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段外架防雷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750
2022-08-15
11頁
308.50KB
1、目錄目錄0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一)三標段工程概況1(二)懸挑架概況1三、圖紙設計要求2四、利用“滾球法”分析外架防雷3(一)單支避雷針(接閃器)保護范圍的確定3(二)外架防雷分析6五、外架防雷做法7(一)工字鋼做法7(二)立桿做法8(三)橫桿做法9(四)外架防雷的檢測、驗收9六、安全文明施工10一、編制依據1、工程設計圖紙;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2-2002);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5、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6、國家和地方現行的其他設計規范及標準。;7、本工2、程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一)三標段工程概況1、蘭花高平時代廣場項目,是晉城市重點工程項目,也是高平市現代服務業十大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10億元,總占地面積110畝,總建筑面積23.94萬平米。該項目分為A、B兩區,其中A區用地面積為2.65萬平米,總建筑面積為11.38萬平米。項目包括住宅樓5座,商業樓2座。2、三標段地上部分包括3#樓、5#樓,其中:(1)3#樓項目建筑高度為60.3米(建筑屋面標高),地上19層,主要功能為住宅,屬于一類高層(居住)建筑。1至19層層高3.15m;(2)5#樓項目建筑高度為52.9米(建筑屋面標高),地上17層,主要功能為住宅,屬于一類高層(居住)建筑3、。1層層高4m,2層層高3.9m,3至17層層高3m;3、本工程為人員密集場所,按第二類建筑物防雷要求進行防雷設計,本工程經計算年預計雷擊次數N=0.11次/年。(二)懸挑架概況本工程外架采用懸挑式鋼管雙排外架,架體高度不超過20米,立立桿縱向間距為1.5m,橫向間距為0.8m, 步距為1.5m, 外架內側立桿離建筑物距離30cm,連墻件設置采用二步三跨;工字鋼選用18#工字鋼,預埋拉環、預埋螺栓鋼筋選用HPB300級鋼筋,直徑為20mm,鋼絲繩選用直徑為16mm鋼絲繩;懸挑工字鋼支撐點應設置在結構梁上,不得設置在外伸陽臺或懸挑板上,如需設置令外加設斜向拉桿、鋼絲繩,或者在底部兩層范圍內加設支4、撐將荷載傳遞。外懸挑端工字鋼為1.3m,固定端尺寸為1.7m;加長節錨固端長度不得小于1.25倍懸挑長度;懸挑梁端部設置定位點,定位點離懸挑梁端部100mm 。定位點采用長0.1m,直徑2530鋼筋。外立面自上而下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同立桿傾角為4560。外立面滿掛密目安全網封閉,密目安全網采用阻燃型安全網。三、圖紙設計要求 (1)接閃器:在屋面四周設置明裝接閃帶以防直擊雷,在女兒墻上設置12鍍鋅圓鋼做接閃帶,屋面采用12鍍鋅圓鋼,與接閃帶組成不大于10米10米或12米8米的接閃網格;(2)引下線:利用建筑物鋼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墻內兩根 16 以上主筋通長 焊接作為引下線,間距不大于18m,5、引下線上端與接閃帶焊接,下端與建筑物基礎底梁及基礎底板軸線上的上下兩層鋼筋內的兩根主筋焊接。外墻引下線在室外地面下1m處引出接地板;(3)建筑物引下線附近保護人身安全采取的防接觸電壓和防跨步電壓措施為:利用建筑物金屬構架和建筑物互相連接的鋼筋在電氣上是貫通且不小于10根柱子組成自然引下線;(4)接地極:接地極為建筑物樁基、基礎底板軸線上的上下兩層主筋中的兩根通長焊接、綁扎形成的基礎接地網組成。建筑物四角外墻引下線在距室外地面0.5m 處設測試卡子;(5)大樓從三層起,每層將圈梁內兩根對角水平主筋(=16mm)焊接連通作為均壓環并應與防雷引下線焊接連通.建筑物高度超過30m時,30m及以上部分應6、采取防側擊雷措施:將30m及以上部分的鋼構架和混凝土的鋼筋互相連接;30m及以上部分的外墻上的欄桿,金屬門窗等較大金屬物就近與均壓環焊接連通。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的頂端和底端與防雷裝置連接;(6)防雷及接地裝置中所有金屬構件的連接均為雙面搭接焊焊縫長度不小于焊接鋼筋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熱鍍鋅扁鋼寬度的2倍(三面施焊);(7)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屬構件,如: 金屬通風管、屋頂風機、金屬屋面、金屬屋架等均應與接閃帶可靠焊接;(8)外部防雷裝置的接地和防閃電感應、內部防雷裝置、電氣和電子系統等接地共用接地裝置,并與引入的金屬管線做等電位連接;四、利用“滾球法”分析外架防雷(一)單支避雷針(接閃7、器)保護范圍的確定(1)當避雷針高度()小于或等于滾球半徑()時(圖4-1),避雷針在被保護物高度的平面上的保護半徑和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可按下列公式確定:圖4-1 單支避雷針的保護范圍() (4-1) (4-2) 式中:避雷針高度(m);被保護物高度(m);在被保護物高度的平面上的保護半徑(m);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m);滾球半徑(m)。