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施工專項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579
2022-08-12
12頁
989.36KB
1、DK20150005地塊一標段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方案編制:審核: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第二項目部2017 年 12 月 9 日目錄一、工程概況 .11.1 工程建設各方主體.11.2 項目概況.1二、施工現場環境污染主要種類.3三、環境保護及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33.1、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總體原則及目標.33.2、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組織.3四、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措施.44.1、揚塵污染防治措施.44.2、水污染防治措施 .54.3、固體垃圾污染防治措施.64.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74.5、光污染防治措施 .8五、施工現場環境因素識別和2、評價.85.1、環境因素識別 .85.2、環境因素評價 .95.3、環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10 一、工程概況1.1 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工程名稱DK20150005 地塊一標段地理位置該工程位于蘇州市工業園區獨墅湖月亮灣,東至啟月街,南至萬壽街,西至萬壽街,北至規劃路。建設單位中鐵房地產集團蘇州置業有限公司圍護設計單位中億豐建設集團設計研究有限有限公司結構設計單位中衡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江蘇新亞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江蘇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包單位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基坑監測單位江蘇南京地質工程勘察院樁基專業分包單位江蘇地基工程有限公司質量監督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安全監督蘇州工3、業園區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合同約定工期目標822 天合同約定質量目標確保獲得“蘇州市優質結構工程”、蘇州市(“姑蘇杯”)優質工程獎;爭創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合同約定安全文明目標確保“江蘇省安全文明工地”,1.2 項目概況本工程 DK20150005 地塊一標段,位于蘇州市工業園區獨墅湖月亮灣,東至啟月街,南至萬壽街,西至萬壽街,北至規劃路。本工程分為兩個標段,我公司負責承建一標段工程(包含一期、二期、六期),計劃一期、六期工程先開,二期工程延后一年開工。總建筑面積 238464.00 平方米,地上面積 153383.00 平方米,地下室及車庫面積 85081.00 平方米。共分 1#4、2#、3#、4#、5#、7#、9#、18#、83#樓,其中 1#、2#、4#、5#、7#、9#、18#建筑高度為 84.200m(地上 28 層),3#建筑高度為 68.95m(地上 20層),83#建筑高度為 17.2m(2 層)。車庫為地下一層人防車庫,車庫層高3.9m,局部 4.9m。結構形式: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擬建場地位置示意圖垃圾 房23 F25 F25F2 1F2 0F1 F消防登高場地2 5F1 F消防登高場地2 5F25F2 5F4 FH=14.5M4FH=14.5M4 FH=1 4.5 M4FH=1 4.5MH=6.5MH=16.9M4FH=14.5MH=6.5M5、H=6.5 MH=6.5MH=6.5MH=6.5MH=6.5M兒童活動場地5 00運動場地25.0020.0028.0 015.0 026.8011.2417.809.5417.709.7417.709.7417.709.7427.009.7417.709.7417.709.7417.709.7417.709.7417.709.7417.709.7417.709.7428.328.5020.9212.1014.3210.2023.3212.0014.3212.1011.5050.8829.9628.5312.1036.1712.0017.9046.8048.7972.9834.7520.9546、3.2312.0031.9113.2012.892 8.3524.7340.0 017.7315.3133.349.7431.709.5425.009.7217.7016.729.9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32.5618.2424.1814.8713.6820.3010.2010.00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23.6214.3214.3214.3214.3235.0429.6031.0213.7、0 018.2435.0436.1231.241 3.3 032.447.5032.447.5032.447.503 2.4 47.5032.4 413.0 029.8415.002 9.8415.0032.0 435.0436.1231.2 413.303 2.447.5 03 2.447.5 03 2.447.5 032.447.5032.4418.084 5.848.5045.8 411.5040.241 3.3031.245 0.8835.0 440.5017.3813.3527.041 3.0519.371 7.903 5.0422.8315.3440.5015.3445.9815.8、3341.694 1.7626.4325.3024.009.5417.909.5417.909.5417.909.5427.009.740.2211.9445.0511.9445.5011.9452.2511.9426.726.1023.046.104 5.8 445.849.5045.848.5045.849.0023.048.5045.8412.7045.848.5 045.8411.5040.2 44 0.248.5020.248.5 045.841 3.5045.848.5045.8414.0023.0 412.5045.8445.8 410.5 068.641 0.5 04 5.849、45.8415.0045.8413.5045.848.5045.8 414.0045.844 5.848.5 023.048.504 