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層砼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246
2022-08-15
15頁
367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部署2(一)、項目管理機構及職責分工2(二)、作業人員安排2(三)、機械設備安排3(四)、施工段劃分3(五)、砼澆筑路線確定3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4(一)、施工布置4(二)、生產控制4(三)、砼供應現場要求5(四)、勞動力組織5(五)、工藝流程圖6(1)、施工準備6(2)、操作方法及控制要點6(3)、質量標準11五、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目標11六、雨期施工措施12七、安全、文明施工12八、成品保護12九、其他13十、通病現象及預防措施:14招商桃花園四期標準層砼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2、版)2、砼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2012-05-01實施版)3、招商桃花園四期全套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本工程擬建項目為人才公寓,占地面積:9400,總建筑面積:34600,分為1#、2#樓2棟高層。其中1#樓:地上27層,地下1層,建筑層高:負1層5.05m,1層:4.65m,227層標準層:2.9m,頂層:4.75m,建筑總高度84.300m,單層建筑面積為:648;2#樓:地上26層,地下2層,建筑層高:負2層4.5m,負1層:5m,1層:5.95m,226層標準層:2.9m,頂層:4.7m,建筑總高度:82.65m,單層建筑面積為:768;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3、構,按度抗震設防,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安全結構等級為二級;二層以上標準層最大梁為:250700mm,板厚為:100、120、150mm三種,砼標號為:十層及以下墻、柱、梁、板均為C35,十層以上墻、柱、梁、板均為C30。三、施工部署(一)、項目管理機構及職責分工 項目經理:閔奇雄-項目總協調生產經理:楊 華-施工現場生產總協調 總施工長:胥清鵬-砼澆筑總協調、現場交底、安全、質量控制砼 工 長:邱順耀-負責砼澆筑期間的作業安排、質量控制木工工長:滕雄明-負責木工值班人員的作業安排和跟蹤檢查鋼筋工長:黃人學-負責鋼筋值班人員的作業安排和跟蹤檢查水電工長:肖宗興-負責水電安裝值班人員的作業安排和跟4、蹤檢查設備工長:蔡仕波-負責塔吊、臨水、臨電、砼泵機等協調、維護專職安全員:程術文-負責現場安全巡視和管理專職安全員:劉康權-負責安全資料管理和現場安全巡視技術負責人:殷發元-負責砼澆筑前的技術交底和明確質量標準砼班組長:焦衛國-負責班組作業協調安排和配合項目工作(二)、作業人員安排砼現場施工班長:1人砼放料:1人砼趕漿:3人砼震動棒手:2人砼收面:4人砼養護:2人鋼筋值班:2人木工值班:4人水電安裝值班:1人臨時水、電工:2人塔吊司機:2人塔吊指揮:4人(三)、機械設備安排 塔吊:2臺砼泵機:2臺,其中1臺使用,1臺預備振動棒:10條平板振動器:1臺磨光機:1臺砼罐車:7臺(四)、施工段劃分5、本工程1#、2#樓為兩個獨立單體,因此劃分為兩個施工區段,即:1#樓為區段,2#樓為區段,采用平行作業施工,互不干涉互不影響。(五)、砼澆筑路線確定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一)、施工布置1、混凝土澆筑以一臺混凝土輸送泵向樓層輸送為主通過樓面上布料機采用商品混凝土供料。2、本工程由于墻、柱、梁、板砼標號都為相同等級,所以澆筑時采用同時澆筑的方法施工,不單獨分開澆筑。3、采用分層分段連續澆筑的方法,先澆筑墻、柱再澆筑梁、板的方法按砼澆筑路線圖依次向后退交。4、混凝土澆筑前準確掌握天氣情況,避開雨天,澆筑混凝土前需設置馬凳及人行通道和操作平臺,嚴禁直接踩踏鋼筋,通道隨打隨拆,澆注混凝土時,模板、6、支撐、鋼筋、預埋、預留應設專人值班,如有位移、變形應及時處理,確保混凝土質量。5、本工程為保障性住房,由于工期要求緊張,每次砼的澆筑均安排在夜間施工,因此在每次進行砼澆筑前,必須與政府有關單位聯系并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做好周邊居民區安撫工作。