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點布置及其觀測施工方案計劃(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640
2022-08-15
11頁
222.50KB
1、 江蘇城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沉降觀測點布置及觀測施工方案昆山萬和苑動遷小區2標項目部目 錄目 錄0第一章 工程概述21.1工程概況21.2技術依據2第二章 人員及儀器配備32.1人員配備32.2測量儀器配備32.3內業計算4第三章 觀測點設置43.1制作方法43.2設置方法53.3保護方法5第四章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54.1布設規定54.2布設位置6第五章 沉降觀測點的觀測線路第六章 技術要求66.1觀測要求66.2觀測等級及要求76.3觀測注意事項7第七章 觀測次數及數據處理87.1觀測次數87.2數據處理8第一章 工程概述1.1工程概況昆山萬和苑動遷小區2標B-1#B-3#、B-8#、B-9#2、住宅樓、B-車庫2及圍墻工程位于高新區中華園西路北側、錦淞路東側。總建筑面積61324.67m2,其中:B-1#樓住宅面積11449.31m2,為地下1層,地上18層,層高2.9m;B-2#樓住宅面積6222.22m2,為地下1層,地上18層,層高2.9m; B-3#住宅面積6190.07m2, 地下1層,地上18層,層高2.9m;B-8#住宅面積12501.72m2, 地下1層,地上18層,層高2.9m;B-9#住宅面積11526.6m2, 地下1層,地上18層,層高2.9m;B-車庫2面積: 13434.75m2,地下1層,層高3.80m。由于本工程屬于小高層建筑,故應進行沉降觀測。根據現3、場實際情況,為了方便觀測,沉降觀測點埋設于主樓框架剪力墻上,其標高值為0.5左右。觀測點位置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設計圖紙確定。1.2技術依據1.2.1工程依據1.蘇州華造建筑設計院提供的沉降觀測施工圖紙2.建設單位提供的沉降觀測基準點1.2.2國家規范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288-963.建筑測量變形規程JGJ/T8-2007建設單位提供來了二個沉降觀測控制點:BM1、BM2點。其高程分別為3.897米、3.805米,經復核符合要求。第二章 人員及儀器配備2.1人員配備為了確保本工程測量全面、有序開展,將投入以下測量人員,組成本工程施工測量組4、。序號姓名學歷職務備注01張琦大專施工員02陳小元中專測量員03孫文建中專質檢員04孫承法中專測量員05顧云大專記錄員沉降觀測是施工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工作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測量的監督實施。2.2測量儀器配備根據本工程特點和沉降觀測精度要求,平面控制和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儀,軸線投設用經緯儀,高程測量用水準儀,主軸線垂直度控制用激光垂準儀。本工程擬投入測量儀器見一覽表。本工程沉降觀測儀器配備一覽表儀器名稱型 號數量精 度用 途經緯儀J2-22臺2角度測量精密水準儀PL11臺0.2mm/km沉降觀測水準儀DSZ-22臺1.5mm/km水準測量平板測微器FS11臺沉降觀測鋼尺50m3臺經計量局5、檢定合格距離測量對講機MOLOROLA3084臺通訊聯絡鋼卷尺5m8臺距離丈量注:儀器均在計量局檢驗規定周期內檢定。2.3內業計算采用奔騰P計算機配相應的計算及繪圖程序,CAD軟件,現場計算采用卡西歐CASIO fx-4800p計算器,該計算器己輸入有關計算程序來進行數據處理。以求高效、準確地進行測量工作,確保工程質量。第三章 觀測點設置3.1制作方法一個7070的電氣預埋盒,一個20直螺紋套筒穿過盒底。PVC或鍍鋅鐵皮盒蓋,可以用螺絲將盒蓋固定在電線盒上的螺絲孔上。用20鋼筋制作成90度彎頭的觀測頭,水平段套絲,長約6cm,垂直段長約4cm,端頭用砂輪機打磨成錐形,錐尖即為觀測點。沉降觀測點6、設置大樣如右圖。3.2設置方法在地下室結構施工時,地下室柱墻結構鋼筋綁扎完畢后,標高值為-1.3m左右(即地下室頂板50線標高值)將準備好的電線盒固定在觀測點位置,直螺紋套筒從電線盒底穿過,用電弧焊將20直螺紋套筒焊在觀測點內柱或墻的主筋上,封閉模板時,注意檢查電線盒必須緊貼外模。結構模板拆除后,即可看到預埋的電線盒及盒中的直螺紋套筒。沉降觀測點NO.05#測量控制點,注意保護!3.3保護方法沉降觀測點做好后,為了防止沖撞而影響數據統計,要采取一定保護措施。在其周圍砌轉圍護可避免觀測時因重物水平沖撞或高空下落而引起的點的破壞。觀測完畢后,取下彎頭,蓋上蓋子,蓋子面上可以用紅色油漆標上標記或觀測7、點好,以表明用途,并使外觀美觀,如右圖所示。第四章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4.1布設規定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能夠反映建筑物變形特征和變形明顯的部位。2.標志應該穩固、明顯、結構合理,不影響建筑物、構筑物的美觀和使用。3.點位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和長期保存。建筑物、構筑物的沉降觀測點,應按設計圖紙埋設,并宜符合以下規定:1.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墻每10-15m處或每隔2-3根柱基上;2.沉降縫或伸縮縫的兩側;新舊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縱橫墻交接處;3.人工基地和天然基地的接壤處;建筑物不同結構的分界處。4.2布設位置按規定,本工程沉降觀測點一般布設在建筑物的四個角點、中點、轉角處。沿建筑8、物周圍每隔10-20米布設一個工作測點,設置有沉降縫的建筑物,在縫的兩側或伸縮縫的任一側布置工作測點,其內部有承重墻或支柱時,也應步設工作測點。第五章 技術要求5.1觀測要求1.在施工中采用相同的圖形和觀測方法;2.為了確保觀測的精度和穩定,整個觀測過程應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3.為防止人為誤差積累,觀測工作固定觀測人員;4.每次觀測應選擇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5.2觀測等級及要求沉降觀測采用二等水準測量,要求如下:二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的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二等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垂直位移監測網的主9、要技術要求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mm)每站高差中誤差(mm)往返較差、附合、環線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差較差(mm)二等0.50.130.3n1/20.5n1/2沉降觀測點的精度要求和觀測方法等級高差中誤差(mm)相鄰高差中誤差(mm)觀測方法往返較差、附合、環線閉合差(mm)二等0.50.30按國家一等精密水準測量0.15n1/25.3觀測注意事項在觀測中若出現建筑物發生突然的大量沉降,或出現不均勻的沉降,還有裂縫出現時應立即進行匯報,并及時通報建設、監理及設計單位,同時進行日夜連續觀測,從取得的資料中進行分析和決定處理辦法。第六章 觀測次數及數據處理6.1觀測次數沉降觀測點穩固后進行首次觀測。首次觀測兩個測回,精度符合后填寫記錄表。主體結構施工時每二層樓觀測一次,主體結構驗收砌墻內外填充墻時,每三層觀測一次。竣工后,由業主繼續觀測。第一年四次,第二年兩次,以后每年一次到不下沉為止。6.2數據處理 沉降觀測結束后,根據工程需要,提交以下有關資料:垂直位移量成果表;觀測點位置圖;荷載、時間、位移量曲線圖;等位移量曲線圖;變形分析報告。如沉降量大時縮短周期,及時整理施測數據,編制成果表,作為竣工資料存檔。 昆山萬和苑2標工程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