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456
2022-08-12
14頁
35.50KB
1、渝宜高速巫山服務區一期工程環境保護專項施工方案審核: 編制: 重慶通力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渝宜高速巫山服務區一期工程項目經理部2018年4月2日目錄1、編制依據.32、工程概況.33、項目區概況. .44、主要污染源分析.4-5.5、環境保護管理辦法.56、環境保護施工方案. 5-87、環境保護防范要點. .8-10.8、環境保護目標及保證體系.10-139、環境保護應急預案. . . . . . . .13-141、編制依據1、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國家法律、法規。2、環保相關的標準規范及地方法規、規章。3、業主下發的施工相關文件及施工設計圖紙2、,項目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項目部組織的施工現場勘察等。2、工程概況 重慶渝宜高速巫山服務區一期工程項目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境內,靠近重慶與湖北交界處的小三峽主線收費站,距重慶奉節服務區約57公里,距湖北巴東服務區約55公里。項目建設業主為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東北營運分公司。設計方為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方為:重慶交通監理咨詢有限公司。G50渝宜高速公路巫山服務區(一期)工程建設項目主要包含高速公路加減速車道、服務區進出口匝道,服務區南北側連接道,服務區綜合服務樓。項目路基挖方88006.52m,填方84735m,棄方3271.11m。房建工程建筑面積5624.95。橋梁:大橋(總長23、46m/座),中橋(總長42m/座)路面工程:瀝青混凝土面層50488.48.混凝土面層6676.78擋土墻:片石混凝土擋土墻4561.80m3、項目區概況3.1地形地貌項目區處于重慶渝宜高速小三峽收費站附近,距收費廣場約500米,位于在運營的渝宜高速路兩側,南北服務區均為原新建高速路時的棄土場,服務區的場平工作已完成。4、主要污染源分析4.1施工現場主要分為南北二個服務區場地以及連接南北區的通道,根據實際情況分析主要污染源如下:大氣環境污染源及污染物施工現場砂石料揚塵;運輸車輛的二次揚塵;作業機械車輛尾氣排放;閃光對焊、電弧焊時產生的光污染。4.2水環境污染源及污染物1、施工區域:鉆孔灌注樁4、的鉆渣、泥漿和廢水;砼養生用水;施工機械(如鉆機、空壓機等)的廢油料及潤滑油;工地用餐時產生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等。2、生活宿舍區:因項目部已租用當地居民房屋,項目已制定后勤保障條例,在此方案中不列舉。4.3噪聲污染源施工機械設備,材料加工設備,振搗機械,空壓機和柴油發電機組;流動源有運輸車輛、吊車、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裝載機、砼運輸車等。4.4固體廢棄物施工中固體廢棄物主要為施工棄土棄渣(砂石渣、建筑垃圾、橋梁鉆孔棄碴等),鋼筋焊接尤其采用雙面電弧焊所剩余的焊條頭,模板填充縫隙的膠性材料、泡沫材料等,砼養生的薄膜塑料布,施工人員日常生活垃圾。5、環境保護管理辦法1、堅決5、執行和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杜絕環境污染和擾民。2、項目部成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負責本工程的環保工作。3、項目部和各工區(班組)專兼職環保員簽訂環保責任書,將環境保護工作真正落實到基層。4、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6、環境保護專項施工方案6.1大氣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是控制機械車輛尾氣污染、揚塵污染。 1、控制機械車輛尾氣污染 選用符合國家衛生防護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確保其廢氣排放符合國家有關標準,保證上路行駛的機動車尾氣完全達標。施工運輸避開大件或突擊運輸選擇夜間進行,減少污染。 2、控制揚塵污染 (1)對6、易產生揚塵的砂石料,進行遮蓋或適當灑水,淘汰落后工藝,降低粉塵排放。 (2)施工、生活區道路要定期灑水降塵。橋梁、路基工程等集中作業場地,未鋪裝的施工便道在無雨日、大風條件下極易起塵,因此應在早、中、晚來回灑水,縮短揚塵污染的時段和污染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起塵量。同時對施工便道進行定期養護、清掃,保證其良好的路況。 (3)土方、水泥等散裝物料運輸和臨時存放,應采取防風遮擋措施,以減少起塵量。 3、施工過程中受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是施工人員,對于施工人員,我們采取防護和勞動保護措施,減輕其危害。 項目經理部建立勞保用品發放臺帳,并定期不定期更新換發。 6.2水污染的防治 1、施工機械運轉中產生的油7、污水,采取沉淀池沉淀措施處理,不得超標排放。 2、泥漿池及其他施工污水,須進行過濾沉淀后排放。 3、砼養生用水,因脫模劑大多采用油性脫模劑,養生時大量用水將脫模劑沖洗稀釋,因此養生用水必須集中回收,經過簡單處理后再循環使用,確保不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6.3噪聲污染的防治 合理安排施工,盡可能減少機械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機械噪音。 1、有噪聲的施工盡量避開夜間施工。 2、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如有必要加設隔聲屏障,使用隔聲材料或結構來阻擋噪聲傳播。 