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管樁專項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367
2022-08-12
10頁
59KB
1、福建省杭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奧晨留學家園住宅二期(D1-D3棟、T1地下室)靜壓管樁施工方案工程名稱: 奧晨留學家園二期工程工程地點: 廣州市增城永和永順大道建設單位: 廣州歐賽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監理單位: 廣東華迪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編制單位:福建省杭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編制人: 編制日期:2011年 月 日 目 錄1.工程及地質條件概況32.主要施工機械的布置33.臨建設施的布置34.壓樁施工平面布置45.靜力壓樁施工機理.46.壓樁施工的主要技術參數47.靜力壓樁的施工工藝流程.58.具體施工方法59.壓樁順序及線路:.610.注意事項.611.施工質量、工期保證措施.7靜壓管樁施工方案2、1.工程及地質條件概況1.1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永和海倫堡二期工程,所有高層采用靜壓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即PHC管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C80,樁型有500、400兩種。樁長約1324m。類型樁外徑(mm)壁厚(mm)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KN)終樁壓力值(KN)樁長(m)(暫定)14009513002.3*13001324250012520002.3*200013241.2場區地質條件概況根據勘察報告提供的數據,場地內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Qml)、第四系坡積層(Qal)和殘積層(Qel)組成,基巖為古生界花崗片麻巖(Pzl),現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Qml,層序號為):層厚0.43、02.5m,平均厚度1.7m。2、第四系坡積層(Qdl,層序號為):層厚1.226.00m,平均厚度6.51m。承載力特征值200kpa。3、第四系殘積層(Qel,層序號為):層厚4.0036.00m,平均厚度17.39m,承載力特征值200kpa。4、古生界花崗片麻巖(Pzl,層序號為):1全風化花崗片麻巖:層厚1.214.00m,平均6.59m,承載力特征值500kpa。2強風化花崗片麻巖:層厚2.322.8m,平均7.19m,承載力特征值700kpa。2.主要施工機械的布置本工程擬投入2臺靜力壓樁機,型號為YZY-700T。在施工平面布置圖上劃分的區域中按計劃施工。3.臨建設施的布置現場4、壓樁機組施工人員的辦公、住宿、配件倉庫等主要安排在集裝箱里設在工地的適當的位置。管理人員住宿、辦公室在臨建活動房中安排。4.壓樁施工平面布置壓樁施工順序應按“先密后疏”(樁位布置),“先深后淺”(樁長)的方式進行施工。為減少擠土抬樁及避免由于施工順序不當對其他設施造成擠逼,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開始壓樁時,應先從場區H1棟邊軸線壓起,向H2棟端推移,然后再施工G棟和D棟。5.靜力壓樁施工機理靜壓樁施工是利用樁機自重提供靜載反力,將樁壓入地基土層中的一種施工方法。當預制管樁在靜壓力作用下被壓入土中時,樁周及其端部分以下的土體因受到急速而激烈的擠壓,其孔隙水壓力急劇上升,土的抗剪強度大大降低,使樁容易5、壓入。壓樁的阻力主要來自樁尖向下直接沖剪破壞樁端土體的阻力,但當壓樁終止并隨著時間的延長,樁周及樁尖以下土體超孔隙水壓力會隨之逐漸消散,土體發生逐步固結,樁側摩擦力及樁端承力逐而恢復和提高。從而使靜壓樁獲得較大的承載力。當壓樁施工壓力達到設計要求最大壓樁力值時,視具體的地質情況結合單樁承載力要求進行“復壓”,即是使用要求的壓樁力在短瞬的時間內進行復壓3次,使樁尖以下一定范圍的地基土層(持力層)更加擠密,以達到提高端承力,減少沉降的作用。6.壓樁施工的主要技術參數6.1樁型及規格:400-95(A型)和500-125(A),PHC高強度預應力管樁。6.2壓樁機型號規格:壓樁力必須能滿足4600K6、N或以上的壓樁機。本工程計劃選擇型號為YZY-700T全液壓靜力壓樁機。6.3終樁壓力值: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1300KN、2000KN,設計要求終樁壓力值取2.3倍單樁承載力,即2990KN、4600KN。復壓次數:3次。6.4樁頂平面位置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樁下單樁100單樁或雙排樁條形樁基垂直于條形樁基縱向軸的樁100平行于條形樁基縱向軸的樁150承臺樁數為24根的樁100承臺樁數為516根的樁周邊樁120中間樁150接樁節數:13節,不宜超過4節。樁垂直度偏差:施工時控制在1%樁長范圍內。樁身砼強度等級:C80。焊接用焊條的直徑4mm。7.靜力壓樁的施工工藝流程靜力壓樁工7、藝流程圖8.