5.8 413.5045.848.5045.8414.004 5.8440.248.5045.8413.5045.8 48.5045.8 414.0045.848.5045.844 0.248.5 045.841 3.5045.848.5045.8414.0 023.0424.7 045.8 445.8412.5045.8 48.5045.8411.5040.241 3.0031.2424.5235.041 9.6335.04下沉庭院門衛2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10、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消防登高場地1F地庫出入口消防登高場地1 F門衛1消防登高場地地庫出入口83#7 8#1 1#12#13#1 4#1 5#82#8 1#80#79#75#7 6#77#74#73#72#6 8#69#7 0#71#67#66#65#6 4#63#62#56#57#58#59#60#61#5 5#54#53#52#51#50#49#43#44#45#46#4 7#4 8#4 2#41#40#39#38#35#3 6#37#32#31#2 8#30#1#2#3#5#6#7#8#11、10#9#18#16#17#26#2 5#27#一層架空H=80 M一層架空H=64.2 5 MH=6 7.4 MH=73.7 MH=8 0M一層架空車行出入口地庫出入口一層架空一層架空一層架空1 F33#29#H=8 0 M一層架空H=8 0 M一層架空H=8 0M一層架空H=8 0 M34#配套用房一 期二 期二 標 段六期一 標段延 遲 一 年 開 工一二標段分界劃分示意圖本工程位置二、施工現場環境污染主要種類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在“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一章第24條中列舉了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在生產建設或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電磁波12、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根據我國現行環境污染防治法的體系,環境污染主要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海洋環境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六大類。在環境總體污染中,與建筑工程施工有關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光污染以及化學污染等。根據我標段工程及周邊環境的實際情況,在我標段施工中有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主要有揚塵污染、水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噪聲污染、光污染 等。周邊建構筑物較為密集,且主要為住宅區及學校等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公共性質區域。三、環境保護及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3.1、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總體原則及目標我標段施工區域周邊建構筑物較13、為密集,且主要為住宅區及學校等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公共性質區域。因此在工程施工時,周邊群眾對工程施工時給周邊環境造成的變化和帶來的影響比較敏感。我標段在工程施工中應按照國家環境保護及環境污染防治 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對施工周邊環境多關注、強防護、勤監測,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事故,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1)、環境保護及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方針減少環境污染,關注員工健康(2)、環境保護及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目標資源、能源消耗量:實現定額要求污染物排放量達標率100%,符合國家和當地政府法律法規要求3.2、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組織項目部按照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保證體系要求14、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權限,規定相應的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體系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且在各作業區、各班組明確環境保護責任人。對一些易產生環境污染的的工序及工種要分區段、分工種落實到人,并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確保施工過程中部產生大的環境污染事故。(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領導小組。組長:韋春景副組長:李道金、徐克清、李樂樂組員:慕軍成,謝鑫善,張朋飛,朱惠宇,劉濤濤,王超,吳宏偉,宋雷,葉全德。(2)、領導小組擬定落實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管理目標,制訂保證計劃,根據保證計劃的要求,落實資源配置。15、(3)、負責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實施過程中的運行實施監督,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員環保意識。(4)、制定危險源控制預案,并監督實施。四、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防治措施4.1、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施工期間的環境保護,對揚塵污染采取清理,灑水,覆蓋,保潔等相應措施,確保不出現揚塵飛砂現象,保障周邊環境,具體如下:(1)、施工現場的防塵措施在土方開挖、回填、運輸、卸載、地基處理等施工過程中,采取噴、灑水措施,保持土方表面有一定的濕潤度,防止揚塵。對出入施工現場的各種車輛進行限速(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5公里/小時),防止車速過快產生揚塵。