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商務樓基礎砼底板施工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804
2022-08-15
11頁
127.05KB
1、城投公司商務樓基礎砼底板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批 準:江陰市第二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2009 年 2 月目錄一、工程概況2 二、基礎施工2 三、砼底板的養護3 四、安全技術措施7 一、工程概況1、城投公司商務樓工程座落在西郊、青山路北,建筑面積為17725,高度 49.85m,地下 1 層,地上南主樓 11 層、北附屬為 2 層。結構采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基礎形式為筏板式基礎。2、基礎簡介(1)因工程單元平面尺寸較大,為減少施工過程中溫差應力和砼收縮的影響,基礎底板在EF 軸間設置長 53m,寬 1.00m 的后澆帶。后澆帶一直留設至首層。基礎底板面積約 2700,底板厚度為 900mm2、800mm。(2)每塊后澆帶面積()如下圖所示:基礎施工1.鋼筋工程砼底板鋼筋為雙層雙向鋼筋。為保證上層鋼筋的標高和位置準確無誤,采用設立251200撐筋呈梅花形布置。梁及承臺底板鋼筋連接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鋼筋制作和綁扎嚴格按照設計及平法圖集和施工規范進行操作。梁鋼筋綁扎后經反復核對,然后用塔吊往下落。2.模板工程本工程由于采用筏板式基礎,部分基坑、斜坡采用M10.0 水泥砂漿、MU10 八五磚砌220厚磚模。3.砼施工(1)砼泵車的平面布置本工程根據設計后澆帶的布置,底板分2 塊進行澆搗。(a)南塊泵車設置在基坑南面用46m一臺汽泵,汽泵澆不到的地方用固定泵架設砼管鋪設到位,并用軟管連接3、。(b)北塊在東西施工道路上用46m 一臺汽泵,汽泵澆不到的地方用固定泵架設砼管鋪設到位,并用軟管連接。(c)在泵車的布置上應盡量使泵車靠近基坑,盡量擴大泵管工作半徑,盡量減少用 90 度的彎管。(d)嚴格施工平面管理和道路交通管理,各種作業場地、機具和材料都按劃定的區域和地點操作或堆放,車輛行駛也要分區域規劃安排,以保證行車的安全和暢通。(2)防止泵送堵塞的措施(a)加強砼的級配管理和塌落度控制,確保砼的可泵性。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每隔 2-4h 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坍落度有偏差時,及時與攪拌站聯系加以調整。(b)攪拌運輸車在卸料前應高速運轉1min,使卸料時砼質量均勻。(c)嚴格泵車管理由砼公4、司負責。(3)砼的澆筑(a)按基坑一板交錯澆筑的方法施工。即先澆筑基坑集水坑砼至地下室板底標高,然后澆筑地下室底板及的上部砼。并注意間歇時間,不準有冷縫現象出現。(b)澆筑砼采用 2 臺泵車,從東往西平行進行,每次澆筑厚度為350450厚,每次澆筑 3h,確保在砼初凝前進行二次澆筑,振搗應插入下層砼5CM,確保上下砼密實度。(c)在每臺泵出料口布置插入式振搗器,在泵管的出料口及斜面中下游各布置兩根振搗棒,振搗時快插慢拔,留振時間大于30min,以砼面泛漿不冒氣泡為準,振搗棒移動間距離控制在其作用半徑的1.5 倍范圍內,振搗應插入下層砼中50cm,確保上下層砼密實。遇墻柱梁十字交叉口鋼筋密集處要5、延長振搗時間并反復快插慢拔,保證振搗密實,以防止局部產生蜂窩、麻面、露筋。(d)為了保證砼的密實性,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增加砼的密實度,提高抗裂能力,二次振搗時間控制在砼澆筑后23h。(e)加強砼的表面處理,在砼澆筑13h左右,先初步按設計標高用長刮尺刮平,用木蟹壓實磨平,在初凝前再用磨光機磨平,以閉合收水裂縫。經12-14h后再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袋并澆水養護。二、砼底板的養護1.砼的測溫為了防止砼底板由于溫差變化而引起的裂縫,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發生,應加強對砼內外溫度的監測工作,從砼的拌制溫度、澆搗時溫度及砼澆搗后與大氣溫差和砼本身內外溫差的監測,確保砼養護過程的順利進行。溫差大及時加蓋保溫材料6、,使砼降溫延緩,緩慢地收縮,以有效地降低約束應力,避免裂縫產生。(1)測溫人員及時提供有關溫度變化的信息報告給現場主管負責人,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參加測溫技術人員要測有代表性的點,要測算砼表面溫度和內部溫度的差值、溫度變化規律,并算出該點的溫度升降變化的曲線。(2)底板砼保溫保濕材料的選擇:保濕考慮砼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溫采用二層麻袋。2.砼配合比外加劑確定(1)該工程采用泵送C3砼,要求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動性、可泵性,入泵坍落度控制在 1200mm。3.大體積砼的熱工計算為避免或減少大體積砼澆筑易產生溫度應力裂縫,應對施工階段大體積砼澆筑塊體的溫度應力及收縮應力進行驗算,確保施工階段大7、體積砼澆筑塊體的升溫峰值,內外溫差及降溫速度達到的控制指標,制定有效的溫控措施,以防止或控制有害溫度裂縫的發生,確保工程質量。