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塔吊基礎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003
2022-08-15
13頁
82.50KB
1、公園198薔薇郡1#、2#、9#、10#樓工程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廣州富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公園198項目部2010年10月26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場地工程地質與氣象水文地質條件2四、施工準備與質量安全管理機構表4五、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4六、質量標準6七、施工安全技術措施8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公園198-薔薇郡1#、2#、9#、10#樓;建設單位: 成都市新都區投資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成都基準方中建筑設計事務所監理單位:成都市新都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廣州富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本工程1#、2#、9#、10#2、樓位于成都市新都區,為 27層的高層住宅樓,包括一個整體地下室,地上建筑總高度為82.15m,建筑總面積為92686.92m2(未包括地下室)。建筑場地東臨蜀龍路,西臨規劃中的城市公園,南面為五星級酒店和一期項目;用地場地呈南高北低的地勢,地面絕對標高為511.00522.00m,相對高差11m。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519.000m。本工程結構形式為現澆鋼筋剪力墻結構,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工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本工程1#、2#、9#、10#樓的基礎形式為樁基礎,具體要求為:(1)采用人工挖孔3、樁,樁身砼強度等級為C30,護壁砼強度等級為C30與C25(10#樓為C25)。(2)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泥巖層,巖石極限端阻力標準值不小于5000kpa。(3)樁型有圓樁和橢圓樁兩種,其中圓樁樁徑為8001400mm,護壁厚度為100180mm;橢圓樁為1700100026001800mm,護壁厚度為120200mm。(4)樁身縱向鋼筋通長,保護層喂50mm;箍筋為8200的螺旋箍(其中從樁頂往下2500mm范圍內箍筋加密為8100);加勁箍為142000。 二、編制依據1、業主提供的設計施工圖;2、四川省川建勘察設計院編制的“公園薔薇郡”工程場地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工程編號為204、10-243);3、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2008年版)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技術規范(DB42/242-2003)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等。三、場地工程地質與氣象水文地質條件(一)工程地質條件1、地層場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中下更新統冰水堆積(Q1+2fgl)成因的粉質粘土、粘土、含卵石粘性土組成,下伏白堊系上統灌口組(K2g)紫紅色泥巖。現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雜填土:雜色、深灰色等;松散;稍濕。主要由風化泥巖及粘性土組成。局部含碎砼塊、磚瓦塊等5、建筑垃圾。該層場地1#、2#、10#樓及一層地下室地段普遍分布,其他地段零星分布,層厚0.308.0m。素填土:褐黃、褐灰色,稍密,稍濕。主要由粘性土組成,含少量植物根莖,上部0.3m 主要為耕土。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厚0.302.70m。(2)第四系中下更新統冰水堆積層(Q1+2fgl)粉質粘土:褐黃、褐黑色;硬塑堅硬,局部可塑。無搖振反應、有光澤反應、干強度高、韌性好、含氧化鐵、鐵錳質及少許鈣質結核。該層僅在場地局部地段零星分布,層厚0.704.20m,變化較大。粘土:褐黃、褐紅色;硬塑堅硬,局部可塑。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有光澤反應、干強度高、韌性高、含氧化鐵、鐵錳質及少許鈣質結核,夾少量6、青灰色高嶺土條帶;失水后龜裂現象明顯。