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帽接地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020
2022-08-15
12頁
158KB
1、施 工 方 案編 號:工程名稱:首礦大昌110kV輸電線路工程作業項目名稱:線路基礎保護帽施工編制單位: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霍邱線路施工項目部批 準:安 全: 質 量: 審 核:編 制:時間:時間:時間:時間:時間:出版日期版 次目 錄1作業任務12編寫依據13作業準備和條件24作業方法及安全、質量控制措施45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求86技術資料要求97危險源、環境因素辨識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標準98有關計算及其分析109附錄101 作業任務1.1作業項目概況及范圍 作業項目概況本工程從馮井變各新建1回110千伏線路接至首礦#1變、首礦#2變、首礦#3變(全線架空線路長分別13.000km、12、2.936km、12.990km),從蓼城變新建1回110千伏線路接至首礦#1變,全線架空線路11.610 km。其中蓼城220kV變電站110kV構架本工程D1塔為0.38KM電纜。本工程共計新立鐵塔168基,其中直線塔96基,耐張塔72基(含8基終端塔)。該工程線路總長為50.536km導線采用LGJ2*300/25,地線采用LJ-80,另有一根OPGW光纜。 作業項目范圍馮井變至首礦#1變(C線)、#2變(B線)、#3變(A線)、蓼城變至首礦#1變(D線)110kV 線路基礎工程。1.2 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m3)數量備注1A線基礎保護帽砼方量m312.3552B線基礎保護帽砼方量m313、2.4703C線基礎保護帽砼方量m314.4904D線基礎保護帽砼方量m311.9701.3工期要求序號作業任務工期(d)開始時間完成時間1A線基礎保護帽澆筑完成272013-12-032013-12-302B線基礎保護帽澆筑完成272013-12-052013-12-313C線基礎保護帽澆筑完成272013-12-052013-12-314D線基礎保護帽澆筑完成292013-12-012013-12-292 編寫依據2.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2.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1)2.3首礦大昌110kV輸電線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4、.4110kV500kV 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Q/CSG10017.1-20072.5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管理規程(Q/GDW 248-2008)2.6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2012年版2.7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辦法(國網(基建3)187-2014)2.8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部分)(Q/GDW 665-2011)2.9角鋼塔基礎施工圖(圖號:341-S518S-T0202)3 作業準備和條件3.1技術準備圖紙會檢: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簡稱導則)的要求做好圖紙會檢工作。技術交底:應按5、照導則規定,每個分項工程必須分級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技術交底內容要充實,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都要參加交底并簽名,形成書面交底記錄。