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換填施工方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717
2022-08-12
15頁
259.67KB
1、.瀨瀨 溪溪河河流流域域雨雨污污分分流流管管網網升升級級改改造造項項目目(污污水水處處理理廠廠工工程程)基礎換填施工方案編 制 人:審 核 人:審 批 人:2019 年 2 月 27 日1 目 錄一、編制依據.2 二、工程概況.2 三、施工方案設計.2 四、施工方法.211 五、資源計劃.211 六、質量及工期保證措施.12 七、安全及環保措施.1213 八、應急預案.1421 2 第一節編制依據1.1、現行國家、省、市工程建設有關法律、法規、文件及主管部門有關規定。1.2、我公司制定的有關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管理規定、項目施工的有關規定。1.3、甲方提供的施工圖紙、現場實際情況。1.4、2、以往類似工程施工的經驗。第二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瀨溪河流域雨污分流管網升級改造項目(污水處理廠工程)工程地址:瀘州市龍馬潭區胡市鎮建設單位:瀘州市龍馬潭區住房與城鄉建設局設計單位:成都碧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江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節施工方案設計3.1 基礎換填區域分布圖3.1.1 基礎換填區域分布圖3 圖一3.2 土方開挖3.2.1 圖一為污水處理廠位置,換填區域根據剖面圖,換填寬度為污水廠大小兩邊各加3.5 米,開挖深度約 7 米,局部達到8 至 9米甚至更深。3.2.2開挖邊坡擬按1:0.75放坡,實際放坡坡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再定。3.3 換填材料為片塊石,換填工序為70cm片塊石3、上鋪 10cm填土碾壓,片塊石與土比例約為8.5:1.5 3.3.1.測量放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放出軟基處理地段各特征點(起點、終點樁號,兩側寬度),并復核處理面積與原地表標高。畫好平面圖,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開挖施工。3.3.2.基底清理4(1)施工前應清除坑內積水和泥漿,基坑邊坡必須穩定,防止塌方。(2)在挖除基礎下一定深度內的軟弱土層時,應避免坑底原狀土層受擾動,為此可保留300500mm 厚土層暫不挖去,待鋪填換填料前再挖至換填高程。應防止基坑邊坡坍土混入填層。3.3.4.基坑檢查檢查基坑開挖是否達到要求,基礎承載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基坑開挖尺寸是否滿足施工要求。3.3.5.換4、填材料檢驗本工程軟基路基處理方法為換填塊(片)石,最大粒徑不大于50cm,塊(片)石的強度必須達到設計或規范要求。3.3.6.分層鋪換填料(1)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時,基土面應按規范挖成臺階或斜坡搭接,搭接處應夯實,施工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2)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做成斜坡型,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墻角等重要部位。3.3.7.分層壓實(1)為保證換填材料壓實的均勻及密實度,在重型輾壓機輾壓前,應用較小石塊填塞整平層面。(2)控制輾壓機械的速度,經靜壓2 遍后,采用強振 68 遍。(3)換填材料太干燥時,應灑水,以保證上下材料結合良好。(4)壓實應先四周后中間。5 5、3.3.8.找平驗收(1)最后一層輾壓完成后,應檢查高程和平整度。(2)低洼處應及時補充填料。第四節資源計劃5.1 勞動力擬投入計劃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 普工人10 2 砼工人5 3 電工人1 5.2 主要材料及機具擬投入計劃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 3 全站儀臺1 4 水平儀臺1 3 挖掘機270/1.5 m3臺1 4 挖掘機200/0.8 m3臺0 5 自卸汽車8 噸輛5 6 壓路機20 噸輛1 7 汽車泵臺0 8 振動棒個0 9 平板振動器臺0 第六節質量及工期保證措施6.1 質量保證措施6 6.1.1 設 1 名專職測量員負責換填過程中軸線、標高控制;6.1.2 設 1 名施工6、員負責土方開挖及機械清槽過程控制;6.1.3 機械清底完成后,經地勘、設計、建設單位、監理以及質量監督站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一步工序;6.1.4 設 1 名專職換填工長負責換填過程控制1)換填為分層碾壓,碾壓高度為700mm 片石、100mm 土層;2)碾壓時為靜壓 2 遍后,采用強振 68 遍,控制輾壓機械的速度;6.2 工期保證措施6.2.1 及時投入人力、物力、財力;6.2.2 合理調配機械設備、提高機械設備效率;6.2.3 要求盡量不間斷施工。確保工期目標完成。第七節安全及環保保證措施7.1 安全保證措施7.1.1 開工前,由項目經理及安全員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隱患進行系統排查,將7、易發生危險事故的部位進行標注,在作業人員進場時進行交底。每天工作前以及工作后,項目經理以及專職安全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特別是對基坑邊坡的監控,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排除,保證施工安全。7.1.2 班組長對作業人員進行班前安全教育,將當時作業內容及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及自我保護方法進行交底,方可進行作業。7.1.3 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教育,職工上崗前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及文明施工的管理規定,做到開工前、工序前進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7.1.4 做好現場宣傳工作,現場懸掛安全標志牌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措施,危險地帶以及夜間施工設警示燈、警示牌。