該層場地均勻分布,層厚0.708.10m。含卵石粘性土:褐黃、灰黃、棕紅色;粘性土可塑為主,局部呈軟塑、硬塑狀態,變化大,均勻性差;無搖振、光澤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卵石含量2535%,個別地段可達50%;卵石成分以花崗巖、石英巖為主,強中等風化,褐黃色,亞圓圓狀;粒徑一般510cm,大者達20cm以上,含少量砂礫、圓礫及中砂。(3)白堊系上統灌口組(K2g)泥巖:紫紅、褐紅、磚紅色;泥質結構,塊狀構造,軟化性強,呈厚巨厚層狀,巖層產狀近水平。該層頂板埋深0.314.0m,標高504.18529.21m,高差25.03m,頂板起伏較大,坡地地段埋深較7、淺,回填區內埋深較深,順坡地起伏;與上覆第四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據其風化程度可劃分為強風化和中等風化泥巖兩個亞層:強風化泥巖:巖芯多呈碎塊狀,少量呈圓餅狀,沖擊鉆進較困難,手可折斷,巖體結構已大部分破壞,構造層理不清晰,裂隙發育,裂隙面有鐵錳質浸染。差異性風化明顯。該層頂板埋深0.314.0m。中等風化泥巖:巖芯呈短柱狀,柱長650m,采取率7585%,巖體結構部分破壞,巖體較完整。RQD值3080%,巖質極軟。順坡地起伏,本次勘察該層未揭穿。(二)氣象水文地質條件1、氣象水文條件據收集氣象水文資料,該場地屬大陸季風型氣候,其氣候特征如下:(1)氣溫:年平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39.308、,極端最低氣溫-5.9,晝夜溫差最大12;(2)降雨量:降水量豐富,雨季集中在7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911914mm,最大日降雨量207.50mm,最大時降雨量28.1mm;(3)蒸發量:多年平均為1025.5mm;(4)積雪量:最大積雪厚度40mm;(5)潮濕系數0.97,多年年均相對濕度82%;(6)風向、風速:多年平均風速為1.35m/s,最大風速(10分鐘平均最大風速)為14.8m/s,瞬間極大風速為27.4m/s,全年主導風向為NNE風,出現頻率為11%。2、場地區域地質構造特征該區域構造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東側,處于北東走向的龍門山斷裂帶和龍泉山斷裂帶之9、間。由于受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影響,兩構造帶相對上升,在坳陷盆地內堆積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積層和沖洪積層,形成現今平原景觀。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巖內存在北東走向的蒲江-新津斷裂和新都-磨盤山斷裂及其他次生斷裂。但蒲江-新津斷裂在第四紀以來有間隙性活動外,其它隱伏斷裂近期無明顯活動表征。四、施工準備與質量安全管理機構表1、施工技術準備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所有施工人員熟悉圖紙、學習規范、措施和安全,并會同設計院、建設單位、監理等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并組織有關人員自檢、互檢、交檢等工作;建立施工檔案,嚴格按照規定收集內業資料,包括材料合格征、設計變更、測量及試驗報告、質檢記錄、主要會議紀要等。2、現場準10、備(1)按照現場布置圖搭好職工宿舍、材料庫房、現場辦公室,接駁工地用水、用電等臨時設施(現場布置圖附后)。(2)按計劃組織施工人員進場,組織所有人員進行施工技術、安全等各有關事項的交底工作。(3)根據施工圖和甲方提供的坐標點準確放出建筑物軸線和樁位,并作出明顯標志及固定標志。(4)組織原材料進場,并按規定送檢,組織施工機械進場、設備進場。3、質量安全管理機構表職 務姓 名項目負責人方匡方生產經理王 杰技術負責人江 波安全員李 俊鋼筋工長邱慶鑫測量員王永勝、屈 良施工員、質量員潘君楷、潘順法文明施工黃禮賓測量、材料送樣周 洋資料員陳 菊、何 苗材料員馬先富五、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測量放11、線 人工挖孔 施工砼護壁 驗收持力層及成孔質量 清渣、放置鋼筋籠 澆筑混凝土樁 檢測及驗收樁的施工質量2、人工挖孔樁施工(1)測量放樣 本工程設計比較特殊,樁孔較多,且各軸線夾角特殊,樁位座標用傳統的方法計算較繁瑣,容易出錯,將CAD的座標系換成大地座標系或施工測量的相對座標系,將樁基平面圖上定位點按設計座標移至新座標系中對應座標,各樁位的座標即可從圖上直接讀出。再利用全站儀依次放出各樁位,并進行閉合校正。此法方便簡捷,非常直觀,而且具有可視化效率很高。 