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臺背回填施工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6531
2022-08-12
12頁
67.16KB
1、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馬鞍山段第五標段(K56+600K71+850)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方案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馬鞍山段第五標段項目經理部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二、編制依據:.3三、人員及機械設備配備:.3四、施工前準備:.4五、施工方案.6六、質量保證措施.9七、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10八、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1 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第五合同段起訖里程為K56+600 K71+850,全長 15.25km,工程區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東部,在香泉鎮以東與省道S206 相交,設置香泉南互通立交,然后路線繼續向西南在和和縣西埠鎮以東2、與巢烏一級路相交,緊接著與省道S105 相交,設置雙喇叭和縣互通立交。本項目按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四車道、平原微丘區高速公路標準進行設計,計算行車速度 120km/h,路基寬度 28m,路面寬度 23.5,中央分隔帶 2.0m。全段共有結構物臺背回填(石灰改良土 6%)272009.5 m3,錐坡及臺前溜坡填土50497.7 m3。二、編制依據:1、滁州至馬鞍山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滁州至馬鞍山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施工招標文件;3、安徽省高速公路標準化施工實施細則;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術規程 (JTJ076-953、);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程 (JTG F10-2006);6、滁馬高速項目辦關于橋涵結構物臺背回填相關事宜的通知三、人員及機械設備配備:1、主要人員進場情況:主要人員進場情況表序 號姓名職務分工1 項目經理總指揮2 項目總工程師總體技術負責人3 項目生產副經理現場指揮4 工程部部長現場技術負責人4 道路工程師現場技術負責人5 試驗室主任試驗負責人6 測量工程師測量負責人7 設備物資部長機械物資供應8 安全部部長現場安全負責人2、主要機械配置情況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機械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技術狀況1 裝載機ZL-50 1 良好2 挖掘機PC220-6 1 良好3 挖掘機PC220-6 14、 良好4 推土機TY-160 1 良好5 震動壓路機YZ-18 2 良好6 后八輪自卸車DF 4 良好7 小型沖擊夯HCR-90N 2 良好四、施工前準備:1、技術準備(1)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熟悉研究技術文件和圖紙中各項內容和要求,全面領會設計意圖;對現場實地勘察,做好原始資料的進一步調查分析,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地方勞動力及材料狀況,交通運輸狀況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電狀況;編制施工方案;對施工隊伍進行工前培訓和技術交底。(2)施工放樣:施工放樣前應對涵洞圖紙數據進行認真復核,準確無誤后放出涵洞臺背的中樁及邊樁,誤差值不能超過規范要求。(3)原材的控制:試驗室開工前做好進場原材料的試驗。(4)場5、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機對涵洞臺背施工區域內的場地進行挖掘,挖掘至底面,盡量不要擾動原地面,然后由人工進行修整并夯實。(5)地基承載力檢測:人工修整到墊層工作面設計標高后,應對工作面地基承載力進行探測,地基承載力必須同現場監理工程師一起檢測。檢測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6)用紅油漆在涵洞墻身上每隔15cm由下至上水平標出層厚和導數,以利控制填筑厚度。2、場地準備(1)蓋板涵主體及附屬已經施工完成,對于現澆蓋板的蓋板涵,需要現澆蓋板的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強敵的75%以上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施工,對于預制蓋板的蓋板涵,則是在蓋板墻身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且蓋板安裝完成,涵洞內部6、襯砌結構均已完成,瀝青防水層施工已經完成。各項工程驗收合格,場地已經清理完成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施工。(2)現場軟基及排水工程完成,施工現場無積水,排水設施完備。3、人員準備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施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項目總工為副組長,路基工程師為施工負責人,小組成員包括質檢工程師、測量工程師、試驗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4、工程材料準備原材料在使用前按相應技術規范進行相關試驗,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進行施工。