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溝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8017
2022-08-12
10頁
132KB
1、綿陽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綿陽市二環路西半環二期工程十五標段董家溝大橋承臺大體積砼施工方案編制單位:四川嘉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編制日期:二 一 二 年 七 月 董大溝大橋承臺大體積砼施工方案審批表工程名稱綿陽二環路西半環二期工程十五標段建設單位綿陽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四川嘉來建設有限公司監理單位重慶聯盛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編 制 人審 核 人編制日期報審日期施工單位審核意見監理單位審核意見建設單位審核意見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施工準備三、大體積混凝土制備及運輸四、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和溫度應力五、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六、主要管理措2、施七、質量檢驗八、質量保證措施九、環保及施工安全措施董家溝大橋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1 綿陽市二環路工程第十五標段董家溝大橋施工圖1.2 現行施工技術規范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 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 公路與橋梁專用設備及材料標準匯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20121.3 本標段單位工程施工組織總設計二、 工程概況2.1橋型簡介董家溝大橋起點樁號 K26+843、0m,終點樁號 K27+150m,全橋長 310m,橋梁總寬 30.5m,橋面面積 9610m2。大橋在 K26+920m 處上跨董家溝,橋面到溝底的高差為 17m。 橋梁平面位于緩和曲線及半徑 500m 的曲線段上,豎向位于 2.0%的縱坡上。;本橋分為左、右兩幅,單幅橋寬 14.25m。 大橋上部結構采用10*30=300十跨預應力砼簡支箱梁,雙幅布置;下部結構采用重力式橋臺,橋墩采用矩形墩加蓋梁形式;A10橋臺采用矩形擴大基礎,擴大基礎下接樁基礎;橋墩下采用承臺下接樁基礎。承臺尺寸為長7.5米寬7.5米高2.5米。2.2工程地質情況 地形地貌及自然地理環境董家溝大橋場地為河流階地的河谷平4、臺,位于安昌河兩岸,屬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的一級階地和二級階地地貌,局部地段因人為修建活動,原始地貌已不詳。路橋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區。據收集到的綿陽氣象資料,擬建場區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最高氣溫36.137C,最低氣溫零下4.87.3C,年平均氣溫1617C,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C以上持續235251天,無霜期252300天,太陽輻射76.79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年日照數927.71376.7小時,相對濕度7581%,多年平均降雨量825.81417毫米,豐水期多集中于六、七、八、九月,而冬季的十二月至翌年三月降雨量最小。風向以偏北風和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為0.5、8-1.6米、秒,最大風速為15.7米/秒。 水文地質條件 根據水質分析資料,該區域地下水水質為HCO3 Ca型水,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三、施工準備(因承臺混凝土澆筑厚度為2.5米,大于1米,故按大體積混凝土進行考慮)1、施工技術準備1.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對圖紙進行認真會審,提出施工階段的綜合抗裂措施,制定關鍵部位的施工作業指導書。1.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的模板和支架、鋼筋工程、預埋管件等驗收合格。1.3混凝土的測溫監控設備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配置和布設,標定調試正常,保溫用材料齊備,并派專人負責測溫作業管理。1.4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對工人進行6、專業培訓,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并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組織有關人員學習相關規范,并對特殊工種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技能考核,必須堅持持證上崗。2、場地及水電的準備整理施工所需場地;清查安裝主要的施工機具,保證其工作狀態良好;安裝好施工現場所需水電供應設施;準備施工所需用的材料。如:澆筑混凝土時預埋的測溫管及保溫隨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作好維護工作,避免受到污染;合理組織施工,做到責任明確,分工合理。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灌的順利進行。3、勞動力計劃安排根據后頁附表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和普工輪班作業,必須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管理;4、施工工期計劃安排施工班組本著優質、快速、高效的施工目標,于20127、年8月15日至2012年9月20日完成全部承臺施工。