樁位經施工人員、監理單位測量人員、建設單位在開挖前檢驗合格,釘上木樁,并以樁上的鐵釘作標記,用砼固定木樁,放樣完畢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2)12、樁孔中心點的控制 為防止雜物在開挖時落入孔中,便于第一節砼護壁施工,防止地表水滲入井內,開挖前應以樁中心點為中心,按相應的樁徑加大40cm用磚砌一圈,寬度為120mm,高出井周圍地面200300mm,同時通過樁中心引兩條垂直直徑線與井圈相交得四點,在這四點處設置四個鋼釘,或用油漆在這四點作標記,作為控制中心點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依據。要求每模都進行吊中,拆模后進行復檢,及時修正,做到中心偏差在10mm以內。(3)樁井開挖掘進 土層、砂卵石采用短鎬、鋤頭類工具挖掘,遇堅硬狀障礙物或巖層時,改為風鎬掘進。棄土采用吊桶裝載,用人力絞架垂直提升到井口,棄土于離井口1.5米以外或指定地點。(4)護壁支模13、 每掘進0.9米時必須護壁,護壁定型組合鋼模裝好,然后根據樁孔中心點校正模板,保證護壁厚度、樁孔尺寸和垂直度,按設計配護壁鋼筋,然后澆注護壁砼,上下護壁間應搭接50mm,且用鋼筋插實以保證護壁砼的密實度,應四周均勻澆注,以保證中心點位置的正確。當砼達到一定強度(一般為24小時)后拆模,拆模后進行校正,對不合格部分進行修正,直至合格。(5)擴大頭施工,清底驗收設計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泥巖,樁底應嵌入持力層500mm,并應達到設計要求樁長6000mm且5D。當樁孔挖至設計標高時,則停止掘進,通知建設方(或監理單位)會同設計、勘察、質監等單位共同鑒定,滿足要求后迅速擴大樁頭,清理孔底及時驗收。每個人工14、挖孔混凝土灌注樁應逐孔進行持力層巖土性質的描述及鑒別,當發現與勘察資料不符時,應對異常之處通知勘察單位處理。驗收后用稍高于設計標號的砼封底100mm,防止巖石風化。(6)樁芯砼灌注采用C30砼灌注。灌注前應先對樁孔進行清理,抽干積水,下井清理沉渣,保證清底干凈。坍落度控制在16-18cm,砼連續灌注不得中斷,井口用漏斗并連接砼串筒,串筒出口離砼面高度不超過2.0米。為保證砼密實度,采用振動棒分層搗實,每段灌注高度小于0.5米。振動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作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每點振搗時間一般以20秒30秒為宜,但還應視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15、出灰漿為準。分層澆注振搗,振動棒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清除兩層之間接縫。砼灌注完畢,應按要求留置試塊,并按規范要求留置砼試塊(每澆注50m3 必須有1組試件,小于50m3m的樁,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件)。按照這個要求,我們現場采用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件。樁頂覆蓋草袋養護并經常濕水或蓄水養護。保證鑿除浮漿后樁頂砼質量,超灌0.5m以上。六、質量標準1、保證項目:(1)灌注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實際澆筑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2)澆筑混凝土后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2、基本項目:(1)樁身直徑應嚴格控制。一般不應超過樁長的3,16、且最大不超過50mm。(2)孔底虛土厚度不應超過規定。擴底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樁底應落在持力土層上,持力層土體不應被破壞。(3)施工中應對成孔、清查、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等進行全過程檢查,人工挖孔樁應復驗孔底持力層土(巖)性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混凝土強度,并應做樁體質量及承載力的檢驗。混凝土灌注樁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1、表5.6.4-2的規定。