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一層二層頂板裂縫分析修補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8111
2022-08-12
10頁
35KB
1、中惠龍熙山二期項目頂板裂縫及預留洞管口滲水分析及預防處理措施根據陽江項目主體結構地下車庫頂板及樓層板出現裂縫,及樓層管線洞口滲漏現場情況,及陽東縣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對我項目部16棟鋼筋混凝土隨機抽檢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報告數據為依據,對以上裂縫及管洞口滲漏產生成因從施工工程技術角度分析,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因此嚴格按規程、規范要求施工,嚴把質量關,防患于未來,盡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別對待,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2、,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展,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對負樓頂板岀現澆混凝土樓板表面溫度裂縫及板底貫通滲水裂縫由以下六大人為因素行成,并采取以下預防及處理措施。為今后其它擬開工項目和后續項目陁工,在保證工程質量加快進度的前提下。出現進度與工藝要求沖突時,合理安排工序搭接及資源配置,保證工程質量和減少工程成本的不必要損失。生產部門作業班組應引起高度重視,并按本措施執行。一 樓板裂縫(一)樓面鋼筋網得不到合理保護:鋼筋在樓面混凝土板中受抗拉力,起著抵抗外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差裂縫發生的雙重作用,而這一雙重作用均需鋼筋處在上下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確保有效。按3、要求合理地布置墊塊,樓面下層的鋼筋網在受到混凝土墊塊及模板的依托下,其保護層厚度比較容易控制。但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難題。其原因:板的上層鋼筋一般較細,施工中受到人員踩踏后容易變形、彎曲、下墜,鋼筋離樓層模板的高度較大無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護;各工種交叉作業,造成施工人員眾多、行走十分頻繁,難免大量踩踏鋼筋;上層鋼筋網的鋼筋支撐馬凳設置間距過大或漏放,甚至不設(僅依靠樓面梁上部鋼筋擱置和分離式配筋的拐腳支撐)。鋼筋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受到擾動而偏離原位,等等現象,極易導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過大、樓板的有效截面高度減少,從而導致裂縫的產生。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較好地克服及其防治(14、)、縱橫向的墊塊應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塊,即墊塊間距以不超過0.7m為宜。(2)、鋼筋綁扎施工過程中,加強對負筋質量的管理。加密支撐馬凳的間距、確保板面負筋的保護層厚度,避免支座處因負筋下沉保護層厚度變大而產生裂縫。樓面雙層雙向鋼筋(包括分離式配置的負彎矩筋)必須設置鋼筋馬凳,其縱橫向間跨不應大于0.7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對于8一類細小鋼筋,馬凳的間距應控制在0.6m以內(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3)、盡可能合理和科學地安排好各工種交叉作業時間,在板底鋼筋綁扎后,線管預埋應及時穿插,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減少板面鋼筋綁扎后的作業人員數量。(4)、在樓梯口、通道等頻繁和必須的5、通行處應搭設臨時簡易通道(或鋪設跳板),在腳手架上滿鋪腳手板,以供施工人員通行。(5)、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全體操作人員充分重視保護板面負筋的正確位置。行走時,應自覺沿鋼筋馬凳支撐點及粱上行走,不得隨意踩踏中間部位鋼筋。(6)、澆搗樓面安排足夠數量的鋼筋工(一般應不少于34人)在混凝土澆筑前及澆筑過程中及時進行整修,特別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處以及樓面裂縫最易發生處(四周陽角處、預埋線管處以及大跨度房間外)應重點檢查和修復對踩踏下變形鋼筋,貼底鋼筋進行二次塞墊滿足保護層厚度,。(7)、混凝土工在澆筑時對裂縫的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跳板,擴大接觸面,分散應力,盡力避免上層鋼6、筋受到重新踩踏變形,跟板鋼筋工對踩踏變形面負筋進行修復將鋼筋上提,并保證鋼筋在板中的有效高度。