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窯檢修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666
2022-08-12
11頁
41.50KB
1、目 錄一、編制說明及工程概況 11.1編制說明 11.2工程概況 1二、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22.1施工工序 22.2施工方法 3三、施工進度計劃 4四、質量保證措施 5五、安全、環保保證措施 55.1安全保證措施 55.1.1落實安全施工生產責任制 55.1.2安全管理制度 65.1.3高空作業防護措施 65.2施工現場環保措施 7六、主要施工機具 8一、編制說明及工程概況1.1編制說明(1)本方案根據我們多年從事冶金設備檢修所取得的豐富經驗、現場調查及業主交底進行編制。(2)本方案編制的指導思想是:精心管理,確保質量,合理安排,保證進度。(3)本方案編制依據: A、冶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質量2、檢驗評定規范;B、冶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技術規范;C、XX鋼鐵回轉窯托輪更換檢修技術要求;D、業主現場介紹;E、已有現場施工的調查;F、我公司的內部管理標準、程序文件、質量手冊等項目管理文;G、我公司從事回轉窯安裝工程建設等方面豐富的施工技術術經驗;1.2工程概況XX鋼鐵第二煉鋼廠3#石灰窯由于生產節湊較快,生產量大,設備趨于老化,影響石灰窯的正常生產,因此業主計劃對3#石灰窯進行大修。具體施工內容如下:(1)擋輪裝配更換2套;(2)石灰窯東、西滾圈更換各1個;(3)石灰窯東、西可換墊鐵更換32個;(4)托輪裝配及附屬配管更換4套;(5)回轉窯大齒圈裝配更換1套;(6)3#成品斗提及頭尾輪3、更換1套;二、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2.1施工工序2.2施工方法1、停機之前事先根據窯體規格做好支架。2、停機后根據窯體現狀進行測量,做好標記,并將東側滾圈兩側的擋輪拆除。3、待耐材拆除完畢后用千斤頂將東側窯體頂起,用事先做好的支架對窯體進行支撐,并固定牢固。4、窯體固支撐起來后先拆除托輪,托輪拆除前需先測量原始數據,并記錄好。5、托輪拆除后緊接著拆除滾圈和大齒圈。滾圈和大齒圈拆除前也需測量原始數據,并保護性拆除。6、新件安裝時先裝托輪:(1)托輪安裝時,兩軸承間距為1650mm,允許偏差不超過1mm。(2)托輪底座、托輪擋座的十字中心線與設計位置的偏差2mm,且兩底座軸向中心線必須在同一直線上,4、其誤差不得超過0.5mm。(3)托輪中心線平行于筒體軸心線傾斜安裝,平行度公差為0.05mm/m。同一組托輪軸承座的中心高相等,偏差0.1mm。(4)450襯瓦中部60-75范圍內刮研時,每立方厘米上不少于1-2點。(5)750球面瓦與軸承座的接觸點每平方厘米內不少于1點,與襯瓦的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點。(6)裝配后每側止推圈與襯瓦應保持1mm間隙。(7)軸承油盤安裝斜度隨潤滑油情況調整,但不允許與回轉零件發生接觸。(8)組裝后球面瓦及油勺轉動要靈活,油勺供油正常。(9)托輪組裝配時,用撬棍盤動,轉動靈活與各部沒有卡緊、干擾等現象。(10)組裝軸承時在軸承座與軸承蓋接觸面之間及軸承端蓋,5、密封圈管件連接件等處需加鉛油封口不得漏油漏水。(11)所有冷卻水管管路,必須進行0.5MPa的水壓試驗不得漏水。7、滾圈和墊鐵安裝時按原始數據恢復。(1)東墊板焊接時兩側擋板焊縫高度不低于810mm,使用506焊條焊接。(2)正常轉速無異音、振動。(3)冷態安裝時,齒輪、齒圈的安裝中心距應比理論中心距加大些,以適應齒圈徑向跳動和受熱膨脹,使用轉中能保持齒輪嚙合正常的側隙和頂隙,齒頂間隙為8.25-9.25mm。(4)滾圈和擋輪接觸長度不小于工作寬度的75%。(5)滾圈內表面與滾圈襯板表面保持清潔。(6)借助鉛絲試驗法來調整托輪裝置。采用鉛絲試驗法要求托輪和輪帶表面光滑平整,試驗時,將2mm鉛絲6、(通常是15A保險絲)沿托輪母線平直地放在輪帶與托輪之間,然后對碾出的鉛絲形狀進行分析。表面壓力在托輪整個寬度上均勻分布,壓出鉛絲為長方形。8、擋輪安裝時按原始數據恢復。(1)擋輪組裝前順將擋輪內部及滾動軸承清洗干凈,在滾動軸承上涂上黃油后上蓋,各螺栓緊固牢固。(2)擋輪安裝完畢后,用人工轉動擋輪進行試驗,不得有松緊不均滑動,不能有卡緊現象,同時用手推動液壓擋輪,讓擋輪能夠在兩根軸上均勻滑動,不得有卡孔現象。(3)擋輪和輪帶接觸面采用石墨潤滑,擋輪內部輪動軸承及導軌軸瓦用高溫潤滑脂潤滑。9、大齒圈安裝時按原始測量數據恢復。(1)大齒輪分為兩個半圓,現場連接時接觸面必須緊密接合無間隙,各螺栓緊固7、牢固。(2)大齒圈必須和小齒輪嚙合良好,無振動或異音。(3)齒圈兩部分組成的齒圈其結合面應在齒谷中央。(4)冷態安裝時,齒輪、齒圈的安裝中心距應比理論中心距加大些,以適應齒圈徑向跳動和受熱膨脹,使用轉中能保持齒輪嚙合正常的側隙和頂隙,齒頂間隙為8.25-9.25mm。三、施工進度計劃見附件1四、質量保證措施根據XX鋼鐵第二煉鋼廠回轉窯托輪更換情況,制定以下技術質量要求:1、對全部項目進行現場調查,每個項目都落實項目負責人并做好項目的準備工作。2、對所有項目必須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作好技術交底記錄,下達自檢記錄。3、所有要更換的備品備件,有關施工班組提前與甲方聯系,對有關尺寸進行復查,及早發8、現問題,及時處理。4、所有的測量項目,應提前與專業人員聯系,提供測量要求,并在測量結束后保存測量結果以備交工和存檔。