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水庫中橋橋臺背填土施工技術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7960
2022-08-12
14頁
98KB
1、重慶繞城高速與江合高速江津區連接線一期工程東風水庫中橋橋臺臺背填土施工技術方案重慶博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項目部2009年5月25日第一章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本施工方案,依據重慶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設計的重慶繞城高速與江合高速江津區連接線一期工程圖紙及交通部現行橋梁施工規范、驗收規范有關規定,并結合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及總工期要求編制。第二章 工程概況本橋橋臺為重力式U型橋臺,橋臺臺身及擴大基礎采用的是C25片石混凝土,臺背的回填應采用砂卵石等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填料,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8cm,松鋪厚度不大于20cm,且分層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6%,但根據本工程現場實際情況,臺背回填采用片石回填,2、用碎石(砂卵石)嵌縫找平層,厚不大于50CM,片石粒徑小于層厚的2/3,同時按要求處理好臺后排水。第三章 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一、施工平面布置及臨時道路1、根據該工程的特點及現場場地的實際情況,我部將利用已成型的道路作為施工便道,滿足施工車輛的通行。2、根據實際情況,施工用電為1臺75kw和1臺100kw發電機。二、開工前復測復測底平面標高,平整基底,清理松散物,為臺背填土作準備。 三、臺背回填施工方法:1、準備回填材料:采購片、碎石,最大粒徑不超過30cm,片石強度指標符合規范要求,用卡車運入工地隨時平整的場地上。2、準備施工機械,準備好臨時用電施工電源。3、用挖掘機配合人工分層將片石鋪設回填3、,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50cm,人工用碎石(砂卵石)崁縫找平后即用壓路機碾壓7-8遍先靜壓,再弱振動碾壓,最后強震碾壓,觀察碾壓痕跡,待無碾壓痕跡時停止碾壓。然后再鋪設第二層,以此類推,直至回填到規定標高。4、橋臺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尾端不小于臺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緣不小于2m。第四章 施工進度計劃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結合本部投入的機械設備、人員等的具體情況計劃從2009年5月28日起開始施工至2009年6月10日結束。第五章 人員、材料、機械設備等投入(1)本首件工程投入各類人員20人。(2)本首件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是片石,根據工程進展情況,由我部材料部負責及時采購,確保工程需要4、。(3)本工程投入的機械設備主要是挖掘機、壓路機和自卸汽車、裝載機,已全部進入駐地待命。第六章 施工組織機構、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配備(1)本工程由施工隊長、技術員、安全員、測量員等組成施工組織體系。計劃投入管理人員4人,各類施工人員16人。附組織機構框圖。(2)開工前,工人提前進場,進場后由安全員對其進行安全和文明環保施工教育,由技術員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包括:工程概況、本項工程的施工工藝措施及安全技術措施、質量措施、保證措施、檢測項目和頻率及驗收規范等。(3)勞動力安排計劃表工種勞動力投入(人)備注管理及技術人員4已到達駐地機械操作手4已到達駐地其他操作工人12已到達駐地第七章 測量5、放樣成果 包括導線、水準點、用地線、橫斷面的復測以及加密導線和水準點,均已通過專業監理工程師的驗收,滿足施工要求。第八章 質量保證體系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施工進度、質量目標的要求,我部將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狠抓工程質量,確保各項目標的實現。本工程的質量目標是:確保本工程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95%以上。(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檢驗體系,按照工程質量管理目標,各工序施工嚴格遵照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監督體系和檢驗體系進行運行。(2)明確質量責任制由一名項目副經理對本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管理,并實行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確保本工程優質、安全,按工期完成。(3)設立專職6、質量管理機構和制度,由項目質檢工程師專門負責本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監督質量制度的實施,貫徹工序自檢抽查程序,對總工程師負責。第九章 質量保證措施1、各種施工原材料和機具設備的驗收、試驗與檢驗按現行規范及有關規定進行。2、回填過程中,嚴格沉降觀測,確定碾壓遍數,以此控制填料密實度。3、施工測量執行三級(即施工隊測量組、現場主管工程師、項目經理部測量室和監理)逐級復核制度。第十章 安全保證措施1、臺背填土身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施工前,施工場地設危險區,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電力及照明線路經常檢查,防止發生漏電事故;遇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而停工時,要切斷電源,保護好各種設備。施工車輛派專人指揮,防止倒車傷7、人。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保證措施1、 文明施工的保證措施(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指定一名副經理主抓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工作,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細則,上報業主及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實施。