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灣雨季施工方案設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021
2022-08-15
10頁
61.50KB
1、西安臨潼寶灣物流園項目(雨季施工專項方案)編 制:白俊平審 核:批 準:編制單位: 江蘇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18 年 7月10 EJ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雨期施工部位14、雨期施工準備15、主要技術措施56、施工機械用電設備及其他77、雨季施工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71、編制依據序號名稱1西安臨潼寶灣物流園項冃相關圖紙2西安臨潼寶灣物流園項目施工組織設計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4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GB50194-20145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156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7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2、0204-20159鋼結構分項工程施工工藝規程10西安市臨潼區氣象站有關往年季節降水資料2、工程概況西安臨潼寶灣物流園項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辦窯 村以南,鋼貿大道以北,項目占地面積171444.43 總建筑面積 107078.75 m2,由五棟單層物流庫房1#庫、2#庫、3#庫、4#庫、5#庫 及一棟6層綜合樓,消防水池、輔助用房、管理間、門衛、廁所及其 他室外工程組成。倉庫防火等級為II級,儲存物品的防火等級為丙II 類;結構形式為門式剛架輕鋼結構,外墻和屋面圍護采用彩鋼板圍護 系統;機電系統包含給排水工程、暖通工程、電氣工程、通信工程等。3、雨期施工部位土方和基礎工程、混凝土工程3、模板工程、鋼筋工程等。4、雨期施工準備4. 1人員組織安排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負責的雨季施工領導小組,對生產、安全、質量、技術進行統一調配。機構如下:組長:陳國鋒劉亞峰副組長:白俊平康圈頓組 員:余貴、黃寶國、尹云龍、夏團林、劉鵬博雷波、高寶平、王錄毅、瞿加興建立防汛搶險期間領導值班制度,并成立兩個防汛搶險小分隊, 每隊30人。1. 施工前對小組成員及小分隊進行防汛搶險培訓,提高防訊搶險 意識,保證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2. 設專人收聽天氣預報,做好信息反饋,以便及時調整部署采取 措施。4.2材料準備雨季施工前組織技術、生產、材料、安全等有關人員分析雨季施 工的生產計劃,雨季施工前準備好所需4、材料。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雨衣雨褲套70雨天使用2雨 靴雙70雨天使用3污水泵臺4雨天使用4塑料布平方米1000雨天使用5鐵鍬把40庫房備用6洋鎬把10庫房常備7手電把10應急備用8排水管米550應急備用4. 3施工現場準備1、施工場地(1) 場地排水:對施工現場根據地形作好場地臨吋排水系統總 體規劃并在雨前進行疏竣,確保水流暢通,雨后不陷、不滑、不泥濘, 不積水,并要防止四鄰地區地面水倒流進入場內。(2)道路、主要場地硬化:主要運輸道路路基應碾壓堅實,3:7 灰土處理后,用二灰石硬化。道路兩旁要作好排水溝,保證雨后通行 不陷。現場主要場地應采用CIO栓硬化。2、機電設備及材料防護(1)5、機電設備:機電設備的電閘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 并應安裝接地或接零保護裝置。(2)塔式起重機的接地裝置要進行全面檢查,其接地裝置、接 地體的深度,距離、棒徑,地線截面應符合規程要求,并進行遙測。(3)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護:進入現場的怕雨、怕潮的材料、 半成品要采取防雨措施,可采用防水布遮蓋,可放入棚內或屋內,耍 墊高碼放,并通風良好。3、人小型設施檢修及停工維護(1)臨時設施檢修:對現場的臨時設施,如工人宿舍、辦公室、 食堂、倉庫等應進行全面檢查,對危險建筑物應進行全面翻修加固或 拆除。(2)對停工工程要進行檢查并作好維護,對地下室窗井及人防、 通道、洞口,在雨施期間加以遮蓋或封閉,防止雨6、水灌入。(3)對一般不列入雨季施工的工程,力爭雨施前完成到一定的 部位,同時也考慮防雨措施。4、準備大量防水材料及抽水設備以備急用。5、重點檢查監控內容施工現場要進行嚴格汛前檢查、汛期監控、汛后復查的檢查監控 制度。安排專人分工負責,對現場的臨建設施、圉擋墻、基坑設施、起重運輸機械、腳手架、施工用電等項目進行重點檢查和監控。1)臨建設施臨建設施包括:宿舍、食堂、辦公用房、廁所等。監控人職責:全面檢查臨建設施的安全狀況,如有裂縫、傾斜、 變形現象,及時采取加固、翻修,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拆除重建;暴雨 天氣必須安排專人進行不斷巡查;隨時觀察風雨對臨建設施的影響、 受損情況及基坑、腳手架、塔吊等可能對7、臨建造成的破壞,如有危險 立即將臨建內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2)圍擋墻監控人職責:全面檢查圍擋墻的安全狀況,如有破損、傾斜、變 形等現象,及時采取加固、更換設施;特別要加強對臨街圍擋墻的重 點監護,如有險情,立即對圍擋墻周邊設警示隔離設施,并設專人看 護,嚴防圍墻倒塌傷人。3)基礎工程基坑設施包括:邊坡防護、樁基施工、土石方開挖等。