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7118
2022-08-12
13頁
49.50KB
1、方案預案:_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姓名:_單位:_日期:_年_月_日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車陂南至黃閣段(不含大學城專線)區間3標石碁海傍站區間土建工程,起于YCK33+313.5止于YCK35+465.5,長2152m,全部為高架橋。起點YCK33+313.5YCK33+760.305為石碁站配線段,設計有四聯,橋面寬度為9.313.3m的現澆連續梁,跨度別為230+29m、430m、430m、330+27.76m,總長446.805m。其中DZ1DZ3為9.3m寬單箱單室箱型梁,DZ3DZ4、DZ15DZ16為9.3m漸變至13.3m過渡段,DZ4DZ15為13.3m單箱雙室箱2、型梁。根據廣州市軌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定結合我們區間3標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成立項目副經理周來印為組長的高支模安全領導小組,并在今后的施工生產中進行檢查督促指導,具體的組織分工如下:組長:周來印施工作業隊長:何勇支架搭設、拆除:黃發席現場安全負責:張思亮1施工特點、重點施工特點:工程量大,工期緊本標段包括75個橋墩的下部結構、4聯現澆預應力連續梁及165孔橋梁整孔架設,工程量大,加之前期征地拆遷及施工大電等因素影響,工程開工較晚,要求兌現合同工期,施工壓力相當大。2、安全控制的重點由于現澆梁施工,均為高空作業,高空作業是施工過程安全控制的重點。3支架的施工方法現澆段墩高78.5米,在承3、臺回填及地基處理完成后,實際凈空高度為5.76米,故現澆段采用碗扣式滿堂紅腳手架。1)、支架地基處理一般地段地基處理,首先對支架布設范圍內的表土、雜物及淤泥進行清除,然后填筑4050cm厚,寬度為對應部位梁寬的片石后用18噸壓路機進行碾壓。魚塘地段拋石擠淤,填筑砂石后進行碾壓。xx年7月267月29日項目部委托廣州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于對現澆段三個具有代表性的點位進行了原基及換填后淺層平板載荷試驗。三個點位分別為YDK33+388.0(位于DZ3與DZ4之間),YDK33+477.0(位于DZ6與DZ7之間),YDK33+687.5(位于DZ13與DZ14之間)。三個試驗點的試驗成果匯總見4、附表(工程質量檢測報告,NOL0601)。試驗結果表明:該地段試驗點的土層在用片石回填處理后均能達到的最大試驗荷載為300Kpa且在承載力特征值150Kpa時對應的壓板沉降量與壓板直徑的比(S/b)小于0.015,判定三個試驗點的承載力特征值均為150Kpa。在地基土層達到要求后,在地基表面鋪設10cm厚C15混凝土墊層,并在四周設排水溝以便支架地基表面排水。2)、支架搭設及拆除1、支架搭設:、我標段擬采用碗扣式多功能滿堂腳手架支架,碗扣式腳手架支架全部為定作加工的全新支架,確保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搭設作業時,先在處理合格的地基上沿橋軸線方向布設縱向地梁(30cm16cm枕木)。支架底部承托均座5、在沿橋軸線方向布設縱向木地梁上,支架頂部設置頂縱梁(10cm12cm)和橫梁(10cm12cm),其上鋪設梁體模板。立桿間距布置為60cm60cm,步距為120cm。支架縱橫向設置剪力撐,剪力撐橫向布置間距為3m,縱向布置間距為5m。頂部設單向風纜(靠墩方向),以增加其整體穩定性,支架上端與墩身間用方木塞緊。按形成基本構架單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進行搭設,矩形周邊高支架從其中的一下角落開始向兩個方向延伸搭設,確保已搭部分穩定。2、支架拆除:高支模拆除作業前,對參加作業的全體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統一指揮下,按照確定的方案進行拆除作業。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構架材料、先附件后6、結構件的順序,一件一件的松開聯結、取出并隨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鄰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拆除腳手板、桿件、門架及其它較長、較重、有兩端聯結的部件時,必須要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并加強指揮、相互詢問和協調作業步聚,嚴禁不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卸。禁止單人進行拆除作業,防止把持桿件不穩、失衡而發生事故。拆除水平桿件時,松開聯結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桿時,在把穩上端后,再松開下端聯結取下。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附墻拉結而使架子不穩時,應加設臨進撐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動影響作業安全。拆卸現場設有可靠的安全圍護,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拆卸作業區內。嚴禁將卸下的桿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7、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保持現場文明。4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原材料檢測試驗措施、對所有購進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說明書進行驗查,并登記記錄。、對有合格證的材料進行復檢,復檢合格的材料方準使用。、各種原材料的檢查項目及試驗方法根據現行有關規范要求進行。、復檢不合格材料,做出標記隔離堆放,并停止使用,限期清出施工現場。2、雷電期間作業安全措施:、施工場地的支架及所有臨時設施場設置防雷設施,定期檢查接地電阻,防止雷擊。、雷電來臨時,立即停止現場施工,將施工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并將雷電來臨和雷電已過的信號通知施工人員。3、支架搭設及拆卸作業安全措施:、作業現場應設安全城河圍護和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8、險區域。高支架兩側采用安全立網完全封閉。、大霧、大雨天氣和6級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高支架上的高處作業。雨后作業,必須采取安全防滑措施。、在架上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和佩掛好安全帶。為保證作業的安全,腳下應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架,并應鋪設平穩,且不得有探頭板。當暫時無法鋪設落腳板時,用于落腳或抓握、把(夾)持的桿件均應為穩定的構架部分,著力點與構架節點的水平距離應不大于0.8m,垂直距離應不大于1.5m。位于立桿頭之上的自由立桿(尚未與水平桿聯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桿。、架上作業人員應做好分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應掌握好重心,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起人身和桿件失衡。