(1)砼拌和物溫度 TC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溫度TC=T*W*C/W*C 每立方混凝土原材料重量、溫度、比熱及熱量參照見下表。材料名稱重量 W(Kg)比熱 C(KJ/Kg)WC(KJ/)材料溫度T()TWC(KJ)水泥380 0.97 368.6 55 20273 砂子660 0.84 554.40 24 13305.6 碎石1106 0.84 929.04 26 24155.04 水136 4.18 568.48 20 11369.6 砂石含水量40 4.18 167.8、20 24 4012.8 粉煤灰(級)60 0.78 46.80 40 1872(JM-)抗裂防滲38 0.97 36.86 24 884.64 合計2671.38 75872.68 注:粉煤灰比熱折減系數取0.80。混凝土拌合物溫度:TC=T*W*C/W*C=75872.68/2671.38=28.4(2)混凝土出機溫度Tm 由公式:Tm=Tc-0.16*(Tc-Td)其中 Td 為攪拌溫度(),此時取 Td=29,Tm=27.7(3)混凝土澆筑溫度Tj 由公式:Tj=Tm+(Tq-Tm)(A1+A2+A3),其中 Tq 為室外平均氣溫,此時取29,A1 混 凝 土 裝 卸 溫度 損失 系 9、數,每 次 A1=0.032,混 凝 土 從 出機 到 澆 筑 共 裝 卸 三 次,A1=0.032*3=0.096,A2混凝土運輸時溫度損失系數,A2=t1,t1運輸時間(min),取 t130min,混凝土運輸時熱損失值,攪拌運輸車取=0.0042,A2=0.0042*30=0.126,A3=0.003T2,t2澆搗時間,取 t2=30min,A3=0.003*3=0.09。A=A1+A2+A3=0.096+0.126+0.09=0.312 Tj=28.5+(29.0-28.5)*0.312=28.7()(4)混凝土絕熱溫升Tt 由公式:Tt=WQ(1-eMt)/(Cr)式中 Tt 混凝土10、 t 齡期絕熱溫升:W水泥重量,用量為504Kg/m3;Q水泥水化熱,取461KJ/Kg;C混凝土比熱,取0.96KJ/Kg*;r混凝土容重,取2420Kg/m3;1-e-mt查有關資料 3 天時取 0.697;Tt=504*461*0.697/0.96*2420=69.7。(5)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T1 T1=Tj+Tt 混凝土底板厚度2.0m,估計 3 天時水化熱溫度較高,現計算3 天的絕熱溫升。當混凝 土 澆 筑 層 厚 度2.0m時,查 有 關 資 料 此 時 取 值 為0.57,則T1=28.7+69.7*0.57=68.4。(6)混凝土收縮留量差Ty(t)Ty(t)=y(t)/a y11、(t)=y*M1*M2*M3*M4*M5*M6*M7*M8*M9(1-e-0.01t)式中:y(t)任意時間的收縮mm/mm;t由澆筑時至計算時,以天為單位的時間;y最終收縮(mm/mm),標準狀態下取 3.24*10-4 a取 1.0*10-5。M1水泥品種為普硅水泥,取1.0;M2粗骨料為花崗巖,取1.0;M3水灰比為 0.38,取 1.05;M4底板配筋率,取1.05;M5水泥用量為 380Kg/m3,取 0.98;M6機械振搗,取 1.0;M7濕養 3 天時,取 0.95;M8混凝土強度等級C35,取 0.85;M9水泥細度,取 1.35;Ty(t)=3.24*10-4*1.0*1.012、*1.05*1.05*0.98*1.0*1.0*0.95*0.85*1.35*0.03/1*10-5=1.1(7)混凝土表面溫度Tb(t)公式:Tb(t)=Tq+4h(H-h)T(t)/H2Tb(t)齡期為 1 天時,混凝土表面溫度;Tq混凝土為 t 天時,大氣的平均溫度;H混凝土的計算厚度,m;H=h+2h;h混凝土的實際厚度,m;h混凝土的虛厚度,m;h=K/;T(t)齡期為 t 天時,混凝土中心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K計算折減系數,取0.666;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取2.3W/(m.K);i各種保溫材料的厚度,m;q空氣的傳熱系數,取23W/(m2.K)。該工程采用一層塑料薄膜,二層草袋覆蓋13、,塑料薄膜 1=0.0005m,1=0.035W/(m.K),草袋厚 2=0.03m,2=0.14W/(m.K)。1=1/(0.0005/0.035+0.03/0.14+1/23)=3.68 h=K/=(0.666*.3)/3.68=0.42 H=h+2 h=2+2*0.42=2.84 T(t)=T1-Tq=68.4-32.0=36.4Tb(t)=32+【4*0.428*(2.84-0.42)*36.4】/2.842=50.3由此可見:a.混凝土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68.4-50.3=18.1 25;b.混凝土表面溫 度 與 外 界 平 均 氣 溫 之 差=50.3-32=18.3 20;14、c.混 凝 土 最 高 綜 合 溫 差=68.4-1.1-50.3=17.025;熱工計算結果表明:采用普硅42.5 級水泥加礦粉澆筑C45 級大體積混凝土,只要設計合理,措施得當,可以滿足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要求。4.砼養護混凝土澆筑時,為確保出機溫度、入模溫度,對所用原材料進行溫度監控,實測水泥溫度 50-55,砂子干均溫度 23-24,碎石在使用前進行淋水降溫,平均溫度在 24-26,水溫 15-20,混凝土出機溫度25-27,入模溫度 26-28左右。