表-1 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項目1主筋間距10用鋼尺量2長度10用鋼尺量一般項目1鋼筋材質檢驗設計要求抽樣送檢2箍筋間距20用鋼尺量3直徑10用鋼尺量表-2 混凝土灌注樁17、質量檢驗標準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樁位:1-3根、單排樁基垂直于中心線方向和群樁基礎的邊樁條形樁基沿中心線方向和群樁基礎的中心樁mmMm50150基坑開挖前量護筒,開挖后量樁中心2孔深mm+300只深不淺,用重錘測,或測鉆桿、套管長度,嵌巖樁應確保進入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3樁體質量檢驗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如鉆芯取樣,大直徑嵌巖樁應鉆至樁尖下50mm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4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試件報告或鉆芯取樣送檢5承載力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一般項目1垂直度%1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7樁頂標高mm+30-50水準儀,需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樁體七、施工安全技18、術措施1、安全施工(1)加強領導和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規念,嚴格按照四川省公布的有關人工挖孔樁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所有施工人員將全部參加人身保險。(2)挖孔樁開工前,施工、安全、質檢員要做好各項施工安全準備工作和安全技術交底,使安全管理在思想上跟上,在組織和措施上得到落實,然后才通知開始挖孔,施工現場懸掛安全標志。(3)開挖過程中,設專職安全員負責安全檢查,督促工作,并嚴格做好安全監護,按安全生產獎罰條例處理各種違章行為。(4)在透水和軟土層進行挖掘作業時,井下作業人員隨時注意孔內發生的異常情況。保證孔內有足夠的通風,如發現流沙、塌方、孔壁開裂,土滲透性較大,穩定性差,或有異味氣體等時,就立19、即停止作業,并向值班人員報告,待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才能繼續施工。(5)嚴格持證上崗制度,各種機械必須由持有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嚴禁帶病運行,檢修機電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停電后進行,挖樁設備、所有電器必須由持證電工安裝維修,嚴格接地、接零和安裝漏電保護器三種安全保護措施。各孔用電必須用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孔上電線、電纜必須架空,嚴禁拖地和埋在水中,孔內電纜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6)樁孔井口2米范圍內嚴禁堆放雜物,井口和四周要裝設防護欄柵,井周圍平臺上發現有雜物要及時清除。(7)第一節護壁要高于孔口250mm,作孔口周圍安全踢腳攔板,護壁拆摸必須經施工員簽字同意,樁孔護壁20、后,在無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條件下,嚴禁破砼護壁修孔。(8)孔深挖至操作人員高度時,在距挖土面2米處設半圓安全保護擋板,吊筒上下時,孔下人員應避于護板下,護板位置應隨孔深增加,往作業面下引,在孔內上下遞物和工具時嚴禁拋擲和下吊,必須嚴格用吊索系牢,孔口應設置活動安全蓋板,下班后必須蓋好蓋板,并掛安全示警燈。(9)吊桶上下要扶正、牢固,并在搖動不大的情況下起吊或下放、吊桶鉤的保險裝置必須完好、牢固、吊桶內不裝滿,防止砂、石通落傷人。(10)注意事項A.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不準赤腳或穿拖鞋,必須戴好安全帽,上下井必須扎好安全帶。B.挖孔至4米以下,需用可燃氣體測定機,檢查孔內是否有沼氣,若發現有沼氣,21、應立即妥善處理后,方可下井作業。C.下并前應對孔內氣體抽樣或放動物(如鴿、小鳥等)檢查孔內是否存在有害氣體,苦發現有害氣體含量超過允許位時,應將有害氣體排出后,并不再產生毒氣時,方可下井作業。D.上班前采用鼓風機向孔底送風,必要時(樁孔過深)應適當送氧氣,然后再下井作業。在作業過程中,保持通風。E.井上、井下人員必須隨時保持有效、可靠的聯系,每樁放一條軟梯供施工作業人員從井上至井底上、下用。嚴禁用手腳爬睬孔壁或乘吊渣桶上下。F.井下作業人員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以免漏電傷人。(11)孔下作業必須在交接班前或終止當天當班作業時,用手鉆或不小于直徑16mm鋼釬對孔下作業面不少于三點的品字型查探,22、正常作業時,應每挖深50cm檢查一次,待無異常情況時,方可繼續下挖。(12)作好單孔開挖、成型、護壁、孔底巖層(土層)、擴孔、樁芯澆筑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記錄和匯總。(13)挖孔、擴壁、澆筑樁芯過程中如遇意外,急需進行安全搶救或技術處理時,必須嚴密組織急救工作,要有相應的技術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擴大和惡化。