7.18、.5 施工用電線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一保護”,配電箱全部采用標準規格,熔絲搭配合理,人走上鎖,進出電纜整齊7 有序,機電設備專人管理,嚴禁非電工私拉、亂扯電線。7.1.6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7.1.7 專職安全員應經常巡視施工現場,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7.1.8 各機械操作人員注意事項 6.2.8持證上崗,禁止酒后開動機械。7.1.9 為確保車輛附近的人員安全,在開動機械前,要鳴響喇叭,做出警告,環顧一下四周是否有人及障礙物。在倒退和轉動前,要證實附近沒人,還要注意障礙物。7.1.10 泵車后臺及泵臂下嚴禁站人,按要求操作。7.2 文明保證措施7.2.1 及時清9、理現場、現場大門口和道路上的撒落物。專人值班7.2.2 保證施工現場整潔文明,在施工現場減少揚塵污染。7.2.3 積極配合城管、環衛、交警等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提出的問題。7.2.4采取施工不擾民措施,嚴格執行城市噪音污染的有關規定,降低噪音,夜間施工必須申報。7.2.5 嚴格執行城市噪音污染有關規定,選用低噪音設備。第八節應急預案8.1 目的土方坍塌是土方開挖工程經常發生的安全事故,在施工前加強崗前學習培訓,施工中采取正確的安全操作規程,并設立應急預案措施,盡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編制本應急預案的目的。8.2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瀨溪河流域雨污分流管網升級改造項目(污水處理10、廠工程)項目部所有土方施工的生產員工,適用于開挖深度超過3 米的基坑、基槽。當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時,除按本預案及時開展應急救援外,還應及時通知公司應急救援小組,啟動公司傷亡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其他場所發生類似情況施工作業時,承擔糾正8 和制止事故發生的責任。8.3 應急組織機構見下圖8.4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與職責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成員分別由生產經理、技術負責人、是應急救援第一執行人,擔任副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8.5 應急小組下設機構及職責(1)應急救援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成員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主要技術人11、員組成。公司應急總指揮公司總經理公共信息負責人人事部經理應急操作指揮公司總工程師通訊負責人辦公室主任公司總部應急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工地現場應急救援組應急小組副組長項目副經理應急小組技術支持項目技術負責人治安保衛組事故調查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9 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通知公司負責人,根據事故性質撥打110;120;119救援電話,根據事故類別 1 小時內通知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通知當事人的親人等。負責本預案的編制、修改與演練的實施;判別應急響應級別。查明危險源,提出應急和補救措施。勞力調配。(2)治安保衛12、組:組長由安全負責人擔任,成員由專職安全員、兼職安全員、施工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人員的疏散、逃生,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3)事故調查組:組長由項目生產經理擔任,成員有項目專職安全員,質檢員及公司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配合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4)后勤保障組:組長由項目部材料員擔任,成員由項目后勤人員、會計及公司財務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13、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5)善后處理組:組長由公司副經理擔任,成員由項目施工員、材料員及公司財務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配合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事故善后處理工作。8.6 應急準備及措施 8.6.1 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熟悉并認真執行本工種安全10 技術操作規程。進入施工現場,應接受安全交底。8.6.2 基坑超挖區域應設置圍欄,在醒目位置設置規范的安全生產警示標志,晚間應設紅燈,在工程險要處采取隔離防護措施設立專人警戒。8.6.3 基坑頂面應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設施。無可靠加固措施時,不在基槽邊14、土的自然坡度角內堆土或其他材料。8.6.4 深基坑開挖時,應觀測坡面穩定情況。當發現坑沿側面出現裂縫、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加固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8.6.6 基坑采用排水法降低水位時,對降低水位區域的建(構)筑物可能產生沉降,應加強觀測,必要時采取防范措施。8.6.7 施工人員嚴禁在基坑內休息。8.7 應急預案 8.7.1 基坑周圍土體的加固對軟土基坑,特別是深大而周圍環境條件嚴峻的基坑,當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時,在基坑內外一定范圍進行土體加固,可取得防止隆起、穩定坑壁、減少位移。