在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中,對第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的滾球半徑分別確定為30m、45m、60m。對一般施工現場,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區,高度在15m及以上的高聳建構筑物和高達建筑機械;或在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8、的地區,高度在20m及以上的高聳建構筑物和高大建筑機械,可參照第三類防雷建筑物。(2)當避雷針高度()大于滾球半徑()時(圖4-2),避雷針在被保護物高度的平面上的保護半徑和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可按下列公式確定: (4-3) (4-4)圖4-2 單支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二)外架防雷分析圖4-3 外架防雷分析圖如上圖所示,距離避雷針頂5m的保護半徑約為0.2m,距離避雷針頂10m的保護范圍約為0.8m,距離避雷針頂15m的保護半徑約為1.8m。而距離避雷針頂15m基本就是外架的最高高度,保護范圍只有塔吊周圍1.8m的一個圓。因此,施工現場的外架防雷確有必要。五、外架防雷做法圖5-1 懸挑型鋼固定9、做法圖(一)工字鋼做法如圖5-1所示,懸挑架底部使用16#工字鋼,預埋拉環和螺栓鋼筋。在預埋時,將所有的預埋拉環和螺栓鋼筋就近與底板鋼筋焊接,再將焊接的底板鋼筋與就近的避雷引下線焊通。焊接用不小于12mm的三級螺紋鋼或不小于303mm的熱鍍鋅扁鋼焊接,鋼筋與鋼筋,鋼筋與熱鍍鋅扁鋼焊接的搭接長度,雙面焊不小于6d,單面焊不小于12d,熱鍍鋅扁鋼與熱鍍鋅扁鋼焊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5d,三面施焊;圖5-2 懸挑腳手架節點詳圖(二)立桿做法A.如圖5-2所示,懸挑架立桿底部與工字鋼連接。搭設外架時,利用內外兩側立桿做引下線,做法如圖5-3所示,使用404mm的熱鍍鋅扁鋼分別與內外側立桿、工字鋼焊接,三10、面施焊,焊接長度不小于1.5d。分別在兩個熱鍍鋅扁鋼上鉆孔,熱鍍鋅扁鋼之間用2根2.5的編制軟銅線,分別在不同位置用螺栓連接,注意加防松墊片;B.做引下線的立桿包括,建筑物的四個陽角,之后每隔9m做一處引下線;C.同時,立桿在扣件搭接處做跨接,做法同上。D.當工字鋼未做處理即搭設腳手架時,應在操作層上利用建筑物內避雷引下線,用404mm的熱鍍鋅扁鋼引出至引下線立桿,焊接方法同上。E.做引下線的立桿,應比其他立桿高2m。同時在立桿頂端安裝長度為1m的避雷針,材質可選用16mm的圓鋼或25mm的鋼管。避雷針表面做防銹處理,底部與立桿做可靠焊接;(三)橫桿做法圖5-3 懸挑架立桿底部做法圖本方案利用11、大橫桿做避雷網片。具體做法為:掃地桿與做引下線的立桿跨接,此后向上每3m的橫桿與引下線立桿做跨接。同時,大橫桿在扣件處做跨接。橫桿的跨接做法與立桿跨接相同。(四)外架防雷的檢測、驗收1、焊接后及時除掉焊渣,保證焊接面光滑、平整。有夾渣、咬肉現象時,及時補焊;2、外架防雷完成后,應對接地電阻進行測試。達到規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要求,防雷裝置的沖擊電阻值不應大于30。六、安全文明施工1、在外架邊作業,必須配戴好安全帶、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安全帽方可上崗操作;2、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要做好防火措施,配備滅火器,防止高溫焊渣掉落發生火災;3、電焊機二次側必須安裝空載降壓保護裝置或防觸電保護裝置;4.電焊機一次側線安裝的總長度宜盡量不拖地為準(一般不超過3m),焊機盡量靠近開關箱,一次線宜穿管保護和焊機接線柱連接后,上方應設置防護罩防止意外碰觸; 5.焊把鉗應絕緣良好,焊把線長度一般不應超過30M并不準有裸露接頭;6.露天使用的焊機應該設在在地勢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7.電焊機使用應配置消防器材,下班前檢查焊渣余火,發現隱患及時消除;8.焊機要設電焊機專用漏電開關,防止二次側非安全電壓傷人;9.扁鋼和避雷針刷黃黑漆,達到文明施工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