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坡專項施工方案2(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580
2022-08-12
10頁
57.50KB
1、邊坡防護措施 (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六枝特區中盛山水城A區 -致:貴州眾志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地下室邊坡防護措施 (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邊坡防護措施方案承包單位(章): 項目經理: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項目監理機構: 總/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審核后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各留一份。 六枝特區中盛山水城A區 護坡防護措施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 批 人: 貴州鼎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6月11日邊坡防護(方案)審批表工程名稱六枝2、特區中盛山水城A區結構形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36000施工單位貴州鼎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張金科項目技術負責人編 制 人陳德林編 制 日 期2017年6月施工單位審批意見單位蓋章: 年 月 日監理單位審批意見單位蓋章: 年 月 日建設單位審批意見單位蓋章: 年 月 日護坡防護措施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況 本工程1#樓為-1+6+1F層,2#樓為-1+2+8層,3#樓1單元為-1+2+8層、2單元為-1+2+5+1層、3單元為-1+2+3+1層,均為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約36000m2,1#樓建筑高度為21.6m;2#樓高度為33.55m;3#樓1單元為33.55m,2、3單元3、建筑高度為24.2m;本工程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1328.25m。 抗震烈度:6度,地下室抗滲等級為P6。 第二章 基坑支護方案一、設計依據1、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設計圖紙;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3、建筑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GB5000072011)。二、基坑支護方案的設計本工程基坑支護方案一:砌筑護腳毛石墻施工方案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基坑采用1:0.35的放坡,土邊坡采用挖掘機由上至下順序刷坡,開挖擋土墻基槽,然后進行擋土墻砌筑施工。局部夾雜淤泥質粘土層部位以砂袋夯壓加固處理,具體由相關單位根據現場情況商定。方案二:澆筑素砼護墻施工方案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基坑4、采用1:0.2的放坡,土邊坡采用挖掘機由上至下順序刷坡,基坑支模,鋼管加固支護,C25素砼澆筑,素砼終凝后頂部夾雜淤泥質粘土層部位以砂袋夯壓加固處理。三、基坑支護施工方案一:A、施工工藝定位放線,確定基槽位置,機械開挖,人工清理基槽,砂漿打底,毛石擋土墻砌筑。B、施工要求及技術措施1、在機械開挖后應輔以工人修整基槽及坡面平整,清除坡面上的松碎土。2、擋土墻基礎高度為50cm,墻身坡面以1:0.2比例放坡砌筑。3、墻身施工必須按一層砂漿一層毛石砌筑,M5砂漿砌筑,毛石與毛石間砂漿必須飽滿,嚴禁出現干砌毛石現象。4、泄水孔按照橫向間距2米丶縱向間距1.5米設置。5、墻身長度超過8米需設置伸縮縫,伸5、縮縫選用泡沫板或木方分隔填充。