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洞灌漿工程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8343
2022-08-12
10頁
57.50KB
1、灌漿工程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新疆吉音水利樞紐發電引水系統及廠房工程(合同編號:XJJYSLSN-FDYS、CF-SG-2014)招標文件及答疑、補遺資料。1.2發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設計文件、圖紙及工程量。1.3國家及水利部現行標準和規程規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SL62-2014替代SL62-1994)1.4標前會議及現場實地考察情況。1.5葛洲壩新疆工程局(有限公司)的施工實力及積累的成熟施工技術和經驗。2.工程概況吉音水利樞紐引水發電洞灌漿工程施工,綜合考慮主體工程分布,結合主體工程節點工期,共分以下部分施工:引水發電洞進口閘井段(F0-026.000F0+000.002、0)固結灌漿,引水發電洞洞身段(F0+000.000F0+481.056)固結灌漿,引水發電洞洞身段(F0+000.000F0+295.686)(F0+330.414F0+481.056)回填灌漿,引水發電洞洞身段(F0+434.760F0+481.056)接觸灌漿,岔管段(F0+481.056F0+509.856)固結灌漿,岔管段(F0+481.056F0+509.856)回填灌漿,岔管段(F0+481.056F0+509.856)接觸灌漿,廠房(廠0-008.90廠0+009.20)固結灌漿。回填灌漿范圍為頂拱120范圍內,梅花形布孔,排距為3m,入巖10cm。固結灌漿孔深為入巖3m,排距3、為3m,梅花形布置;導流洞灌漿工程計劃于2016年5月4日開工,2016年8月11日前完工。3.主要工程量3.1進口閘井段(F0-026.000F0+000.000)固結灌漿:218m;3.2洞身段(F0+000.000F0+481.056)固結灌漿:3471m;3.3洞身段(F0+000.000F0+295.686)(F0+330.414F0+481.056) 回填灌漿:2711m2;3.4洞身段(F0+434.760F0+481.056)接觸灌漿:230m2;3.5岔管段(F0+481.056F0+509.856 )固結灌漿:384m;3.6岔管段(F0+481.056F0+509.8564、 )回填灌漿:88m2;3.7岔管段(F0+481.056F0+509.856)接觸灌漿:123m2;4.主要控制性節點2016年5月23日完成發電引水上平洞回填灌漿;2016年7月30日完成發電洞斜井接觸、下平洞回填灌漿;2016年7月30日完成發電洞全部固結灌漿。5.主要項目施工計劃及施工強度計算本分部工程計劃工期為2016年5月4日2016年7月30日,施工工期86天。5.1、 2016年5月4日2016年5月23日完成發電洞上平洞回填灌漿,施工工期19天;鉆孔強度=工程量/工期=21212/19天=111.62天灌漿強度=工程量/工期=21212/19天=111.62天5.2 20165、年5月24日2016年7月30日完成發電引水洞全部固結灌漿,施工工期68天;鉆孔強度=工程量/工期=4634/66天=70.2天灌漿強度=工程量/工期=4634/66天=70.2天5.3 2016年7月21日2014年7月30日完成發電引水洞斜井接觸灌漿,施工工期9天;鉆孔強度=工程量/工期=3532/9天=39.22天灌漿強度=工程量/工期=3532/9天=39.22天5.4 2016年7月14日7月21日完成下平洞回填灌漿,施工工期8天;鉆孔強度=工程量/工期=5902/8天=73.752天灌漿強度=工程量/工期=5902/8天=73.752天.6.施工資源配置計劃依據本工程施工高峰期強度6、及施工現場的特點,結合現有設備擬投入的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見下表。現場人員配置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現場主管22質檢員13資料員24安全員25施工員26鉆工67灌漿人員48其他2 共計21人。