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946
2022-08-15
14頁
44.15KB
1、同心家園十二期邊坡支護工程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審 批 人:審 核 人:編 制 人:深圳市工勘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編寫時間:2012 年 7 月 23 日目錄一、工程概況 1二、編制依據 1三、邊坡腳手架方案 1(一)腳手架采用材料1(二)腳手架搭設技術措施1(三)腳手架搭設工藝流程2 四、腳手架設計驗算 3(一)腳手架設計參數3(二)腳手架計算4 五、腳手架作業安全措施8(一)腳手架搭設安全措施 8(二)腳手架高空作業安全措施10(三)腳手架拆除安全措施 11 一、工程概況三亞萬科同心家園十二期邊坡支護工程,邊坡長度約 300m,高度 1523m,坡率為 1:1,采用預應力錨索及錨桿+格構梁的支護結2、構,邊坡已開挖完成,錨索、錨桿施工需搭設排架。二、編制依據: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三、邊坡腳手架方案(一)腳手架采用材料1.腳手架采用 48mm、壁厚 3.5mm鋼管,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連接扣件采用標準扣件;立桿、大橫桿和斜桿的最大長度為6.0m。2.腳手板應采用木板或者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寬度大于等于 250mm,長度不小于 1.5m,其材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建材標準。(二)腳手架搭設技術措施1.根據邊坡實際情況,采用錯落坡型腳手架,腳手架隨坡度而設,坡率 1:13、,最大高度不超過23M。2根據錨索、錨桿位置,主受力立桿水平間距2.0m,垂直間距 2.0m,設內外雙排架,內外排間距約 2.2m;其余輔助受力立桿隨坡度而調整搭設,間距 1.5 m 左右,均按坡度 450搭設。3立桿底端100300mm 處,設縱向和橫向掃地桿,并與立桿連接牢固,做好防止滑動處理;橫桿靠墻底端 100300mm 高底處,將內立桿和縱向水平桿作為掃地桿,并與橫桿連接牢固,做好防止滑動處理。4腳手架及施工荷載軸向力主承力區選擇在邊坡底部的落碎臺或變坡平臺上。5考慮到潛孔鉆較重人工搬移不方便,為保障安全,沿搬移通道方向架設 2-3 條縱向長桿。6.考慮到安全需要,需在外側適當設置水4、平縱向鋼管;為防止腳手架向外傾翻,設置拉結,錨桿(錨索)注漿強度達75%后,腳手架可和錨桿(索)進行拉結,每高4m水平 6m設一個拉結點,拉結點必須同時拉結內外立桿)。7.鉆機由下自上作業,錨桿(錨索)完成后,拉結點亦由下自上進行拉結。8.考慮到作業層荷載較大,在鉆機就位前,對腳手架作業層小橫桿適當加密。(三)腳手架搭設工藝流程1.放線、擺放模板、擺放掃地桿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依次搭設上部大、小橫桿和立桿要求高度處鋪設腳手板搭設5、防護欄桿及綁扎防護檔腳板。2施工作業面設人行道,斜坡不大于1:3;設備運輸和人員上下上工作面搭設運料通道,通道寬1.2-1.5m,坡度不大于1:6,按臨邊防護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防滑橫條間距不大于30cm。四、腳手架設計驗算(一)腳手架設計參數1.高邊坡按照 1:1 坡率進行腳手架設計。2.腳手板為 5cm厚木腳手板或者 5cm*150cm竹片相串腳手板,其自重標準值為 0.35kN/m2;3.鋼管參數4.施工荷載按照最大坡面(高程方向23m),腳手架范圍內,作業層布置 4 臺鉆機(連續 5 跨內布置 1 臺鉆機作業),施工人員12 人;單臺鉆機重 250 kg,單個人員按 80kg;計6、算荷載按照 5 跨內布置 1 臺鉆機,同時配置 3 名施工人員,錨索重量 110kg,施工面平臺處搭鋪腳手板;施工荷載=(250+240+110)*10*sin45/(2.2*2)=964N/m2,計算時荷載按照 1.5KN/m2考慮。(二)腳手架計算構件型號截面積A(cm2)慣性矩I(cm4)截面模量W(cm3)回轉半徑i(cm)單位長重量kN/m 強度允許值 N/mm2彈性模量 E(N/mm2)48x3.54.89 12.19 5.08 1.58 0.038 205 2.06 x105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 2011)計算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7、搭設最大高度為 23m,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2.0m,立桿的步距最大為2.0m,立桿的橫距計算確定。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施工均布荷載為1.5KN/。1橫向、縱向水平桿抗彎強度計算立桿縱向距離 La=2000mm,立桿步距 h=2000mm,立桿橫距 Lb待定;(1)橫向水平桿抗彎強度計算及立桿橫距確定恒荷載標準 gk=0.038*(0.3+La/1000+h/1000)+0.35*1.5/4+0.143 =0.481kN/m(說明:1.橫桿掃墻距 0.3m;2.考慮到鉆機移位的需要,只在 1 層的作業面處鋪設腳手板,計算荷載按 1/3 層計算;3.根據表 A.0.8、4,直角扣件自重 13.2N,旋轉扣件自重 14.6N,扣件線荷載=(13.2*3+14.6*12)/1.5=0.143 kN/m)MA=1/2*gk*a2=21.66Nm;MB=1/2*gk*a12=2.41Nm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Qk=1.5*0.75=0.83kN/m 恒荷載彎矩 MGK=1/2*gk*2*Lb-(MA-MB)/gk*Lb2-MA活荷載彎矩 MQK=Qk Lb2/8 組合彎矩 M=1.2MGK+1.4MQK=M/W經計算當 Lb=2000mm 時,M=990.60 Nm,=195.01N/mm2=205N/mm2當 Lb=2000 mm 時,抗彎強度符合要求,根據施工作業9、需要,立桿橫距可選取不大于 2.0m。