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施工方案18號(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5012
2022-08-12
10頁
64.50KB
1、成都市武侯區(qū)怡泰花園農民拆遷安置房二標段工程外架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審 批:湖南星大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10日外腳手架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jù):1.1工程施工圖;1.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1.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工程概況:工程名稱高碑村一組農遷房建設工程1標段工程地點成都市武侯區(qū)簇錦街辦高碑村1組建設單位成都市國土資源局武侯分局征地事務中心建管單位四川建科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四川三眾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監(jiān)理單位四川鼎和工程建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成都東升興旺建設有限公司建筑面積25560m2層 數(shù)11層建筑2、高度34m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3.腳手架搭設總體部署:本工程采用分段型鋼懸挑鋼管雙排腳手架,因本工程工期緊,任務重,基礎施工完成后,土方無法在短期內回填,為確保施工安全,二層須設一道懸挑腳手架支撐系統(tǒng)。外腳手架1層采用雙排落地防護架。2層以上采用分3段型鋼懸挑架搭設,分別在2、7、12層板面開始搭設型鋼懸挑架。第一段搭設5層,搭設高度16米;第2段搭設5層,搭設高度15米;第3段搭設5層,搭設高度15米。懸挑型鋼梁采用18號工字鋼,卸荷采用6371的鋼絲繩,直徑19.50。外腳手架用于結構施工期間的外防護及裝飾施工外腳手架。4.材料質量要求:4.1鋼管采用483.5焊接鋼管,質量必須滿足國標3、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不得使用銹蝕嚴重(斑點、剝皮)、彎曲、開裂的鋼管。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造的標準機件:其材質符合國標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guī)定。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墊圈)采用材料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規(guī)定:立桿、大橫桿、剪刀撐鋼管的最大長度為6米,小橫桿長度為1.55米。扣件不能有裂紋、氣孔、疏松、砂眼、夾灰等鑄造缺陷,擰緊扭力矩為4565Nm。4.2腳手板選用木跳板,規(guī)格為502504000,木跳板不得使用黃心腐朽的材料和邊角余料。4.3安全網(wǎng):欄桿圍網(wǎng)選用合格的聚氯乙烯編織的1.86m的密目式安全立網(wǎng),安全網(wǎng)應為不小于2000目/104、0cm2的密目式綠色圍護立網(wǎng)。4.4鋼絲繩:鋼絲繩采用266371和196371的鋼絲繩,其強度極限1670N/2,破斷拉力分別為426.50.82=349.73KN和239.50.82=196.39KN,預埋吊點埋在上一層墻梁上,按標準層高度3米計算。4.5懸挑梁:懸挑梁采用18#工字鋼,其力學性能必須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4.6機具:要求配備1把力矩扳手(ACD100,最大力矩100N.M),隨時檢查扣件的擰緊力矩。4.7預埋工字鋼套環(huán)、鋼絲繩吊環(huán)使用HPB235級鋼筋。5.施工組織及安排:5.1組織機構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責任工長質安員架工班組長 外架操作人員 5.2人員安排技術負責人:負5、責腳手架的施工方案編制,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技術指導。安全員:負責腳手架搭設的質量和安全管理。腳手架特殊崗位作業(yè)人員20人:根據(jù)施工進度,進行腳手架的搭設、安全維護、拆除工作。配合人員:負責鋼管、扣件等材料的運輸工作。 6.腳手架搭設構造:6.1各桿件的基本尺寸腳手架立桿縱距L=1.5米,橫距b=1.05米;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350,步距h=1800;外側大橫桿上方900設一道水平防護欄桿;內立桿中心軸距建筑物300;小橫桿間距1500。連墻件豎向間距為2h=21800=3600;水平間距為3L=31500=4500。要求在200處縱、橫同時設置掃地桿,縱向在下,橫向在上布置;外側沿縱6、方向每5跨(6根立桿)設置剪刀撐,剪刀撐斜桿搭接長度不小于1000,且具端部100設置兩個扣件,同時斜桿應與立桿交點、小橫桿的伸出端固定。6.2腳手架鋼管接頭設置立桿:立桿的直接頭應錯開3.0米;接頭與大橫桿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大橫桿:上下大橫桿的接長位置錯開布置,錯開距離不小于縱距的1/3。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同跨內的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各接頭中心到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a)接頭不在同步內(立面); (b)接頭不在同跨內(平面)1立桿; 2縱向水平桿;3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對7、接接頭布置6.3剪刀撐的構造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shù)按下表設置: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夾角()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shù)(n)765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大于6米,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宜設置在45?60?之間。剪刀撐的桿件搭接不小于1000,兩端距端頭100各設置一個扣件。