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專項安全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6962
2022-08-12
10頁
46.50KB
1、S225線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D合同段高填方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建設單位: 安化縣平煙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 江蘇兆信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 益陽遠程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日 期: 二O一一年六月 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及技術指標3三、危險源的識別與監控1、事故發生類型42、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43、危險源的控制措施4 四、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5五、現場HSE管理5六、事故應急救援措施8七、事故應急救援組織9一、編制依據1.設計資料S225線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設計參考圖紙及說明路基標準橫斷面圖S3-3路基一般設計圖S3-42.標準和規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2、術規范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GB50026-93公路工程測量技術規范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二、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S225線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路線東起安化縣坪口鎮,西至安化縣煙溪鎮與溆浦縣交界處的分水界。本合同段全長8.00km,采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起訖樁號為K16+000K24+000。計劃開工日期為2010年8月10日,計劃竣工日期為2012年8月10日,計劃工期為24個月。其中K16+000-K23+360設計速度為30km/h,路基寬7.5,行車道寬23.5 m,硬路肩寬20.25m;K23+33、60-K24+000設計速度為40km/h,路基寬8.5,行車道寬23.5 m,硬路肩寬20.75m;路拱橫坡采用2%,路肩采用3%,路基設計洪水頻率為1/50。三、危險源的識別與監控1、高填方施工事故的主要類型 1)路基松動、開裂、滑坡2)機械故障傷人3)土石塊滑落滾動傷人2、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1)地基承載力不夠。2)填前壓實質量不合格、導致路基松動。3)施工區域安全防護不到位。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不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5)機械操作手無證或操作培訓不熟練3、危險源的控制措施1)施工前做好基底承載力實驗,確保地基強度。2)項目部質檢人員做好質量管理工作,保證施工符合設計圖紙及規范。3)對4、所有的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和機械手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4)施工現場及特殊地段要設立安全防護措施及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5)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應佩戴安全帽及必要的防護用品四、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前做好截水,排水工作,保持良好的排水狀態,防止廢水、廢機油、廢柴油等排進農田、菜地,更不得引起淤積和沖刷。2)路基開挖棄方必須在指定棄土場堆放,并進行整平壓實,不得隨意堆放。3)在氣候干燥季節,對臨時道路采用灑水等有效措施,防止灰塵污染周圍環境,雨季保持臨時道路暢通。4)對機械設備和工藝操作產生的噪音采取消聲等有效措施,盡量避免晚間施工。5)對粉沫材料采取袋裝運輸,并存放工棚內。6)5、工地上各材料必須按指定位置堆放,嚴禁亂擺亂放,做到施工有序。7)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嚴禁不文明施工行為。 五、現場HSE管理1、施工現場1.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符合有關安全衛生規定,機具擺放整齊有序,各種標志、標識正確醒目,達到文明施工標準。1.2如出現危及或可能傷及人員的危險時,所有相關的工作應停止直至危險狀態得到消除。1.3任何表現出不安全因素的設備和工具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直至處于安全狀態或從施工區域移出或更換。1.4若現場發生事故,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在第一時間向業主提交書面報告,按業主和監理的相關規定及本公司事故處理程序進行事故的調查和處理。1.5施工現場主要道路應符合標準要6、求,特殊地況設蓋板、安全護欄。1.6施工現場根據消防要求配置消防設施和器具,保持消防通道暢通。1.7控制箱電氣開關、閘刀等須放置在防雨棚或防雨罩,設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1.8作業現場應經常打掃并保持清潔,垃圾應集中堆放并及時清理、運送至指定地點。2、施工人員2.1熟悉與安全和健康有關的法律責任和義務,熟悉項目部全面的、綜合的安全和健康程序的細節。2.2對違反安全程序的有關人員將依據項目部相關規定,采取適當的懲罰性措施。違反安全規定并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人員將被從施工隊伍中清除出去。2.3施工人員工作前應按規定穿戴好與作業相適應的防護用品,檢查作業場地、施工機具及設備的完好情況,記錄每次檢查的日7、期、發現的問題、所采取的補救措施等。2.4施工人員工作中應遵守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做到文明施工。2.5施工人員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均不得食用酒精類飲料,不應在禁止煙火的場所吸煙。2.6在施工區域應走指定通道,不應跨越危險區,不應在行駛的機動車上爬上跳下和攀登起重機吊鉤和吊運中的物件。2.7應注意各種安全標志,不應隨便拆除或占用各種照明、信號、防雷等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和檢測儀表等。2.8發生事故應及時搶救人員、財產,保護現場并向有關人員報告。執行交接班制度。 3、用電安全3.1施工現場電氣作業,由專職電工按規范操作。并負責作業區內各種帶電設備及電線的漏電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3.2電氣設備操8、作人員,必須穿合格勞保服裝,戴標準絕緣手套,使用前必須對電氣設備進行漏電試驗。3.3雨雪或潮濕天氣,一般不在露天使用電氣設備,必要時采取適當的安全用電措施。3.4施工現場用電設施應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開關箱內。3.5施工現場的配電室應通風良好,并采取防止雨雪和動物入內的措施。3.6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安全電壓除外)應作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潮濕或條件特別惡劣的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應采用保護接零。3.7配電屏(盤)上的各種配電線路應有編號并標明用途。配電線路維修時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操作”警告標志。停、送電必須有專人負責。六、事故應急救援措施一旦發生事故,應迅速9、起動應急救援預案,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地展開救援,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執行如下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一旦發生事故,發生事故班組除了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外,同時報告單位領導。2、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救援搶險,并及時報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3、根據事故發生情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領導小組協調下,各救援專業組應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全力以赴,統一指揮,迅速展開救援搶險工作。4、事故發生后,在迅速組織救援的同時,要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防止與事故有關的物件、物證等被挪動、丟失;因搶險需要移動的,必須做好標志和記錄。5、負責現場指揮救援搶險人員,應立即進入事故現場,掌握了解現10、場情況,迅速組織救援;并加強現場勘察,對事故的發生做出正確判斷,研究落實搶險方案,做到有條有序地指揮。6、參加救援搶險的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調度,積極配合,齊心協力,臨危不亂。在搶險過程中要切實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控制危險源,防止在事故搶險中發生二次事故。7、由于事故搶救需要外界人力、設備、車輛等支援,應及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請求支援。七、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應急預案總指揮項目經理:丁兆堯應急預案副指揮項目副經理:郭和清安全管理體系運轉機構安全科:朱正繼后勤供應組:朱正繼事故調查組:李超善后工作組:楊臻技術處理組:王楠搶險求援組:郭和清風險評估組:丁兆堯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建立項目施工事故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分別由項目經理或副經理擔任,成員由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現場負責人、班組長等組成,并成立各專業搶救小組,明確任務和職責。附表1:路基工程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臺)備 注1挖掘機CAT32022推土機T180E13壓路機YZ20B-14自卸汽車東風車10t65風炮鑿巖機CZ-12/3016潛孔鉆機TLQ10037發電機SF500/FBG16028強夯機撫挖50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