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安裝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7705
2022-08-12
12頁
172.50KB
1、唐鋼中厚板公司風機安裝方案金恒發展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技術法規、適用標準規范1.1壓縮機、風機、風機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5-98)2、工程概況2.1主要工作量風機包括機殼、葉輪、進風口等部件。根據結構和用途的不同可分別配有主軸、進氣箱、傳動部和進口調節門等。葉輪安裝在主軸(或電機軸)上,機殼將其封閉在內,并與進、出口管道連接。進口調節門調節所需風量,進口調節門由手動或電(氣)動執行器通過聯動桿驅動。風機設備主要安裝工作量 位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漩流井引風機 Y4-72No.8D2小計23.1施工機具計劃施工機具計劃表序號名 稱規 格單 位數 量150t汽車吊臺1225t2、汽車吊臺13直流電焊機AX-500臺24烘干箱500C臺15恒溫箱0250C臺16角向磨光機f100臺63.2檢測設備計劃檢測設備計劃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水準儀S3臺22經緯儀T6臺23框式水平儀200mm、 300mm臺各24條式水平儀200mm、300mm臺各45百分表03mm、06mm塊86電子測溫槍50600臺27電子測速儀臺28游標卡尺200mm、300mm、500mm把各49卷尺2m、3m、5m把6010鋼盤尺30m、50m把311角尺300mm、300*600把204、施工工藝4.1風機安裝主要施工程序二次灌漿精平檢查一次灌漿風機就位初平風機開箱驗收基礎驗收處3、理施工準備技術準備審圖驅動設備試車風機單機試車配合聯動試車風機安裝施工程序4.2施工準備4.2.1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技術文件:施工圖紙、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裝箱清單;設備開箱檢查交接記錄;基礎驗收交接記錄。4.2.2施工人員在施工前熟悉裝置的工藝要求,掌握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條件,明確設備的結構特點及特殊工藝要求;并核對設備的規格、型號、工藝位號,檢查設備的安裝方位、基礎標高及幾何尺寸等。4.2.3施工前應做的工具、材料準備,包括:安裝工具、檢測工具及消耗材料準備齊全;墊鐵、地腳螺栓、吊裝工具準備齊全;施工現場清潔、無雜物、道路暢通,并具備良好的照明條件。5.設備開箱檢驗5.1設備開箱檢查驗收由4、業主或監理、施工單位的相關人員共同進行。5.2設備開箱檢查驗收必須在合適的地點,若因條件限制,在露天場地開箱時,必須有妥善的防雨、水等措施,以免開箱后損壞設備。5.3開箱使用專用工具,從上到下,仔細拆除,保證設備完好無損。5.4設備開箱檢查驗收的內容和要求如下:核對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是否與設備圖紙及設計圖紙相符,并檢查包裝箱號、箱數、包裝狀況;按裝箱單檢查隨機資料、產品合格證、零部件及專用工具是否齊全,有無明顯缺陷;對設備的主體進行外觀檢查,其外漏部分不得有裂紋、銹蝕、碰傷等缺陷。設備的防護包裝,應在施工需要時拆除,不得過早拆除;設備的轉動和滑動部件在防銹涂料未清洗前,不得轉動和滑動;對設備5、檢查和驗收后,應提交相關人員匯簽的檢驗記錄及驗收報告。5.5驗收后的設備及零部件應可靠保管,以防丟失或損壞。對設備的出入口法蘭均應妥善封閉,以防異物進入。5.6凡隨機配套的電氣、儀表等設備及配件,應由各專業相關人員進行驗收,妥善保管。6.