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園區施工測量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6593
2022-08-12
12頁
87.50KB
1、建筑資料下載就在筑龍網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工程施工測量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編制日期:XX建設集團第九建設公司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1第二章工程概況1第三章 施工組織及設備配置2第四章測量放線基本準則2第五章測量準備3第六章 平面控制網的測設3第七章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4第八章基礎施工測量5第十章裝修階段的放線7第十一章沉降觀測8第十二章質量控制8第十三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護措施10建筑資料下載就在筑龍網第一章編制依據1、XX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XX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工程施工圖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5、2、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質量保證手冊及有關程序文件第二章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工程,有1# (5層)廠房、2# (5層及地下室一層) 廠房、3# (5層)廠房,2#廠房及綜合樓均有地下室1層。其中1#2#3#廠房建筑面積為 61001. 12 m2, 1#廠房層高:一層4. 9米、二層3. 5米、三五層為4. 9米、機房層為2. 7 米,總高度是26.4米,2#廠房層高:一層4.2米、二四層為4.3米、五層為4. 4米、 機房層為2. 8米,總高度是30. 2米,3#廠房層高:一四層為4. 9米、五層為3. 5米、 機房層為2. 7米,總高度是27. 8米。以上總建筑面積為61003、1. 12 m2,地下室采用現澆 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廠房框架的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構造措施等級為二級,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防火分類為二類,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 級。該工程為多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形式為樁承臺獨立基礎。建設單位: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單位:XX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勘察單位:化工部XX地質工程勘察院監理單位:XX中興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進場時,與建設單位坐標和高程控制點已辦理交接手續,以工地大門口甲方給的原 始坐標點為基礎,其原始坐標高程為大門口坐標:(X二40698. 859, Y二80628. 183),4、高 程 H=100. 8005,大門 口北:(X=40961.894, Y=80627. 963),高程 H=98. 882o 通過其高 程控制點引岀6個坐標控制點,如下廠房1軸交F軸點(X二40798. 316, Y二80753. 884), 13 軸交 F 軸點(X二40798. 316, Y=80843. 284) ; 2#廠房 1 軸交 A 軸點(X二40704. 116, Y二80753. 884) , 13 軸交 A 軸點(XM0704. 116, Y二80843. 284) ; 3#廠房 1 軸交 A 軸點(X二40649. 316, Y=80753. 884) , 13 軸交 5、A 軸點(X二40649. 316, Y二80843. 284)。第三章施工組織及設備配1、主要儀器的配備情況測量儀器配備一覽表序號器具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器具用途1經緯儀TDJ2E1墻、柱、梁定位放線2全站儀RTS632H1定位放線3鋼卷尺5m/30m/50m/10/3/1定位放線4水準儀NAL1322標高控制5垂直儀DZJ300A1垂直投點6托線板2000X 150X 1240磚墻面、樓地面垂直度 控制7回彈儀I1T225S1混凝土強度測試8稠度儀1測試砂漿稠度9無線對講機10測量對講2、測量管理人員組成序號崗位名稱姓名技術職稱備注1測量員李哲助理工程師2施工員呂永鑫助理工程師3施工員吳春明助6、理工程師4施工員汪海倫第四章測量放線基本準則工程測量作業前,必須進行現場踏勘,并收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資料,制定科 學合理的實施方案。工程進行中,必須加強內外業的質量檢查。工程收尾時,應進行檢 查驗收,做好資料整理。對測量儀器、工具,必須做到及時檢查校正,加強維護保養、定期檢修。 工程測量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測繪精度的標準,二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建筑資料下載就在饒龍網根據總平面圖設計坐標,為確保控制網的正確,必須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標系統結合 建筑物規劃紅線引入定位。隨著施工的進展,考慮到各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經常對 所有控制點作必要的檢測。第五章測量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7、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審核, 測量定位控制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 施工場地測量等。