3.2作業人員3.2.1作業人員配置序號職務或工種數量備注1項目經理1負責本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2技術員1施工技術管理工作3安全員1負責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工作4質檢員1負責工程質量監督、檢查施工工作5材料員1負責材料供應工作6木工2基礎模板安裝加固及拆除7混凝土工2混凝土澆筑工作8瓦工4混凝土收光工作9普工6現場施工工作3.2.2人員分工序號姓名職務備注1劉曉波項目經理負責本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2解后軍技術員施工技術管理工作3劉宏偉安全員負責6、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工作4張勇質檢員負責工程質量監督、檢查施工工作5黃彬測量員負責工程測量作業6高軍材料員負責材料供應工作3.3材料、設備準備材料準備:砂、石子、水泥等進場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相應質量證明文件。其他準備:模板、扣件等輔材應滿足施工需要。3.4主要機具機械設備進場,機械設備性能完好。工程施工機械計劃表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振搗鋼釬6根振搗混凝土2錘6把振搗混凝土時敲打模板3鋼尺6個尺寸測量4手推車6輛運送施工用材料3.5作業條件3.5.1力能供應供水:施工現場根據協調當地取水,能滿足工程用水條件。供電:施工用電配備發電機,滿足工程用電要求。3.5.2場地現場臨時劃分材料堆放區7、,以確保安全文明施工規定。 3.5.3上道工序塔基驗收完成準確無誤,具備保護帽施工條件。3.5.4工作環境.1施工過程中隨時了解天氣等情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保證工程順利進行。.2遇雨、雪及五級以上大風天氣時禁止基坑施工作業。3.5.5臨時工作設施本作業項目無臨時工作設施3.5.6安全防護設施和用品a)安全防護設施布置本作業項目無安全防護設施布置b)主要安全防護設施和用品配置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安全帽頂19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帶好安全帽2絕緣膠鞋雙23絕緣手套雙24布手套副19安全防護用品配備齊全,并且試驗合格。3.5.7其他要求本作業項目無其他要求4 作業方法及安全、質量控制措施48、.1作業主體方案鐵塔經驗收合格后即可澆制混凝土保護帽。澆制前應對地腳螺栓嚴格檢查,地腳螺栓不緊或數量缺少的塔位嚴禁澆制保護帽,支模前應將立柱面及塔腳板清理干凈。保護帽尺寸由基礎立柱斷面尺寸大小確定,具體如下表(單位:mm),如設計或業主另有要求,按設計或業主要求執行。基礎斷面尺寸600800100012001400及以上保護帽斷面尺寸5006008008001000保護帽高度200200250250300作業流程圖: 施工準備模板支設模板找正保護帽澆筑 模板拆除養護接地線安裝驗收4.2標準工藝施工方法與步驟標準工藝應用本工程全面應用標準工藝,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三):工藝標準庫9、(2012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本作業項目標準工藝應用如下。序號工藝編號工藝名稱備注10201010504保護帽澆筑典型施工方法為提高施工技術方案的技術先進性、安全可靠性,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四):典型施工方法,結合工程實際,本作業項目無典型施工方法。4.2.3保護帽模板的安裝及加固保護帽所用模板應使用定制竹膠合板(竹膠模板的厚度不小于15mm,材質要好,強度要高,不得使用木膠模板代替),嚴禁使用其他板材拼湊,竹膠合板應按保護帽尺寸事先定制,具體要求如下:1)使用前,對模板表面粘結物需清除干凈,涂上隔離劑(新機油)。2)嚴禁使用嚴重損傷變形、強度達不到要求的模板。3)支模應符10、合保護帽尺寸的規定,嚴格控制斷面尺寸,組合時模板無變形、裂縫等,合格后方準拼裝。模板安裝的接縫應緊密。模板A兩邊的縱向木條加固時留50mm與模板B邊的縱向加固木條連接,兩木條之間用60mm鋼釘由A向B裝釘,鋼釘間距150mm,如下圖所示.四面橫向加固木條使用60mm鋼釘固定在縱向加固木條上。模板A模板B縱向加固木條橫向加固木條4.2.4模板找正根據立柱斷面尺寸及保護帽斷面尺寸確定立柱模板與基礎立柱邊距離,通過鋼卷尺準確確定模板位置,相鄰腿保護帽模板需帶線找正以保證保護帽整體與立柱不存在扭轉或偏心。保護帽找正后,在模板四周使用塊石或沙袋等重物將模板固定住。保護帽混凝土澆制一半及結束時需兩次復查保11、護帽位置是否移動、傾斜或變形,并及時糾正。4.2.5混凝土澆制保護帽混凝土強度為C15。混凝土應采用試驗室出具配合比進行攪拌。人工攪拌必須在干凈鐵皮上進行,采用“三干三濕”法,攪拌時需每工作日對原材料用量計量兩次,攪拌至稠度適當、均勻、顏色基本一致為止。有條件者,建議使用機械攪拌,相關要求與基礎混凝土攪拌要求相同。氣溫低于0或下雨天,不宜進行保護帽澆制施工,以防止保護帽被凍或表面被淋,但采取妥善措施可以保證保護帽不被凍或被雨淋可以施工。