6、擋墻頂面完工需砂漿抹面處理。7、擋土墻頂面凝固成型后,剩余護坡采用砂漿噴涂,用于防水,根據現場情況選擇堆碼砂袋夯壓加固處理,進行邊坡預防護。方案二:A、施工工藝定位放線,確定基槽位置,機械開挖,人工清理基槽,人工支模,鋼管加固支護,C25素砼澆筑,堆碼砂袋夯壓加固處理。B、施工要求及技術措施1、在機械開挖后應輔以工人修整基槽及坡面平整,清除坡面上的松碎土。2、素砼護墻模板按照1:0.2比例放坡支模加固。3、素砼澆筑順序按照橫向均勻澆筑,高度均衡上升,禁止一次澆筑至護墻成型高度,防止爆模;第一次澆筑成型終凝后在砼面往內縮進20cm進行第二次素砼護墻澆筑的模板制作6、,工序等同第一次素砼護墻澆筑。4、第二次砼護墻終凝成型后,在其頂部堆碼砂袋夯壓加固處理,進行邊坡預防護。第三章 止水、排水方案基坑開挖過程中通常遇到的水源,一是來自坑壁外的土層滯水、雨水和施工用水,二是來自坑底以下的潛水。基坑采取集水井降排水。基坑采用明排水,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四周設集水井,安裝抽水泵進行機械排水,分布引入就近河道,以滿足施工期間坑內排水的需要。排水溝和集水井均采用M5.0水泥砂漿砌筑按相關圖紙施工,確保質量。基坑頂四周設置截水水槽,盡量減少來自基坑以外的水進入基坑。第四章 特殊情況中注意的問題及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為做到有備無患,針對本工程特點,制定以7、下應急措施:1、應注意的問題(1) 土方開挖、支護施工應分段進行,土方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基坑邊坡暴露時間,遇雨天應大面積覆蓋,同時在坡腳堆載以防止滑坡;(2) 擋土墻施工中,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隨時注意邊坡上方土質情況,以防墜物傷害。(3) 基坑支護完畢,施工單位應及時進行后續施工,同時做好有序排水,防止積水滲浸坡腳。2、應急措施(1) 支護施工完成至基坑回填之前,如遇到暴雨洪水等,施工單位必須將施工人員、設備撤離坑底,支護坡面上如有局部破損需覆蓋雨布,同時應加強基坑排水,以免水較長時間浸泡造成塌方,同時增加檢測次數,并做好相應的措施(如臨時回填或在坡腳壘土)防止滑坡。(2) 如遇到重物墜落8、造成坡面破損,應及時重新噴射砼或抹水泥砂漿,防止雨水灌入。(3) 基坑開挖至基地后應立即進行地下室基礎施工,以免基坑暴露時間過長。3、基坑的安全使用(1) 坡頂施工荷載不得超過10KPa,坡頂防護欄高度應超過1.2m,基坑周圍不得走重車或施加振動荷載,坡頂嚴禁堆放施工材料。(2) 基坑使用期間嚴禁坡腳長期被水浸泡,坡頂0.8m范圍內不得有大量積水。(3) 支護結構在使用期間不得人為破壞,嚴禁破壞坡腳。若因施工或其他特殊需要破壞支護結構時,須及時反饋相關單位,同時有應急處理措施。第五章 施工監測信息法施工是基坑支護的一個特點。為確保基坑安全,不影響周圍建筑物及市政設施,要求隨時掌握開挖及支護整個9、施工過程中邊坡的動態變化。因此,應委托有資質單位實施監測,在支護施工過程中實施信息法施工。 施工監測包括對環境的保護監測和對工程本體的監測,及時預報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并把獲得的信息通過修改設計反饋到施工中,以便合理施工。監測要求:監近基坑的建筑物、市政設施的沉降、變形監測。監測頻率:自挖土開始,每開一次,出現速率增大時,再加大監測次數,直到基坑完全穩定。報警界線:水平、垂直位移大于2mm/日或累計大于35mm。第六章 臨邊防護挖出的土嚴禁堆在坑槽邊,離坑槽邊不小于1m,周圍應采用48的鋼管且高度不低于1.2m的圍護欄桿,埋設應牢固,埋入土內不少于50cm。鋼管均應刷成黑黃相間的警示顏色,懸掛警示牌。第七章 下雨天氣基坑開挖防護措施根據天氣預報,本工程在基坑開挖階段的降水量較大,為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和基坑開挖的質量與安全,采取下列應急措施:截水溝的設置:基坑施工前,在離基坑圍護邊用砂漿設置截水溝,預防外水流入基坑,破壞坑壁土方穩定。雨水季節需派專人負責抽水、排水,保證排水管網的暢通,如有緊急情況應立即通知管理人員。如基坑坡壁發生塌方時,如條件允許宜采取鋼板樁加擋板的圍護措施,受條件限制,不能打鋼板樁時,應采取打鋼管加擋板圍護措施,鋼管頂端用鋼絲繩拉錨,鋼管間距不大于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