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體育館滿堂腳手架施工方案(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9966
2022-08-15
13頁
53.52KB
1、1、概況與部署1.1.工程概況結構形式:雙層三心圓柱面網殼;網殼單元形式:正放四角錐,尺寸:4m*4m*3.5m;節點形式:螺栓球;支承形式:下弦單排支承;網殼平面尺寸:80m*103m;覆蓋面積:8740.7m2;根據項目具體要求,取中部8M寬為搭設范圍,則搭設面積為8m*103m,此范圍鋼結構重 36T,具體見附圖一;1.2.工程部署考慮工程的特殊性:跨度大(達103M)、主體凈空高(達到 36M),本工程考慮采用滿堂架搭設作業平臺形式,滿堂架采用落地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考慮施工需要,總寬取10M,總長取 103M;步高為 1200mm、縱向步距為 1000mm、橫向步距為 1000mm;縱2、向立桿采用槽鋼或木方支墊;若采用木方,不能小于50mm 厚,并且長 2立桿縱距即 2M;距地面 250mm 處設掃地桿;對下弦每個節點位置搭設保證每個節點位置主管至少有4 個立桿支撐。考慮到網架為曲面形,在安裝過程中對腳手架有水平分力,需要通過剪刀撐來抵消該水平力,來確保施工過程的穩定;側向需考慮防側傾措施,本方案計劃采用局部設橫肋架+纜風繩方案;在承重架一側設“之”形人行斜道,斜道寬為1m,坡度為 1:3;具體見附圖二。1.3.編制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2、搭設施工2.1.搭設要求:1、室內外地面已作硬化處理。要求搭設腳手3、架區域的地面已經碾壓平整,局部軟弱土層已經處理。地面排水暢通無積水。2、鋼筋混凝土柱墻梁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因為滿堂架要與其拉接,故其混凝土強度需達到滿足拉接要求。2.2.搭設準備:1、材料準備。鋼管和扣件:必須有租賃方或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合格證。搭設現場派專人檢驗鋼管和扣件質量,不合格不使用。鋼管外徑D48,壁厚 3.5,鋼管必須順直,彎曲、變形或損壞嚴重的不能使用,特別注意鋼管壁厚少于3mm 的禁止使用。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碗扣式除外),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 且不應大于 65N.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底座:用作立桿4、支墊的槽鋼必須順直,強度滿足使用要求。若局部采用木墊板,要求長度 2 跨、厚度 50mm。底座地面標高應高出自然地坪50mm。腳手板:采用毛竹或楠竹的竹笆腳手板,單塊質量應不大于30kg,也可采用木板,其質量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2、施工準備。搭設前應按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施工方案、相關規范要求對架設、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由于搭設屬高空作業,相關高空作業安保配備和措施必須到位。2.3.搭設流程:見圖 2.1。施工準備場地清理場地測量放樣底座布放固定第 1 層立桿掃地桿架設第 1 層橫桿架設第 1 層剛性拉接第 i 層立桿架設第 i 層橫桿架設第 i 層剛性拉接架設第 i 層水平剪刀撐第 i 層垂5、直剪刀撐頂層立桿架設頂層橫桿架設頂層剛性拉接架設頂層水平剪刀撐架設頂層垂直剪刀撐架設竹笆鋪設i=2,3,4.測量數據整理歸檔立桿垂直度測控橫桿步距測控立桿垂直度測控橫桿步距測控立桿垂直度測控橫桿步距測控圖 2.1 搭設流程圖2.4.搭設技術措施。總體思路:自下而上,逐層搭設;1、場地清理。施工前應進行場地清理,將垃圾、雜物清理出去;管線等能清理的清理,不能清理的應埋地;應對排水系統進行檢查,保證排水的暢通;2、測量放線。考慮到承重腳手架的特殊性,因此施工時必須保證它的平面位置正確性,搭設前首先要放出縱橫軸線位置,然而再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細部放樣,基本劃出每根立桿的位置,然而進行具體搭設。3、首層6、立桿、掃地桿搭設。先在細部放樣所放的線上放置槽鋼或木墊底座并固定牢靠,然后再進行立桿、掃地桿架設;縱向掃地桿應固定在立桿上距底座上沿不大于200mm 處,橫向掃地桿應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固定在立桿上。