(2)縱向水平桿抗彎強度計算考慮靜載情況P=gk(Lb+a+a1)*(Lb+a-a1)/2*Lb=426.7N;Lb=900m,a=0.3m,a1=0.1m靜載布置情況考慮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M1=0.715PLaMB=MC=-0.15PLa考慮活載情況Q=1/2 Qk*Lb=825.0N;活載最不利位置考慮跨中最大彎距:M1=0.213QLa最不利組合靜載與活載最不利組合時M2跨中彎距最大:MGK=0.175PLa=149.34 Nm MQK=0.213QLa=351.45 Nm M=1.2MGK+1.4MQK=671.24 Nm=M/W=132.13N10、/mm2=205N/mm2經驗算,縱向水平桿抗彎滿足安全要求。2橫向、縱向水平桿撓度復核(1)橫向水平桿的撓度考慮靜載情況K1=4MA/QkLb2=0.15 Nm K2=4MB/QkLb3=0.02 Nm 查 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 中梁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表,用 K1、K2 值采用插入法求得系數K=0.1972 v1=K*Qk*La4/24EI 考慮活載情況v2=5*Qk*La4/384EI 組合v=v1+v2=K*Qk*La4/24EI+5*Qk*La4/384EI=1.37mm v Lb/150=7.33mm經驗算,橫向水平桿的撓度滿足安全要求。(2)縱向水平桿的撓度考慮靜載情況v111、=1.146P La3/100EI 考慮活載情況v2=1.615Q La3/100EI 組合v=v1+v2=La3(1.146P+1.615Q)/100EI=5.80mm v v=10.00mm經驗算,縱向水平桿的撓度滿足安全要求。3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抗滑承載力復核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包括貼立桿的橫向水平桿荷載 F和 M1在扣件處引起的與F 同向的最大剪力 V之和。F=1.2P+1.4Q=1667.03N Rc=8.00KNV=1.2*0.65*P+1.4*0.575*Q=996.95NR=F+V=2663.98NRc=8.00KN經驗算,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12、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滿足安全要求。4立桿穩定性復核(1)風荷載標準值k=0.7 zso=0.058kN/m2;(2)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k=0.85*1.4oLa h2/10=55.552N m;(3)軸向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立桿計算長度 lo=k h=1.155*1.5h=3.47m;立桿的長細長=lo/i(i為截面回轉半徑=1.58cm)=219.30;根據立桿的長細長查表或 7320/2 計算穩定系數=0.1 52;(4)立桿段的軸向設計值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產生的軸向力NG1K=5038.80N;構配件自重標準產生的軸向力NG2K=230.40N;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力總和內13、力NQK=2200.00N;軸向設計值 N=1.2(NG1k+NG2K)+0.85*1.4 NQK=89941.04N;(5)立桿穩定性驗算f=N/A+Mk/W=131.1N/mm2f=205.000 N/2經驗算,立桿穩定性滿足安全要求。5.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一般地基承載力 g 大于 240KPa,立桿基礎在土質坡底時,下墊不小于 300mm 300mm 的模板。立桿傳至模板的軸向壓力N=8.347kN(見軸向設計值)模板面積 A0.3*0.3=0.09m2對地壓強為 p=N/A=8.347/0.09=92.75KPa0.4 g=96KPa (根據規范,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對碎石土、砂土14、回填土取0.4)因此,腳手架立桿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經過計算和驗算,腳手架立桿縱距不超過2.0m,立桿的橫距不超過2.0 m,立桿,步距不超過 2.0m時,高邊坡雙排腳手架各項安全指標滿足規范要求,腳手架安全可靠。五、腳手架作業安全措施(一)腳手架搭設安全措施1)、鋼管腳手架要嚴防與電體接觸,距離高壓線路的最小距離6m,如需靠近380 伏以內的電力線路應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如對電線和架子進行絕緣包扎。在腳手架施工的電力機具應放在干燥木板上,外殼要有接地或接零措施。2)、腳手架上按規定設一定數量滅火器,架體上動用明火作業必須采取防火保護措施。3)搭設腳手架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和體格查驗15、考核,持特種作業證方可上崗。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及其他不適宜高處作業人員,一律不準從事搭拆作業。4)進入作業區域,必須戴好安全帽,帶工具袋,懸空危險作業,必須先掛扣安全帶。嚴禁穿拖鞋、赤腳或硬底鞋上棚架操作。嚴禁作業中吸煙,嚴禁酒后作業。5)架設新用的材料及扣件的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并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不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扣件,不準鋼、竹材料混搭。