基礎驗收與處理6.1基礎的交接驗收應有基礎工序交接資料,在基礎上明顯地畫出標高基準線、基礎縱、橫中心線、坐標軸及沉降觀測點。6.2基礎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蜂窩、空洞、露筋等缺陷。6.3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6.4對基礎的各項尺寸進行復查:其外形尺寸、標高、表面平整度及縱橫軸線間距等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基礎尺寸允許偏差 序 號檢 查 內 容允許6、偏差(mm)1基礎坐標位置(縱橫軸線)202基礎各不同平面的標高-+2003基礎上平面外型尺寸20凸臺上平面外型尺寸-20凹穴尺寸+204基礎上平面的水平段每米5全長105豎向偏差每米5全長206預留地腳螺栓孔中心位置20深度-0孔壁的鉛垂度(全深)10中心位置56.5基礎處理設備安裝前需灌漿的基礎表面應鑿成麻面,麻面深度不少于10mm,密度為每平方分米內35個點,與螺柱連接的表面應平整潔凈。放置支持調整螺釘用的支撐板處(至周邊約50 mm)的基礎表面應鏟平;預留地腳螺栓孔內的雜物或水漿應清除干凈;設備安裝前被油污的混凝土層應鏟除。6.6引風機、安裝6.6.1 設備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安裝前對基7、礎尺寸進行最后復查,同時將實物與安裝圖紙和基礎尺寸進行對照,如偏差較大影響安裝時,及時聯系監理和項目分部專業工程師研究處理方案;檢查設備地腳螺栓的型式、規格、長度、數量及材質是否符合要求;檢查設備的技術資料及出廠組裝、試驗記錄是否齊全,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設備的安裝工作;檢查設備底座與二次灌漿層相接觸的底座底面應光潔、無油垢、無油漆等。6.6.2 設備吊裝及粗找平、找正選擇吊點時,必須保證設備的穩定性。設備就位應慢吊輕放,注意保護設備與基礎不受損傷。設備調整時,用臨時墊鐵將設備底座墊起,進行初步找正、找平。其底座縱橫中心線的平面位置及標高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設備底座安裝平面位置及標高的允8、許偏差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平面位置標高1與其他設備無直接聯系時552與其他設備有直接聯系時21設備就位后,及時搭設防護棚,防止高空墜物砸壞設備。設備初找后及時進行地腳螺栓孔的灌漿前報驗工作,進行螺栓孔灌漿時,注意檢查地腳螺栓在預留孔中應垂直、無傾斜;地腳螺栓任一部分離孔壁的距離應大于1 5 mm,地腳螺栓底端不應碰孔底;地腳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應清除干凈,螺紋部分應涂少量油脂;螺母與墊圈、墊圈與設備底座間的接觸均應緊密;擰緊螺母后,螺栓應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長度宜為螺栓直徑的1/32/3。地腳螺栓灌漿混凝土達到75%設計強度后,風機用墊鐵精平。6.6.3 設備的精找平采用墊鐵安裝方式。9、墊鐵組應符合下列要求:設備墊鐵采用Q235鋼板切割制作,切割后用砂輪機將毛邊或飛濺物打磨干凈,斜墊鐵采用機械加工,斜度為:1:20;粗糙度Ra25m;墊鐵的規格尺寸按規范SH3538-2005中制作并校核,其制作示意圖如下:aL chLhbb斜墊鐵平墊鐵斜墊鐵應配對使用,與平墊鐵組成墊鐵組時,墊鐵的層數宜為三層(即一平二斜),最多不應超過四層,薄墊鐵厚度不應小于2 mm,并放在斜墊鐵與厚平墊鐵之間。斜墊鐵可與同號或者大一號的平墊鐵搭配使用。在地腳螺栓兩側各放置一組,應使墊鐵靠近地腳螺栓,當地腳螺栓間距小于300 mm時,可在各地腳螺栓的同一側放置一組墊鐵;相鄰兩組墊鐵間距不得超過1000mm,10、若超過1000mm時,則每間距1000mm中間加放一組墊鐵。