當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應將高處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4、立桿。立桿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連接應交錯布置,相鄰立桿對接接頭不應在同一步內,高度應錯開500mm 以上;若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用至少 2個扣件固定。立桿垂直度要充分保證,其偏差要不大于l/500,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不允許用搭接接頭,對接接頭在平面內應錯開布置,同一平面內要25%,在豎向,同一步高內錯開距離500mm7、,有必要時立柱接頭處加水平桿,確保立柱接頭垂直受力、不彎曲。節點處各扣件應緊密,其中心距 110mm,立柱柱頂傳力扣件應對稱布置,不使柱頂偏心力矩朝向同一方向。5、橫桿架設。對每一個橫桿步高,要實際檢查位置、模數是否符合要求,確認無誤或調整后,再整體往上搭;應先搭縱向橫桿(即與底座平行的橫桿),再搭橫向橫桿;縱向橫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長度不小于 3 跨;橫向橫桿搭在縱向橫桿上面,長度亦應不小于 3 跨。橫桿采用對接扣件時,連接應交錯布置,相鄰對接接頭不應在同步或同跨內,水平方向應錯開500mm 以上;若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用至少 2 個扣件固定。6、拉接。因周圍無可拉接的墻、梁、柱8、等,所以在橫肋架上用纜風繩與地面拉接錨固,要求搭設到 10M高時設一道,這樣每個橫肋架共4 道;以后隨高度再設兩道即可。7、剪刀撐。為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在相關面上設置不小于45的剪刀撐,剪刀撐分垂直和水平剪刀撐,均采用雙排普通腳手管搭設;應在兩外側沿縱向設垂直剪刀撐,并在中間沿縱向設一道剪刀撐;凡垂直面上有剪刀撐的位置,每隔兩步架應在水平方向設1 道水平剪刀撐;垂直剪刀撐間距不應大于15m;剪刀搭接長要求與橫桿同。具體布置見附圖二、三、四;8平臺鋪設。平臺用竹笆或木板等鋪設;腳手架先搭至設計標高以下約300mm,并在其兩側加設水平桿(間距300)鋪設 1 米寬左右的竹笆,形成安裝用的操作9、平臺。9、腳手架扶手欄桿.設三道,上欄桿(離地 1.2m)、中欄桿和下欄桿,并設擋腳板(大于 180mm)。腳手架頂層操作面,應加設擱柵(擱柵間距0.3m),并鋪滿竹笆或木板;竹笆采用 1.0 2.0m 規格,出現枯脆、單徑、破損散力等現象,不能繼續使用。每張竹笆之間必須搭接緊密用18#鐵絲在四周扎牢固定。9人行斜道搭設。斜道一側,坡度1:3;拐彎處設平臺;兩側設 1.2m高欄桿和 180mm 高擋腳板;腳手板鋪設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設縱向支托桿,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0.5m;腳手板每隔 300mm 設防滑條;2.5.注意事項。1、立桿底用槽鋼或50mm 厚木方支墊,木方長 2 跨;2、腳手架起10、步時應設臨時拋撐,并且每個操作點不得少于三人配合,防止桿件固定前失落或失穩。3、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范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4、為了減輕荷重,大型、重型設備不能上操作平臺,并確保施工過程中操作平臺上局部堆載荷重不超過200kg/m2;5、操作平臺腳手板可采用竹串片、木板和沖壓鋼板,在鋪設前應在頂層橫桿上沿縱向加設 34 道鋼管水平擱柵,使傳力均勻并確保安全。3、受力分析3.1.受力驗算:我們取中部立桿高度最高的部位作計算點,因為該處承重最重。由腳手架搭設立面圖可看出,最 處凈高為 38.495M,滿堂架搭設高度按 38.2 米計算(考慮施工操作空間)。中心點雖然鋼結構荷11、載較大,但主要還是屋架結構自重導致,與施工荷載比較還是很小,可對該處加密布置加固,不用驗算。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1米,立桿的橫距 l=1 米,立桿的步距 h=1.20 米;取中部高 38.2M考慮,掃地桿按 0.3M計,取31步標準層,則頂層高38.2-0.3-1.2*31=0.7M;計算參照規范及手冊3.1.1 荷載計算1、恒載。1)屋架重:總重 360 kN 承重鋼管數量 103*9=927根每根鋼管承重 0.388kN 相當于操作平臺承受 0.388kN/m2荷載2)鋼管扣件自重:鋼管容重=3.841kg/m=38.41N/m;扣件=14.6N/個(取旋轉扣件)每步鋼管所承受自重12、荷載=(1.2+2)*38.41+14.6*2=152N=0.152kN.