(二)、生產控制1、原材料進場1.1、砼原材料進場時,供方應按規定批次向需要方提供質量證明文件,主要包括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與合格證等,外加劑產品還應提供使用說明書并查驗和收存。1.2、應在砼原材料進場時檢驗把關,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能進場。1.3、砼原材料每個檢驗批的量不能多于規定的量。1.4、水泥應按不同廠家、不同品種和強度等級分批儲存,并應采取防7、潮措施;出現結塊的水泥不得用于砼工程;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硫鋁酸鹽水泥超過45d),應進行復檢,合格者方可使用。1.5、粗、細骨料堆場應有避雨設施,并應符合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粗、細骨料應按不同品種、規格分別堆放,不得混入雜物。1.6、礦物摻合料儲存時,應有明顯標記,不同礦物摻合料以及水泥不得混雜堆放,應防潮防雨;礦物摻合料存儲期超過3個月時,應進行復檢,合格方可使用。1.7、外加劑的送檢樣品應與工程大批量進貨一致,并應按不同的供貨單位、品種和牌號進行標識,單獨存放;粉狀外加劑應防止受潮結塊,如有結塊,應進行檢驗,合格后經粉碎至全部通過600um篩子后方可使用。2、砼運輸控制2.1、在運輸過程8、中,應控制混凝土不離析、不分層、并應控制砼拌合物性能滿足施工要求2.2、當采用攪拌罐車運送砼拌合物時,攪拌罐車在冬期應有保溫措施。2.3、當采用攪拌罐車運送砼拌合物時,卸料前應采用快檔旋轉攪拌罐不少于20S,因運距過遠、交通或現場等問題造成坍落度損失較大而卸料困難時,可在砼拌合物中摻入適量減水劑并快檔旋轉攪拌罐的措施。2.4、砼拌合物從攪拌機卸出至施工現場接收時間間隔不宜大于90min。3、砼現場控制 3.1、砼塌落度控制在120140mm之間。3.2、砼在運輸或澆筑過程中嚴禁加水。(三)、砼供應現場要求1、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澆筑采用泵送和塔吊配合施工,砼澆筑分為豎向施工和水平施工。 根據塔吊9、的運輸能力、地泵的輸送能力,以及模板本身的剛度,豎向結構砼澆筑速度按20m3/h考慮。水平構件砼澆筑速度按 30m3/h。2、所有罐車必須掛出砼強度等級牌、 澆筑部位。 由于本工程的砼運輸距離距商品砼攪拌站為 5 公里,因此需要填加緩凝劑的方法控制砼的初凝時間在 3.5 小時以上,最長時間不超 過 6 小時。 3、泵送砼時,必須保證泵的連續工作,如發生故障時,應立即使用壓力水或者其它方法沖洗砼泵管。 4、柱墻砼:由于是獨立柱,柱砼澆筑采用塔吊施工。墻體砼在地下室位置,采用泵送砼。 地上剪力墻體采用塔吊施工 。 5、梁板砼:梁板砼澆筑根據澆筑方向圖按順序進行,要先梁后板,沿次梁方向,先主梁 后次10、梁。 6、樓梯砼:樓梯砼澆筑與上層樓面砼施工同時進行,由于位置固定,數量不多,采用塔吊施工。(四)、勞動力組織(1)、考慮砼攪拌、運輸、澆筑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有效工作時間每班時間 8 小時。 (2)、每晝夜按兩班安排。 管理層: A.生產經理:楊華總負責 a.負責解決砼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b.負責保溫材料、養護材料及外加劑的供應 c.負責現場指揮 d.負責現場管理及砼質量 e.負責試驗工作 f.負責供電工作 g.負責砼質量 B. 施工員:胥清鵬、謝木炎負責操作層的指揮操作層: a. 振動操作組: 4人(負責下料平倉振搗)b. 泵管安拆組: 4 人 c.砼表面壓光組:3人d.養護組:2 人 e.11、木工組:4 人 g.鋼筋組:2人 (五)、工藝流程圖交接檢查澆筑前的準備提供計劃技術交底澆筑墻柱砼澆筑梁板砼澆筑 樓梯養護清理現場(1)、施工準備1、砼澆筑前應做好以下工作a.申報工程量時應注明單位工程名稱、施工部位、砼強度等級、開盤時間、配合比、塌 落度、要求的初凝時間。b. 查模板的軸線位置、截面尺寸、標高、垂直度、支撐的牢固程度及模板拼縫的嚴密 程度,對鋼筋保護層、預埋件和預留洞進行檢查,并確保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污染已經清理干凈,做好模板的預檢、鋼筋評定和隱蔽驗收等工作,資料要符合深圳市技術資料歸檔要求。c. 施工前,施工員應對施工部位,施工方法,澆筑路線,質量要求,安全要求做詳細的12、安全、技術交底,本道工序及相關工序部位檢查合格后應填寫砼澆罐申請書,并做好檢查督促工作。正確分工,落實澆筑人員,各負其責。d. 沿澆筑方向,正確鋪搭腳手架。