采用水泥土攪拌樁和土釘墻進行加固和支護,土層條件好時,15m左右基坑15、亦經常使用。前者既能擋土又能擋水,后者較多地應用于地下水位較低或者地下水位能夠被疏于降低的場區。水泥土攪拌樁的布置型式可采用:實體式、空腹式、格構式、拱型或拱型加鉆孔灌注樁,既可以漿噴也可以粉噴。土釘墻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它支護型式聯合使用。8.7.2 對周邊環境的監測和防護調查對象包括基坑周圍相當于基坑開挖深度的23 倍范圍內地上的建筑物、高聳塔桿、輸電線纜、以及地下管線(應區別其屬壓力的或非壓力的)等設施和障礙物。如發現既有建筑物等已有裂損傾斜等情況,同時收集其詳細資料,并在必要處做出標記或攝像、繪圖等。然后對調查對象承受地基變形的性能做出分析鑒定,確定應加監護方法。11 8.7.3 16、加強對土方開挖施工工藝的組織與管理在軟土深大基坑中精心安排開挖施工分層分區分塊的部位和時間要求,以及相應的支撐設置的時間要求,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己開挖部分的無支撐暴露時間和減少土體被挑動的時間與范圍,將可以利用尚未被挖及的土體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自身位移的潛力,而達到使其協力控制擋墻位移和坑周土體位移的目的。8.7.4 對開挖過程實施跟蹤監測,并將信息及時反饋。監測基坑邊壁的位移,繪制位移時程曲線,分析變形速率和位移量,確定其對邊坡穩定。對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影響程度,隨時調整施工參數,或采取相應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8.7.5 對于較大面積的基坑,由于水浮力和地基回彈反力作用使基17、礎底板上凸、開裂,甚至使整個箱基礎上浮,工程樁隨底板上拔而斷裂以及樁子標高發生錯位。處理方法:在基坑內或周邊進行深層降水,由于土體失水固結,樁周發生負摩擦下拉力,迫使樁下沉。同時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將抽出的地下水口灌箱基內。對箱基底反壓使其回落,首層地面以上主體結構要繼續施工加載,待建筑物全部穩定后再從箱基內抽水、處理開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8.7.6 為防止兩相鄰基坑施工相互影響,應加強現場施工監測和雙方協調工作,對因施工震動引起支護結構或工程樁傾斜、斷裂等破損時,首先應停止施工或限制施工震動影響,對破壞的支護樁采取有效處理措施。8.7.7 回基坑士方超挖引起支護結構損壞。應暫停施工18、,回填土方或在樁前堆載,保持支護結構穩定,再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處理。8.8 應急響應程序 8.8.1 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受傷,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撥打120 救護車到事故現場救護傷員。8.8.2 其次,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和公司、指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報警,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減少12 事故損失。a)向內部報警,簡述:出事時間、地點、情況、報警人姓名。b)向外部報警,詳細準確報告:出事時間、地點、單位、電話、事態狀況及報告人姓名、單位、地址、電話。8.8.3 項目部接到報告后,項目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對發生事故的地段設欄防護,嚴禁閑雜人員出入,保護現場,同時按應急19、措施進行加固搶險。8.8.4 公司、指揮部接到報警后,及時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公司或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現場,并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8.8.5 如事故等級構成大事故或有人員死亡,公司或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通知公司應急救援指揮辦公室和公司總經理。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成員達到現場后,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8.8.6 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事故發生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應在24 小時內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上報公司安全質量部,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8.9 檢查和教育 8.9.l 公司(指揮部)每季度、項目部每月對重點項目的安全狀況和機械使用情況進行一次檢查。8.9.2 公司(指揮部)、項目部、施工班組施工前應對操作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上崗員工熟知該分項分部工程的應急預案,必要時組織演練,驗證應急準備工作和預案實施效果,提高實戰中自防自救能力。8.10 相關附件附件 1:土方開挖工程應急救援程序13 附件 1:四川冉升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土方工程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土方坍塌事故發生警情判斷響應級別接警信息反饋應急起動N 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警容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技術分析總結評審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解除警容現場清理現場指揮到位應急資源調配信息網絡開通領導小組到位關閉N Y Y Y 工程搶險人員救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