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及觀測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622
2022-08-15
9頁
131.50KB
1、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及觀測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設計院提供的施工圖紙2、建設單位提供的沉降觀測基準點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5、建筑單位提供的二個沉降觀測控制點:BM1、BM2。其高程分別為:2093.185米、2093.929米。二、工程概況D-1#樓、D-S1#樓、D-3#樓、車庫四。D-1#樓建筑面積23410.99m2,D-S1#樓建筑面積2319.21 m2,、D-3#樓建筑面積21884.73m2,車庫總建筑面積51307m2。各工程項目概況如下表:項目概況、名稱D-1#樓D-S1#樓D-3#樓車庫四標段建筑層數地下3層,地上272、層地上3層地下3層,地上27層地下2層建筑結構類型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建筑工程等級一級二級一級一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建筑分類一類二類一類特大型汽車庫耐火等級地上一級,地下一級二級地上一級,地下一級地上二級,地下一級建筑性質高層商住樓多層商業高層住宅樓地下車庫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7度7度7度7度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丙級甲級乙級基礎形式現澆鋼筋混凝土樁筏基礎現澆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現澆鋼筋混凝土樁筏基礎現澆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地基持力層端承摩擦樁,樁端持力層4層砂礫3層砂礫端承摩擦樁,樁端持力層4層砂礫3層粘土層三、人員及儀器的配備1、測量人員配備為了滿足本工程測量3、全面、有序的開展,將投入以下測量人員,組成本工程施工測量組。序號姓名學歷施工年限職務近期施工工程1大專11年組長2大專3年測量員3大專4年測量員由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現場測量工作的監督實施。2、測量儀器配備根據本工程特點和沉降觀測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盒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儀,軸線投設用經緯儀,高程測量用水準儀,本工程擬投入測量儀器如下表:儀器名稱型號數量是否檢定用途經緯儀TDJ6E1已檢定,證書編號:14121103角度測量水準儀AT0-321已檢定,證書編號:14122502沉降觀測注明:儀器必須在檢定證書規定的有效日期內使用。四、觀測點的設置 1、制作方法沉降觀測點大樣見下圖:沉降觀測的標4、志可根據不同的建筑結構類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墻(柱)標志、基礎標志和隱蔽式標志等形式,并符合下列規定:各類標志的立尺部位應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點,并涂上防腐劑;標志的埋設位置應避開雨水管、窗臺線、散熱器、暖水管、電氣開關等有礙設標與觀測的障礙物,并應視立尺需要離開墻(柱)面和地面一定距離;當應用靜力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沉降觀測時,觀測標志的形式及其埋設,應根據采用的靜力水準儀的型號、結構、讀數方式以及現場條件確定。標志的規格尺寸設計,應符合儀器安置的要求。 2、設置方法在地下室結構施工時,地下室柱墻結構鋼筋綁扎完畢后,在地下室頂板50線標高值處將準備好的電線盒固定在觀測點位置,用電弧焊將觀測點5、的盒子固定在柱或墻上,封閉模板時,注意檢查觀測點的盒必須緊貼模板。模板拆除后,可以看到觀測點的盒子。 3、沉降觀測點的保護沉降觀測點做好后,為了防止沖撞而影響數據統計,要采取一定保護措施??杀苊庵匚锼經_撞或高空下落而引起的點的破壞。觀測完畢后,將觀測點取下,放進盒內,蓋好蓋子,蓋子上面用紅色油漆標上標記,以表明用途,并使外觀美觀。五、觀測點的布設建筑沉降觀測應測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據需要計算基礎傾斜、局部傾斜、相對彎曲及構件傾斜。 1、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原則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應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變形特征,并顧及地質情況及建筑結構特點。點位宜選用設在下列位置:建筑的四角、6、核心筒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墻每10-15米或每隔2-3根柱基上;高低層建筑、新舊建筑、縱橫墻等交接處的兩側;建筑裂縫、后澆帶和沉降縫、伸縮縫兩側、新舊建筑物或高地建筑物接壤處的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處、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不同結構的分界處及填挖方分界處;對于寬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質復雜以及膨脹土地區的建筑,應在承重內隔墻中部設內墻點,并在室內地面中心及四周設地面點;鄰近堆置重物處、受振動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及基礎下的暗溝處;框架結構建筑的每個或部分樁基上或沿縱橫軸線上;筏形基礎、箱型基礎底板或接近基礎的結構部分之四角處及其中部位置;重型設備基礎和動力設備基礎的四角、基礎形式或埋深7、改變處以及地質條件變化處兩側;對于電視塔、煙囪、水塔、油罐、煉油塔、高爐等高聳建筑,應設在沿周邊與基礎軸線相交的對稱位置上,點數不少于4個。 2、布設位置按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的規定,本工程沉降觀測點如下表:沉降觀測點位分布表序號點號具體位置備注序號點號具體位置備注11C/1軸大角位置22A/5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33A/13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44B/19軸沉降縫位置55B/20軸沉降縫位置66A/26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77A/34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8838/C軸大角位置9938/F軸大角位置10D-135/G軸大角位置11D-225/G軸大8、角位置12D-3E/19軸沉降縫位置13D-4E/19軸沉降縫位置14D-514/G軸大角位置15D-64/G軸大角位置16D-7F/1軸大角位置1710S-14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1811S-12軸大角位置1912S-11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2013S-10軸沉降縫位置2114S-7軸沉降縫位置2215S-6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2316S-4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2417S-D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2518S-B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2619S-A軸大角位置2720S-C1軸設計圖紙要求位置2821S-A1軸大角位置 3、沉降觀測點附圖后附沉降觀測點布置圖。