踏步板離開鋼筋距離大于 15cm. e.鋪設好泵管,檢查泵管接頭連接是否密封,保證泵送砼過程中不漏漿。 f.檢查用電線路,確保施工正常用電,夜間施工保證足夠的照明。g. 準備好澆筑工具及備用工具,檢查施工機械的運轉是否正確,確保正常施工。 做好砼澆筑記錄、各種操作人員位置、澆筑時間。h. 準備好澆筑工具及備用工具,檢查施工機械的運轉是否正確,確保正常施工。 做好砼澆筑記錄、各種操作人員位置、澆筑時間。i. 對鋼筋稠密處的砼澆筑,采用小型振搗13、棒振搗,并由專人負責檢查、督促,以保證該處砼振搗密實。(2)、操作方法及控制要點A.墻砼a.墻體砼振搗時沿澆筑方向,振搗棒插入間距為 200300,梅花式插入以保證墻體兩側密實。b. 在澆筑墻體砼時,由于墻體砼對模板的側壓力較大在加上振搗器的振搗很容易造成脹模或跑模現象發生,因此在澆筑砼前一定要派專人看護,一旦發生問題及時補救。c. 墻體砼分層澆筑,分層厚度不超過震動棒有效長度的 1.25 倍(30 棒有效長度 27cm , 50 棒有效長度 37cm),30 棒一次澆筑深度一般為 340mm,50 棒一次澆筑深度一般為 460mm。 d.墻體斜面分層法,出料口設1個振動棒,下邊設3個振動棒。14、(如下圖)B、柱砼a.由于柱高為2.9m,因此澆筑砼時需接入2m長塑料軟管減小砼自由下落高度。b.每層柱子砼應分層(分層方法同墻砼)澆筑完畢,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根部及四周角部,避免柱根部局部無漿或四周棱角砂角等現象。C、梁、板砼a.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段開始用 “趕漿法”即先將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 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長,梁板砼澆 筑連續向前推進。b.梁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邊澆筑邊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砼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抹子找平。澆筑板砼時不允許用振 搗15、棒鋪攤砼。c.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問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d、樓梯混凝土澆筑(1)、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由于樓梯踏步采用封閉式模板,故在踏步面開門子洞。底板混凝土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筑,不斷連續向上推進。(2)、樓梯混凝土宜連續澆筑完成。(3)、施工縫位置:根據結構情況可留設于樓梯平臺板跨中或樓梯段1/3范圍內。D、混凝土的養護(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16、小時以內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2)、混凝土澆水養護日期,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動。柱、墻帶模養護2天以上,拆模后,用麻袋包住,澆水在麻袋上養護,以確保立面結構表面保持濕潤狀態。(3)、每日澆水次數不得少于4次,且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足夠的潤濕狀態。E、砼振搗控制要點a.嚴禁有過振和漏振現象,振搗時間以觀察砼表面無氣泡,砼不再下沉表面泛漿為準。b.砼下料應分層進行,振搗時應插入下層 50mm 交叉振搗,確保砼振搗后無隔離層。 c.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捧,平板振搗器,使用振搗捧振搗時應快插慢拔。d.振搗棒插入時應17、垂直于表面,嚴禁斜插,防止插動棒穿到鋼筋網片的另一側,拔不出振搗棒。 e.平板振搗器振搗時因根據板厚推進速度,每次往返時,必須重疊,每次重疊寬度為100 150mm 為宜,防止漏振。f.嚴禁控制砼澆筑分層高度,施工前做好標尺竿,并在標尺竿上標柱好分層高度,涂好 油漆,夜間施工時配備好照明用具,以保證看清標尺。 g.窗下砼澆筑時,從一側專門下料、振搗,砼從窗洞口另一側流滿為止。 i.