擬投入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電動空壓機21m3臺12泥漿泵3SN型臺23拌漿桶YJ-340型臺24灌漿自動記錄儀NW-2005型套25電焊機交流 25kVA臺16手風鉆YT-28型臺47磁座電鉆臺18污水泵2B31A臺29潛水泵4.5KW臺210值班車中興皮卡輛16.1 鉆孔設備選定6.1.1手風鉆:主要用于固結和回填造孔,選用YT28型手風鉆。手風鉆每臺班可完成灌漿孔鉆孔60807、m,按每個工作日工作2個臺班,其日產量為120160m;出勤率按80%考慮,則正常日產量為110m/天。本工程中固結灌漿孔鉆孔高峰強度68.1m/天。手風鉆數量=高峰強度/生產能力=68.1/110=0.6臺,考慮備用選擇4臺。6.1.2磁座電鉆:根據接觸灌漿造孔量選1臺。6.2 空壓機空壓機的數量和選型應與鉆孔施工的鉆機相匹配,同時應滿足各種鉆機工作能力的充分發揮。根據本工程施工高峰期生產強度及選定的鉆機型號和數量。選擇21m3移動式電動空壓機1臺,以滿足本工程鉆孔施工用風要求。6.3 灌漿設備選定6.3.1灌漿泵:3SNS型泥漿泵每臺班可完成灌漿施工4050m,按每個工作日工作2個臺班,其8、日產量為80100m,出勤率按80%考慮,則正常日最低度產量為72m/天。本工程中固結灌漿施工高峰強度68.1m/天。3SNS型泥漿泵臺數=68.1/72=0.9臺,考慮備用 選擇2臺,可滿足回填灌漿、固結和接觸灌漿需要。6.3.2拌漿機:YGJ-340型拌漿桶數量應與灌漿泵相匹配,選擇2臺。6.3.3記錄儀:NW-2005型自動灌漿記錄儀數量應與灌漿泵相匹配,選擇2臺。7.灌漿試驗7.1試驗目的灌漿試驗目的主要為固結灌漿確定灌漿孔布置方式、孔深、灌漿分段、灌漿壓力等相關施工參數。回填灌漿應做變形觀測來確定在壓力達到設計值時混凝土土板是否變形。應用千分表做變形實驗。7.2現場生產性灌漿試驗灌漿9、工程開工前,按監理及業主指定的區域進行生產性灌漿試驗,試驗孔應嚴格按照灌漿工程施工圖紙要求或監理工程師指示布孔,孔深、灌漿壓力等試驗參數按灌漿設計的技術要求、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和相關施工技術要求嚴格進行選擇。施工完成后,及時檢查灌漿效果,整理分析各序孔和檢查孔的單位吸水率、單位耗漿量等試驗資料,并將試驗成果和試驗記錄提交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用于指導灌漿施工。8.灌漿工程施工方案8.1施工總順序灌漿施工依據“先回填,后固結,再接觸”的原則。先進行洞頂回填灌漿施工,待回填灌漿施工結束并經質量檢查驗收后,再進行該部位的固結灌漿施工。回填灌漿采取“推趕式灌漿法”,從下游向上游逐排施工,在同一排上10、分兩序進行,即先序,后序,在回填灌漿前應先做變形觀測實驗。固結灌施工依據“環間分序,環內加密”的原則,從下游向上游隔排施工。環間分兩序,環內分兩序,即先進行序環的序孔,然后進行序環的序孔,再進行序環的序孔,最后進行序環的序孔施工。 接觸灌漿施工依據灌漿應自低處孔開始,并在灌漿過程中敲擊震動鋼襯,待高處孔分別排濃漿后,依次將其孔口閥門關閉,同時應記錄各孔排出的漿液和濃度。8.2 單孔灌漿施工單孔灌漿施工詳見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圖。回填灌漿孔施工工藝流程圖封孔灌漿鉆孔沖洗鉆孔布孔 固結灌漿孔工藝流程圖灌漿封孔鉆孔沖洗鉆孔布孔 壓水試驗 封孔灌漿通氣檢查鉆孔布孔接觸灌漿孔施工工藝流程圖 9.施工布置9.11、1施工用電從13#路變壓器處總配電柜接線至D0+200處,在由該部位安裝配電柜,分別引線至各用電部位。洞內線路布設嚴格按照左側動力線,右側照明線的原則進行,所有線路均掛在墻上。9.2施工用水 在河道內安置一臺4.5Kw潛水泵,通過供水管路引水至洞內安置的一個水箱內,待水澄清后引至另一個水箱在引至各用水部位。本工程用水主要是造孔用水和灌漿用水。9.3施工排水發電洞洞口段處設置一集水井,并設置一臺污水泵,通過排水管路將造孔及灌漿廢水澄清后抽至水箱內循環利用,巖粉、水泥漿等利用人工及時清理。 9.4施工供風 將空壓機布設在發電洞洞口處,通過風管供風至用風部位。10.施工程序10.1孔位放線根據施工圖12、紙,將回填、固結灌漿孔點放至實際位置,并進行統一編號,用色漆標明,為鉆孔灌漿提供準確的位置。