頂部鋼管所承受自重荷載=(1.2*2+2)*38.41+14.6*2=198N=0.198kN;3)每根鋼管承受的竹笆重=0.35kN.4)掃地桿(0.3M 高)=(2+0.3)*38.41+14.6*2=118N=0.118KN;5)每根剪刀撐自重=5.122*38.41=197N=0.197kN;6)每根立桿承受剪刀撐重:水平剪刀撐。隔步設水平剪刀撐,共 12道24根,由 3*5=25根立桿承受,則該處腳手架每根立桿承受水平剪刀撐荷重為:0.197*24/25=0.189kN 垂直剪刀撐。垂直剪刀撐按 4步高(4*113、.2=4.8M)4立桿縱距計(4*1=4M),每根 6.25M取7M;腳手架 31步高,共計7*2=14根剪刀撐,為 5根立桿承受,則每根立桿分擔荷載為:7*38.41*14/5=753N=0.753kN 2、活載。按結構腳手架荷載標準取值:3kN/m2。則每根立桿承受活載重為:3KN。3.1.2 橫桿受力分析按最不利的簡支梁進行分析,并取頂步的橫桿。1、擱柵鋼管抗彎、變形驗算取橫距為 1m 處,按均分 3部分計算均布恒載=0.388+0.198+0.35=0.936kN/m2 均布活載=3kN/m2 荷載組合:q0=1.2*0.936+1.4*3=5.323kN/m2 擱柵荷載計算寬度為 014、.333m,則q=5.323*0.333=1.773kN/m 計算長度 l=1m;W=5.08cm3=5080mm3 E=206*103N/mm2;I=12.19(cm4)=12.19*104(mm4)1)抗彎強度計算M=ql2/8=1.773*12/8=0.222kN.m=222000N.mm=M/W=222000/5080=43.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2)變形驗算=5ql4/384EI=5*1.773*14*1012/(384*206*103*12.19*104)=0.92mm =min1000/150,10=6.67 滿足要求。2、橫向橫桿抗彎、變形驗算取橫距為 115、m 處集中荷載 Q1=Q2=5.323*1/3=1.773kN 計算長度 L=1m;W=5.08cm3=5080mm3E=206*103N/mm2;I=12.19(cm4)=12.19*104(mm4)1、抗彎強度計算M=1.773*0.333=0.590kN.m=590000N.mm=M/W=590000/5080=11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2、變形驗算=FkL3/28EI=1.773*13*1012/(28*206*103*12.19*104)=2.52mm =min1000/150,10=6.67 滿足要求。3.1.3 立桿受力穩定性分析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16、計算公式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kN);N=1.2*0.388+0.35+0.198+0.152*31+0.189+0.753+1.4*3=12.108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104,查表得;=0.556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A=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L0 計算長度(m);計算長度 L0=kh=1.155*1.8*1.2=2.495m 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17、考慮整體穩定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查規范取1.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0/i=2.495*100/1.58=158250,查表得=0.281 從而=N/(*A)=12.108*103/(0.281*4.89*100)=88.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3.1.4.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 R取最大支座反力,R=5.323kNRc 滿足要求。4、腳手架拆除1、腳手架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18、架的扣件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拆除前應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應先清除腳手架上的雜物和地面障礙物;4、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掌加固后,再拆除連接件。