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施工方案(已審核)(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6907
2022-08-12
11頁
86KB
1、昆磨高速小勐養至磨憨段改擴建工程TJ14勐臘段高墩施工專項方案1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1)小勐養至磨憨段改擴建工程勐臘段施工設計文件;(2)小勐養至磨憨段改擴建工程勐臘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現場施工調查、踏勘、咨詢資料;(4)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第三冊(第一分冊)1.2施工規范標準(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95);(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程(JCJ/T152-2008)(5)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6)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2011)1.3施工技術安全規范標準(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95)1.4施工質量標準(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2)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5)(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與施工規范對照手冊(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工程概況2.1概述第14標段為勐臘段,起止里程K110+450K113+500,里程長度3.05km。橋梁主要工程數量;橋梁8座,其中大橋3270.08米/6座、中橋104.6米/23、座;下部結構均采用柱式墩、空心薄壁墩,其中14標段空心薄壁墩主要為勐臘2號大橋及勐臘4號大橋。 勐臘2號大橋左右線均為跨越山間溝谷而設,孔跨布置及結構形式為24*40m預應力T型梁,左線平面位于緩和曲線、圓曲線和緩和曲線上,縱斷面位于R=13000m的豎曲線上;右線平面位于緩和曲線、圓曲線和緩和曲線上,縱斷面位于R=28000m的豎曲線上。勐臘4號大橋橋梁為跨越山間溝谷而設,孔跨布置及結構形式為12/15孔40米預制預應力T型梁。橋平面位于直線上,橋面橫坡為雙向2%,縱斷面縱坡-4%。2.2施工條件2.2.1工程地質橋址區所處于低山 中山基巖剝蝕、侵蝕區(),工程地質亞區為低山基巖侵蝕、侵蝕區4、(I2),溝谷地貌單元,低洼處為溝谷,地形起伏較大,上跨溝谷,地面標高750786m,橋址區植被茂盛。橋址區地層由上而下為第四系全新統(Q4el+d1):分布在溝谷及兩岸低山,巖性以棕紅色、褐黃色粉質黏土為主;勐臘2號大橋白堊系下統曼崗組(K1m):分布于第四系全新統地層下,巖性為棕紅色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礫巖互層,巖層節理裂隙發育,巖體較破碎,呈多塊狀;勐臘4號大橋下第三系分部于第四系全新統地層下,巖性為綜紅色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砂巖、礫巖互層。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震動峰值加速為0.15g,反應譜特征周期Tg=0.45s。2.2.2環境類別及作用等級地下水對鋼筋砼結構具微腐蝕5、性,屬中性極軟水。2.2.3氣候特征項目區屬北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熱量豐富,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降水充沛,旱雨兩季分明。年平均溫度在21攝氏度,年降雨量1700毫米以上。2.3.4交通運輸沿線無施工道路,被原始森林覆蓋,為滿足工程施工,沿河谷線路修筑寬4.5m的臨時施工便道,以保證施工材料、機械、人員正常通行。2.4.5施工用水、用電施工用水:橋址地表水主要為溝谷河流水,水量主要受大氣降水及基巖裂隙水側滲補給,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取樣檢驗合格后可使用。施工用電:施工用電主要為新建地方高壓線路,同時各橋均配備有250KW發電機,保證停電時能夠正常施工。2.4.6主6、要工程數量本標段本標段高墩分薄壁墩、柱式墩兩種,其結構形式和墩柱高度詳見下表1。表1 墩身結構形式及墩高序號類 型橋梁 名稱部位個數總數量 (m)備注薄壁空心墩主要工程量見表2表2 薄壁空心墩主要工程量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HRB400鋼筋t12072角鋼骨架t513冷軋帶肋鋼筋網t574C40砼m369043、施工組織安排3.1、機械設備表3 主要機具設備表序號機 械 名 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砼輸送泵HBT60A臺22砼輸送車8m3臺83鋼筋機械(切斷、調直、電焊等)套64發電機250KW臺2備用5塔式起重機QTZ80臺47吊車YQ25臺18懸臂模板CB240套3每套6m高3.2、施7、工人員安排表4 主要施工人員投入表序號工 種數量備 注1鋼筋工442模板工263混凝土工204起重工165架子工66普工227技術員48施工員44、具體施工方案橋墩高墩主要為2.1m圓柱墩和6m*1.9m空心薄壁墩2種墩柱類型,其中圓柱采用鋼模,薄壁空心墩采用CB240型懸臂模板。