監控人職責:隨時觀察基坑邊坡側壁變化、基坑支護有無變形、 基坑比鄰建筑物、結構物的變化情況;對比鄰街道、建筑物、山體、 臨建設施的基坑要重點檢查監護;一旦汛情到來,立即停止施工,準 備充足的排水設備、裝置,及時對基坑進行排水。汛期過后對基坑進 行全面檢查,無安全隱忠后8、,方可施工。4)起重運輸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包括:塔吊、物料提升機等。監控人職責:六級以上大風天氣應立即停止作業;重點監控起重 運輸機械基礎的穩定情況、排水情況、基坑對塔吊的影響情況;要重 點檢查塔吊密集、多臺作業的小區,鄰近高壓線和建筑物的塔吊,如 達不到安全距離必須立即拆除。5)腳手架工程腳手架工程包括:落地腳手架、吊籃架等。監控人職責:六級以上大風天氣,禁止腳手架施工作業;重點監 控腳手架基礎沉降情況、排水情況,確保基礎穩固,架體拉結有效; 對鄰近街道、房屋、高壓線重點監控,危險時應對腳手架危及范圍內 設置警示隔離帶,并設專人監護。汛期過后,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 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6)臨9、時用電臨時用電包括:施工用電、生活用電等。監控人職責:全面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臨時用電設施、配電線路, 嚴格實行“三相五線制”,確保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各類配電 設施的防御設施防護完好;暴雨天氣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并準備好應 急照明器材。汛情過后,對配電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符合安全 要求后,方可送電施工。5、主要技術措施5. 1 土方和基礎工程(1)本工程周圍環境較好,排水較方便,有利于本工程施工順 利進行。(2)本工程基坑不屬于深基坑,可以一次開挖到基底,不需要 支護,但必須按規定(0.33)放坡。(3)應檢查坡頂或坡而位移,坡頂沉降及周圍環境變化,如有 異常情況應采取措施,恢復正常后方10、可繼續施工。(4)基坑開挖時,坑邊設擋水墻,四周設排水溝渠,截堵和疏 導地面雨水;為防止基坑浸泡,坑內設集水坑遇雨天用水泵將雨水排 岀場外。坡道部分應備有臨時接水措施(土袋擋水)。(5)基礎挖到標高后,應及時驗收并澆筑碗墊層,以利排水。 否則應遮蓋保護。(6)基礎完工后,應抓緊基坑四周回填土工作,回填過程中, 應隨時作24%的橫向泄水坡度,冋填土料含水率如偏高應采取加灰 拌合、或晾曬措施確保填土質量。(7)當遇上大雨,水泵不能及時有效的降低積水高度時,應迅 速將積水灌冋地下室內,以增加抗浮能力。5. 2磴工程(1)磴施工盡量避免在雨天施工。人風大雨天氣嚴禁澆碇。新澆筑成型的碇及時用氈布覆蓋,防11、止雨淋。(2)在澆筑過程中若突然遇雨,按規范規定做好臨時施工縫。雨 后繼續施工時,先對施工縫部位進行技術處理,再進行施工。5. 3鋼筋工程(1)鋼筋料場四周排水通暢,場地不積水,加工棚設置防雨罩。(2)雨后要對已綁扎的鋼筋進行檢查,視情況進行除銹處理, 銹蝕嚴重的鋼筋不得進入結構內。(3)風雨后要重新修整已綁完的鋼筋,合格后,方可合模或澆 筑碗。(4)露天鋼筋焊接作業雨天停止,以防剛焊后焊接處遇雨,影 響鋼筋焊接質量。54鋼結構安裝工程(1)雨后吊裝時,耍先試吊,將構件吊至Im左右,往返數次后再進行吊裝工作。6、施工機械用電設備及其他(1)所有施工機械、機具、用電設備、配電箱等都必須有防雨設施12、,并安裝漏電保護器。(2)電工經常檢查外露電纜、電線的絕緣情況,發現破損及時維修,防止漏電。(3) 各種電器設備必須按規定做接地接零保護,并經常測試其 接地的可靠性,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Q。(4) 配電箱和電閘箱一律專用,電箱做到防雨、防潮、防漏。(5) 風雨過后,電工對用電線路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問題后方可施工。(6) 組織人員對雨后路面和場地進行檢查,及時排除積水。(7) 鋼構件,必須采取接地保護,避免意外事情的發生。天氣信息由白俊平、康圈頓負責提供。7、雨季施工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雨季施工主要做好防雨、防風、防雷、防汛等工作。1、大雨、大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塔吊、提 升架、機13、電設備、臨時線路,發現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等 現象,應及吋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2、建筑腳手架及易燃、易爆倉庫和塔吊,升降機等,應設臨時 避雷裝置,對機電設備的電氣開關,要有防雨、防潮設施。3、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4、夏季作業應調整作息時間,從事高溫作業的場所,應加強通風和降溫措施。5、機械設備的電源線路要絕緣良好,要有完善的保護接零,機 動電閘箱的漏電保護裝置要可靠。6、消防器材應防雨、防曬、要防止儲料倉庫因漏雨燃燒起火。7、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相一致。8、基坑驗收應必須確保支護結構安全和周圍環境安全為前提, 當設計有指標時,以設計要求為依據,無設計指標按GB502022002 相關條款執行。9、基坑上下應設排水溝,坑邊應設高度不小于l2m的防護欄桿 和警示標志。10、基坑支護工程在地下回填土完成前,應有專業承包隊派專人 定期觀測,發現問題要積極采取處理措施,確保周圍環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