砼坍落度控制對于墻、梁、板在 16-18cm,對于柱在 14-16cm 之間,具體施工時根據 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滿足泵送及澆筑要求。 j.砼的提供必須以現場砼澆筑速度為準,保證砼施工不間斷,不出現施工冷縫。 18、k.澆筑時砼下料必須均勻送到各部位,下料高度一般不超過兩米,以防止砼離析。如果超過2m 必須采用溜槽或串筒。 l.澆筑砼時應當派木工經常觀察模板,發現跑、漏、漲模現象應及時匯報和處理。鋼筋工應看護好鋼筋,保證鋼筋的位置準確。D、砼標高控制a.墻柱砼標高的控制:在墻柱鋼筋上標出 50cm 或 100c 線來進行控制。b. 板砼標高的控制:在柱子或墻鋼筋上彈出 50cm 或 100c 線,然后在各柱子或墻之間拉 線形成控網,用鋼卷尺測量控制線到砼表面的距離來控制板砼表面的標高。E、施工縫的設置與處理a.墻、柱、樓梯施工縫設置在各層樓面b.梁、板施工縫應留置在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c.施工縫的處理19、 施工縫處必須待已澆筑砼的抗壓強度不小于 1.2Mpa(根據同條件試塊確定)時,才允許繼續澆筑,在繼續澆筑砼前,施工縫砼表面應鑿毛,剔除浮動石子并用壓力水沖洗干凈不得有明水,待下次砼澆筑時先用同配比無石子砂漿澆筑 5-10cm 厚,然后繼續澆筑砼,應細致操作振實, 使新舊砼緊密結合。 鑿毛示意圖F、砼溫度控制根據砼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的分析,必須嚴格控制各項溫度指標在允許范圍內,才不使砼產生裂縫。 控制指標: 溫升值在澆筑入模溫度的基礎上不大于 35。砼里外溫差不大于 25。降溫速度不大于 1.52/d。控制砼出罐和入模溫度(按規范要求)。G、砼裂紋的控制措施混凝土中裂紋的產生和發展, 應主要從20、降低混凝土溫度應力和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 度來控制,因此確保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具體措施如下: 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基礎上,控制水泥用量,以降低水泥水化熱減少混凝土內部溫度。 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品種,如礦渣硅酸鹽水泥,降低砼入模溫度,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改善約束條件,消減溫度應力。提高砼的極限拉伸強度,混凝土中摻加減水劑。目的是減少用水量,減少混凝土中水化熱量,避免混凝土干燥收縮和裂縫產生。混凝土中摻加粉煤灰,粉煤灰的摻入不僅可以替代部分水泥,明顯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而且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增強混凝土的泵送效果。嚴格控制砂、石質量,采用粗砂,石子采用 525 級配石,21、含泥量控制在 2%以內,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混凝土澆筑終凝后,并不斷澆水養護,充分發揮水泥水化作用, 提供混凝土早期強度, 減少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裂紋。 澆筑過程中砼的泌水要及時處理,免使粗骨料下沉,砼表面水泥砂采過厚致使砼強度 不均和產生收縮裂縫。H、砼試驗及記錄塌落度試驗:坍落度試驗:從入模前砼中取出一定量的砼,按其砼罐車順序進行隨機抽測,總次數不得少于 3次重要部位多取一組,試驗人員應按要求認真填好塌落度記錄表。 用于檢查結構構件砼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砼,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22、一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本工程每次留置二組用鋼筋籠裝好, 放置在取樣構件旁, 與構件同條件養護, 以真實反映砼構件強度和檢查結構的拆模強度。) 留置試驗總次數 30%的見證取樣試塊,試驗總次數在 20 次以下的不得少于 2 組。 砼試件制作時,必須保證其代表性,防止試件數量少取情況發生,并采用試驗專用振動臺進行振動。 砼試塊制作在項目部專職試驗員監督下進行,試塊制作必23、須能直觀反映現場實際混凝土情況, 制作人員必須檢查現場混凝土塌落度情況,標記試件的部位、種類、養護齡期等,發現混凝土質量問題應及時的以最短時間通知工程部并協助工程部解決實際問題, 現場設置試塊標準養護室,標準養護試塊由專職養護人員對其養護要求進行控制,作好記錄。