因保護帽空間狹小,不方便機械振搗,故混凝土攪拌一定要充分,且攪拌結束至下料之間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以防止混凝土變硬不利于振搗。保護帽混凝土必須良好振搗,以防止12、保護帽出現蜂窩、麻面等現象。振搗可使用自制20300mm鋼釬進行,混凝土每澆制10cm高度,必須充分振搗一次,并配合使用橡膠錘敲擊模板外側,以消除氣泡。保護帽上表面應在混凝土凝固前進行收光3-4次,表面應光滑平整美觀,保護帽頂面應做成四面坡面,坡高5公分,外形如下圖所示。保護帽澆制結束應清除塔位附近混凝土殘渣,特別是塔材、基礎立柱上的殘渣,做好現場清理和文明施工。保護帽尺寸允許偏差:項目斷面尺寸高度與立柱偏心與立柱扭轉允許偏差-1%+1%01%10mm10嚴禁出現漲模、變形等現象,否則,必須重新澆制。養護任何情況下,保護帽澆制后拆模時間不得小于一晝夜(24h),為保護其表面不受破壞,保護帽澆制13、結束后3日內不得進行接地線安裝,保護帽養護方法與基礎混凝土養護方法相同,應特別注意冬期及夏季混凝土養護,要求如下:4.2.6.1夏季保護帽養護注意事項自保護帽澆制完畢后6小時,保護帽外露部分要加遮蓋物(麻袋片或稻草包),并開始澆水養護;當氣溫較高、干燥有風天氣時3小時后就要開始養護。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5晝夜,在炎熱、干燥地區應加長澆水養護時間。養護所用的水,要求與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相同。拆模:保護帽澆制完畢48小時后,且當砼強度能保證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到損害、方可進行拆模。砼表面若有蜂窩、麻面等缺陷時,不得刷水泥漿或盲目處理,須待項目部技術人員現場查看后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并按方案進行14、處理。4.2.6.2冬期保護帽施工注意事項當連續5天、室外平均氣溫低于5時,保護帽的施工均應按冬期施工的規定執行,并應及時采取氣溫突然下降的防凍措施。在澆注之前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以防氣溫突然下降,使砼受凍而影響質量。冬期施工現場要配有溫度計。應嚴格控制水灰比,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42.5,C15混凝土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公斤,水灰比不應大于0.6。混凝土攪拌時應搭設暖棚,攪拌前應用熱水沖洗攪拌機,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比常溫攪拌的時間長一半,攪拌時為防止水泥的假凝現象,應使水和沙石攪拌一定時間,然后再加水泥。混凝土攪拌的場地應盡量離基礎近一些,以減少混凝土的運輸時間和距離以保證混凝土15、不離析和不喪失塑性。保護帽澆好后,應立即用塑料布將敞露的混凝土覆蓋嚴密,上鋪稻草等保溫材料,嚴禁澆水養護。拆模:模扳必須等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拆除,以免再受破壞。當混凝土與外界氣溫相差大于15,拆模后混凝土外露面仍應覆蓋保溫,防止冷卻過快。接地線施工4.2.7接地線安裝為防止基礎保護帽在安裝接地線時被損壞,接地線安裝應在保護帽拆模3日后進行。接地線安裝應使用自制專用工具(下文稱扭線鉗),形狀如下圖,配合雙鉤(或鏈條葫蘆,帶卸扣和121000mm鋼絲繩套)、鋼卷尺、小錘、木板進行制作。48鋼管28螺紋鋼鋼管長800mm說明:2根長60mm的28螺紋鋼如圖所示焊接在48鋼管上,間16、距30mm,螺紋鋼四周均應焊牢在鋼管上。4.2.7.1接地線制作流程制作前,應將接地鼻子拉至接地孔,以檢查接地線長度、埋設方向是否合適,如無法正常安裝或接地線出土方向與接地孔位置不符,應將接地線出土高度及方向調整好,接地線多余部分應平行立柱埋入土下,埋入前應將接地線捋直,不得硬彎,更不可以將接地線盤疊埋在地表。調整后接地線出土方向應與接地孔同方向,以方便下一步的安裝。使用鋼卷尺準確測量下圖內各尺寸,根據其尺寸及角度使用扭線鉗將接地線制作成下圖示形狀。每扭制一段,應將其服帖于保護帽上,以檢查扭彎長度和角度是否正確,無誤后再進行后續的扭制,直至全部制作完畢。地面H1H2H3L1L2接地孔接地線基礎17、立柱保護帽鐵塔主材每扭制一段,應將其服帖于保護帽上,以檢查扭彎長度和角度是否正確,無誤后再進行后續的扭制,直至全部制作完畢。對于輕微不服帖處,可在安裝后在其下方墊木條(防止損傷保護帽),使用小錘輕砸接地線,使其服帖于保護帽上。使用小錘應注意盡量不破壞接地線鍍鋅層,如破損,應用銀粉漆噴涂及時修補。接地線應沿主材引上,根據業主要求確定是從主材外側還是內側引上,其跟部應緊貼立柱中間,然后沿立柱、保護帽和主材的面、角接至接地孔。