六、技術要求本工程采用二等水準測量。建筑變形測量精度9、級別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地基基礎設計為甲級的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變形測量工程,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規定的建筑地基變形允許值,分別按本規范第3.0.6條和第3.0.7條的規定進行精度估算后,按下列原則確定精度級別:當僅給定單一變形允許值時,應按所估算的觀測點精度選擇相應的精度級別;當給定多個同類型變形允許值時,應分別估算觀測點精度,根據其中最高精度選擇相應的精度級別;當估算出的觀測點精度低于本規范表3.0.4中三級精度的要求時,應采用三級精度。其他建筑變形測量工程,可根據設計、施工的要求,按照規范表3.0.4的規定,選取適宜的精度級別;表3.0.4 建筑變形測10、量的級別、精度指標及其適用范圍實形測量級別沉降觀測位移觀測主要適用范圍觀測點測站高差中誤差(mm)觀測點坐標中誤差(mm)特級0.050.03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種精密工程的變形測量一級0.151.0地基基礎設計為甲級的建筑的變形測量;重要的古建筑和特大型市政橋梁等變形測量等二級0.53.0地基基礎設計為甲、乙級的建筑的變形測量;場地滑坡測量;重要管線的變形測量;地下工程施工及運營中變形測量;大型市政橋梁變形觀測等三級1.510.0地基基礎設計為乙、丙級的建筑的變形測量;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線的變形測量;中心型市政橋梁變形測量等。垂直位移監測基準網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每站高差中誤差11、往返較差或環線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差較差(mm)二級0.50.150.30n1/20.4 n1/2注:表中n為測站數。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視線長度(m)前后視的距離較差(m)前后視的距離較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讀數較差(m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所測高差較差(mm)二級DS05因瓦300.51.50.50.30.42、 觀測要求在施工中采用相同的圖形和觀測方法,為了確保觀測的精度和穩定,整個觀測過程應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為了防止人為誤差積累,觀測工作固定觀測人員,每次觀測應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采用統一的基準處理數據。沉降觀測的作業12、方法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對二級、三級沉降觀測,除建筑轉角點、交接點、分界點等主要變形特征點外,允許使用間視法進行觀測,但視線長度不得大于相應等級規定的長度;觀測時,儀器應避免安置在有空壓機、攪拌機、起重機等振動影響的范圍內;每次觀測應記載施工進度、荷載量的變動、建筑傾斜裂縫等各種影響沉降變化和異常的情況;每周期觀測后,應及時對觀測資料進行整理,計算觀測點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沉降速率和累計沉降量。根據需要,可按公式(5.5.7-1)、(5.5.7-2)計算基礎或構件的傾斜或彎曲量:基礎或構件傾斜度:=(SA-SB)/L (5.5.7-1)式中SA、SB基礎或構件傾斜方向上13、A、B兩點的沉降量(mm)LA、B兩點間的距離(mm)。基礎相對彎曲度fc:fc=2S0-(S1+S2)/L (5.5.7-2)式中S0基礎中點的沉降量(mm);S1、S2基礎或構件傾斜方向上A、B兩點的沉降量(mm)L基礎兩個端點間的距離(mm)。注:彎曲量以向上凸起為正,反之為負。六、沉降觀測點的布設線路1、觀測點采用的基準點為建設單位提供的BM1、BM2點。2、觀測路線布設成符合水準路線形式,觀測路線從BM1、BM2點出發,形成環繞閉合。3、觀測線路示意圖附圖后附。七、觀測次數及數據的整理1、觀測次數沉降觀測的周期和觀測的時間應按下列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建筑施工階段的觀測應符合下列規14、定:普通建筑可在基礎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開始觀測,大型、高層建筑可在基礎墊層或基礎底部完成后開始觀測;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與加荷情況而定。民用高層建筑可每加高1-5層觀測一次,工業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裝柱子和屋架、砌筑墻體、設備安裝等不同施工階段分別進行觀測。若建筑施工均勻增高,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25%、50%、75%和100%時各測一次;施工過程中若暫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建筑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觀測1次,直至穩定為止。在觀測過程15、中,若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加、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筑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連續觀測。建筑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當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時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能確定。2、數據處理沉降觀測結束后,根據工程需要,提交一下有關資料:觀測點位圖甘肅省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編制的沉降觀測記錄表(20006)荷載、時間、位移量曲線圖沉降觀測原始記錄及時整理施測數據,作為竣工資料進行存檔。沉降觀測原始記錄表工程名稱: 日期: 天氣:測站測點讀數高差(后視-前視)高程沉降量備注1后視前視2后視前視3后視前視4后視前視5后視前視6后視前視7后視前視8后視前視9后視前視10后視前視11后視前視12后視前視13后視前視14后視前視記錄人: 測量員: 技術負責人: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