混凝土澆筑采用“分層,每次澆筑厚度350-450,循序推進”的施工方法,基坑部位每層澆筑厚度 0.35-0.45m,并保證前層混凝土初凝15、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避免出現施工冷縫,底板部位一次澆搗結束。混凝土振搗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做到不過振、不漏振、不欠振。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能力,混凝土澆筑完后及時按標高刮平,采取抹子抹壓收面、磨光機磨平的方式,并隨收面后及時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待混凝土能輕踩剛能上人時掀開塑料薄膜,檢查有無裂紋,如有再及時進行抹壓,消除裂紋,然后蓋上二層濕草袋,混凝土硬化后再向草袋灌注適量水,并根據溫度監控情況,增減保溫材料的層數。5.砼測溫措施在混凝土強度上升階段每3 小時測一次,溫度下降每6 小時測一次,7 天后每隔12 小時測一次,共測溫14 天。6.砼測溫管的布置根據工程結構,該工程基礎16、底板共設12 個測溫點,平均 200 布一個點,在中、下二個位置測溫,測溫管借用砼散熱管,兩端采用膠帶紙包住。溫度計埋入混凝土深度分別為:800 厚底板 350 mm、600 mm,900厚底板 400mm、750 mm。四、安全技術措施1.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一般規定(1)施工現場1)參加施工的員工(包括學徒工、實習生、代培人員和民工)要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2)電工、焊工、起重機司機和各種機動車司機,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考試合格發給崗位證,方可獨立操作。3)正確使用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應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在沒有防護設施下高空懸崖和17、陡坡施工,應系好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有危險的出入口要有防護棚或其他隔離設施;距地面2m 以上作業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禁止使用。4)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識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動,需要拆動的,要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作業完成后必須馬上恢復.5)施工現場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危險處,應有防護設施或明顯標識。6)施工現場要有交通指示標識,交通頻繁的交叉路口,應設指揮。7)坑槽施工,應經常檢查邊壁土質穩固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隨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土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和機械距坑邊距離。往坑槽18、運材料,先用信號聯系。(2)機電設備1)機械操作時要束緊袖口,女工發辮要挽入帽內。2)機械和動力機械的基座應穩固,轉動的危險部位要安裝防護裝置。3)工作前應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完好方可使用。4)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應按規定接地接零,并設置單一開關,臨時停工或停工休息時,必須閘上鎖。5)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行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運行中修理。6)電氣、儀表和設備試運轉,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運轉時不準清洗和修理,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7)在架空輸電線路一側作業時,不論在何種情況下,起重臂、鋼絲19、繩或重物等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不應小于有關規定。8)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在潮濕場所或金屬容器內工作時,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V。