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雙排落地式腳手架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8482
2022-08-12
15頁
548.50KB
1、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雙排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13.1立桿、橫桿13.2剪刀撐44.施工安全保證措施54.1安全保證體54.2環(huán)境保護體系64.3腳手架搭設技術措施74.4腳手架拆除技術措施74.5應急預案74.6監(jiān)測監(jiān)控95.腳手架的搭設方法及各項安全穩(wěn)定性設計計算115.1雙排落地式腳手架搭設方法及各項安全穩(wěn)定性設計計算115.2雙排落地式腳手架計算111.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濟南聚隆廣場項目施工圖紙2濟南聚隆廣場項目施工組織設計3山東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DB36/J002-20054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5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2、JGJ59-2012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2.工程概況本工程共5處扶梯需搭設雙排落地式腳手架。3.雙排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3.1立桿、橫桿3.1.1雙排腳手架立桿縱距1.5米,立桿橫距0.7米,步距1.6米。考慮到扶梯兩端是平直段,根據平直段長度將兩端的立桿縱距做適當調整。3.1.2雙排架的立桿橫距取0.7m,考慮到現場鋼管最大長度為6米,為減少搭接保證架體的穩(wěn)定性,立桿橫距可適當調整,但絕對不可少于0.5米。3.1.3立桿應設置墊木,并設置縱橫方向掃地桿,連接于立腳點桿上,離底座20cm左右,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3、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1.4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3.1.5雙排架靠近扶梯外側側幫的一排立桿距離扶梯側幫300-400mm寬,在此范圍可適當調整,作為裝修時的工作面。3.1.6橫向桿在腳手架高度方向的間距按上表步距取值,以便立網掛設,橫向桿置于立桿里面,每側外伸長度為100mm左右。3.1.7橫桿遇到扶梯不能貫通時可斷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靠近結構邊一側若有結構施工階段的拉節(jié)點可設置小橫桿通過小橫桿與架體相連,使架體更加穩(wěn)定。3.1.5由于扶梯兩側的雙排架通過扶梯間貫通的6米長橫桿連接成一個整體,詳見附圖一,但是由于各層扶梯底部也需裝修,所以在扶梯底部4、利用貫通的橫桿設置操作平臺,操作平臺架體搭設如下:扶梯底部裝修操作平臺平面圖3.2剪刀撐3.2.1腳手架應在架體外側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最下端的剪刀撐的底部要插到墊板處。4.施工安全保證措施4.1安全保證體4.2環(huán)境保護體系4.3腳手架搭設技術措施定期檢查腳手架,發(fā)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yè)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wěn)定,確保施工安全。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篾混用。5、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嚴禁腳手板存在探頭板,鋪設腳手板以及多層作業(yè)時,應盡量使施工荷載內、外傳遞平衡。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確保較大安全儲備。4.4腳手架拆除技術措施拆架前,全面檢查擬拆腳手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yè)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作業(yè)計劃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驟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點、勞動力組織安排等。4.4.2拆架時應劃分作業(yè)區(qū),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yè)人員進入。4.4.3拆架的高處作業(yè)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防滑鞋。46、.4.4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而后拆橫向桿、縱向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yè)。4.4.5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件,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除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件。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復崗后7、的人為事故。4.4.10嚴禁夜間進行腳手架的拆除。4.5應急預案4.5.1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fā)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4.5.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2) 當發(fā)生突發(fā)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4)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4.5.3應急反應預案(1) 事8、故報告程序事故發(fā)生后,作業(yè)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fā)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yè)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fā)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A)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B)觸電事故處理:立即9、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chuàng)處理,創(chuàng)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fā)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C)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發(fā)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及時處理呼吸、循環(huán)衰竭,醫(yī)療條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yī)院治療。(D)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fā)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10、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4.5.4應急通信聯絡項目負責人:陳夢洲 安全總監(jiān): 王標 技術負責人:劉興峰 醫(yī)院救護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通信聯系方式應在施工現場和員工宿舍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4.6監(jiān)測監(jiān)控4.6.1安全管理(1) 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guī)則GB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2) 搭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3) 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許使用;(4) 作業(yè)層上的11、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攬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5) 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安全技術規(guī)范進行。