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式立交橋現澆梁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8475
2022-08-12
11頁
71.50KB
1、廣樂高速公路T26標項目經理部X367田心分離式立交橋現澆箱梁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 F50-201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1/1-2004)及其他公路工程施工工藝標準、驗收等相關行業規范。樂昌至廣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東第T26合同段施工組織設計。我公司現有的技術裝備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歷年來在類似公路工程施工中積累的施工經驗。施工技術調查資料、工地現場施工組織調查報告。樂昌至廣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東第T26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第五冊 第二分冊)。廣2、東廣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1.2編制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樂昌至廣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東第T26合同段X367田心分離式立交現澆箱梁施工。2.工程概況2.1工程主要情況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樂昌至廣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東第T26合同段,起點K208+100,途徑英德市黎溪鎮、清遠市飛來峽鎮,至終點K221+000,管段長度12.9km(其中英德市占6.06km,清遠市占6.84Km)。待建X367田心分離式立交橋位于清遠市清城區高田鎮馬頭下村分水坳,左幅橋梁中心樁號:MRK213+700,橋梁設計右偏角60,跨徑組合為30+40+30,橋梁全長108.8米;右幅橋梁中心樁號:MRK3、213+720,橋梁設計右偏角60,跨徑組合為302+40+30米,橋梁全長148.8米。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梁高2.3米,橋梁寬度216.75米,采用單箱三室斷面。本橋平面位于由R=1810米圓曲線和Ls=280米緩和曲線組成的左偏平曲線上。2.2主要工程數量X367田心跨線立交橋全橋現澆箱梁左右幅共2聯7跨,斷面均為單箱三室,梁高2.3米,橋梁寬度216.75米,采用C50混凝土。全橋箱梁工程數量見表2.2-1工程數量匯總表。 2.2-1工程數量匯總表序號工程材料單位蓋梁工程數量備注1C50m33167.62S15.2鋼絞線Kg104201.93級鋼筋10824916248044、級鋼筋288034216408013122147313.施工總體部署3.1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本橋現澆箱梁計劃2011年11月15日開工,2012年1月15完工,計劃工期66天。詳見“X367田心分離式立交橋現澆箱梁施工計劃橫道圖”。3.2施工組織布署現場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已建立,明確了工點、工序負責人。所需機械、設備等已準備就緒。水泥、砂、碎石、鋼筋等材料已全部進場,配合比已確定。橋梁墩柱已施工完成,墩柱中心測量放樣已經完成。設計圖紙及文件已審核,提出的問題已得到相關部門的回復,并對班組進行了詳細的技術交底。施工現場的勞動力滿足施工進度要求,并制定了相應的施工進度計劃。3.3施工組織機構根據本工程5、特點及工程數量,結合工程規模、施工特點、工序銜接、人員情況等綜合考慮,依據“管理有效,監控有力,運作高效”、“優化配置,動態管理”的原則,項目采用兩級管理模式,項目部設置 “五部兩室”職能部門,項目部下設工區具體負責組織生產工作。工區長、技術負責人、技術員、安全員、質檢員、領工員等關鍵崗位由公司員工擔任,材料、試驗、控制測量工作由項目部成立測量大隊統一負責,施工過程高程測量由工區負責。施工現場勞務作業人員納入工區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工區加強勞務作業人員的崗前培訓、過程培訓和日常管理;嚴格執行管理人員跟班作業制度。具體見圖3.3-1項目部人員組織機構框圖。3.3-1項目部人員組織機構框圖3.4工序6、報驗順序工區配備技術負責人和現場技術人員,負責工區所承擔工程的技術工作,執行項目部下發的技術標準、施工工藝、作業指導書;試驗和測量工作則由項目部對應的中心試驗室和測量組統一協調安排。施工班組完成某項施工工序后,工區主管技術員負責自檢,檢查該項施工工序是否滿足工序復核設計及規范要求,自檢合格。自檢合格后報工區質檢員復檢,復檢合格后由工區質檢員報請監理工程師抽檢,抽檢合格后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4.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工區人員配置嚴格按照廣樂公司標準化建設要求,配備本專業技術人員3人,其中技術主管1名,技術員2名,人員全部通過培訓,合格率為100%。技術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逐墩檢查各項施工準備,逐級7、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根據全線貫通測量成果,采用全站儀進行全橋的中線貫通測量,并布設中線控制樁,在施工場地附近布設固定加密水準點。同時對現有圖紙充分審核,相關材料計劃已提供至物資部,進行了經理部到橋梁施工班組的三級技術交底,對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了技術、安全、質量的專題培訓。所有工種均持證上崗。