施工區域車輛出入口處設洗車臺,配備清理16、車輛用噴頭和沖洗池,駛入或駛出建筑工地的運輸車輛必須車身整潔,不得污染道路,運輸車輛經沖洗干凈后駛出施工場地,防止車輛將泥砂帶出場外。砂、土和其他易飛揚、細顆粒散體材料、現場土方及垃圾,采取表面固化或圍布覆蓋等防揚塵措施。防止施工現場的沙塵及輕質材料被風吹至空中污染環境。多余土方及時清運出場,土方、砂石料運輸車運輸時不得超高、超載,并且車廂必須覆蓋防止遺灑、飛揚,減少污染。現場未清理完的渣土,必須采取覆蓋,灑水等措施,并統籌安排,集中管理,確保渣土有序管理。派專人負責關注天氣預報,一旦出現五級以上大風天氣,產生揚塵的作業要停止,并采取相應的防塵措施。施工現場中的辦公區和生活區,要進行綠化和美化17、。(2)、運輸道路的環境保護對于土方開挖運輸過程中的行走路線進行合理規劃,盡量避開市政干道和生活小區。對于經常使用或后期也可以使用的場外臨時道路應進行硬化處理。對道路進行打掃保潔,定崗定人對道路定期進行沖洗,保持道路清潔。對臨時道路兩邊進行必要綠化,種一些大葉類的綠化樹吸附一些飛塵。對臨時道路兩邊盡量進行圍護,以減少行車時灰塵的外揚。(3)、棄渣場地防塵措施: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統籌安排建設用地,按照“安全、環保、合理、適用”的原則規劃棄渣用地。棄渣場必須遠離用水源地、水井、河、渠等地表水體。棄渣必須集中,嚴禁漫坡亂棄。施工結束后將棄渣整理、恢復,表面用耕植土覆蓋。現場未清理完的渣土,必須采取18、覆蓋,灑水等措施,并統籌安排,集中管理,確保棄渣場地有序管理。4.2、水污染防治措施根據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及地下水質量標準中的相關規定,水污染主要分為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個方面。施工現場水污染主要是指地表水污染,其防治措施主要有:特別保護區排污口的禁限措施,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防止行為污染水體,具體有以下幾點:(1)、攪拌機前臺、運輸車輛清洗處、洗車臺等處要設置沉淀池。清洗攪拌機和運輸車輛的污水,未經沉淀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或河道。(2)、施工現場所存放的油料必須有防止泄漏和污染的措施。(3)、施工現場辦公區和生活區等臨時設施產生的生活污水,廢水等,通過砌化糞池、沉19、淀等措施,使生活污水凈化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4)、施工現場職工食堂產生的生活污水必須通過沉淀池進行沉淀,沉淀后再通過隔油池對廢油進行隔離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食堂設置的隔油池內徑應長2米寬 0.6 米深 0.8 米,隔油池內應分隔成三倉,分隔壁厚度應0.1 米,第一倉、第二倉的分隔壁底部向上0.3 米處安裝直徑為 0.1 米的管道,第三倉外側面底部向上0.3 米處安裝 0.1 米的管道,并與市政污水管道連接,隔油池蓋板宜用鋼板制作。沉淀池及隔油池必須由專人定期進行清理(5)、在施工進入口設置的洗車臺,沖洗車輛的產生的廢水經過沉淀后,循環利用。(6)、施工現場的排水排污系統必需確保雨污20、分流,污水統一進入市政污水管道進行集中處理,雨水應盡量加以收集并循環利用。4.3、固體垃圾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現場固體垃圾,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垃圾其各種成分的含量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建筑原材料的包裝物和生活垃圾等組成。建筑固體廢棄建筑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控制物排放量大、面廣,影響深遠,比較難以降解,長期存在于土壤中會改變土壤特性,不僅破壞環境美感、影響市容市貌、危害人類健康、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降低土地21、經濟價值等,而且堆放或填埋要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和垃圾清運等建設經費。根據我國現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清潔生產促進法規定,對固體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應遵循以下原則:(1)、對固體廢物實行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管理原則:減量化指在對資源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并盡可能地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以及減低其危害性;資源化是指對已成為固體廢物的各種物質,要回收、加工使其轉化成為二次原料或能源以再利用;無害化是指那些不能再利用、或依靠當前技術水平無法再利用的固體廢物,要妥善貯存或處置,使其不對環境以及、人身、財產造成危害。(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要設置封閉式垃圾站用于存放施工垃圾。(3)、施工22、垃圾要按照規定及時清運消納。清理施工垃圾,必須在環衛部門的指導下采取切實可靠的運輸措施或采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拋撒。(4)、施工現場各種廢棄建筑材料應盡可能的回收利用,車輛運輸砂石、土方、渣土和垃圾的,要采取措施防止車輛運輸泄露遺撒。(5)、施工現場辦公區和生活區產生的生活垃圾控制措施:在生活區,每層辦公室設置一定數量的垃圾桶,并分區域的指定響應的衛生責任人,對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盡量回收利用。職工食堂產生的生活垃圾由專職清潔工及時歸攏收集,并由當地環衛部門將垃圾統一集中運到指定的地方進行處理。對塑料類,固體廢棄物不得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不得在現場或其他地段未經正確處理便埋填,必須送廢品23、回收站等專業機構進行專業化處理。4.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根據我國現行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中的規定,環境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根據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的相關規定,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有:土石方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噪聲限值晝間75分貝;夜間 55分貝;各種打樁機等晝間85分貝,夜間禁止施工;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晝間70分貝 夜間55分貝;裝修吊車、升降機等晝間 65 分貝,夜間 55 分貝。