4.1、組合鋼模分節施工方案4.1.1、鋼筋施工墩身鋼筋在鋼筋加工車間集中加工,運輸至現場綁扎。墩身豎向主筋同澆筑高度分段連接到位,在系梁或承臺砼澆筑前做好墩、臺身鋼筋的預埋,并采用型鋼加固精確對位,在承臺砼施工過程,隨時加強觀測并加以糾正,以確保位置的準確。同時在模板與鋼筋之間設置塑料墊塊,以滿足保護層厚度。墊塊錯8、開布置,強度同墩身砼。4.1.2、模板施工1)墩柱模板采用廠制整體式鋼模,以確保墩臺身砼外觀質量,在盡可能減少接縫要求下,根據墩柱高度均勻分層。模板在工廠內特制胎架上加工,面板采用=6mm精拋光鋼板,背帶采用8*80mm扁鋼做勁性骨架,塊與塊之間采用高強螺栓聯結。2)模板安裝必須保證能承受施工過程中所施加的全部荷載,防止施工過程中移位,使澆筑后的混凝土符合設計尺寸和外形。3)拼模要嚴密,防止漏漿,轉角應光滑,聯結件緊扣不松動,模板要確保垂直和平整度。4)模板安裝完成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三檢制”檢查,全部簽認后方可澆筑混凝土。5)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須再次進9、行清理,并均勻涂上脫模劑,以便于脫模并保證砼表面質量。6)模板與鋼筋安裝工作應配合進行,妨礙綁扎鋼筋的模板應待鋼筋安裝完畢后安設。模板不得與工作腳手架聯接,避免引起模板變形。7)模板安裝定位后,頂部應在四個方向設抗風纜,防止立柱傾斜。8)為防止模板接縫漏漿,采用膠帶紙對模板接縫進行封堵,模板內側涂抹脫模劑,脫模劑可采用模板漆、色拉油等,嚴禁采用廢機油。9)澆筑時,發現模板有超過允許偏差變形值的可能時,應及時糾正。模板安裝時的技術標準見下表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模板標高柱、墻、梁10墩臺10模板內部尺寸墩臺20軸線偏位柱、墻8墩臺10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預埋件10、中心位置34.1.3混凝土澆筑1)墩臺身砼統一由攪拌站集中供應,砼攪拌輸送車運輸,泵送或吊車入模。2)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150min。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不應超過規定值(見下表)。項次振搗方法澆筑層厚度(mm)1插入式振動器3002附著式振動器3003表面振動器無筋或配筋稀疏時250配筋較密時1503)對混凝土表面操作應仔細周到,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無水囊、氣囊或蜂窩。4)在澆筑過程中,應控制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不應出現露筋、空洞、錯縫、夾渣等現象。在接縫處,防止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出現漏漿。5)混凝土由高處落下的高度不得超過2m,超過2m時采用溜槽,避免發生離析。6)混11、凝土振搗a、所有混凝土,一經澆筑應立即進行全面搗實,使之形成密實、均勻的整體。b、振搗器的類型應選擇每分鐘不少于4500脈沖的頻率振搗混凝土。c、振搗器要垂直的插入混凝土內,并要插到前一層混凝土,以保證結合良好,插進深度一般為50100mm。d、振搗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時速度要慢,以免產生空洞。e、混凝土振搗密實的一般標準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氣泡、泛漿,表面平坦。7)模板拆除a、模板拆除應按設計的順序進行,設計無規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拆時嚴禁拋扔。b、模板拆除時砼強度必須達到2.5MPa以上,拆模時注意對墩柱混凝土的保護。c、拆除模板時,不允許用猛烈地敲打和強扭等方法進行。d12、模板、支架拆除后,應維修整理,分類妥善存放。8)混凝土的養護墩身砼澆筑完畢后立即覆蓋,墩身拆模后采用塑料布包裹進行灑水養護,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小于7天。4.2、CB240懸臂模板施工方案4.2.1、施工特點CB240模板主要用于橋墩、混凝土墻等結構的雙側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簡單、迅速,且十分經濟,混凝土表面光潔,是一種理想的墩柱模板體系。1)支架、模板及施工荷載全部由對拉螺桿、預埋件及承重三腳架承擔,不需另搭腳手架,適于高空作業。2)模板部分可整體后移650mm,以滿足綁扎鋼筋,清理模板及刷脫模劑等要求3)模板可利用錨固裝置使其與混凝土貼緊, 防止漏漿及錯臺。 4)模板部分可相對支撐架部分13、上下左右調節,使用靈活。5)利用斜撐模板可前后傾斜,最大角度為30。6)各連接件標準化程度高,通用性強。7)支架上設吊平臺,可用于埋件的拆除及砼處理。8)懸臂支架設有斜撐,可方便調整模板的垂直度。4.2.2、懸臂模板結構及施工機具設備CB240模板主要由六部分組成:主背楞、模板、后移裝置、斜撐承重三角架、埋件系統、吊平臺。兩榀支架作為一個單元塊。CB240總裝示意圖1)CB240懸臂模板的組裝順序a、貨物送到現場后,工地模板方面的負責人應將各部件分門別類碼放于工地木工房,不得隨意亂堆,以免丟失。b、在木工房的平臺上將模板拼裝好,注意保證其平整度,上好吊鉤。c、組裝主背楞桁架,連接件安裝要緊。d、第一次澆筑砼、預埋埋件。e、先將三角架和后移裝置組裝起來,插好銷子,上好平臺立桿,安裝埋件支座。f、拆模、安裝三角架及模板,第二次澆筑砼g、提升模板及支架,安裝吊平臺,第三次澆筑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