4.2勞動力組織根據本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進度計劃,進行統籌規劃、統一調度、有目標、分階段地安排施工人員進場。本橋施工前期,準備專業現澆梁施工隊伍1支,施工人員實行兩班作業,隊伍人員配置為模板班15人、鋼筋班18人、混凝土澆筑班15人、普工5人,累計約72人。施工人員進場后進行各種施工、技術準備8、工作,人員全部通過培訓,合格率為100%。同時完善駐地生活現場及辦公生產設施,最短時間內展開正常施工生產,逐步掀起大干高潮的局面。勞動力調配計劃詳見附表4.2-1:勞動力計劃表。表4.2-1: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備 注1管理人員3生產副經理1人、現場領工員2人2技術人員5技術主管1人、技術員2名、測工2人3鋼筋工18鋼筋加工、綁扎4起重司機5模板吊裝、砼澆筑5混凝土工15混凝土澆筑、養護6模板工15模板安裝、打磨、加固、整修7機械操作人員6混凝土罐車司機8機電工1機械維修、電力維護9普工54.3機械設備為保證該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我部已備齊了足夠的機械設備,并且已檢修調試完畢,能夠滿足施工9、生產要求。主要機械設備見下表4.3-1所示。表4.3-1: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一起重設備1汽車吊QY25臺2二鋼筋設備1交流電焊機500A臺52氣割設備氧-乙炔套2三模板、混凝土設備1模板15mm竹膠板2混凝土輸送泵臺13插入式振動棒50臺104插入式振動棒30臺45混凝土罐車HLS75臺3四測量通信設備1全站儀索佳SET250X臺12水準儀蘇一光DSZ2臺2五臨時供電設備1發電機200KW臺12變壓器630KVA臺14.4施工測量施工前進行施工測量,根據設計文件提供的控制坐標、高程對線路進行測量,測量結果報監理工程師核準。采用極坐標法,運用標定合格全站儀進行10、路線中心線控制。施工測量精度滿足設計及施工要求,水準點測量閉合差應符合規范要求,水準點在設計基礎上進行加密,間距不大于1Km,在結構物附近、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復雜地段增設臨時水準點,施工期間對水準點經常進行復測。4.5其他施工準備4.5.1交通運輸本工程施工自 X367縣道連接施工便道進入施工場地,進場便道利用既有村路以及新修施工道路,對部分路段加寬和部分橋梁加固后作為工程機械、材料等的進場便道,同時根據橋梁位置及周邊地形,修建盤山便道通往各墩,便道采用0.5m厚山皮土+20cm碎石,保證施工車輛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4.5.2材料供應本工程鋼材、水泥均屬于甲供材料,根據廣樂公司甲供物資材料申請11、及供應制度規定,每月20日前將上報結構物所需物資材料計劃至清遠管理處物資設備部。全橋現澆箱梁混凝土由2#拌和站供應,平均運距3km。4.5.3施工用水、用電橋梁范圍內地下水豐富,經化驗合格后,生產、生活用水從附近溪流或水渠取水。施工臨時用電采取從臨近高壓線“T”接入,并根據橋梁施工任務量配置1臺630KVA變壓器一臺,根據需要工區配置1臺250kW的發電機組,以備急用。4.5.4鋼筋加工廠該橋現澆梁鋼筋均在二工區鋼筋加工廠內加工制作,并由鋼筋運輸車運送至施工現場。鋼筋加工廠呈對稱布置,鋼筋棚寬30m,長120m,面積約3600m2。鋼筋加工廠配置10t龍門吊2臺,鋼筋彎箍機、數控制鋼筋彎曲中心12、(機)各1臺,以及保證其它配套設備、消防設施齊全。4.5.5現場準備施工現場做到三通一平,其中場地平整、夯實,條件允許時,將原地面挖至基頂標高,以減少鉆孔數量,各項臨時設施、動力、照明、通風、安全設施、施工機具、進場人員等。5.現澆箱梁施工方案5.1施工位置田心分離式立交橋全橋現澆箱梁左右幅共2聯7跨,斷面均為單箱三室,梁高2.3米,橋梁寬度216.75米。5.2現澆箱梁施工方案現澆梁鋼筋在鋼筋加工廠內集中加工,平板車運至現場綁扎,現澆梁模板采用竹膠板組合,箱室采用木模加固,模板支撐方式為外加固,其中跨X367縣道部分采用鋼支撐立柱搭設門洞,其他部分采用滿堂支架。現澆梁梁混凝土按普通混凝土施工13、工藝進行,插入式振搗捧振搗密實,連續分層澆筑,不留施工縫。現澆梁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2-1施工工藝流程圖”。為了減小混凝土表面溫度裂紋,蓋梁混凝土采用連續斜面薄層推移式澆筑方法澆筑,每層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層面散熱,蓋梁澆筑完成后覆蓋土工布灑水養生。5.2-1施工工藝流程圖5.3現澆梁施工工藝5.3.1概述田心分離式立交橋全橋現澆箱梁左右幅共2聯7跨,斷面均為單箱三室,梁高2.3米,橋梁寬度216.75米。5.3.2地基處理X367田心分離式立交橋橋址位于低山丘陵區,相對高差12.88m,本橋現澆箱梁跨X367縣道部分地基主要為回填的碎石、粘性土等,土質不均勻,含有大量沙14、粒,在施工前需施作鋼支撐承臺基礎以滿足支架荷載要求;其他部分地基主要為礫質土及全風化花崗巖,壓實后表面澆筑15cm混凝土墊層后鋪設方木作為支架基礎能滿足支架荷載要求。5.3.3支架的搭設支架采用多功能碗扣式腳手架,根據梁體荷載及施工荷載進行支架設計可行性支架方案,并嚴格按支架設計圖施工,專人檢查。支架搭設成型、底模安裝后,進行等載預壓,以保證支架系統在未施工箱梁混凝土前,即部分消除支架的彈性變形,使梁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產生裂紋和變形。支架采用袋裝砂進行預壓,在預壓過程中,每隔24小時測量一次,當地面停止沉降或沉降速度小于設計要求、支架變形穩定后,即可卸除荷載,并測量其彈性變形值,根據支架的彈性變形設置預拱。根據支架受力情況及施工方便,支架在橫橋方向搭設寬度為35m,立桿在橫縱橋向梁底面間距0.9m,在橫梁及腹板處,采用0.9m(縱)x0.6m(橫)間距搭設,水平桿豎直方向間距1.2m,順橋向每4.5m設置剪力撐一道。鋼管離地20cm處增加縱橫向掃地桿,距頂20cm左右設封頂橫桿。務必使每一行每一列的腳手架連成整體,盡量減少支架的自由長度。最后用腳手架鋼管在側面打剪刀撐加固,縱向剪刀撐每隔3排設一道斜撐。斜撐設置成45角斜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