接地線應平直,并與立柱面、保護帽面和主材面緊密服貼,彎角要到位,接地扁鐵面與主材面要緊帖。接地扁鐵與主角鋼接觸面嚴禁涂漆。接地線用M1645螺栓加彈簧墊片與主材相連。4.2.718、.2保護帽接地線施工過程控制1)保護帽所用原材料應經現場質檢員檢查認可后方可使用。2)第一基保護帽澆制應做試點,項目部質檢員應到現場檢查指導,按本作業指導書及設計業主要求統一相關工藝要求,全線保護帽工藝應統一、美觀。3)保護帽、接地線施工結束,項目部應組織相關人員逐基驗收。對不滿足尺寸或工藝要求的保護帽,必須責令重新澆制。4.3預防與應急措施預防與應急措施詳見首礦大昌110kV輸電線路工程項目現場應急處置方案4.4成品防護措施砼澆筑后應對塔基進行覆蓋灑水養護,待養護期達到方可拆模。4.5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本作業項目無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5 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19、求5.1 作業質量標準主要質量控制標準.1模板工程質量標準1)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荷載。2)其支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應按照施工技術方案執行。.2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標準1)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檢,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2)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20、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4)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5)現澆結構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設備基礎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設備安裝的尺寸偏差。工藝質量要求保護帽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保護帽寬度宜不小于距塔腳板每側50mm。高度應以超過地腳螺栓50100mm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與靴板之間的縫隙應采取密封(防水)措施。保護帽頂面應留有排水坡度,頂面不得積水。5.2 檢驗要求試驗項目目錄序號項目名稱試驗項目1水泥原材料復試221、砂原材料復試3石子原材料復試本項目見證點、停工待檢點和旁站點目錄序號控制點控制點HWS1接地線安裝2H(停工待檢)點、W(見證)點、R(記錄)點和S(旁站)點6 技術資料要求6.1施工記錄目錄本作業項目無施工記錄目錄6.2質量檢驗評定目錄編號工程項目名 稱質檢機構驗評范圍控制點質量驗評標準編號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見證點W點停工待檢點H點旁站點S點班組工地項目部01A線DL/T5168-表C.205接地工程DL/T5168-表C.101表面式接地裝置DL/T5168-表B.217 危險源、環境因素辨識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標準7.1 危險源清單及防范措施序號危險源類別危22、險源名稱防范措施1意外傷害酒后作業禁止施工作業人員酒后進入施工現場。7.2環境因素清單及防范措施序號環境因素類別環境因素名稱防范措施1固廢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集中回收,及時處理7.3危險性作業項目本作業項目無危險性作業項目7.4文明施工標準施工人員必須遵章守紀,確實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人員必須著裝整齊,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不得酒后、赤膊、禁止穿短褲、裙子、拖鞋、涼鞋、高跟鞋等進入施工現場作業。講文明、懂禮貌,現場不得隨地便溺,不得亂倒垃圾、亂潑臟水。對于模板、鋼管等各類周轉工器具,在現場存放期間要按不同的規格、型號,進行分類有序的擺放。對于剩余或拆除不用的要及時回收。8 有關計算及其分析本作業項目無有關計算及其分析9 附錄本作業項目無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