安全網應按規(guī)定搭設和拆除;(6)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jié)點處縱、橫水平桿、連墻件、交叉支撐、水平架、加固欄桿和欄桿;(7) 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yè),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8) 臨街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9)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yè)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0) 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yè)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12、術規(guī)范JGJ 46-2005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11)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4.6.2日常維護管理要求(1) 使用完畢的腳手架架料和構件、零件要及時回收、分類整理,分類存放。堆放地點要場地平坦,排水良好,下設支墊,鋼管、角鋼、鋼桁架和其他鋼構件最好放在室內,如果放在露天,應用氈、席加蓋、扣件、螺栓及其他小零件,應用木箱。鋼筋籠或麻袋、草包等容器分類貯存,放在室內;(2) 彎曲的鋼管桿件要調直,損壞的構件要修復,損壞的扣件、零件要更換; (3) 腳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栓、螺母、墊板、連接棒、插銷等小配件極易丟失。在安裝腳手架時,多余的小配件應及時收13、回存放,在拆卸腳手架時,散落在地面上的小配件要及時收撿起來。5.腳手架的搭設方法及各項安全穩(wěn)定性設計計算5.1雙排落地式腳手架搭設方法及各項安全穩(wěn)定性設計計算 5.1.1雙排落地式腳手架的搭設步驟熟悉方案和圖紙放置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逐根豎立立桿隨即與掃地桿扣緊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與各桿件扣緊)第一步橫向水平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縱向水平桿扣緊,在裝設兩道連墻桿后方可拆除)第三步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連墻件防護欄桿剪刀撐接立桿加設剪刀撐。5.2雙排落地式腳手架計算5.2.1架體參數名稱雙排落地式布置方式沿橫向平臺長度A(m)18.4平臺寬度B(m)6.0平14、臺高度H(m)17.05立桿縱距l(xiāng)a(m)1.5立桿步距h(m)1.6立桿橫距l(xiāng)b(m)0.7板底支撐間距s(m)0.25.2.2荷載參數每米鋼管自重g1k(kN/m)0.033腳手板自重g2k(kN/m2)0.1欄桿、擋腳板自重g3k(kN/m)0.14安全設施與安全網自重g4k(kN/m)0.01材料堆放最大荷載q1k(kN/m2)2施工均布荷載q2k(kN/m2)25.6.3設計圖見后附圖5.2.4板底支撐(縱向)鋼管驗算鋼管類型482.8鋼管截面抵抗矩 W(cm3)4.49鋼管截面慣性矩I(cm4)10.78鋼管彈性模量E(N/mm2)206000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N/mm2)215、05 G1k=g1k=0.033kN/m; G2k= g2klb/4 =0.1000.80/4=0.020kN/m; Q1k= q1klb/4 =2.0000.80/4=0.400kN/m; Q2k= q2klb/4 =2.0000.80/4=0.400kN/m; (1)強度計算 板底支撐鋼管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 q1=1.2 (G1k+G2k)= 1.2(0.033+0.020)=0.064kN/m; q2=1.4(Q1k+Q2k)= 1.4(0.400+0.400)=1.120kN/m; 板底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Mmax=(0.100q1+0.117q2)l2=(0.100016、.064+0.1171.120)1.502=0.309kNm; Rmax=(1.100q1+1.200q2)l=(1.1000.064+1.2001.120)1.50=2.121kN; =Mmax/W=0.309106/(4.49103)=68.853N/mm2f=205.00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q=G1k+G2k=0.033+0.020=0.053kN/m q=Q1k+Q2k=0.400+0.400=0.800kN/m Rmax=(1.100q1+1.200q2)l=(1.1000.053+1.2000.700)1.60=1.527kN; =(0.677q1l4+0.917、90q2l4)/100EI=(0.6770.053(1.60103)4+0.9900.800(1.60103)4)/(100206000.0010.78104) =1.887mmmax1500.00/150,10mm。 滿足要求!5.2.5橫向支撐鋼管驗算腳手架橫向支撐鋼管類型單鋼管鋼管類型482.8鋼管截面抵抗矩 W(cm3)4.49鋼管截面慣性矩I(cm4)10.78鋼管彈性模量E(N/mm2)206000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N/mm2)205橫向支撐鋼管按照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下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板底支撐鋼管傳遞最大支座力。 q=g1k=0.033kN/m; p=Rmax=18、2.121kN; p=Rmax=1.527kN 橫向鋼管計算簡圖 橫向鋼管計算彎矩圖 Mmax=0.638kNm; 橫向鋼管計算剪力圖 Rmax=7.181kN; 橫向鋼管計算變形圖 max=0.936mm; =Mmax/W=0.638106/(4.49103)=142.076N/mm2f=205.00N/mm2; 滿足要求! max=0.936mmmax800.00/150,10=10.00mm; 滿足要求!5.2.6立桿承重連接計算橫桿和立桿連接方式單扣件單扣件抗滑承載力(kN)8扣件抗滑移承載力系數1 Rc=8.01.00=8.000kNR=7.181kN 滿足要求!5.2.7立桿的穩(wěn)定19、性驗算鋼管類型482.8鋼管截面回轉半徑i(cm)1.59鋼管的凈截面A(cm2)4.24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N/mm2)205雙立桿計算方法不設置雙立桿立桿計算長度系數1.5 NG1=1.3(la+1.00*lb+1.00*h)*0.038/h+g1kla3.00/1.00=1.3(1.50+1.00*0.80+1.00*1.50)*0.038/1.50+0.0331.503.00/1.00=0.274kN NG2=g2klalb/1.00=0.1001.500.80/1.00=0.120kN; NQ1=q1klalb/1.00=2.0001.500.80/1.00=2.400kN; N20、Q2=q2klalb/1.00=2.0001.500.80/1.00=2.400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1.2(NG1+NG2)+1.4(NQ1+NQ2)=1.2(0.274+0.120)+1.4(2.400+2.400)=7.192kN; 支架立桿計算長度: L0=kh=11.501.50=2.250m 長細比=L0/i=2.250103/(1.5910)=141.509=210 滿足要求!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計算: L0=kh=1.1551.5001.5=2.599m 長細比= L0/i=2.599103/(1.5910)=163.443 由查表得到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0.265 =N/A=7.192103/(0.2654.24102)=64.012N/mm2f=205.00N/mm2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