接觸灌漿孔位布置按現場錘擊檢查確定,每一個獨立的托空區布孔不應少于2個,最低處和最高處都應布孔。10.2鉆孔(1)回填灌漿孔鉆孔采用手風鉆進行,孔徑42mm,孔深為深入圍巖10cm;(2)固結灌漿孔造孔采用手風鉆進行,孔深為深入圍巖3m。(3)接觸灌漿在鋼襯上鉆灌漿孔宜采用磁座電鉆,孔徑15mm。每孔宜測記鋼襯與混凝土之間的間隙尺寸。(4)鉆孔在預埋灌漿管中進行,個別從預埋管中無法鉆進或預埋管沒有岀露的孔位,按照施工圖紙將孔位放至實際位置,采用十子鉆頭進行鉆孔施工。 (5)導流洞灌漿孔在襯砌好的洞壁上鉆13、孔施工,洞內鉆孔和灌漿施工難度大,鉆孔和灌漿均應在平臺上進行,根據不同部位制作、安裝不同的鉆灌平臺。(6) 根據遂洞斷面尺寸,為滿足不同高度的鉆孔要求,鉆灌臺車用腳手架制作,寬度和高度不夠的地方,在用架桿予以補充。(7) 對于需埋設觀測儀器的部位的灌漿孔鉆孔前,及時與監理等部門溝通,必要是將孔位偏移。10.3裂隙沖洗及壓水試驗10.3.1裂隙沖洗(1)回填灌漿孔鉆孔沖洗采用高壓風進行;(2)固結灌漿孔采用高壓水進行裂隙沖洗,沖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沖孔應至回水清凈后再延續10min后結束。(3)接觸灌漿在灌漿前使用潔凈的壓縮空氣檢查縫隙串通情況,吹出空隙內的污物和積水,風壓小于灌漿壓力。114、0.3.2壓水試驗固結灌漿孔鉆孔和裂隙沖洗完畢后,應對該孔段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孔數應不低于總孔數的5%。回填和接觸灌漿不進行壓水試驗。10.4灌漿10.4.1 灌漿材料用于灌漿水泥標號:回填、固結、接觸、接縫灌漿水泥均采用PO.42.5,水泥細度要求通過80m方孔篩,其篩余量不大于5%。灌漿用的水泥必須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不使用受潮結塊的水泥。水泥不存放過久,出廠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不使用。灌漿用水泥按照200T一個批次報送監理進行抽檢,抽檢結果及時報送監理部門。不足200T是應按批次向監理報驗水泥攪拌時間應不低于3min,上層攪拌桶內水泥漿液應過篩后放入低速攪拌桶內使用。施工中為計量準確,15、同時便于施工,水泥應以整袋加入,不足整袋應以臺秤稱量。灌漿施工前,應對水泥進行檢驗,檢驗結果應滿足規范要求。灌漿施工過程中,還應隨時抽檢,受潮結塊的水泥不能用于灌漿;同時還應抽測漿液的比重,采用經檢驗合格的液體密度計進行檢測,不符合要求的水泥漿不能用于灌漿。10.4.2灌漿方法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孔口循環孔內純壓的方法進行。灌漿機采用3SNS型注漿泵壓送漿液,止漿塞采用擠壓式機械塞,灌漿管采用高壓鋼管。接觸灌漿灌漿管采用灌漿短管與鋼襯間采用絲扣連接,也可焊接。10.4.3灌漿壓力灌漿壓力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執行,回填灌漿采用0.2-0.3MPa,固結灌漿采用0.3-0.5Mpa,接觸灌漿灌漿壓力必16、須以控制鋼襯變形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為準。可根據鋼襯的壁厚、脫空面積的大小以及脫空的程度等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宜大于0.1MPa。接縫灌漿壓力也不宜大于0.1Mpa。10.4.4漿液比級及開灌水灰比本工程中漿液濃度采用5:1、3:1、2:1、1:1、0.8:1、0.6:1、0.5:1共7個比級,回填灌漿開灌水灰比I序采用0.5:1,II序采用1:1;固結灌漿I序采用5:1,II序采用3:1;接觸灌漿采用0.6:1;接縫灌漿采用0.6:1。