2、安全技術措施(1)安全用電A.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即三相五線制);B.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或配電室的零線或第一線漏電保護器電源側的零線引出;C.保護零線應與零線分開單獨敷沒,不作它用,保護零線PE線必須采用綠、黃雙色:D.保護零線必須在23、配電箱(或總配電箱)配電線路中間和末端至少三處作重復接地,重復接地線應與保護零線相連接;E.保護零線的截面應不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必須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其中,架空敷設間距大于12m時,采用絕緣銅線截面不小于10mm2,采用絕鋒鋁線截面不小于16mm2;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保護零線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絕緣多股銅線:F.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金屬外殼、框架、部件、管道、軌道、金屬操作臺以及靠近帶電動機部分的金屬圍欄、金屬門等均應保護接零;G.供電電力變壓器中性點的直接工作接地電阻值應小于4歐姆,保護零線重復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不得一部分設作保護接零,另一部分作保護接地。(2)配置漏24、電保護器A.施工現場的配電箱(配電室)和開關箱至少配置兩級漏電保護器;B.漏電保護器應選用電流動作型,一般場合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電流應不大于3O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大于0.1S;潮濕和有腐蝕介質場所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其額定漏電作動時間應不大于0.1S;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乘積的極限位為(不大于)30mA.S;C.開關箱內漏電保護器的選用與動力設備的容量大小、相數等實際情況相適應、相配合,如三相電動機應選用參數匹配的三相三線的漏電保護器;照明用電必須與動力用電分開,照明應選用單相二線的漏電保護器。D.開關箱按三級設置,即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25、開關箱距離機具不能超過三米,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3)外電保護A.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和最小安全操作距離:電壓1KV10KV之間為7米;B.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的最小垂直距離:電壓1KV以下為6米,電壓1KV10KV之間為7米;(4)配電系統A.所有的電線架設都必須使用專用電桿、絕緣子、橫擔等,按規范要求架設;B.開關電器及電氣裝置必須完好無損;C.開關電器及電氣裝置必須裝設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D.帶電導線之間的接頭必須采用絕緣包扎,帶電導線必須絕緣良好;E.帶電導線嚴禁搭、掛、壓在腳手架或其它物體上;F.配電箱與開關箱應作名26、稱、用途、分路標記:配電箱、開關箱應配鎖并有專人負責;G.電箱同內部及其周圍鄰近區域不得有雜物、灌木和雜草等;H.室外用電嚴禁拉設使用花線;嚴察使用銅線或其它金屬線代替保險絲使用,嚴禁工人宿舍內亂拉電線、播座、燒電爐、電飯煲等;I.電氣裝置應定期檢查,掛接必要的接地線;(5)照明A.在坑洞內作業、夜間施工或自然采光差的場所、作業廠房、料具堆放場、道路、倉庫、辦公室、食堂、宿舍等設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B.根據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選擇相應的照明器,如開啟式、防水型;防振或耐酸堿型;C.井下照明用12V安全電壓,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照明,無黑暗角落;D.根據需要設置警衛和紅色信號照明和事故照明,其電源應設在施工現場電源總開關的前側,并配備電源。 廣州富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公園198項目部 201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