(二)樓板加荷過早;由于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存在質量與工期的矛盾。主體結構的樓層施工速度均在34天左右一層,最快時甚至不足3天一層。因此當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較短的時間內,就忙著吊運鋼筋、鋼管、模板等材料堆放于樓層以便進行下道工序,此時混凝土強度尚不足以承受這么大的荷載,甚至尚未達到終凝,極易造成樓板特別是大開間部位的樓板結構破壞。另一原因是;過早拆除樓板底模,造成了相應拆模部位樓板下沉。而導致裂縫的產生,就難于閉合,形成永久性裂縫,這種情況。針對以上情況,應采取以下綜合措施:(1)、對澆筑好的現澆板7、面,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方可上人。一般在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的24小時之內,只能做一些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2)、墻柱鋼筋吊運一次不能太多,且需分散堆放,模板不宜過早吊運至操作層,待墻柱鋼筋綁扎完畢后再吊運。(3)、我們由于模板套數不足需提前拆除底層模板,避免造成樓板裂縫。必須在拆除模板后在適當位置上安裝回頭頂。(三)澆筑時樓模板不濕潤;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沒有灑水或灑水不夠,過于干燥,則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產生表面溫度裂縫。防治措施洗筑過程中隨澆筑面推進前方板面保持濕潤。在混凝土終凝前采用三次成活施工法及鏟平,振搗抹平,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收縮裂縫。在混凝土澆筑前8、,應先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干燥模板過多吸收混凝土中拌合物中的水分。(四)混凝土振搗不當樓板混凝土平板式振搗器振搗過度、粗骨料下沉,樓面出現表面砂漿層,導致強度降低,出現砂漿干縮,造成表面裂紋;平板振搗器振搗不均勻,未振搗的部分,混凝土易呈塊狀出現開裂。克服及其防治措施梁板做到不漏振過振。板面人工鏟平后,平板振動先橫后直,特別注意最后一次直向平振,應在表面收水后初凝前進行,做到板板搭接。(五)養護期不足或養護不當為了趕工期,往往都是在12小時內地進入下道工序,使得混凝土養護過早結束。另外,往往造成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得不到及時養護,經常處于干燥狀態。在施工現場,空載養護時間只有12天,甚至不足9、1天時間,這對于混凝土的養護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我們項目都是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樓面,未按規定要求進行澆水及養護,極易導致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及混凝土表面收縮過快產生裂縫。克服及其防治措施混凝土養護是整個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混凝土的保濕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養護可避免表面脫水減少混凝土初期伸縮裂縫發生。尤其在高溫下施工增加澆水次數并使表面長期處于濕潤狀態,既可減少由于溫差產生的裂縫,又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縮而產生的約束應力,有效地控制裂縫的產生。(六)預埋線管處裂縫預埋線管,特別是多根線管的集中處容易導致裂縫。當預埋線管直徑較大,開間寬度較大,且線管的敷設走向重10、合時,很容易發生樓面裂縫。因此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中處須加強。防冶措施增設管面抗裂短鋼筋。采用68,間距100.及加密預埋管底保護層墊塊。(七)、對已產生裂縫的彌補處理措施;應在樓地面和天棚粉刷前進行裂縫處理工作,然后再進行裝修。視縫寬度分別進行修補處理 (1)開槽法修補裂縫 對于修補較寬裂縫大于0.5mm,采用環氧樹脂:10,聚硫橡膠:3,水泥:12.5,砂:28。首先用人工將曬干過篩后的砂、水泥按比例配好攪拌均勻后,將環氧樹脂聚硫橡膠也按配比拌勻。然后摻入已拌好的砂、水泥當中,再用人工繼續攪拌。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將已拌好的砂漿稀釋到適中稠度(約0.4斤丙酮就可以了)。及時將已拌好的改11、性環氧樹脂砂漿用橡膠桶裝到已鑿好洗凈吹干后的混凝土鑿槽內進行嵌入。從砂漿開始拌和到嵌入混凝土縫內,一組砂漿的整個施工過程需要30分鐘左右完成。嵌入后的砂漿養護即砂漿嵌入縫槽內處理好后兩小時以內及時用毛氈、麻袋將聚硫橡膠改性環氧樹脂砂漿進行覆蓋,待完全初凝后,開始用水養護。 (2)低壓注漿法修補裂縫(打針)低壓注漿法適用于裂縫寬度為0.2mm0.3mm的混凝土裂縫修補。修補工序如下:裂縫清理試漏配制注漿液壓力注漿二次注漿清理表面。