5、5、材料選擇所用材料必須符合有關技術標準規定,使用前必須嚴格審核所選用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并送往試驗室進行復試,合格材料才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除出場。 水泥所用水泥應符合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當采用其他品種時其性能指標必須符合有關的國家標準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天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70KJ/kg;所用水泥在攪拌站的入罐溫度不應大于60。 骨料細骨料采用中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選用粒徑5-31.5mm,級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 粉煤灰粉煤灰入場后應分批檢驗,質量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8、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的規定。 外加劑所用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技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外加劑選擇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外加劑的品種、摻量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通過水泥適應性和實際效果實驗確定;必須考慮外加劑對硬化混凝土收縮等性能的影響;慎用含有膨脹性能的外加劑;考慮橋梁工程對耐久性要求較高故大體積混凝土宜采用引氣劑或減水劑。 水拌合用水的質量應符合現行的國家行業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不得使用污水。 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JGJ55,國家現行混凝土結構9、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1-2002)中的有關技術要求進行設計。 大體積混凝土制備及運輸混凝土采用在攪拌站內集中攪拌,由于現正處炎熱的夏季,混凝土攪拌站須對骨料采取遮陽,降溫措施;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車進行防風、防曬、防雨和防寒處理,運輸過程中攪拌罐保持36轉/分鐘的慢速轉動,以保證運輸過程中混凝土的質量均勻性和不離析。四、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和溫度應力根據大體積砼的特性;承臺混凝土中心的溫升高峰值,該溫升值一般略小于絕熱溫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澆筑后3d左右產生,以后趨于穩定不在升溫,并且開始逐步降溫。規范規定,對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應根10、據氣候條件采取控溫措施,并按需要測定澆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度,將溫差控制在設計要求的范圍內,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溫差不宜超過25度;本工程設計無具體要求,即按規范執行;表面溫度可采取調整保溫層的厚度來控制。 五、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1、本大橋承臺施工工序主要為測量放樣、基坑開挖、鑿樁頭澆筑砼墊層、鋼筋安裝、模板安裝、澆筑砼、拆模及養護、承臺回填。施工工藝流程見:承臺施工工藝流程圖 1-1。2、主要施工方法 測量放樣根據承臺平面尺寸及開挖深度、預留工作面寬度、集水溝寬度、匯水井設置、機具布置等確定基坑開挖的尺寸。具體步驟為:根據承臺及基坑底平面尺寸,將基坑底平面輪廓線測設到原地面上11、;沿地面上的基坑平面輪廓線的四條邊方向進行斷面測量;確定開挖邊樁,按照下挖深度確定放坡的寬度;將開挖邊樁測設到地面上,并撒上白灰線連結各邊樁,此封閉線即為開挖邊線。承臺施工藝流程圖1-1 基坑開挖由于董家溝大橋的承臺基坑開挖采用挖掘機開挖,自卸車配合運輸。基底平面尺寸按基礎平面尺寸四周各邊增寬50cm-100cm,以便在基礎底面外安置模板及設置排水溝和集水坑之用。基坑的形式采用斜坡式,在基坑開挖時采用1:0.75的坡比對基坑分層進行開挖,挖至設計標高時要保留不小于1020cm的厚度,人工挖至基底高程,嚴禁超挖,用人工清理,鑿除樁頭進行檢測。基坑開挖前,首先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在基坑頂緣四周向外12、設置排水坡,以免影響坑壁的穩定。開挖過程中和開挖以后,應注意觀察坑緣地面有無裂縫、坑壁有無松散塌落現象發生,否則應及時采取措施,按支護坑壁的形式施工。 鑿除樁頭、樁基檢測按測量提供的標高,采用空壓機結合人工鑿除樁頭,上部采用空壓機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進行鑿除。鑿除過程中不擾動設計樁頂以下的樁身砼。鑿好的樁要求樁頂平整,斷面碎石出露均勻,鑿除樁頭完成后,將伸入承臺的樁身鋼筋清理整修成設計形狀,復測樁頂高程,進行樁基檢測。樁基檢測前需將樁內預埋的聲測管清理干凈,樁基檢測合格后在承臺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排水溝截面為0.30.3m,集水井尺寸為0.50.50.5m,若遇雨水,在集水井內放置水泵,及時將積水抽出。 墊層施工基坑開挖完成以后,坑底土層不允許暴露或浸水時間過長,坑底應找平夯實,立即采用10cm厚C15素混凝土墊層進行封底,混凝土墊層邊緣要伸出承臺10cm。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