1、根據圖紙條件及工程內部結構特征確定軸線控制網形式。2、檢查各專業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洞口是否有沖突,及時發現 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及吋解決。3、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并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重新進 行檢定;4、復印測量人員的上崗證書,由技術負責進行技術交底。第六章 平面控制網的測設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及要求根據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條件,選擇適當地方按一次埋設、多種用途、長期使用的 原則埋設控制點、組成一個完全能滿足施工放樣及沉降8、觀測需要的永久性施工首級控制 網,然后利用首級控制點,按照施工流水段在實地放岀二級控制方格網作為施工的二級 控制點,既可用于細部點的放樣,同時乂可用作對工程上的各個節點的復合檢測。控制 點按要求進行技術處理、控制點所處位置要保證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礙較少、以使控制點 進行使用和保護。(首級控制網坐標在3#廠房南側施工道路上,其坐標為:第一點 (X二40642. 921, Y二80846. 573),第二點:(X=40642. 903, Y=80711.644)二、平面控制網的測設工程開始前,根據工程結構情況,可以利用該1、2、3#廠房的角部坐標控制點形成 整體平面控制網,具體布置詳見附圖。1、土方9、由施工單位開挖至獨立基礎底時(1#3#樓),2#樓挖至筏板底,施工段均采 用最外邊軸線交點,各往外2米在正負零圍護平臺上設置控制樁形成的方格網作為該段 的二級控制網,并用紅油漆做好標記,全部標明軸線。控制樁周圍用栓澆筑,加以保護, 半徑lm范圍內禁止堆放施工材料,并用腳手管搭設bXbXh-l.2mXl.2mX 1.2m的保護 架,并間隔刷紅白油漆,便于控制、檢測、保護、施工。2、當基礎筏板混凝土澆注后,施工段均采用最外邊軸線交點,中心點向外0.5M形 成的十字網作為該段的二級控制網。獨立基礎混凝土澆筑后,控制網為軸線交點向外引 岀,以方便施工為準,建立二級施工控制網。3、樓層軸線內控制網的加密10、軸線控制網經校測,精度指標符合規范要求后,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對主軸線 控制網進行加密,以滿足施工需要。加密方法在原主軸線方向上采用內插法進行。(軸 線投測方法)1)采用垂準儀及接收靶。將垂準儀架在底層鋼板控制樁上,接收靶放在投測層面 的相應預留洞口,架設好垂準儀后,打開發光電源,將光線投測到所需樓層上,調整激光 束得到最小光斑,適當挪動接收靶,接收靶的“十”字交點移至激光斑點上,輕輕轉動垂 準儀照準部,激光斑在接收靶上掃描成一個圓弧,圓弧中心點既為控制的接收點,依次 投測下一點,直到所需控制點投測完畢。對接收點組成的控制網進行角度、距離閉和測 量,滿足精度要求后即作為該樓層的平面控制網,并11、以此作為本樓層放線和校止的依據。2 )將鑒定合格的經緯儀架設在接收靶上,后視較長邊,依次投測出主軸線,然后 再校核主軸線軸跨及夾角,各邊角需符合施工精度規范要求后,再測定其它軸線。3)激光光斑圓的直徑允許偏差(接收靶上的允許偏差)為+5mm。投測面內軸線允 許偏差如下:軸線間距(mm)允許偏差(mm)L30m+3mm30L60m+8mm第七章高程控制網的建立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根據勘察單位化工部XX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水準點高程,引測到擬定的水準點 位置上(四周已經澆筑好的碇面上,具體布置見高程控制網示意圖),并按閉合路線進 行測量和校核,往返課差1価。以上各項工作完成以后由公司有關人員用水準12、儀復查, 待復查完畢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為提高精度,必須使用前后視等長的原則。在施工過 程中,經常進行現場高程點的復測工作。基礎施工完成后,應將水準控制點引進建筑內,標識在柱子側面,并用紅油漆三角形標識,并以此向上部樓層傳遞高程。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設三等水準網,水準測量技術要求見下表:等級每千米高差中誤 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 型號水準標尺觀測次數附合閉合差(mm)三級6L 24 ,則說明投點精度太差,必須重新 投點,直至滿足精度要求。2、高程的傳遞室內地坪以上結構的標高測法:用鋼尺沿外墻或電梯井向上豎直丈量。各樓引測點 詳見具體引測步驟如下:(1)13、先用水準儀根據已校核的水準點,將標高建筑50cm控制線引測至結構外墻, 并以墨線連接形成閉合圖形,作為標高向上傳遞的基準線。(2)始標高線設置完畢后,用鋼尺(傳遞高程所用鋼尺應尺身鉛直,并應按檢定 值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并劃岀施工層建筑50標高水 平線。各層的標高線均由底層起始標高線向上直接量取,不得按樓層傳遞。當施工高度 超過尺段長時應設計岀高程傳遞接力層,在該層精測岀“結構+50線”,作為下一步向 上高程傳遞的基準線。(3)將水準儀架設在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各水準點傳遞上來的水平線,誤差應在 3mm以內。如誤差過大須重新測設,在各層抄平時后視兩條水平線以作校核。(14、4)在墻柱澆注磴之前,在主筋上測設出標高點,并用紅油漆做標記,作為澆注 磴高度依據。第十章裝修階段的放線裝飾階段主要控制的是結構填充墻、圍護墻、預留洞口位置及控制線、樓梯踏步位 置及控制線、以及樓層建筑50線的控制。1、結構填充墻、圍護墻、預留洞口位置及控制線利用結構施工屮的控制線、軸線 控制線、墻柱位置控制線等控制線進行細部放線,放線之前,必須對控制線進行復核檢 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樓層建筑50線的控制利用底層紅三角形油漆標識的水準控制點,用鋼尺(傳遞 高程所用鋼尺應尺身鉛直,并應按檢定值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 施工層,并劃出施工層建筑50標高水平線。