利用墊鐵組調整風機標高和水平度;校平用水平儀進行,把水平儀放在主軸上或聯軸器上檢查,使軸承座的縱向水平度不應超過0.10 mm/m,把水平儀放在軸承的水平中分面上檢查,使軸承座的橫向水平度不應超過0.10 mm/m。用墊鐵安裝的設備縱橫向水平度同時找平合格后,校正底座標高符合要求,對稱把地腳螺栓,打緊各組墊鐵,同時復測縱橫向水平度應無變化,若有變化,重新調整直至合格,不允許用松緊地腳螺栓的方法調整水平度。找平合格后,檢查墊鐵組,用0.05mm塞尺檢查墊鐵之間及墊鐵與底座之間塞尺塞入深度不得超過墊鐵長(寬)度的1/3;利用0.5磅手錘敲11、擊不得有松動跡象;墊鐵組外端露出底座10-30mm,過長部分切割整齊;合格后,墊鐵組點焊,焊接采用層間斷焊;只焊兩側,墊鐵與底座之間不能進行焊接。6.6.4基礎二次灌漿二次灌漿層的灌漿工作一般應在設備的最終找平、找正后24h內進行,否則在灌漿前應對設備的找平、找正數據進行復測核對。二次灌漿工作的具體要求如下:灌漿前,將基礎表面的油污、雜物清理干凈,并用水充分濕潤12h以上,灌漿時清除基礎表面積水。模板與機器底座間距不小于60mm。CGM高強無收縮灌注料流動性好,能保證灌漿質量,但要求摸板支設必須嚴密。模板與底座的間距不小于60mm,且模板要略高于底座,如下圖料斗模板機器底座灌漿要連續進行,一次12、灌完,不得中斷,灌完后按材料使用說明書進行養護,當環境溫度低于5 時,灌漿層應采取保溫或防凍措施。灌漿層強度未達到要求前,不得對設備進行任何安裝和拆卸工作。二次灌漿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取出臨時墊鐵填實空洞,或者松掉頂絲,并復測水平度。6.6.5聯軸器對中風機二次灌漿層強度達到要求后,以風機為基準,調整電機墊鐵進行聯軸器對中;聯軸器對中時,應符合下列要求:轉子軸的對中調整宜采用三表找正法(當軸或者軸間距非常小時,可考慮采用別的辦法);表的量程和精度等級應滿足對中找正的要求;表架應有足夠的剛性,并符合機器技術文件的要求;兩軸應同步轉動,并應克服軸向串動的影響。三表找正法的具體步驟為:在找13、正前先要準備一個安裝百分表的表架和一個作為找正基準的圓盤,然后分別與要找正的兩個軸端固定(見下圖)。表架應具備足夠的剛度,放置百分表的孔要能牢牢地卡住百分表桿,使其不致松動。圓盤的直徑應適當地大一點,這樣可使軸向誤差反應比較敏感。圓盤上百分表所接觸的兩個加工面要有足夠的光潔度,表架及圓盤與軸端固定時要盡量同心,以保證找正時讀數準確。三表找正法的三塊百分表一塊是用來測量徑向偏差,一塊測量軸向偏差,而另一塊軸向表是為了測量軸向竄量而設置。 找正的步驟如下:先將徑向百分表放在頂部垂直位置,并在圓盤的相應位置上劃出細線記號,將三個百分表全部讀數撥到“0”位,然后按軸在工作狀況下的轉向,同時盤動兩軸9014、,分別記下三個表上的讀數,然后繼續盤動兩軸至180、270,分別記下三表上的讀數,當軸盤回原位時三個表上的讀數原則上應該回到“0”(在讀數時要注意正負數,應將表中的大數指針指在中間的某個整數上,以防止誤讀以及損壞百分表)。若徑向表1和軸向表2、3的讀數如下:則徑向垂直偏差位移當10時應增加墊片;當10撤墊片徑向水平偏差位移 當20時向右頂,20時向左頂軸向垂直偏差位移當30時上張口,30時下張口軸向水平偏差位移當40時右張口,40時左張口對所得的數據應進行復核。即:a+c=b、 d+f=e 、g+i=h測得偏差值后在進行調整時,應先調整軸向后調整徑向偏差;先調整垂直面后調整水平面偏差。其軸向偏15、差的調整量可由下圖求出。式中:e、h軸向表(2)、(3)的讀數; w軸向表(2)、(3)的間距; A前支腳至聯軸器的距離; B后支腳至聯軸器的距離; x前支腳調整量; y后支腳調整量。聯軸器對中偏差要求應執行廠家隨機技術文件的規定。如生產廠家無規定時,按SH/T3538-2005的規定執行7.驗收7.1連續運轉24h后,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或能滿足生產需要。7.2驗收時應具有下列有關資料實際完成的安裝內容;安裝及試車記錄。8. 成品保護措施(1)設備進出口需用板封堵;(2)對電機進行防雨保護;(3)嚴禁在設備上打火、接焊把線;(4)嚴禁往設備上扔東西;(5)地腳螺栓進行涂油保護。