具體施工方法8.1放線: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測量控制點及圖紙定出軸線,測量標定各個樁位中心線,并打入鋼筋頭給予確定,經樁基施工分隊及項目經理部的質檢人員自檢后,報請建設單位和監理公司有關人員復核驗線后方可開始施工。測量人員必須記錄每個樁位中心點位置以及水平標高,確保樁位準確和樁頂標高基本符合設計要求。施工過程中測量人員要經常對樁位進行復核,以避免樁位發生偏差。8.2就位:將靜力液壓樁機就位至要壓樁樁位上,將樁段吊入壓樁機的夾樁器內,并夾緊該樁段,然后將樁尖定位于樁位中心,由負責樁位檢查的人員檢查是否就位準確,再請監理人員核準確認。8.3校正樁的垂直度:調整樁機支腿油缸活塞桿的伸出長度8、,使樁機平臺保證水平,將樁管送入土1-2m,在兩面派互相垂直方向上進架設的鉛錘吊線,檢測樁的垂直度,直至施工達到規范及質量檢驗標準。8.4壓樁:將夾樁器復夾一次,開始啟動壓樁油缸,壓樁在進入粉質粘土層或全風化夾層時適當加快壓樁速度,以保證樁尖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到達持力層或油壓突然加大時,應放緩壓入速度,防止斷樁。8.5接樁:采用電弧焊接,為了保證接樁的質量,焊接前先要復查上下樁的垂直度和中心線是否合格,清除連接鋼板面的雜物,接樁的焊縫采用對稱施焊(即先在管樁坡口圓周上對稱點焊46點,上、下樁節固定后再分層施焊,施焊時由兩個焊工對稱進行),焊縫應飽滿連續,焊縫不少于二層,焊完第一層及時清除焊渣,9、每層焊縫的接頭應錯開,并應自然冷卻10min才壓入土中。8.6終樁:壓入樁時樁機滿載壓力值為驗收試驗荷載的1.11.2倍。壓樁終止前應按設計滿載靜壓力復壓三次(較短的樁復壓多兩次),每次持壓不少于15秒。當總沉降值達到5時,可以收樁。8.7送樁:壓樁至地面時,使用送樁管,將樁壓送至設計標高,并適當提高靜壓力,如管樁壓至設計標高仍未能達到滿載要求時,可繼續送樁,考慮日后開挖承臺時進行駁樁;避免超深太大,防止日后駁樁有困難。8.8截樁頭:采用專用割樁機,由內箍迫緊管樁,外箍沿內箍軌道行走,割樁機裝在外箍邊緣上,沿管樁外圍在所需的位置上切割,切割位置可通過上下調校內箍而定。9.壓樁順序及線路:9.110、原則上是根據承臺樁的密集程度:1)自中間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或自中間向四周進行。2)根據樁尖的設計標高,宜先深后淺。3)根據樁位與原有建筑物的距離,宜先近后遠。9.2本工程根據工期要求情況,計劃從高層區H1、H2棟開始,沿著G6G11、D3D1順序壓樁。10.注意事項10.1在壓樁施工中,注意地下障礙物會對壓樁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應對此地段的進行必要的處理:(1)、將障礙物清除,孔洞用碎磚塊等將其填實,以滿足施工要求。(2)、通過與設計聯系,確定是否移位壓樁。10.2施工過程中,必須保持樁機的平衡和穩定,特別是樁機基礎的平穩。保證壓樁的質量。11.施工質量、工期保證措施11.1質量保證措施11.11、1.1為保證施工質量,要求施工嚴格按設計和有關施工規范、規程進行。施工中尤其是要抓好以下方面:11.1.2保證垂直度:為使壓樁基本垂直于地面,要注意保證機架和樁的垂直度,嚴格要求樁的垂直度偏差不超過5,施工中采用正交雙向吊錘觀測每根樁的垂直度,如發現偏差過大,及時調正。11.1.3保證壓樁力:樁機進場后,應對壓力表做一次全面的檢測,必要時須送檢,以確保樁機施工時能準確地反映出當時的施工壓力。11.1.4購買焊條時應由專職的材料員采購,應選購直徑4mm的焊條,并收集每批合格證。11.1.5保證使用合格管樁,每批樁收取合格證及質保資料存檔。管樁進場后,在使用前應由材料員及施工員檢查樁身及樁端法蘭的12、完整性,幾何尺寸后方能使用。如發現有不合格樁應禁止使用并立即吊開別堆放,打上禁用標記,并退回廠家。11.1.6施工前施工員應對軸線及樁位作一次全面復核自檢方能進行施工。每班次完成后應在樁位平面布置圖上作好記錄,每根樁施工時應核對其平面位置及相鄰樁位的關系,做到先驗承臺后驗樁位最后施工,杜絕漏樁,偏樁的現象。11.1.7保證施工記錄的準確性:施工時每根樁的施工過程均須按壓樁記錄表認真填寫壓樁編號,入土樁長,送樁深度,有無異常情況等。禁止虛報及隔天回憶記錄,做到當天施工當天完善記錄。11.1.8管樁進場后要按樁位布置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先擇好堆放位置,盡量避免二次轉運,管樁堆放點的場地要處理得較平整13、堅實,堆放層數不超過二層。11.1.9保證滿荷復壓次數:當每根樁施壓的壓力達到設計要求后,還應繼續滿荷復壓3次,復壓的次數以最終樁身沉降量小于2cm為自檢標準,確保單樁承載力。11.1.10每臺機配備兩名合格并操作熟練的焊工,保證樁段之間的接口焊接質量。接口焊接時不宜時間過長,使用兩臺焊機沿樁周對稱焊接,焊縫要連續、飽滿。焊接完成自然冷卻后,方可繼續施工。11.1.11當遇到貫入度劇變,樁身突然發生傾斜、移位,樁頂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破碎等情況時,應即暫停壓樁,并分析原因,如不能解決,及時通知設計及有關部門。11.2工期保證措施11.2.1因本工程工期短,所以機械的性能是否良好是關鍵,在開工前應將樁機常用的配件及修理機具配置在施工現場,并派駐專職維修技工,做到即有故障即修復,減少不必要的延誤,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期。11.2.2組織技術人員和機班組長認真審核、閱讀施工圖,熟悉并掌握設計要求、特點.11.2.3明確管理人員跟蹤檢查、督促的制度,強化過程式控制使施工管理標準化,科學化,以達到施工有節奏地向前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