6)架子地基應平整夯實并找平,加設墊木、墊板或底座。不得在未經處理的起伏不平和軟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設腳手架。不準用紅磚作墊塊。7)嚴格按照規定的構造尺寸進行搭設,確保節點連接達到要求(綁好,擰緊插掛好)。8)16、首層、頂層和施工作業層必須有腳手板鋪平鋪穩,保證有3 個支撐點綁扎牢固,不得有探頭板。9)傳遞桿件料具,不準碰觸壓鉤搭高低壓電源線和電氣設備。10)腳手架縱向 4m、水平方向 6m設置一道牢固的連接點,錨桿(索)注漿強度達 75%后,腳手架可和錨桿(索)進行拉結。11)內排柱離邊坡不得大于200mm。12)架上堆放材料、工具等荷載不得超過2.5kN/m2。13)鋼管腳手架必須有良好可靠的防雷的接地。14)在腳手架外側搭設卸料平臺時,操作人員必須先系扣好安全帶。15)搭設上落人員的斜梯與地面或水平夾角20左右,踏步間距不大于 30cm,不準搭在靠高壓一側。16)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時17、,禁止腳手架搭設作業。(二)腳手架高空作業安全措施1)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并定期檢查身體。2)患有下列疾病不能從事高處作業及架設作業:如心臟病、高血壓、貧血、癲癇病等。3)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制防護攔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4)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檢測后方可使用。5)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也可分段、分層進行。6)高處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衣著靈便。7)嚴禁酒后作業。8)在作業中如發現有安全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18、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9)高處作業中所用的設備,均應平穩堆放,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應隨時清掃干凈,不得向下拋擲物件。10)遇有六級以上的大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并將腳手架與邊坡拉結牢固。(三)腳手架拆除安全措施1)架子拆除前,應對架體進行全面檢查一遍,先制訂拆除計劃,進行技術交底后方可拆除,拆除現場必須設置警戒區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警戒區域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通行或腳手架下方繼續組織施工,地面監護人員必須履行職責,應配備良好的通訊裝置。2)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運機械不允許搭設在腳手架上,應另立設置。3)如遇強風、大雨等特19、殊氣候,不應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夜間實施拆除作業,應具備良好的照明設備。4)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照高處作業規定執行和遵守安全紀律、拆除工藝要求。5)拆除人員進入崗位后,先進行檢查,加固松動部位,清除步層內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塊。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至地面,嚴禁高處拋擲。6)腳手架要求先搭拉的后拆,后搭拉的先拆的原則,按層次由上而下進行,所有拉結點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接結點或數層拆除后拆腳手架。7)不允許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時拆除(踏步式)。認真做到一步一清。8)所有連墻桿、斜拉桿、隔排措施、登高措施必須隨腳手架分層拆除同步進行下降。不準先行拆除。9)所有桿件與扣件,在拆除時應分20、離,拆下的材料必須隨時運送到地面,不得堆放在腳手架和樓層上,不允許桿件上附著扣件輸送地面,或兩桿同時拆下輸送地面。10)所有腳手板拆除,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腳手板垃圾物件直接從高處墜落傷人。11)腳手架內必須使用電焊氣割工藝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特殊工種的要求和消防規定執行。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配備料斗(桶),防止火星和氣割物濺落。嚴禁無證動用焊割工具。12)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現留有隱患的部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繼續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結束,方可撤離崗位。13)輸送至地面的所有桿件、扣件等物件,應按類堆放整理。14)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拆除作業。15)拆架過程,最好中途不要換人,操作時思想要集中,上下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