠的溶解氧,可以使不斷斷開的生物鏈得到有效的修復,然后根據水體情況逐步建立更完善的生態系統。增氧曝氣機是利用空氣中氧氣注入水體中,以達到水中增氧目的,同時還可以“濕焚”掉水中的有機物,使氧化碳系污染物17、,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簡單的無機物。還可以打破水體分層,使水體底泥界面的厭氧環境變為好氧環境,激活土著微生物。曝氣增氧機有較強攪拌與提水功能,打破了靜態水體的垂直分層現象,改變了水體溶氧垂直分布極端不均勻性,破壞了藍綠藻的富集層,從而控制“藻華”現象的發生。曝氣增氧還可曝除水中的超飽和的有害氣體,如沼氣、硫化氫、氨氮等,促進底泥營養鹽的釋放,改善水質環境,轉化氨基酸、抗生素及酶,減少水生動物患病的可能性,而促進健康。2.1.6.注意事項1、水位控制一般生態技術運用的水位控制在水深0.6 米以上,水位常年落差不大于5cm,這樣既有利于水生動植物的生長又有利于保持水質的穩定性。2、微生物的選擇微生18、物的投放種類和數量需要根據對景觀水進行科學的檢測后方可進行投放。2.2.游樂水處理施工方案2.2.1.本系統主要特點a.本方案采用逆流式循環、全自動水質監控、全自動次氯酸鈉溶液投加消毒系統,全自動運行;b.為節省投資,同時能滿足夏季高峰使用;c.為減少維護費用、延長系統使用壽命,所有設備和管道接觸游樂水的部分全部采用非金屬防腐蝕材料。2.2.2.游樂水水質要求明細序號項目水質衛生標準備注1 溫度2612 PH值7.27.6(電阻值 10.1310.14)宜使用電子測量3 渾濁度0.10FTU 濾后入池前測定值4 游離性余氯0.30.6mg/L DPD 液體5 化合性余氯0.4mg/L 6 氧化19、還原電位700mV 電阻值為10.1310.14 7 清晰度能清晰看見整個游泳池底8 密度1kg/dm3 20時的測定值9 高錳酸鉀消耗量游樂水中最大總量10mg/L 其他水最大量 3mg/L 10 THM(三鹵甲烷)宜小于 20ug/L*細菌的測試應使用膜濾。過濾后,將濾膜在37胰蛋白酶解蛋白大豆瓊脂中保存 2-4h,然后將濾膜放入隔離的培養基中。2.2.2.1.循環水工藝設計及工藝流程1、工藝說明工程為確保水質,擬采用逆流式循環。設計布水均勻,無死水區,池底不易積污,游樂水表面毛發等懸浮物易于清除。循環水溢流至平衡調節池,調節池內設柵網,再經毛發聚集器,將水中毛發、大的懸浮物截留住,以免毛20、發纏繞泵的葉輪,影響后繼設備運行;出水加入混凝劑后,在管道內發生混合反應,將水中微小懸浮物凝聚,產生礬花經高速過濾器后經石英砂過濾器截留;后經過臭氧消毒,后的水通過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剩余的臭氧,經過換熱器,使水溫達到相應要求;此時加入消毒劑,以殺滅水中細菌,保持一定的余氯量,然后池水重新回到游樂池。2、平衡調節池為達到平衡水位,防止污染供水水源,循環系統應設置調節水池,調節水池內應設液位感應器,來控制補水電磁閥的開關和管道泵的運行。2.2.2.2.工藝流程圖反洗出水平衡調節池毛發過濾器循環水泵PAC 砂濾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板換次氯酸鈉消毒游樂水反洗出水PH調整游樂水2.2.2.3.平衡調節池為21、達到平衡水位,防止污染供水水源,循環系統應設置調節水池,調節水池內應設液位感應器,來控制補水電磁閥的開關和管道泵的運行。以游泳池為例,有關參數及估算如下表:名稱水面面積m2保有水量m3循環水量m3/h 循環調節水量 m3調節水池容積 m3游泳池1250 2500 437.5 溢流曹和管道中留有的水150 2.2.2.4.毛發過濾器主要功能為防止包括游客的頭發等體積較大的雜物進入循環水泵,起保護水泵的作用。毛發過濾器應采用玻璃鋼為本體,濾網為耐腐蝕性材料制成,而且必須開關方便,強度高,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游泳池專用水泵通常配套供應有毛發過濾器。選型參數:接口管徑DN125,流量 110 m322、/h,5 臺,其中 4 用 1 備。2.2.2.5.循環水泵循環水泵是循環系統的原動力,要求工作可靠,能長時間連續運轉,流量隨壓力變化小。揚程應根據管道長短和走向調整,循環泵應該采用防腐材料,配套全封閉防水馬達,保證能長時間穩定并安靜地運行,保證很高的可靠性。2.2.2.6.高速沙過濾器主要功能是去處 20 微米以上的懸浮物,降低池水濁度。對每個過濾器來說,直徑和過濾面積是不變的,其過濾精度主要取決于過濾流速。2.2.2.7.消毒及水質平衡系統a)消毒系統池水消毒采用臭氧發生器消毒系統,包括:水射器,和加壓泵,臭氧和水在混合器里混合,由加壓泵和水射器帶到反應罐里反應,最后到吸附罐吸附剩余臭氧。23、臭氧發生器:產生量350g/h 碳鋼制壓活性炭吸附器 3000mm 2 碳鋼壓制反應器 3000mm2 b)PH 平衡系統:水的酸堿平衡對消毒劑的功效,水的腐蝕性,和刺激性都有很大的影響。建議每個系統都應配備一套調節池水酸堿度的系統來測定池水的酸堿度并使其保持在最佳值。該系統由PH儀(見水質監控儀)和加藥系統組成。加藥泵采單臺加藥量:13L/h。c)水質監控儀:作為全自動消毒和酸堿平衡系統的控制核心,水質監控儀負責連續檢測水的余氯量和酸堿度,并控制消毒系統和PH平衡系統的工作,以保證游樂水的水質始終在設定的范圍內。游樂水中的殘余氯應為5mg/L(符合 WHO 飲用水標準),建議在整個游樂水中保持余氯為1mg/L。PH ORP 測量范圍0.0014.00pH-1000+1000mv 解析度0.01 1mv 控制精度0.01 5.0mv 投加方式開關式開關式投加模式自動/停止自動/停止設置模式設定/校正設定/校正記錄輸出420mv或 020mv 420mv或 020mv 適用環境-1050-1050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