3、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采取禁(限)鳴措施,減少噪聲污染。 6.4固體廢棄物的處置 1、建立嚴格的固體廢棄物管理制度,廢棄物設專用場地堆放,集中管理8、。 2、項目房建后期施工時,部份作業人員將會在已建好房建中設置生活區,在生活區設置若干垃圾桶,集中貯放生活垃圾,定期由運至指定的垃圾場處理。 3、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邊角料、包裝袋等及時收集、清理,運至指定的垃圾場進行處理。 4、對機械設備廢棄物的管理,加強廢棄物的回收管理制度。在 維修或保養機械的過程中嚴格執行廢棄物回收制度,對維修或保養機械過程中產生的廢零件、廢手套、廢棉紗等廢棄物,指定專人負責回收,并設立收集廢棄物的專門容器。 6.5能源控制 減少自然資源浪費,加強材料管理,專人負責對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的管理,杜絕“長流水、長明燈”,同時控制紙張使用數量。 6.6文物保護 施工過程一旦發9、現地下有考古、地質研究價值或地下文物時,及時停止施工,盡快通知業主及有關文物保護部門,及時采取保護現場的緊急措施,避免人為的破壞。7、環境保護防范要點 7.1施工人員環節 本工程施工人員數量比較多,施工過程中采用臨時建筑為居住地,未健全污染處理設施。因此帶來的環境污染方面主要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廚房以及食堂的食物性垃圾,生活用水、糞便等方面。對于上述方面采取的相應的保護措施為:建立垃圾定點投放,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別投放存儲,定期進行清除。其中生活垃圾應修建防滲垃圾池,避免雨水或生活垃圾殘留水分滲漏污染地下水源。同時對施工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做到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將環境10、保護方面的環節做到提前控制,從而達到從根本上抓環境保護,確保環境保護得以落到實處。從源頭抓起,切實做到以人為本,減少污染源的產生、擴散,從而防止因人為的原因使環境污染擴大。 7.2施工工藝環節 本項目工程施工工藝繁雜,易產生環境污染的關鍵環節較多,在施工過程中,鉆孔樁將會產生大量的泥漿,泥漿的使用對工程是必要的,但大量的泥漿產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泥漿中還摻加有纖維素、碳酸鈉(俗稱純堿)等輔助造漿添加劑,如得不到妥善處理將會污染水源,堿化土壤,所以妥善處理泥漿尤為重要。對于泥漿應設三級沉淀池循環利用,利用完后的泥漿應抽出、干燥,泥漿池處理為摻加酸性化學物質,降低泥漿pH值后再覆蓋土壤,恢復11、地表。 砼養生用水因脫模劑大多采用油性脫模劑,養生時大量用水將脫模劑沖洗稀釋,因此養生用水必須集中回收,經過簡單處理后再循環使用,建立隔油池,將所稀釋的油類混合物分離,確保不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隔油池應定期清理。 對于模板填充縫隙材料多為膠性材料、泡沫材料,使用后應及時清理,并對膠性材料統一收集,避免造成白色污染及發泡材料被鳥類及牲畜誤食后死亡。對于混凝土養生的薄膜塑料布也應定期清理,妥善處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對于鋼筋焊接尤其采用雙面電弧焊時,應注意將剩余的焊條頭收集,回收利用,防止電焊條上所帶的焊劑對于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采用閃光對焊、電弧焊時應注意搭設防眩棚,防止光污染。 7.12、3施工機械環節 本項目施工機械使用頻繁,施工的注意機械包括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運輸車輛、鉆樁機、發電機、空壓機、振搗器及砼泵送車、吊車等,其噪聲震動影響及光污染、尾氣排放也非常嚴重。其中噪聲影響范圍人群主要為現場施工人員和附近居民,振動影響為附近的結構物,尾氣排放及光污染主要影響周圍的環境。為此,鉆樁機應盡量采用液壓設置的機械,施工機械盡量使用清潔電能為能源;對確需排放尾氣的工程機械需加裝凈化尾氣設置;有噪聲的施工盡量避開夜間施工,或有必要的情況需加設隔聲屏;對于工地上機械使用的強光污染應避免長時間使用,合理安排工期。 以上是施工環保的幾個防范要點,也做了相應的防范措施,但關鍵還在于將環保13、意識深入到基層,做到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使每個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了,并能將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到位,起到相應的作用,這樣才有利于解決集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影響,使環境污染危害降至最低。 8、環境保護目標及保證體系 8.1施工環保、水土保護目標 符合國家環水保部門有關規定。環境、水體得到有效保護,與社會和諧相容,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干線鐵路,達到無集體投訴事件,環境監控達標,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8.2施工環保、水土保護管理制度施工中,環保、水保負責人對施工駐地、施工場地、施工便道、取棄土場、砂石料存放場等重點區域進行定期和非定期檢查,重點檢14、查環保設施、生產、生活垃圾排放及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定期檢查:經理部每月組織檢查一次,架子隊每旬檢查一次;非定期檢查:即從施工準備開始至竣工由專職環保員進行的日常檢查。