根據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規定,住宅區及學校等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公共區域屬于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其環境噪聲質24、量標準為晝間55分貝、夜間 45分貝。我標段施工區域周邊建構筑物較為密集,且主要為住宅區及學校等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公共性質區域。因此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施工時,所產生的噪聲資料標準除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的規定外,還須符合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規定。環境噪聲污染的主要通過控制聲源和聲的傳播途徑兩個方面進行防治,具體如下:(1)根據施工階段特點,合理進行現場平面布置,將產生噪音的機械設備盡量布置在距離居民區較遠的位置。(2)開工前現場圍墻建設完成,對于敏感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施工,提前包裹降噪安全圍簾。(3)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環保意識教育,降低模板拆除、物體搬運等作業產生的噪聲強度。(4)25、木工房、混凝土輸送泵等產生強噪音的機械設備應進行全封閉隔聲。混凝土振搗應選用低噪音混凝土環保振搗棒。(5)在晚期 22:00 至次日凌晨 6:00 之間任何可以產生噪音污染的機械設備和工序原則上都不得使用和施工,但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時應提前發布安民告示并做好與周圍的居民協調工作。(6)限時施工建筑施工應在工程開工前按照分級管理的權限,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并說明工程項目名稱、建筑施工單位名稱、建筑施工場地位置、施工期限、可能排放的建筑施工噪聲的強度以及所采取的環保措施等。同時建立環境污染投訴接待制度,明確其接待人員,接待人員對相關方提出的問題作詳細記錄,并限定期限給予答復解決。4.5、光污染防治26、措施光污染,是指人為原因導致高強度光亮直接或間接照射到環境和受體,是原有的光照強度增強或者溫度升高、從而干擾他人生活、學習或工作的現象。光污染主要分為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彩光污染等。施工現場產生的光污染主要是白亮污染和人工白晝。施工現場光污染的防治應做到以下幾點:(1)合理編制施工作業計劃,需照明工序盡量避免在晚22:00 至凌晨 6:00 之間施工。(2)盡量選擇功率較低的照明設備;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圍,照射方向背離居民。(3)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五、施工現場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通過對項目施工周邊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明確項目施工的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27、并確定重要環境因素為環境管理的重點和方向。5.1、環境因素識別環境因素識別方法主要是:現場調查、查閱資料、熟悉環境法規、座談交流等。對涉及本項目部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的生產活動、產品及服務過程中存在的所有環境因素,按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及涉及本項目部可能出現的七種環境(污染)因素類型加以逐項識別。(1)、可能出現環境因素的三種狀態:正常狀態:指正常工作(生產)時的狀態;異常狀態:生產活動中環境問題與正常生產活動有較大不同的狀態;緊急狀態:指生產活動過程中出現意外,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火災、事故、洪水等。(2)、可能出現環境因素的三種時態:過去時態:以前曾發生的環境問題;現在時態:現有的污染和環境問28、題;未來時態:新、改、擴建項目以及產品交工后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3)、七種環境(污染)因素類型:大氣污染 水體污染 土壤污染 廢物和副產品污染 能量釋放污染 原材料與自然資源的使用 能源浪費5.2、環境因素評價環境因素評價按兩種方法評價:直接判定法和評分判定法。(1)、直接判定法: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環境因素,可直接判定為重要環境因素。一旦發生將產生重大污染和影響。超標排放的污染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污染物相關方經常或強烈投訴的環境因素 (2)、評分判定法:除直接判定為重要因素以外的其他環境因素,可逐項采用評分判定法,判定是否為重要環境因素。對評分中得 9 個評分要素,按其影響程度大小可29、分為 10分,5 分,1分三檔,詳見下表:評分要素影響大(10 分)影 響 一 般(5影響小(1 分)分)環境影響范圍施工區域外施工區域內本崗位環境影響程度嚴重一般無影響影響持續時間1 天1 小時 1 天1 小時影響發生頻率經常發生已發生為發生過影響企業形象嚴重有損有損無損技改可承受的能力不能承受可承受易于承受潛在的危險程度太危險中等危險無危險能源、資源消耗超出正常量接近正常量正常量及以下廢物綜合利用程度未利用部分利用全部利用注:每項環境因素的總計評分=各評分要素的總和。環境因素的總計評分40分的環境因素,為重要環境因素。5.3、環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對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如何控制,有四種控制方式:(1)、用環境目標指標控制(2)、用運行控制方式控制(3)、用“管理方案”控制(4)、緊急情況下,用應急預案控制通常情況下,多數重要環境因素應以運行控制方式為主,即按作業文件、環境法規控制。對于個別環境影響很大,有一定控制技術難度、需投入環保設施的重要環境因素,宜編制專項管理方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