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鉆孔施工方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942
2022-08-12
15頁
61.35KB
1、六盤水領翔國際五金建材商貿城31#樓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人:審 核 人:批 準 人:編制單位:編制時間: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 3 第二章工程概況 4 第三章施工布置4 第四章施工方法4-10 第五章施工常遇問題及處理方法10-12 第六章質量保證體系12-13 第七章安全和文明施工14 第八章工期保證措施14-15 第九章執行的技術標準及規范15-16第一章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0)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4、貴州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22/45-2004)5、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年 1 月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冊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第二章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1.1、本工程第三章施工布置1、施工平面布置:1.1、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樁基的數量,我項目部安排使用10 臺重探-15 型旋轉鉆機鉆成孔灌注樁機進行施工,施工1-115 軸樁基:總體施工順序為 1-1 15 軸順序推進,以確保業主的工期要求。1.2、本工程樁基較集中,現場用電、用水、排污按原地進行安排。2、施工進度計劃及勞動力安排:2.1、根據地質報告,本工程鉆孔灌注樁平均深度23 米左右,2012年 3 月 9 日開工,計劃每 24 小時完成成孔 67 個,總工期為:603、 天。2.2、每臺樁機配置兩班人員,每班3 人,24 小時作業,確保工期,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至現場,導管引下混凝土灌注。第四章施工方法一、施工準備1、熟悉和掌握有關的圖紙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及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等資料。2、根據樁位設計圖建筑坐標,高程控制點標高進行軸位放線,定出樁位,隨后檢查,復核各樁位軸線設計參數,并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等有關各單位驗收合格。3、材料、人員、機械設備、各種工具應提前進場準備好,臨電、臨水設施架設或鋪設完成。4、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系統,漿池、漿溝開挖工作。施工污水須經沉淀池處理后,才可排入4、市政管道,同時,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二、施工程序:1、施工工藝流程:2、施工機具選擇及施工工藝方法2.1、根據本工程特點,選用10 臺重探-15 型旋轉鉆機鉆成孔灌注樁機進行施工。2.2、鉆機就位前,先平整場地,樁位放線,開挖漿池、漿溝,鋪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證鉆機平穩、牢固。孔樁第一節采用人工挖孔,孔深為1.0 米,護壁采用 200 厚 C30砼澆筑。2.3、本工程成孔采用正循環工藝,但對于孔深大于30 米端承樁宜用樁位放線、埋設護筒樁基定位鉆擊成孔孔深測定、清孔安放鋼筋孔下導管二次清孔、測定沉渣安放隔塞、灌注混凝土成樁制作鋼筋籠商品混凝土制作試塊泥漿循環泥漿處理反循環工藝5、成孔。鉆進時如土質情況良好,可采用清水鉆進,自然造漿護壁,或加入紅粘土或膨潤土泥漿護壁,泥漿密度為1.3T/M3。2.4、鉆進時應根據土層情況加壓,開始應輕壓力、慢轉速,逐步轉入正常,一般土層按鉆具自重鋼繩加壓,不超過10KN;基巖中鉆進為 1525KN;鉆機轉速:對合金鉆頭為180R/MIN,鋼粒鉆頭 100R/MIN。在松軟土層中鉆進,應根據泥漿補給情況控制鉆進速度,在硬土層或巖層中的鉆進速度,以鉆機不發跳動為準。2.5、樁孔鉆完,應用空氣壓縮機清孔,可將30 左右石塊排出,直至孔內沉渣度小于100。清孔后泥漿密度不大于1.2T/M3,亦可用泥漿置換方法進行清孔。2.6、澆筑混凝土的導管采6、用直徑為200250,壁厚不小于 3,導管長度視孔深而定,每節一般為 2.03.0 米,導管與鋼筋應保持 100 距離,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以水壓0.6 1.0MPA進行試壓。2.7、開始澆筑水下混凝土時,管底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并使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上0.8 米以上,在以后的澆筑中,導管埋深宜為 26 米。2.8、樁頂澆筑高度不能偏低,應使用在鑿除泛漿層后,樁頂混凝土要達到強度設計值。3、施工方法:3.1、護筒埋設3.1.1、鉆孔前,人工挖孔樁1.0M 深,C30 砼護壁。護壁高出自然地面 300。3.1.2、鉆軸與樁位中心偏差A20,安放垂直。