8.2.1施工環保、水土保護規劃制度施工前對施工區域的環境情況進行調查。認真貫徹國家有關土地、環境保護、水土保護、礦產資源、森林、野生動植物、土地復墾、航道管理、水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將環保、水保、土地復墾、文物保護正式工程納入施組,編制詳細的環保、水保、土地復墾、文物保護實施規劃,報當地縣級以上主管部門備案,自覺接受地方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8.2.2施工環保、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即環境保護、水15、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制度。施工時根據環保設施設計及施工方案,做好設計環保設施及臨時工程的環保設施,保護好施工現場及駐地周圍環境。8.2.3施工環保、水土保護檢查制度施工中,環保負責人對施工駐地、施工場地、施工便道、取棄土場等重點區域進行檢查,重點檢查環保、水土保護設施、生產、生活垃圾排放及環保、水土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對不符合環保、水土保護要求的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對環保、水土保護造成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檢查采取定期檢查和非定期檢查。定期檢查:經理部每旬組織檢查一次;非定期檢查:即從施工準備開始至竣工由專職環保員進行的日常檢查。8.2.4施工環保、水土保護目標16、責任制建立環境保護、水土保護目標責任制,明確責任,分級管理,層層落實。項目經理部負責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的制定、下達、實施和考核工作,將環境保護工作與每個施工人員的責任、權力、利益和義務有機結合,切實做到獎優罰劣。8.3施工環保、水土保護措施8.3.1噪聲、光污染控制措施嚴格遵守建筑施工場界噪音限值和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的有關規定,對空壓機、發電機等高噪音施工作業合理安排時間,減少噪音污染對周圍人員正常工作休息的影響。工作人員實行輪流操作機械。施工前,首先了解周圍單位居民工作生活情況,施工作業嚴格限定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和養護,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降低機械噪音。機械運輸設備17、在居民區行駛減速慢行,不鳴喇叭。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降低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夜間施工。8.6.3水源 (1)施工前對施工區水資源、水流系統、農田灌溉系統進行詳細的調查,對破壞的排水系統進行恢復、改建和完善。 (2)施工廢水,生活污水采用沉淀池,化糞池等生化辦法處理,未經檢測合格不得直接排放于水源中。 (3)施工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廢水區別不同情況,分別采用隔油池和二級生化處理設施進行處理,不得將含有污染物質或可見懸浮物質的水排入河流或現有的灌溉系統,以免造成河流和水源污染。 (4)路基工程及時落實棄土棄砟擋護和坡面防護措施;橋梁工程妥善安置樁基施工泥漿和棄砟,嚴禁在水源地河道內設置泥漿池;18、隧道處設置污水處理池。 9環境保護應急預案 9.1組織機構 1、項目部成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本標段環境應急處置及相關的一切事宜。 組 長:段長華 副組長:熊輝(通信保障)、易登攀 成 員:王登興(醫療保障)、李林峰(運輸保障)、葛怡顯、熊波、周新、代明亮(生活保障) 9.2工作程序 1、任務受領及要求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在接到污染事故報警后,應立即通知全體成員趕赴現場,當出現重、特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時,領導小組應全部到達現場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2、應急處置 (1)現場污染控制 a、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與相關部門配合,切斷污染源,隔離污染區,防止污染擴散; b、及時通報19、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區域和人員; c、參與對受危害人員的救治。 (2)現場調查與報告 a、污染事故現場勘察; b、技術調查取證; c、按照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的程度認定事故等級,共分四級。根據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進行報告。 d、污染跟蹤監測,直至污染事故處理完畢、污染警報解除。 9.3后勤保障 1、通信保障 應急時各類信息的下達與上報,確保通信暢通。 2、運輸保障 運轉的確認和調度由后勤保障組組織實施。平時各應急車輛須保證100公里以上的行車用油。 9.4其他保障 1、醫療保障。應急過程中如出現人員中毒或受傷,要立即送往醫院救治或及時與醫療單位聯系,組織現場救治。應急終止后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轉院或繼續治療。 2、生活保障。應急領導小組擬定計劃,由后勤保障組統一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