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土方回填施工方案2(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4982
2022-08-12
11頁
274.35KB
1、目 錄1.工程概況:.22.編制依據 .23.施工準備 .33.1.材料準備.33.2.施工機具準備.33.3.勞動力安排.33.4.項目管理人員職責.34.施工工藝:.44.1.施工條件.44.2.施工安排.54.3.地下室肥槽 2:8 灰土回填 .64.3.1.施工流程 .64.3.2.操作要點:.64.4.非地下室級配砂石回填.64.4.1.工藝流程:.74.4.2.操作要點 .74.5.地下室室內素土回填.84.5.1.工藝流程 .94.5.2.操作要點 .95.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95.1.質量保證措施.95.2.檢驗標準.95.2.1.回填土干密度檢測方法 .95.2.2.填土工程2、質量檢驗標準 .10 6.成品保護 .107.安全及環境保證措施.111.工程概況:內蒙古演藝中心項目位于呼和浩特市新華東街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北側、北垣街南側、二環東路西側,內蒙古科技館西側。該工程建設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本級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基建辦公室、監理單位為內蒙古銳信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承包單位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本項目建成后主要是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下屬單位提供排練、演出及辦公場所。本工程總建筑面積 38000余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部分面積為4200m2,非地下室部分及主體建筑面積約為33800m2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十層,地下一層。地下室部分采用筏板基礎,非地下室部3、分及主體建筑面積為 33800m2,基礎形式為獨立-柱基礎+條形基礎。按照圖紙設計要求,本工程地下室肥槽部分采用2:8 灰土回填,壓實系數 0.94,其中地下室部分肥槽長度約273m,回填土頂標高為室外地坪標高,回填深度為 3.5m7.4m。非地下室部分采用體積比3:7 級配砂石進行回填,壓實系數0.94,回填土頂標高為 1 層樓板底標高,回填面積約為5000m2,回填厚度約為4.5m.地下室室內回填采用普通砂土回填,回填面積約為3700m2,回填平均厚度約為1m,回填壓實系數 0.94。2.編制依據序號編制依據依據編號備注1 內蒙古演藝中心工程施工圖紙(圖紙日期:2010 年 10月)2 建4、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程JGJ79-2002 4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3.施工準備3.1.材料準備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用途1 2:8 灰土M3 約 5000 地下室肥槽回填2 3:7 級配砂石M3約 20000 非地下回填3 素土M3約 4000 地下室室內回填3.2.施工機具準備序號機具名稱單位數量1 鏟車臺1 2 小型挖掘機臺1 3 蛙式打夯機臺3 4 汽車臺4 5 鐵锨把10 6 小推車把5 7 裝載機臺1 3.3.勞動力安排非地下室回填時,普工6 人,司機 5 人。地下室肥槽回填:普工10人,司機 2 人;地下室室內回填:普工15 人5、司機 2 人。電工 1 人3.4.項目管理人員職責序號管理人員姓名職務職責1 張頤峰項目經理全面協調回填土施工組織、協調工作2 曹海良技術總工組織編寫施工方案,組織檢查方案落實情況。3 張益亮生產經理具體負責施工的現場組織協調,組織落實各項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實4 李戰強質量總監負責檢查施工過程中各項質量保證措施的落實5 李磊土建施工員負責回填土施工現場組織協調及質量管理6 巴圖試驗員負責回填土樣的取樣及送檢4.施工工藝:4.1.施工條件工程施工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基層已整平或回填完畢,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并辦理隱蔽驗收手續;2)根據設計對回填土層的厚度、干密度要求及現場土料情況、施工條件,6、進行了必要的壓實實驗,根據已選定了土料,確定了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夯實或碾壓遍數等參數。3)室內回填時,在室內墻面已彈好控制地面墊層標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基準線或標志。4)施工機具設備已備齊,經維修試用,可滿足施工要求,水、電已接通。5)回填土之前,已將坑(槽)底雜物、及建筑材料清理干凈。6)非地下室回填土回填至-2.6m 時應等安裝管線敷設完成后再進行上部回填。4.2.施工安排考慮本工程實際情況和特點,在非地下室基礎、獨立柱及建力墻施工完成后進行非地下室部分的土方回填,地下室肥槽回填在外剪力墻防水及防水保護層施工完畢后進行回填;地下室室內回填在室內模板及支撐拆除完畢,地下室筏板及外剪7、力墻后澆帶澆注完成后,且室外肥槽回填結束后進行回填施工。各回填區域的回填順序如下圖所示:4.3.地下室肥槽 2:8 灰土回填4.3.1.施工流程檢查灰土材料質量 灰土拌制 灰土鋪設 質量驗收。4.3.2.操作要點:1)檢查灰土材料的質量:熟化石灰顆粒粒徑不大于5mm,粘土(或粉質土、粉土)內不含有有機物質,且顆粒粒徑不大于15mm 2)灰土拌制:灰土的配合比一般采用2:8(石灰:土,體積比),石灰和土料應計量,用人工或機械翻拌,不少于三遍,使達到均勻、顏色一致。并適當控制含水量,現場以手握成團,兩指輕捏即散為宜,如土料水份過多或過少時,應晾干或撒水濕潤;3)灰土鋪設及夯實:灰土攤鋪虛鋪厚度一般8、為200250mm(夯實后約 100150mm 厚),厚度超過 150mm應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層鋪設,分層夯實。各層厚度釘標樁控制,夯打采用蛙式打夯機,夯打遍數一般不少于三遍;灰土分段施工時,不得在地面受荷重較大的部位接縫,上下兩層灰土的接縫距離不得小于500mm。當灰土墊層標高不同時,應做成階梯形,接槎時應將槎口切齊。4.4.非地下室級配砂石回填為防止非地下室回填土時剪力墻或柱兩側回填土側壓力不對稱,對剪力墻或柱造成破壞,所以此區域剪力墻、柱兩側采用同步回填的方法進行施工。