5、現場準備(1)搞好施工現場三通一平、臨時設施及現場消防、保安設施等工作。(2)現場原材料準備充足,并碼放整齊、明確標識,原材料的質量證明資料必須齊全。(37、)工程測量和工程試驗工作達到開工條件,安裝調試所有施工機具。6、確定換填材料根據“皖滁馬辦【2013】96 號文件”要求(凡采用透水性材料進行臺背回填,必須經監理處、總監辦批準)。經我部與設計代表、業主及監理單位現場協商確定:K57+469.5箱涵臺背回填為土石混合料。五、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2、臺背回填范圍確定通涵構造物臺背回填范圍為:順路線方向長度,底部距涵洞基礎 3m,頂部距側墻 2H+3m臺階寬度為 2m,每級臺階高為 1m。(H為基礎頂面至蓋板頂面高度)。3、施工方法(1)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要求,放出臺背回填范圍及標高范圍。使用白灰灑出測量放樣報驗基坑開挖報驗進行下道工序分層8、碾壓回填透水性材料自檢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臺背施工范圍。(2)根據回填范圍進行開挖,開挖使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結構物50cm范圍內使用人工進行開挖,避免機械對結構物造成破壞。將臺背回填施工范圍內的雜物及地表有機土等非適用性材料清理干凈。并開挖好臨時排水溝,將地表水引至施工范圍外。(3)場地清理完后,對原地面進行碾壓,壓實度要求為不小于90%。當地形坡率陡于 1:5 時,清除原地面植被后,用推土機或人工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并能給機械作業提供充分工作面,做成 2%4%的向內傾斜坡,且開挖臺階、壓實與路堤填筑應同步進行,以確保臺階穩定。(4)對于涵臺基礎施工開挖的基坑,應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9、至涵臺結構物基礎頂面高程,其壓實度不得小于96%。(5)在涵洞墻身上標示出壓實后分層厚度控制線,臺背回填分層的壓實厚度控制為15cm一層。使用油漆在橋臺或者涵洞墻面畫出水平橫線,每15cm一道,并在橫線上標注出填筑層次。(6)結構物臺背回填應采用有級配的透水性材料分層填筑并夯壓密實,本工程中臺背回填擬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碎石土作為回填材料。碎石土的含量不低于70%,且粒徑不大于 10cm。所有材料進場前應進行嚴格的檢驗,不合格的填料堅決不予使用。(7)臺背填筑作業按預先設定的高度水平分層進行攤鋪,使用白灰劃方格網的方法控制松鋪厚度,并根據預先進行的攤鋪試驗確定松鋪厚度,確保每層填料的壓實厚度為1510、cm。(8)分層攤鋪,分層碾壓。采用機械輔以人工進行攤鋪,不平的部位人工進行找平,個別粗粒料集中處要人工加鋪細料拌和均勻。整平過程中露出的超粒徑石塊要及時挖除,大石塊挖除后留下的坑洞,要填補至略高于整平層的表面。(9)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順序由兩側向中間碾壓,然后再由中間向兩側碾壓,且每次要求錯輪 1/3 輪寬。盡量采用多遍靜壓至碾壓密實,特殊情況或者距臺背結構物較遠的部位可采用微震碾壓,嚴禁使用強震碾壓。碾壓過程中出現的空洞、孔隙部位人工配合機械補充細料,再進行碾壓,如仍有松動的石塊,用合適粒徑的小石塊換填嵌實并填補至略高于壓平層的表面。(10)臺背結構物 0.5m 范圍內應使用小型夯實11、機具進行夯實,嚴禁使用壓路機壓實,避免對結構物造成影響。施工時應注意,涵臺結構物周邊范圍應首先進行小型機具的夯實,然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機械壓實施工。(11)對于壓路機碾壓不到的耳墻附近等部位,采用夯實機具補充夯實。(12)臺背填土應與錐坡坡上同步分層填筑??拷鼧蚺_臺背的路基施工段端頭在路基每層填土時應預留1m寬臺階,并做成反向坡度,使臺背填土能夠與路基填土很好結合。(13)對于肋板式或柱式橋臺,應先回填,后施工蓋梁,以保證臺前、臺后、肋板間的填料能夠得到充分壓實。(14)臺背回填時應注意前后臺均衡回填,以防止由于土壓力不均導致結構破壞。(15)使用小型夯機夯實時,其壓實厚度應小于15cm,以確保12、其壓實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使用小型機具夯實時注意要夯實均勻,密實,避免出現死角出現。(16)橋涵臺背回填的壓實度要求為從構造物基礎頂面至涵洞頂面的壓實度不小于96%。(17)每層施工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施工注意要點(1)橋涵結構物的臺背回填,必須在地基穩定的條件下進行,凡地基中有軟土或地下水的影響的,必須首先采取措施穩定地基。(2)對于每處結構物臺背回填,都應安排專人負責,掛牌劃線施工,每處臺背回填都必須進行拍照,并與檢測資料一并存檔,臺背回填應在監理工程師旁站的情況下進行。(3)在雨季施工中,嚴防路堤積水,填筑層表面應適當加大橫坡坡度,以利于13、排水,并注意天氣預報,及時碾壓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軟。(4)填料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或者錐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5)涵洞臺背回填時兩側宜對稱同時進行,若因條件所限不能同時進行時,兩側填土高差最大不得超過1m。(6)橋臺背后的回填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7)達到設計標高時要抓緊按設計要求整理路槽,修整邊坡,防護,確保路堤填筑質量和穩定性。(8)設計在填方路段的橋涵構造物要提前施工,橋涵兩側填土應特別注意,填料的壓實采用小型夯實機具壓實,嚴禁有死角情況的出現。(9)在填筑至涵洞頂面時,按照施工規范要求,涵頂第一層松鋪厚度不得小于30cm,由于本工程一般采用14、22t 壓路機,因此涵頂第一層松鋪厚度控制為38.5cm,松鋪完成后使用壓路機靜壓,直至壓實度符合要求,第二層即可按照正常路基施工松鋪厚度進行,壓路機進行微震碾壓直至密實,以后則可按照正常的路基施工程序進行。六、質量保證措施1、每步工序施工完畢之后,必須經施工隊自檢、經質檢部復檢、監理工程師終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步工序施工。