10.4.5漿液變換標準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小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一級漿液注入量已達到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30min,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17、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加濃一級;當注入量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10.4.6灌漿結束標準(1)回填灌漿當某一孔段在達到設計壓力的情況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再延續10min即可結束灌漿;(2)固結灌漿在達到設計壓力的情況下,單位吸漿量0.4Lmin時,再延續30min即可結束灌漿。(3)接觸灌漿在規定的情況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5min,即可結束。10.4.7封孔在每個灌漿孔全孔灌漿結束后,應對灌漿孔進行封孔。(1)固結灌漿孔采用壓力灌漿封孔法對基巖部份進行封孔,封孔壓力采用該孔段的灌漿壓力。封孔時將射漿管下入距孔底約0.5m處,用泥漿泵壓入0.5:1的濃水泥漿,將孔內的水和稀漿18、全部置換出來,待孔口返出濃漿時停止注漿。安裝止漿塞,繼續灌注0.5:1的濃漿,進行壓力灌漿封孔;倒垂孔和水平孔采用自制封孔器,壓入干貧砂漿進行封堵。砼部份采用1:1的水泥砂漿進行封孔,搗實、孔口抹平即可結束。(2)回填灌漿孔因兼做固結灌漿孔,因此在回填灌漿完成后不進行封孔,在固結灌漿施工時在掃孔。(3)接觸灌漿結束后用絲堵加焊或補焊法封孔。焊后用砂輪磨平。10.4.8灌漿特殊情況的處理 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 漏漿,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 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可按照下述原則進行處理: a、應及早恢復灌漿。否則應立即沖洗鉆孔19、,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應進行掃孔,而后恢復灌漿。b、恢復灌漿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斷前比級的水泥漿繼續灌注;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較多,則漿液應逐級加濃繼續灌注。 c、恢復灌漿后,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 孔口有涌水的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測記涌水壓力和涌水量,根據涌水情況,可采用縮短段長、增大壓力、漿液加濃、屏漿、閉漿、加速凝劑、待凝等措施綜合處理。 灌漿段注入量大,灌漿難于結束時,可采用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等措施進行處理。10.4.9灌漿質量檢查每個單元全部灌漿結束后,應立20、即整理、報送資料至監理部,由監理工程師布設檢查孔。(1)回填灌漿檢查孔在各單元灌漿結束7天后進行。檢查孔布置在頂拱中心線、脫空較大或灌漿情況異常的部位,孔深應穿透襯砌深入圍巖10cm。采用壓漿試驗方法,采用2:1的水泥漿,在規定的灌漿壓力下,開始10min的注入量應不大于10L,否則應采取補灌措施;(2)固結灌漿檢查孔在各單元灌漿結束3-7天后進行。檢查孔的數量不宜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采用單點法常規壓水試驗,檢查孔壓水試驗透水率值應不大于設計規定。(3)鋼襯接觸灌漿工程的質量檢查,在灌漿結束7d或14d后采用錘擊法或其它方法進行,鋼板脫空范圍和程度應滿足設計要求。11.施工填寫資料表格灌漿工程申請單;灌漿準灌證;風動鉆機鉆孔記錄表;單元工程施工質量報驗表;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灌漿記錄表;灌漿成果一覽表;灌漿分序統計表;封孔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