舞臺及靜壓箱區域采用10m 傳送帶進行土的水平運輸,其外側,采用小型裝載機進行回填土料的水平運輸,局部的狹小區域采用人9、工倒運的方式。4.4.1.工藝流程:檢驗砂石質量 分層鋪筑砂石 夯實或碾壓至室外地坪以下-1.600m砌筑擋土墻至 1 層樓板底標高 分層鋪筑砂石 夯實或碾壓至 1層樓板底標高 找平驗收4.4.2.操作要點1)檢查砂石質量:砂:中砂,細度模數2.33.0,級配連續,含泥量不大于 3%。碎石或卵石:強度均勻、繼配連續,未經風化,碎石或卵石粒徑為 20mm 40mm,含泥量不大于 3%。不得含有草根、樹葉、塑料袋等有機雜物及垃圾。2)分層鋪筑級配砂石:鋪筑砂夾石的每層厚度,一般為 1520cm,不宜超過 30cm,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10、同時,基土面應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處應注意壓(夯)實。施工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分段施工時,接槎處應做成斜坡,每層接岔處的水平距離應錯開0.51.0m,并應充分壓(夯)實。鋪筑的砂石應級配均勻。如發現砂窩或石子成堆現象,應將該處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別填入級配好的砂石。3)夯實或碾壓;夯實或碾壓的遍數,由現場試驗確定。用蛙式打夯機時,應保持落距為400500mm,要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全面夯實,一般不少于 3 遍。對于壓實不到位的邊緣和轉角處,應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補夯密實。4)砌筑擋土墻由于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非地下室部外邊緣部分需要砌筑擋土墻,擋土墻采用 200 厚混凝土實心砌塊砌筑,擋土11、墻底部采用斷面尺寸為 200mm 500mm 的 C20 素混凝土作為基礎。砌筑室外地坪向下需設置擋土墻,擋土墻做法如下圖所示:5)找平和驗收:施工時應分層找平,夯壓密實,下層密實度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施工。最后一層壓(夯)完成后,表面應拉線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標高。4.5.地下室室內素土回填地下室室內回填時,利用窗井向室內倒土,然后使用ZL10 型輪胎式裝載機進行回填土的室內水平倒運。4.5.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分層攤鋪分層壓(夯)密實分層檢查驗收4.5.2.操作要點同灰土5.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5.1.質量保證措施1)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抽除坑穴積水、淤泥,驗收基底12、標高。2)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應在基底壓實后再進行。3)級配砂石嚴格按照體積比3:7,灰土按照體積比2:8 進行拌和,砂石料或灰土在攪拌均勻后,需經過業主、監理驗收后才能開始回填。4)填方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5)冬期施工時,回填土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見本工程冬期施工方案5.2.檢驗標準5.2.1.回填土干密度檢測方法序號回填區域回填材料檢測方法取樣方法1 地下室肥槽2:8 灰土環刀法每個回填層,每 50m取樣一組2 非地下室3:7 級配砂石灌砂法每個回填層,每500m2選取一個檢測點3 地下室室內素土環刀法每個回填層每 500m2取樣一組5.2.2.13、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6.成品保護1)回填時,應注意保護定位標準樁、軸線樁、標準高程樁,防止碰撞損壞或下沉。2)基礎或管溝的混凝土,砂漿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損壞時,方可進行回填。3)基槽(坑)回填應分層對稱進行防止一側回填造成兩側壓力不平衡,使基礎變形或傾倒。4)夜間作業,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置足夠照明,嚴禁汽車直接填土工程的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基坑、基槽管溝主控項目1 標高-50-50 水準儀2 分層壓實系數0.94 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 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14、 分 層 厚 度 及 含 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 表面平整度20 20 用靠尺或水準儀倒土入槽,防止鋪填超厚和擠壞基礎。5)已完填土應將表面壓實,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設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槽(坑)浸泡地基。7.安全及環境保證措施1)基槽(坑)和管溝在回填前,應檢查坑(槽)、溝壁有無塌方跡象,下坑(槽)操作人員要戴安全帽。2)在填土夯實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邊坡土的變化,對坑(槽)、溝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險時,應采取適當的支護措施?;樱ú郏┻吷喜坏枚逊胖匚?。3)坑(槽)及室內回填,用車輛運土時,應對跳板、便橋進行檢查,以保證交通道路暢通安全。車與車的前后距離不得小于5m。車輛上均應裝設制動閘,用手推車運土回填,不得放手讓車自動翻轉卸土。4)基坑(槽)回填土時,支撐(護)的拆除,應按回填順序,從下而上逐步拆除,不得全部拆除后再回填,以免邊坡失穩;更換支撐時必須先裝新的,再拆除舊的。5)非機電設備操作人員不準擅自動用機電設備。使用蛙式打夯機時,要兩人操作,其中1 人負責移動膠皮電線,1 人負責操作打夯機。操作打夯機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以防觸電。打夯時要精神集中,兩機平行間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線上,前后距離不得小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