2、項目部委派專業路基施工工程師對現場進行控制,并以試驗工程師檢測結果為施工依據。3、項目部、施工隊的質檢工程師應及時聽取監理工程師對本項目質量工作的意見,特別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措施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落實。4、在每步工序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現場工程師須向班組交底15、,并全程指導。5、因在雨季內施工,在臺背回填施工期內,做好回填區域排水工作。6、嚴格控制每層松鋪厚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并派專職人員現場旁站監督,確保按照分層厚度填筑和填料質量,避免因填筑厚度過厚碾壓不實或過薄發生起皮現象。7、根據相關規范標準制定的臺背回填檢驗項目表:臺背回填檢驗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 壓實度96%每 50m2檢測 1 處2 縱斷高程(mm)+10,-15 每 50m2檢測 1 處3 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個臺背檢測 1處4 平整度(mm)15 3m直尺:每 50m2測 1 處10尺5 橫坡(%)0.3 水準儀:每個臺背1個斷面6 中線偏位(mm)50 每16、個臺背檢測 1處6 邊坡不陡于設計值每個臺背處兩側各檢測1 處平順度符合設計要求七、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保證體系選派組織能力強、施工管理經驗豐富的施工技術負責人,由郭永剛擔任。并安排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實踐經驗,敢于堅持原則,廉潔奉工、不徇私情,有較強的事業心、工作責任感,熱愛質量管理工作的質檢工程師(余啟德擔任)。2、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準備控制1)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質量方針,制定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核,由施工員向施工班組書面交底;2)對混合材料做好試配設計,待試驗結果證明試配可行,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由試驗室以書面方式向施工班組進行文17、字交底;3)材料進入工地現場時,由試驗員進行檢測,并會同監理工程師按規范要求進行取樣試驗,等試驗合格后,由試驗室出具書面文件批準使用;4)由測量組擬定好施測實施方案,交項目工程師審核實施,并做好施工放樣,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向施工班組進行文字交底。3、自檢質量控制1)工序:分項完成后,實行“三級自檢”,首先現場質檢員進行自檢,施工班組在交接班時,進行班組交接檢,在二級自檢的基礎上,由項目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工序、分項的自檢驗收。2)在自檢的基礎上,匯總自檢資料,報監理工程師驗收。3)工序、分項自檢流程圖:工序、單項工程完成班組技術人員自檢提 出 整改措施,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八、安全、文18、明、環保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施工。2、建立持證上崗制:進入現場安全員、質檢員、試驗員等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各級領導和施工人員全員貫徹執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責任明確到個人。4、加強安全培訓,確保安全生產投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舉行安全演練以增強所有施工人員的應急水平。5、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安全文明施工意識。加強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機具、設備、材料有計劃的組織進場,多余的機具、材料及時運出19、現場,不用的機械設備及時退場。每道工序作業完畢后必須清場,保持整潔不亂,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6、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區,劃分區域,明確管理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衛生符合標準?,F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按平面布置規劃定點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規程,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7、處理好與當地人民群眾的關系,積極參與當地精神文明建設。8、施工現場的廢物專門收集在一起,不隨地亂丟,廢水、廢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運到棄土場。9、建立、健全施工過程中環境管理體系和各項環境管理規章制度。10、加強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知識教育,提高全員環保、水保意識,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11、所有施工機械做好檢修工作,尤其是廢氣的排放檢測,必須符合環保部門廢氣排放檢測標準。不合標準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格控制施工產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