詳見:文明施工組織保證體系框圖(2)在本合同段的適當位置樹立文明施工牌,接受群眾監督。牌上內容注明: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人、設計單位名稱及聯系人、監理單位及其現場高監姓名、施工范圍、施工工期、施工單位名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安全與文明施工負責人、監督電話等內容。(3) 項目經理部辦公室必須上墻的圖表有:施工總體平面布置圖、施工組織管8、理網絡圖、質量保證體系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圖、施工形象進度表、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工程量完成情況直方圖、晴雨表等七圖一表。(4)工地現場要掛好各種安全與文明施工標志牌,并懸掛橫幅標語。所有參工人員必須配戴胸卡上崗。(5) 施工區和生活區分開,各場地功用統一規劃。工地現場的材料和機具要堆放有序,雜物和多余的土方應及時外運。生活區應保持整潔。(6)建立文明施工管理責任制,將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與各作業班組和管理人員工資分配掛鉤。(7)制定施工現場管理、施工秩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環境保護管理細則,并認真落實。(8)項目經理部每10 日一次文明施工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9)實施分項9、分部、單位工程檢驗評定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準開工。針對工程中的關鍵工序及特殊工序,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在施工中作為管理重點加以重視。(10)認真實施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未經檢查簽證同意的工程不得隱蔽。2、施工場地管理(1)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實施定位管理,分管段、分片區進行場地規劃,運輸道路、材料場庫、機械停放場、攪拌場、和生活區要按照總平面圖合理布局,統一規劃,布置整齊并在施工區域設醒目標牌,同時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適時地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整。(2)在大門圍墻處,設置施工標示牌,標明工程名稱及主要工程量、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駐地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項目經理、工地施工及監理負10、責人。并在醒目位置設置一圖三牌。一圖:即平面布置圖;三牌:即質量保證、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牌。在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置大門,實行半封閉施工。(3)合理布置施工現場給、排水系統。保證給水設施不滲漏,供水安全。排水系統順暢,溝池成網,排水縱坡不小于1,排水溝用磚砌筑,水泥砂漿抹面,截面滿足排水要求。(4)臨時用電按施工組織設計布置,不亂接亂扯,供電設施良好,光照充足。(5)建筑材料堆碼按有關文明施工管理辦法要求,按平面布置圖分類堆放,并用標識牌標識清楚,嚴禁混堆亂放。(6)所有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一律配帶標識身份或工種的證牌。3、 環境保護(一)噪音、污染控制(1)對于行駛的機動車輛,現場只許按低音11、喇叭,場外行駛嚴禁鳴笛。(二)減少粉塵措施(1)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的車輛配備擋板及棚布,防止粉塵飛落。(2)作業場地及運輸車輛應及時清掃、沖洗,保證場地及車輛的清潔。(3)運輸道路要定時灑水防塵,嚴禁在場地內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三)施工期間愛護環境,保護綠化,保護好已成建筑物、路面,不損壞、不污染,完工時徹底清場,恢復原有道路、設施,并將工地及周圍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清、場地潔凈,達到一次順利交付。附表:主要材料試驗、測量、質檢儀器配備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一、集料、石料1砂篩300套12碎石篩300套13容量筒1-10L個54臺秤10kg臺25針片狀規準儀個16碎石壓12、碎值測定儀個17震擊式標準振擺儀2ZBX-92A臺1二、測量儀器全站儀托普康臺1水準儀SOUTH臺2南方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設備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擬定進場時間備注1挖掘機小松3001臺已進場2運輸車金王子4輛已進場3生活車1輛已進場4其它輔助機具若干5全站儀托普康1臺已進場6水準儀SOUTH一臺已進場橋梁施工隊主要成員一覽表序號職務人數職責范圍1隊長1負責項目部全面工作2副隊長2質量安全、進度、現場文明3技術負責人1質量、施工技術、內業技術、進度4質量員1質量、現場文明5安全員1安全、現場文明6材料員1材料、周轉機具7測量員1施工測量8試驗員1材料及試件取樣、送檢9機械作業工長1負責工地13、施工機械調度、安全現場文明、進度組織機構框圖班組每個成員施工隊長:廖化福技術負責人:古學明技術:蒲軍質量:龔清林安全:楊亞雄項目負責人:雷世均材料:王貞海機械:王浩財務:羅英技術組:李揚質安組:黃明偉施工組:張華陽材料組:彭鐵軍財務組:蔣燕水電組:李世云綜合組:萬杰 安全文明組織機構班組每個成員施工隊長:廖化福技術負責人:古學明技術:楊亞雄質量:龔清林安全:王忠德項目負責人:雷世均材料:彭鐵軍機械:王浩財務:羅英技術組:李揚質安組:李玉容施工組:黃明偉材料組:蔣燕財務組:王貞海水電組:李世云綜合組:萬杰本隊質量監督體系質量員:李玉容項目技術負責人:古學明各作業組施工技術員:秦德勝測量員:李揚試檢員:李玉容各工序質量檢查員:王浩隊長:雷世均測量員:李揚安全員:楊亞雄試驗員:李玉容質量員:李玉容材料員:彭鐵軍施工員:秦德勝機械員:劉川軍后勤員:王貞海項目技術負責人:古學明副隊長:龔清林質量保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