9)受壓容器應有安全閥、壓力表,并避免暴曬、碰撞,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乙炔、液化石油氣,應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3)季節施工1)暴雨臺風前后,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發現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等現象,應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2)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3)夏季作業應調整作息時間,從事高溫工作的場所,應加強通風和降溫措施。2.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1)現場安全用電1)現場配電房應注意保護。2)現場下20、桿箱a)電箱應安裝雙扇門開啟,并有門鎖、插銷,寫上指令性標識和統一編號。b)電源線進箱有滴水彎,進線應先進入熔斷器后再進開關,箱內要配齊接地線,金屬電箱外殼應設接地保護。c)電箱內分路器采用分路開關、漏電開關,其上方都要單獨熔斷保護。d)箱內要單獨設置單相、三相三眼插座,上方要裝漏電保護自動開關,現場使用單相電源的設備應配用單相三眼插頭。e)凡手提分路流動電箱,外殼要有可靠的保護接地,10A 鐵殼開關或按用量配上分路熔斷器。f)要明顯分開“動力”、“照明”、“電焊機”使用的插座。3)用電線路a)現場電氣線路,必須按規定架空敷設堅韌橡皮線或塑料護套軟線。在通道或馬路處可采用加保護管埋設,樹立標識21、牌,接頭應架空或設接頭箱。b)手持移動電具的橡皮電纜,引線長度不應超過5m,不得有接頭。c)現場使用的移動電具和照明燈具一律用軟質橡皮線,不準用塑料膠質線代替。d)現場大臨時設施的電線安裝,凡使用橡皮或塑料絕緣線,應瓷柱明線架設,開關設置合理。4)接地裝置a)接地體可用角鋼,鋼管不少于二根,入土深度不小于2m,兩根接地體間距不小于 2.5m,接地電阻不大于4。b)接地線可用絕緣銅或鋁芯絨,嚴禁在地下使用裸鋁導線作接地線,接頭處應采用焊接壓接等可靠連接。c)橡皮電纜芯絨中“黑色”或“綠/黃雙色”線作為接地線。5)高壓線防護a)在架空輸電線路附近施工,搭設毛竹防護架進行防護。b)在高壓線附近搭設的22、井架、腳手架外側在高壓線水平上方的,全部設安全網。6)手持或移動電動機具電源線須有漏電保護裝置(包括下列機具:振動機、打夯機、潛水泵、手電刨、手電鉆、砂輪機、切割機、絞絲機、移動照明燈具等)。(2)中小型機具 1)拌合機械應有防雨頂棚。排水應暢通,設有排水溝和沉淀池。拌合機操縱桿,應有保險裝置。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采用36V低壓電。砂石籠擋墻應堅固。6四十式砂漿機拌筒防護柵齊全。2)卷揚機 露天操作應搭設操作棚。應配電繩筒保護。開關箱的位置應正確設置,禁用倒順開關,操作視線必須良好,凡用按鈕開關,在操作人員處設斷電開關。3)電焊機 一機一閘并裝有隨機開關。一、二次電源接頭處有防護裝置,二次線使23、用線鼻子。4)乙炔器、氧氣瓶 安全閥應裝設有效,壓力表應保持靈敏準確,回火防止器應保持一定的水位。乙炔器與氧氣瓶間距應大于5m,與明火操作距離應大于10m,不準放在高壓線下。乙炔器皮管為“黑色”、氧氣瓶皮管為“紅色”,皮管頭用軋箍軋牢。5)木工機械應有可靠靈活的安全防護裝置,圓鋸設松口刀、軋刨設回彈安全裝置,外露傳動部位均有防護罩。木工棚應備有消防器材。3.塔吊“十不吊”的規定(1)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準吊。(2)起重指揮應由技術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無指揮或信號不清不準吊。(3)鋼筋、型鋼、管材等細長和多根物件應捆扎牢靠,支點起吊。單頭“千斤”或捆扎不牢不準吊。(4)積灰24、斗、手推翻斗車不用四點吊或大模板外掛板不用卸甲不準吊。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不準雙拼吊。(5)吊磚應使用磚籠,并堆放整齊。木磚、預埋鋼筋件等零星物件要盛器堆放穩妥,疊放不齊不準吊。(6)埋入地下的板樁、井點管等以及粘連、附著的物件不準吊。(7)多機作業,應保證所吊重物距離不小于3m,在同一軌道上多機作業,無安全措施不準吊。(8)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9)斜拉重物或超過機械允許荷載不準吊。4.氣割、電焊“十不燒”規定(1)焊工應持上崗證,無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2)凡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動火審批,不準進行焊、割。(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不得進行焊、割。(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聲、隔熱設施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9)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附近作業時,不準焊、割。(10)與外單位相連的結合部,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措施之前,不準焊、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