5、對運轉設備等有安裝精度要求的作業,必須填寫質檢記錄,以備交工和存檔。五、安全、環保保證措施為使安全、環保、消防、保衛工作在本次檢修中再上一個臺階,以“不流一滴血,不擦破一塊皮”作為奮斗目標,特制定如下的規定:5.1安全保證措施5.1.1落實安全施工生產責任制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堅持管施工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確保一方平安。(1)項目經理為安全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施工的全面領導,項目副經理為安全施工的具體責任人,負責現場施工的全面指揮和協調;技術主管負責制定切9、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2)項目部設立安全管理組,負責施工現場安全檢查、監督、控制并填寫安全記錄。(3)作業層設專職或兼職安全員,負責施工中安全工作具體落實和安全隱患整改,作業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牢樹“我要安全”意識,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4)開工前工段技術員要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作業層每班上班前做好當天任務的有針對性的安全交底。 (5)現場安全工作要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保一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5.1.2安全管理制度(1)項目部要結合本工程施工特點和現場條件,制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責任到人,落實到實處,做到科學管理。(2)遵守國家、業主的有關安10、全生產標準、規程和管理規定。(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不準上崗。(4)項目部對參戰職工要結合工程特點逐級進行安全教育。(5)設備、專用機具的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其操作規程,禁止違章作業。 (6)堅持安全交底和安全例會制度,工程開工以前必須進行安全交底,組織一次聯合安全大檢查,檢查合格無隱患后方可開工,并詳細做好安全記錄。(7)項目部除日常安全檢查外,還要組織定期安全大檢查,在檢查中發現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要立即進行整改。對于危及人身、設施安全可能造成事故的緊急情況,安全監督者有權責令停工,確認排險后,方可重新開工。 5.1.3高空作業防護措施(1)高處作業必須掛安全帶,拉安全網。(2)所11、有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3)臨邊、洞口作業應加防護欄桿或其他可靠措施。(4)攀登作業的用具,結構構造上必須牢固可靠,使用梯子作業時,梯腳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上端應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度為宜。(5)懸空作業應有牢固的立足處,并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6)懸空作業所有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后方可使用,使用吊籃作業時應加兩道保險繩。(7)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其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以外,不符合時應設置安全防12、護層,腳手架拆除時,下方不得有人。5.2施工現場環保措施(1)、認真履行“環境保護協議書”。(2)、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接受甲方環境保護培訓,以提高作業人員環保意識并熟知甲方的環境方針,并在環境保護培訓記錄上予以簽認。(3)、各作業工班(組)必須按照甲方環境因素識別要求,排查各工班(組)環境因素,填寫“環境因素排查表”報項目部。(4)、在機械設備開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范要求進行操作,防止操作不當產生噪聲。(5)、作業人員要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對生產中產生的各種固體廢棄物,必須要按甲方各類廢棄物投放管理要求分類投放,嚴禁隨手亂扔,造成環境污染。六、主要施工機具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電焊機10KW臺42倒鏈5T臺63倒鏈3T臺64千斤頂200T臺25千斤頂100T臺26千斤頂50T臺47汽車吊25T臺班18氣割工具套49角向砂輪機125臺410內孔磨光機6臺211手把燈36v個1012常用工具套413現場配電箱只614氧氣表套2015乙炔表套2016齒厚游標卡尺模數m=10把217打擊扳手M75把418打擊扳手M65把419打擊扳手M55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