5、與墻、梁、柱的連接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拆除整層或數層連接件后再拆除腳手架;6、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 步,否則應設臨時加固;7、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并在地面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5、搭設測量控制1、腳手架搭設前,將各榀主橫加軸線位置用墨線布置在地面上,根據此軸線來按腳手架搭設要求進行搭設;2、19、第一層搭設完成后,確認軸線及相關步高、步距的控制情況,第一層為捎地桿,是腳手架搭設的基礎,一定要嚴格控制檢測;3、腳手架繼續往上搭設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其直線度及垂直度;4、安裝各支撐點位置支撐平臺,此時再用全站儀測量上弦、下弦軸線并用墨線標記在支撐平臺上,并將個支撐點標高記錄在支撐平臺上,施工人員根據標記軸線及標高記錄確定5、腳手架搭設的測量控制支撐位置,確保主弦管的標高及軸線;5、支座:為保證承重部位支座能均布載荷,在上下弦主管中心以下約300mm,將上托調平(用全站儀測)后,沿東西方向,將各支撐位置立桿用14#槽鋼架在上托板上,再在槽鋼間用槽鋼連接并焊接.6、安全保證措施1、首先要建立一個安20、全管理保證體系,由工程項目經理負責,同時配備一名專職安全員,專門負責現場安全操作的動態檢查,監督和有效控制。2、搭拆腳手架須由經安全技術教育獲得上崗證的專業架子工承擔。并經常進行體格檢查,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不適應于高空作業者不得上腳手架操作。3、搭拆腳手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佩好安全帶,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內,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褲口要扎緊。4、由于安裝腳手架的特殊性,腳手架搭設完一個操作面,要馬上組織雙方安全員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掛牌直接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安全員要隨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馬上整改。拆除腳手架時,要先進行檢查,發現不穩定因素,加固后再拆,拆除順序為:先上后下,先搭21、的后拆。5、在靠近架空輸電線路搭設腳手架時,應按供電規定,確保一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應切斷電源或遷移電線.6、搭設腳手架起步時,應設臨時剪刀撐及臨時拋撐。搭設中要隨時按規定做好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拉撐工作和鋪好腳手笆。同時應設 3 道隨腳手架搭設高度提升的安全網。在滿堂架平臺周邊應用鋼管、安全網設圍欄圍護,階梯型平臺錯層處洞口應設欄桿并拉安全網。7、吊運腳手笆及腳手架鋼管等須用專用保險吊鉤。鋼管嚴禁單點起吊,要堆放平穩,并嚴格控制腳手架上施工荷載。8、在搭拆腳手架時,如果安全笆、桿件等尚未扣綁扎牢或者已拆開綁扣,均不得中途停止。9、惡劣氣候(如風力六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高空腳手架搭拆工作。10、22、嚴禁在腳手架上拉纜風繩設置起重拉桿或搭三角小平臺。11、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鋼模板、木料及施工多余的物料等。以確保腳手架暢通和防止超荷載。12、施工人員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思想上、操作上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發現事故患要及時匯報,并馬上進行整改。13、腳手架垂直運輸時一定要捆扎牢靠,以防滑落;14、嚴禁酒后高空作業;目錄1、概況與部署.11.1.工程概況.11.2.工程部署.11.3.編制依據。.22、搭設施工.22.1.搭設要求:.22.2.搭設準備:.22.3.搭設流程:.32.4.搭設技術措施。.42.5.注意事項。.63、受力分析.73.1.受力驗算:.73.1.1 荷載計算.73.1.2 橫桿受力分析.83.1.3 立桿受力穩定性分析.93.1.4.扣件抗滑移的計算:.10 4、腳手架拆除.11 5、搭設測量控制.11 6、安全保證措施.12