對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9、詢問并確認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時掉落。、架上作業時,,不得隨意拆除基本結構桿件,因作業的需要必須拆除某些桿件時,必須取得施工主管和技術人員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架固措施后方可拆除。、架上作業時,不得隨意拆除安全防護措施,未有設置或設置不符合要求時,必須補設或改善后,才能上架進行作業。、高支模拆除作業前,對參加作業的全體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統一指揮下,按照確定的方案進行拆除作業。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構架材料、先附件后結構件的順序,一件一件的松開聯結、取出并隨即吊下(或10、集中到毗鄰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5、安全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1、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高處作業的機會比較多,經常在四邊臨空的高處進行作業,施工條什差,危險因素多。多年來,高墜傷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較高,達40,這種事情對外會影響較大,要作為全建筑行業的問題抓緊工作。避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時,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際,對于恐怕發生墜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訂防范措施,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11、以確認。凡身體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耍按規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失足發生墜落危險。不得攀爬腳手架。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卸料平臺外側邊,必須設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臨時護欄,護欄圍密目式(xx目)安全網。所有操作層均張掛一道安全平網。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12、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柑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扳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13、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立用夾扳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應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14、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似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問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l分鐘。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種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2、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件墜落傷人的事故發15、生。防止物體打擊事故基本安全要求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帶安全帽。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下,不得存非規定通道位置行走。安全通道上方應搭設雙層防護棚,防護期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墜落物穿透。臨時設施的蓋頂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吊運一切物抖部必須由持有司索工上崗證人員進行綁碼,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要及時16、清理和運走,不得向下丟棄。發生物體打擊應急措施當發生物體打擊世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左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同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17、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隨著建設規摸的擴大,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機械傷害事故的增加。機械傷害、起重吊裝傷害已排在“四大傷害”之中。應引起安全、設備營理人員的高度重視。機械傷害事故原因雖比段復雜,但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可以減少或避免事故發生,按機械的特點和工程特點提出危險環節和重點部位,多方把關。4、高支模坍塌事故的急救援預案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王民洲付組長:王小華、周來印組員:徐偉權、黨寅、許道存、何勇人員:100人配備機械:吊車2臺、挖掘機2臺、裝載機1臺救治中心:番禺市人民醫院坍塌事故由組長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救援,18、并立即通知救治中心醫務人員到現場待命,隨時準備救治。坍塌區應立即設置安全線,以免傷害的進一步發生。施工作業隊就立即對施工人員進行清點,核實人數,以確定救援方案。有組織的清理塌體,吊車等機械配合作業,首先尋找受傷者。發現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同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19、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送往醫院治療。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扳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立用夾扳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應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在地鐵總質安室及石鐵院監理的指導下,依據穗鐵建總體xx693號文關于印發廣州市軌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及四號線區間3標的實際施工情況,編寫了本標段的高支模安全施工方案,敬請各位領導及專家指導審查。xx年九月十九日方案預案本文至此結束,感謝您的瀏覽!(資料僅供參考)下載修改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