I、砼罐車記錄每次打砼之前應派專人在大門口專門記錄砼的供應情況,認真填寫商品砼罐車記錄,當第一車到達現場后,對照小票填寫好封面,然后在砼澆筑過程中填寫里面的表格,將車號、出站時間、到場時間、罐完時間、打完時間填寫清楚,以備各部門分析現場砼施工狀況。J、拆模墻、柱、梁側模:需要在砼強度達到1.2MPa后拆模,根據實驗報告確定。梁、板底模(24、3)、質量標準五、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目標1、質量目標:確保合格,力爭市優質結構工程。2、砼工程管理流程圖3、注意事項注意事項砼澆筑完畢后,必須及時做好養護工作每隔 2 小時(澆水)養護一次,隨著時間的推 移,養護次數相應減少。 對混凝土澆筑后出現的質量問題必須及時匯報質量總監,并作出處理方案,得到技術 部認可后方可實施,任何人不得私自處理。 砼澆筑前收聽天氣預報,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情況,掌握天氣變化動態,做好充分的準 備工作,保證砼澆筑質量不因天氣變化而受影響。 現場管理人員堅守崗位,做到現場指揮始終如一。 對被砼漿污染的鋼筋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清刷工作。 平面結構砼養護時間不宜過早,為防止砼表面被25、踩爛,必須等到表面硬化以后才能進 行保濕養護。砼豎向結構養護,在模板拆除以后立即涂刷養護劑。六、雨期施工措施進入雨季施工做好防汛期搶險救災工作,確保雨季期間的施工生產秩序,維護國家、 集體利益,并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落實雨季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及解決雨季施 工中的生產問題。 雨天施工模板, 梁, 墻模板必須留設清掃口或或出水口, 保證砼澆筑時模板面無污染, 模板脫模劑涂刷后遇雨應覆蓋塑料布,以防隔離層被雨水沖掉。 鋼管架料支撐在回填土上,應墊好枕木、墊板,雨后應及時檢查模板支架的牢固性, 穩定性以及模板的截面尺寸等是否有變化。 電源線不得架設裸線或塑導線,配電箱必須防雨。現場使用的電纜線,電26、線等嚴禁浸 泡在雨水中或鋪設在潮濕的地面上,應當架空安裝或埋地下。遇大雨停止一切機電操 作,鋼筋加工場的總電箱必須關閉電,雨后及時組織檢機械,電器的安全性能,大雨天氣嚴禁進行設備的吊運以及人工搬運材料或設備等工作。 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 戴絕緣手套。 澆筑砼時如突然性下雨,對新澆筑砼必須及時覆蓋,避免由于雨水的沖擊,改變砼配合比影響砼的強度。澆筑砼過程中出現突然性雷暴雨,必須暫停施工。施工時,必須正確處理好施工冷縫的位置,施工冷縫盡可能設置在構件受剪力最小處。七、安全、文明施工1、澆搗砼操作,應站在專用人行通道上操作,操作時應戴手套、穿膠鞋。 2、泵車下料膠官,料斗都應設牽繩,用輸送泵輸送砼27、,料口卡子必須卡牢,檢修時必須先卸壓。3、清洗料管時,嚴禁人員正對料管口。4、混凝土罐車撤離現場前,派人用水將下料斗及車身沖洗干凈; 5、設立專門的垃圾通道,派專人進行現場灑水,防止灰塵飛揚,保護周邊空氣清新; 6、建立有效的排污設施,保證現場的周圍環境整潔文明; 7、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在夜間避免噪音(55 分貝)過大, 夜間燈光集中照射,避免燈光擾民, 嚴格按市有關環保規定執行;八、成品保護1、砼澆筑時設置專用人行通道,避免過多踩踏鋼筋。 2、砼泵管設置專用馬鐙避免壓壞鋼筋成品九、其他做好夏季防火、防暴、防觸電、雷擊,防中暑和食物中毒; 對食堂宿舍進行認真檢查,對破壞嚴重、變質、失效的夏季防28、護勞保用品設施及時整改更換,確保夏季施工安全; 加強食堂人員教育,對腐爛變質的食物嚴禁賣給工人防止中毒;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保證茶水供應。砼澆筑時醫務人員必須到場,以防止高溫特發事件的發生。 各工長對本工種職工的身體狀況要充分了解,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狀的職工不能安排登高作業。 配備專人和足夠的水管,確保樓面砼的正常養護。十、通病現象及預防措施:(1)蜂窩。產生原因: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或石子相應過大。預防措施:按規定使用并移動振動器。