9、質量16、保證體系及措施9.1 質量方針按照“堅持質量第一,依靠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工作,為顧客和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方針。 9.2質量保證體系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見下表:計量責任工程師朱廣生器材責任工程師李磊動設備責任工程師葉同桂檢驗責任工程師孟憲友質量保證工程師:崔曉弟安裝施工隊公司質量領導小組項目經理 吳愛華業主、監理、質量監督部門質量管理部:付文國10、HSE控制要點10.1 HSE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改善環境,保護健康;科學管理,持續發展。11.安全生產責任制11.1本工程根據生產責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責任目標分解到崗,落實到人,安全生產責任制必須經項目經理批準17、后實施。11.2進行安全大檢查:工程開工前,由項目經理組織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大檢查。11.3安全教育所有參加施工的職工,均經過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工程開工之前組織全體參建人員參加入場安全教育,以使全體職工了解并遵守業主單位的安全規章制度及現場情況。利用“周一安全活動”和“班前安全講話”等形式,評估工作中的危險因素,布置對策,學習安全知識,進行安全技能訓練,提高安全防護水平。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動。對臨時用工:進行“入廠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11.4班前教育班前教育是在工作開始前各工作組舉行的一個安全短會,其內容應通過通知或公告欄的形式通知所有的員工。內容紀要18、應保存至整個工程結束。多年的施工經驗證明班前教育是消除安全隱患及加強員工安全意識的最有效的方法。每個工作組應依據工作需要每天或每周舉行班前教育;11.5 嚴格貫徹執行業主頒發的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規定、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管理規定等有關HSE管理規定和監理以及的各項指導與要求。11.6施工用電現場需要用電時,必須提前提出申請,經用電管理部門批準,通知維護班組進行接引。接引電源工作,必須由維護電工進行,并應設專人進行監護。施工用電完畢后,應由施工現場用電負責人通知維護班組進行拆除。嚴禁非電工拆裝電氣設備,嚴禁亂拉亂接電源。配電室和現場的開關箱、開關柜應加鎖。電氣設備明顯部位應設“嚴禁靠近,以防觸電”的19、標志。接地裝置應定期檢查。11.7、吊裝吊裝時,應配備專職的吊裝安全員,具體負責各項吊裝準備工作的監督、檢查。吊裝前進行技術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項交底。對吊裝工程所用的各臺吊車、吊裝索具、吊具必須具有合格證件,并保持其完好的使用狀態,使用前還要進行認真的檢查、確認。吊裝時,應選擇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吊裝時,應劃出警戒線,與吊裝無關的人員不得入內。吊車站位及行走路線地面需壓實,必要時敷設路基。對吊車站車位置的承壓地面以下,不得有地下管溝、陰井、地下電纜及其它隱蔽工程。在吊車行車路線和作業區域內應無架空的高壓線、管廊等障礙物,保證吊車順利安全行走和吊裝作業。吊裝時各崗位分工明確,指揮信號準確無誤,嚴禁隨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