6.4架體內的封閉本工程腳手板采用竹架板、木跳板,竹架板用于架體的硬防護,木跳板用于施工作業(yè)人員操作。在架體的封閉中采用竹架板,架板應滿鋪、鋪穩(wěn),離開墻面120150。6.5連墻件的構造在建筑物與腳手架之間設置連墻件,設置如下:連墻件間距均為2步3跨,豎向間距3.6米,水平間距為4.5米。連墻件宜靠近主節(jié)8、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從第1步水平桿開始設置,采用菱形布置。連墻件的拉桿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一端應在下面和腳手架連接,不得采用上斜連接。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6.6鋼絲繩的構造懸挑工字鋼位置的鋼絲繩當采用繩卡固接,鋼絲繩與繩卡之間匹配規(guī)定:鋼絲繩直徑()10以下102021262836最少繩卡數(shù)(個)3456繩卡間距()80140160220最后一個繩卡距繩頭的長度不得少于140,繩卡初次固定后應等鋼絲繩受力后再度堅固,并擰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7.腳手架搭設、拆除、挑架方案:7.1搭設作業(yè)必須在統(tǒng)一指揮下,嚴格按以下規(guī)程進行:固定懸挑梁擺放掃地9、大橫桿裝掃地小橫桿并與大橫桿扣緊立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搭設第一步大橫桿和第一步小橫桿搭設第二步大橫桿、小橫桿、接立桿搭設第三步大橫桿和第三步小橫桿安連墻件加設剪刀撐鋪設腳手板綁扎防護欄桿、掛安全網(wǎng)防護。7.2在16號工字鋼里端的樓板面上預埋18的圓鋼筋,圓鋼筋的端部要做成彎鉤,并置于梁板筋的下面;圓鋼錨環(huán)距16號工字鋼里端100;在16號工字鋼里端0.5米處用扣件將鋼管與型鋼連接成整體,增強型鋼的整體性。 7.3立桿底部對應的工字鋼上焊150長的25短鋼筋,用以固定立桿。7.4架體與建筑物的連接是用連墻件于墻柱拉接,滿足兩步三跨的要求。在柱處需采用每根柱與外邊立桿連接。兩根柱之間采用12圓鋼預埋10、環(huán)作為連接點。拉結點用鋼管扣件圍箍在鋼筋砼柱上。剪力墻處在墻體上設預埋件,拉結桿與預埋件進行剛性連接。連墻件示意圖 7.5作業(yè)層腳手板材質應符合要求,鋪設應嚴密、牢固,外側應鋪設180高的擋腳板。7.6架子外側應沿全長和全高搭設450600的剪刀撐,橫向應搭設斜撐,每隔6跨設置一道。7.7各種構件的材質和規(guī)格應符合要求。7.8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架子的搭設采取由下往上的順序進行。7.9腳手架的搭設、拆除要有專職安全員負責指揮,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隨時與指揮員取得聯(lián)系,保證架體在有拉接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進行拆除。 8.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的安全要求:8.1腳手架的搭設必須配合主體結構施11、工的進度,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下面的連墻件兩步。8.2搭設完成一步后,必須按本施工方案的規(guī)定,對腳手架的步距、縱距、橫距和立桿的垂直度進行校正。8.3排架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wěn)定后,方可根據(jù)施工情況拆除拋撐。8.4當搭設到設置連墻件的位置時,再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必須立即設置連墻件。8.5在腳手架的同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將內外水平桿分別與內外立桿固定。8.6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同步進行。8.7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和朝內。9.作業(yè)層、通道、斜道的欄桿和擋腳板的搭設:9.1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12、9.2欄桿上部鋼管上皮高度不低于1200;9.3擋腳板的高度不應小于180;9.4欄桿中間的鋼管應距中設置。10.拆除腳手架前的準備工作:10.1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系統(tǒng)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10.2應清除腳手架上的雜物及地面障礙物。10.3技術負責人、質安員對腳手架拆除的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11.腳手架拆除規(guī)定:11.1拆除腳手架作業(yè)必須從上往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作業(yè)。11.2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shù)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進行加固。11.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桿的高度時,應在適13、當位置搭設臨時斜撐進行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11.4拆除腳手架的鋼管和扣件,必須傳遞到樓面或架體上(樓層上的鋼管、扣件堆放不能過大),擺放整齊,放穩(wěn)捆牢后再進行吊運。嚴禁往下拋擲桿件或扣件。11.5架子拆除時應劃分作業(yè)區(qū),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并設有專人看守指揮,嚴禁非作業(yè)人員入內。11.6拆除的高空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軟底鞋。11.7拆除順序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則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yè)。11.8拆立桿時,應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11.9拆除時要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另一方,以防墜落。11.10拆除時不應碰壞門窗、玻璃、落水管、地下明溝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