各層的標高線均由底15、層起始標高線向上直 接量取,不得按樓層傳遞。當施工高度超過尺段長吋應設計出高程傳遞接力層,在該層 精測出“結構+50線”,作為下一步向上高程傳遞的基準線。3、梯踏步位置及控制線應控制好樓層、休息平臺的建筑標高,掌握好建筑做法的建筑資料下載就在饒龍網厚度尺寸,正確彈出踏步起止位置,然后按踏步寬度彈出建筑面位置線和控制線。第十一章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由項目部負責按規定進行測量。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要求:沉降觀測點的布設位置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埋設。第十二章質量控制施工測量是建筑安裝工程的重要環節,建立施工測量質量控制體系來確保施工測量 精度,做到標準化、規格化、程序化,更好地工程建設服務。根據本工16、程工種多,交叉 作業頻繁,應組建項目測量管理小組,全面負責工程測量監控和管理,其主要工作內容 和方法如下:1、建立測量放線管理制度1)建立崗位責任制2)測量成果和資料管理制度3)資料報驗及驗線制度4)交接樁及護樁制度5)儀器定期檢校及保養制度2、對測量放線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測法 要科學、簡捷,精度要合格,符合規范要求,嚴格審查測量原始依據的正確性,堅持測 量工作與計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經自檢、互檢合格后,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制度。定期組織測量工作會議,及時解決施工測量問題。對外業測量均應采用附合、閉合、往返或重復觀測等方法進行校核。17、3、測量復核措施及資料的管理工程準備階段,復核或建立建設單位移交的工程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并以此作為 施工測量的依據,要求與實地控制樁編號相符,其坐標、高程系統應符合使用要求。施工階段,根據工程設計和施測精度指標要求,測設各工序的控制線與標高,并以 此作為施工依據。在施工的不同階段,做好工序之間的交接檢查工作,為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關于 工程平面和高程問題提供實測數據。工程竣工后,應檢查有關部位實際坐標、標高、垂直度和水平度作為竣工測量資料。建筑資料下載就在饒龍網對指定進行沉降、位移、傾斜等變形觀測的工程,應按規定周期進行觀測。按照國家規范要求,結合工程特點和具體情況編制各項測量方案。熟悉圖紙18、資料,向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制訂內、外作業流程圖表。各種外業記 錄必須真實可靠,字跡要清晰、端正,要按規定格式填寫、計算和簽名。一切外業測量 成果經認真核對無謀后,才能提交使用。4、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測量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2)所有測量儀器必須每年校準檢定一次,在儀器上粘貼校準狀態標識,具備合格 的計量檢定證書,并由項目部測量負責人、每半月一次進行自檢。3)儀器必須置于專業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4)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試,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5)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動的車上。6)儀器現場使用時,測量員不得離開19、儀器。7)水準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工具使用。5、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測量數據校核和儀器管理設計數據使用前必須經過校核,確認無誤后才能進行內業設計和外業施測。控制網點測量數據必須來源可靠,并與實地標樁編號相符,其坐標、高程系統應符 合使用要求。觀測資料原始記錄、計算公式必須經過技術負責人校對無謀后才能使用。計算要有校核,使用圖表成果資料要有人確認。使用的測量儀器、工具應按規定項目進行檢驗和校正,以確保其測量精度。對外業測量均應采用附合、閉合、往返或重復觀測等方法進行校核。各種外業記錄必須真實可靠,字跡要清晰、端止,要按規定格式填寫、計算和簽名。 一切外業測量成果經認真核對無課后,才能20、提交使用。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應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規程,隨時注意人身與儀器設備安 全,危險區及高空作用應采取必要防護措施。定期組織各施工單位測量工作會議,及時解決施工測量問題。對使用的儀器工具進行檢校并按施測方案做好物資準備。建筑資料下載就在筑龍網第十三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護措施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調動作業人員積 極性,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2、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3、高空作業傳遞儀器設備嚴禁投擲,特別是儀器必須有絕對把握吋方可上下傳遞。 作業時儀器有專人負責,不得隨意離開;當高溫和雨天時必須打傘,進行作業安置儀器 時要遠離振動區和危險地帶,確保測量成果的正確性,作業人員和儀器的安全。4、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應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規程,隨時注意人身與儀器設備 安全,危險區及高空作用應采取必要防護措施,特別是在基坑、樓層等臨邊測量放線時。5、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每半月召開一次安全會,對作業人員進 行安全教育、學習、加強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