3.2、鉆孔方法3.2.1、砼護7、壁澆筑完達到一定強度后,樁機就位,樁機底座平整,鉆機鉆軸、護壁與樁基中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墊實、穩定,使鉆軸中心對準護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開始應低速運轉,直至孔深護壁達到34 以下米后,才可加快速度,直至設計深度。每鉆深12 米,應檢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入發生斜孔,應停機,待采取相應措施后再進行施工。3.2.2、在成孔施工中,泥漿指標等參數的調節來控制鉆孔速度,防止孔斜、縮頸等現象的產生。同時利用孔內泥漿的壓力來平衡孔壁壓力和水壓力,起到護壁的作用。3.2.3、根據地質報告顯示,上層多為粘土層,成孔時,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漿護壁,排渣時泥漿密度控制在1.11.2T/;進入中風化灰巖持力層8、后,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31.5T/,以便于巖層碎片順利排出孔外,施工過程中經常測定泥漿密度。3.2.4、鉆機程序根據場地、樁距和進度情況可采用單機跳鉆法(隔一鉆一或隔二鉆一)或單機雙鉆(一臺機在二個機座上輪流鉆進)。成孔后并經建設單位、地勘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有關單位驗收合格。3.3、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 3.3.1、縱向鋼筋采用 HRB4000 級,縱向鋼筋的搭接應優先采用焊接,D25 的鋼筋允許采用搭接,搭接長度為 40D,接口必須按規范要求錯開。3.3.2、水平鋼筋螺旋箍用HRB400 級縱橫鋼筋交接處均應焊牢。3.3.3、鋼筋籠外側設混凝土墊塊,以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3.3.4、9、鋼筋骨架現場制作,在一次清孔完畢后,起鉆、吊車吊放鋼筋骨架,鋼筋骨架在井口分段焊接,焊機焊接長度10D,同一截面接頭數不大于50%,鋼筋骨架型號、位置安放必須準確。鋼筋籠的制作應符合圖紙設計和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 要求。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表()項次項目允許偏差1 主筋間距10 2 箍筋間距20 3 鋼筋籠直徑10 4 鋼筋籠傾斜度0.5%5 鋼筋籠安裝深度100 6 長度100 3.3.4、鋼筋籠在運輸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應對準孔位,不得強行插入和碰撞孔壁,就位后應立即固定,鋼筋籠安裝可用小型吊運機具或起重機吊裝就位,對直徑和長度大的鋼筋籠,可分節10、制作和安裝。鋼筋籠在安裝完畢時,應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對該項目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應及時灌注水下混凝土。3.4、混凝土澆筑3.4.1、灌注混凝土前應清底掃膛,孔底的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0。以保證清孔質量。3.4.2、澆筑混凝土前,應先放置孔口護孔漏斗,隨后放置鋼筋籠并再次測量孔內沉渣厚度。3.4.3、混凝土澆筑要一氣呵成,不得中斷,并控制在46 小時內澆筑完,以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間歇時間一般控制在30分鐘。澆筑時利用不停澆筑及導管出口的壓力差,使混凝土不斷從導管內擠出,使混凝土面逐漸均勻上升,孔內的泥漿逐漸被混凝土置換而排出孔外,流入泥漿池內。3.4.4、施工時應按樁頂設計標高掌握好混凝11、土的灌注量,使之保證鑿出樁頂浮漿層后混凝土的質量,又不至于鑿去太多而造成材料浪費。故灌注混凝土完成面之標高比樁頂的設計標高高出 800,鑿除樁頂浮漿層后必須保證樁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第五章施工常遇問題及處理方法1、坍孔1.1、原因分析A、鉆軸和放鋼筋骨架時碰撞孔壁。B、護筒周圍未用粘土填封緊密而漏水,或護筒埋置太淺。C、未及時向孔內加泥漿;孔內泥漿面低于孔外水位,或孔內出現承壓水降低了靜水壓力,或泥漿密度不夠。1.2、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A、鉆軸和放鋼筋骨架時保持垂直上下,嚴格控制晃動其幅度。B、護筒周圍用粘土填封緊密。C、鉆進中及時添加新鮮泥漿,使其高于孔外水位。D、輕度坍孔,加大泥漿密12、度和提高水位;嚴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穩定后采用低速鉆進。2、樁孔偏移(傾斜)2.1、原因分析A、樁架不穩,鉆機磨損,部件松動。B、土層軟硬不勻。2.2、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A、偏斜過大時,填入粘土重新鉆進。3、鉆軸無法進入土層3.1、原因分析A、鉆頭粘土塊(糊鉆頭)排渣不暢3.2、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A、加強排渣B、降低泥漿密度,加大配重。C、糊鉆時,可提出鉆頭清除泥塊后,再施鉆。4、鋼筋籠偏位、變形4.1、原因分析A、鋼筋籠過長,未設加勁箍,剛度不夠,造成變形。B、鋼筋籠上未設墊塊來控制保護層的厚度。C、樁孔本身偏斜或移位。D、鋼筋籠吊放為垂直緩慢放下,而是斜插入孔內。E、孔底沉渣未清13、理干凈,使鋼筋籠達不到設計深度。