當裂縫數量較多時,先要在裂縫位置上貼醫用白膠布,再用窄毛刷沾漿沿裂縫來回涂刷封縫,使裂縫封閉,大約10分鐘后,揭去膠布條,露出小縫,粘貼注漿嘴用鍵包嚴。固化后周邊可能有12、裂口,必須反復用漿補上,以避免注漿漏漿。注漿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進行,若氣溫高的話,半天就可注漿。操作時先用補縫器吸取注漿液,插入注漿嘴,用手推動補縫器活塞,使漿液通過注漿嘴壓入裂縫,當相鄰的嘴中流出漿液時,就可拔出補縫器,堵上鋁鉚釘。一般由上往下注漿,水平縫一般從一端到另一端逐個注漿。為了保證漿液充滿,在注漿后約半小時可以對每個注漿嘴再次補漿。 (3)表面(溫度裂縫)覆蓋法修補裂縫微細裂縫(一般寬度小于0.2mm)的表面上涂膜,以達到修補混凝土微細裂縫的目的。分涂覆裂縫部分及全部涂覆兩種方法,這種方法的缺點是修補工作無法深入到裂縫內部,對延伸裂縫難以追蹤其變化。 表面覆蓋法所用材料視修補目13、的及建筑物所處環境不同而異,通常采用彈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粘貼)等。施工時,首先用鋼絲刷子將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著物,用水沖洗干凈后充分干燥,然后用樹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氣孔,再用修補材料涂覆表面。二 管道滲漏(一)廚房煙道管邊大面積滲漏原因分析(1)施工時,未嚴格按照砼配合比拌制砼或拌制不均勻導致砼質量較差,(水泥砂漿封堵),干縮變形大,內部松散,導致滲漏。(2)施工過程中工序簡化,未分二次澆搗管邊砼,導致水從貫通的毛細孔隙中流出,造成滲漏。(3)施工過程中,砼插搗不實或漏搗,致使管邊砼松散,孔隙多,導致滲漏。(4)砼澆搗完畢后,養護不及時或時間小于7日,造成水泥水14、化反應不完全,砼內部出現收縮裂縫,致使水從該部位滲漏,砼與管道粘接不牢,有間隙。(5)施工時,未按照施工規范要求對管道邊細部節點進行處理,對管根部位未進行有效的防水處理,致使滲漏。(二)陽臺地漏管邊環狀滲漏原因分析此種滲漏主要是出現在新舊砼交界處,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1)施工前未先對預留洞中邊進行鑿毛,鑿成“漏斗”狀處理,并未用鋼絲刷將松動部位清走后再用清水將該部位沖洗干凈。(2)澆砼前未先刷一道水泥膏結合層。上述施工結果勢必導致新舊砼粘接不牢,以至于新舊砼間產生微裂縫,造成水從裂縫中滲出,出現環狀滲漏。 另外,結構砼板在澆搗預留管洞邊時振搗不密實,也可導致水從原結構板上松散砼的間隙內滲漏。15、(三)管邊零星點狀滲漏原因分析因現在通常管道吊洞均采用鐵絲吊三夾板來支吊模,在第一遍砼澆完后,未將吊模鐵絲剪斷并埋于板內,致使鐵絲外露于板面,導致鐵絲銹蝕,水從銹蝕的鐵絲下滲到板底,出現點狀滲漏現象。 4 .管邊斜向通長裂縫滲漏此裂縫主要出現在管線交叉部位或四大角部位,呈線狀通裂縫。因管邊為最薄弱部位,往往通過管道呈45度角,主要是由于結構在四大角無放射鋼筋無或數量,長度不足所致,也有的是管道洞口鉆打時過猛將結構振裂,造成結構試水時出現通長滲漏。(四)、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較好地克服及其防治通過對廚衛間陽臺管道滲漏的不同形態的原因分析,為了避免產生滲漏,特別強調必須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做好管洞16、邊基層處理,將管洞鑿打成新口,并剔除松動砼,用鋼絲刷刷凈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2)澆搗砼前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砼。一般砼配合比(C20)為:水泥:水:砂子:石子:膨脹劑量=1:0.55:1.62:3.0:0.1;即:100kg水泥:55kg水:162kg砂子:300kg石子:10kg膨脹劑,塌落度控制在6080mm,并充分攪拌均勻。(3)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要求分二次澆搗管邊砼。澆搗第一層砼時先澆水濕潤洞邊,然后隨刷一道水泥漿隨澆砼,厚度為板厚的1/2,然后用鋼筋插搗密實;隔天澆搗第二層砼,先用毛刷將基面濕潤,將鐵絲剪斷并置于板面以下大于20mm,拆除底模,然后澆搗第二層砼,并插搗密實。(417、)砼澆搗完畢后,養護時間不小于7日。(五)、現滲漏處理方法對于滲漏部位的處理,不管是何種形態,首先必須要找到滲漏的具體部位。通常的處理方法為:(1). 先將滲漏的具體部位框出。(2). 用切割機沿框出線切割,深度20-30mm,然后用鉆子將切割部分剔除,并用鋼絲刷刷凈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3). 干燥后用環氧樹酯堵漏劑封堵,為保險起間,也可在其上涂抹一層防水涂料。(4). 最后用防水砂漿抹面,養護3天后即可蓄水檢驗。三 各棟號長施工管理人員作業班組長認真監督施工過程及工藝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做到萬無一失。陽江項目部總工室2014年7月26日 抄送;總公司工程部,項目經理,項目生產經理 ,棟號長,作業班組長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