中歇后再澆搗時,新舊接縫范圍要小心振搗,模板安裝前應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縫處的漿,才能使接縫嚴密。若接縫寬度超過2.5mm,29、應予填封,梁筋過密時應選擇相應的石子粒徑。(2)露筋。產生原因:主筋保護層墊塊不足,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振搗不實。預防措施:鋼筋墊塊厚度要符合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墊塊放置間距適當,鋼筋直徑較小時墊塊間距宜密些,使鋼筋下重撓度減少;使用振動器必須待混凝土中氣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動。(3)麻面。產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濕潤不夠;漏涂隔離劑。預防措施:模板應平整光滑,安裝前把粘漿清除干凈,并滿涂隔離劑,澆搗前對模板要澆水濕潤。(4)孔洞。產生原因: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預防措施:對鋼筋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頭)應分次下料,縮小分層振搗的厚度;按照規程使用振動器。(5)縫隙及夾渣:產生30、原因:施工縫沒有按規定進行清理和澆漿,特別是柱頭和梯板腳。預防措施:在柱施工縫面位置開100100mm生口模板,以清除雜物。柱、墻模板腳應留200200mm生口模板,墻按1000mm設置。澆筑混凝土前應全面檢查,清除模板的雜物和垃圾。(6)墻柱底部缺陷(爛腳)。產生原因:模板下口縫隙不嚴密,導致漏水泥漿;或澆筑前沒有先澆灌足夠50mm厚以上水泥砂漿。預防措施:模板縫隙寬度超過2.5mm應予填塞嚴密,特別防止側板吊腳;澆注混凝土前先澆足與砼同配合比的50至100厚的水泥砂漿。(7)梁柱結點處(接頭)斷面尺寸偏差過大。產生原因:柱頭模板剛度差,或把安裝柱頭模板放在樓層模板安裝的最后節段,缺乏質量控31、制和監督。預防措施:安裝梁板模板前,先安裝梁柱接頭模板,并檢查其斷面尺寸、垂直度、剛度,符合要求允許接駁梁模板。(8)樓板表面平整度差。產生原因:振搗后沒有用拖板、刮尺秣平;跌級和斜水部位沒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達終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預防措施:澆搗樓面應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級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達到1.2MPa后允許在混凝土面上操作。(9)基礎軸線位移,螺孔、埋件位移,產生原因:模板支撐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當,澆筑時受到碰撞引起。預防措施:模板支撐系統要予以充分考慮;當混凝土搗至螺孔底時,要進行復線檢查,及時糾正。澆注混凝土應在螺孔周邊均勻下料,對重要的32、預埋螺栓尚應采用鋼架固。必要時二次澆筑。(10)混凝土表面規則裂縫。產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養不及時,濕潤不足,水分蒸發過快或大構件溫差收縮,沒有執行有關規定。預防措施: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淋水保養;高溫或干燥天氣要加麻袋草袋等覆蓋,保持構件有較久的濕潤時間。厚大構件參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有關規定。(11)缺棱掉角。產生原因:投料不準確,攪拌不均勻,出現局部強度低;或拆模板過早,拆模板方法不當。預防措施:指定專人監控投料,投料計量準確;攪拌時間要足夠;拆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能拆除。拆除時對構件棱角應予以保護。(12)鋼筋保護層墊塊脆裂。產生原因:墊塊強度低于構件強度;放置鋼筋時沖力過大。預防措施:墊塊的強度不得低于構件強度,并能抵御鋼筋放置時的沖擊力;當承托較大的梁鋼筋時,墊塊中應加鋼筋或鐵絲增強;墊塊制作完畢應澆水養護。(13)柱混凝土強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強度時,應按要求在梁柱接頭周邊用鋼筋或木板定位,并先澆梁柱接頭,隨后澆梁板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