4.2、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A、鋼筋過長,分節制作,分段吊放,分段焊接或設加勁箍加強。B、在鋼筋籠部分主筋上,應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混凝土墊塊控制保護層的厚度。C、樁孔本身偏斜、移位,應在下鋼筋籠前往復掃孔校正。D、孔底沉渣應置換清水或適當密度的泥漿清除。第六章質量保證體系1、認真審閱圖紙,熟悉設計意圖。2、嚴格貫徹執行 IS09002 質量體系。3、所有進行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且按有關規定需要取樣復檢的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4、嚴格執行“三級”檢查制度,做好工序交接監測記錄及工序成果保護。5、加強計量管理,并派專人計量。6、加強試塊管理,每工作班,每根14、樁,每50M 3混凝土試塊取樣不少于一組,攪拌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并在澆筑地點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每工作班至少二次。7、嚴格執行有關規范和技術標準。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工程質量程序控制材料準備、出具合格證樁孔定位放線申請混凝土配合比注意樁孔位置和垂直度清除沉渣護筒位置埋設正確和穩定準備工作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技術交底書面交底操作人員參加按不同型號掛牌注意鋼筋型號、直徑和間距成孔鋼筋制作鋼筋制作導管澆筑混凝土預留、養護、試壓試塊執行驗評標準質量評定清理現場、文明施工樁孔測量定位記錄試塊報告單材料合格證自檢記錄質量評定記錄施工記錄資料整理第七章安全和文明施工1、樹立“安全15、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思想;2、加強職工安全意識教育;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做到“三不”防害。利用好安全“三寶”;4、對于深坑作業,臨邊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等防護用品;5、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的照明,且安全電壓為36 伏,每個鉆機旁設置 2 只 100W防罩燈;6、施工現場的電源,電路安裝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不得擅自、蠻目牽拉、掛設;7、做到施工現場工完料清,材料堆放集中、整齊、排水暢通,道路暢通;8、現場排污:與業主或者當地政府協商一塊場地,挖一污水池,沉淀后將水排出市政管道內,施工完后回填、壓實;9、遵照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并遵守安全、環保、消防保衛部門的有關規定。第八章工期保證措施16、本工程整體施工,我們將抓住如下幾項控制措施:一、根據總體控制計劃,各階段施工進度計劃,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分解,編制詳細的周施工計劃,實行信息控制,及時調整部署,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每一階段的計劃如期實施。二、定期召開每周生產例會,加強與各單位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嚴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質量,減少因質量問題而引起的返工。三、加強勞動力管理,及時組織勞動力進場,合理安排各班組的工作面。四、通過合理的施工組織,安排流水式施工。五、及時編制材料的需用量計劃及采購進場計劃。六、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七、各工種由專業的熟練工人進行施工,分區段全面展開施工。八、質量檢查員要隨施工班組認真檢查,不出現17、返工現象,確保施工順利。九、實行流水施工方法,實現均衡的流水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十、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第九章執行的技術標準及規范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3、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6、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8、混凝土強度檢測評定規范(GBJ107-87)9、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10、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13、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6、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1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05)18、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GB/T5032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